..续本文上一页放下。你到我这里来,还提了一大堆问题来问我,你没放下,你放下了哪有问题?你有问题而不问,永远堕在无明里头,不会开悟!问题不断的往前涌,你没放下。
没放下的人要去参学,寻师访道,到处要求人指点。指点什么?无非是帮助你破迷开悟。那我们是不是真的能破迷开悟?真的破迷开悟没有别的,依教修行,最好的榜样是《华严经》末后,善财童子为我们表演的「五十三参」。你仔细观察参学的学人,善财是代表参学的学人,就是大乘的学人。五十三位善知识是什么人?都是诸佛如来、法身菩萨。「这个难得!善财的命好,一生当中遇到这么多高人,我不行,我没有他这么好运,我一个善知识也没有遇到。」你错了,你细细看看五十三参,学生就一个人,善财一个人,善财所遇到的都是诸佛如来,不是假佛,是真佛。这五十三个人就在我们面前,从早到晚你都见到,你不认识。你看看这五十三个人,这里头有男女老少,有各行各业;我们从早晨起床到晚上睡觉,你这一天所接触的,不是男女老少,各行各业吗?我们有分别、有执着,所以看这些人都是凡夫,我们什么都得不到。善财童子是最好的学生,没有执着,没有分别,没有妄想,亲近一切众生,成就圆满的后得智,这个意思你懂吗?
在这个世间你什么时候能够醒悟过来,凡夫原来只有我一个人,除我一个,我六根所接触的统统都是自性一时顿现。体是真如,他不是如来他是谁!所以,一切人是佛,一切有情众生是佛,一切无情众生也是佛。有情众生有佛性,有情众生的生起依真性,体是真性;无情众生的生起,体是法性。佛性、法性,这是佛学上用的名词不一样,其实是一个性。为什么佛在有情分上用佛性不用法性?佛是觉义,偏重在自性觉,称之为佛性。称为法性?法性正是此地所讲的如来藏,如来藏里面有一分不觉义。并不是真的不觉,它有感觉,那个感觉是我们没有办法体会到的,我们有情众生六根接触不到,也就是它的感觉是很微细很微细。文殊菩萨在此地问的「各个不相知」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佛说它为法性,法性跟佛性是一性。一性为什么不相知?为什么在如来境界里,他什么都知道?何以不到那个境界不知道?由此可知,相知不相知还是境界上的问题。
日本江本胜博士从水结晶实验里面证明,这是十年了,他搞这个事情搞了十年,现在有相当可观的成绩,我也跟诸位报告过几次。现在江本博士跟我也是好朋友了,我鼓励他做,与佛法讲的相应!水是矿物,测验出什么?它有见闻觉知。正是《楞严经》上所讲的一切因果微尘,《楞严经》上讲的是「世界微尘,一切因果,因心成体」。体,体是真心,它怎么会没有知觉?所以你真正要是通达了,你就晓得整个宇宙是活的,现在讲有机,整个宇宙是个有机体。水现在实验出来,它有见闻觉知,水能看、能听,懂得人的意思,人以善的意思对它,水的结晶特别美。所以,他得到一个结论,像我们佛教或者信仰其他宗教,在吃饭的时候,在饮食之前做祷告,他说太有道理了。这个祷告真的,我们讲加持,你的饮食变得非常之美,它里面的结晶就改变了;没有祷告跟有祷告就不一样,他证明出来了。
我们懂得这个道理,也就知道怎样能够养生之道!养生之道就是人没有恶念,没有贪瞋痴慢,没有自私自利,没有是非人我,没有名闻利养,没有五欲六尘,你这个人身体每一个细胞都美好。如果像我们这两年来,常常跟许许多多宗教、族群往来,我劝大家,我们一定向一个方向、一个目标去迈进。这个方向、目标就是把我们的爱心,真诚的爱心,扩展到宇宙,扩展到法界,「爱心遍法界,善意满人间」,你说这个人心情多快乐!我们中国谚语常说,「人逢喜事精神爽」,你生活得很快乐,快乐就不容易衰老,快乐你就不生病。怎么样会老?忧能使人老,你忧虑的事情多,你很容易老化。
我早年有个老同参,香港同修大家都知道,慧忍法师。慧忍法师年轻时候不错,从小出家,被人家抓兵抓到台湾去,去当兵去了。当兵也很难得,因为出家人会剃头,所以他就做剃头兵,没有受多大的苦。总是想退下来再出家,但是年轻,没办法离开军队,就装心脏病。这他告诉我的,每天装心脏病,装了三年,真的得了心脏病。病从哪里来的?从心想生,佛法讲的,「一切法从心想生」。这一下真的得心脏病,就没有办法再让心脏病复原,就没有办法了,一生受这个累。能装成病,不能再把病还原,实在讲,这是对佛法这些道理了解得不够透彻。我们也是几十年才逐渐逐渐慢慢才明了,再加上有些科学家在实验,我们看到实验报告一看就懂,就知道它是怎么回事情。所以,肯定一切法从心想生。这些东西搞清楚之后,文殊菩萨这个难就难不倒你!
下面觉首菩萨的答复,偈颂里面的答复,我也都看过了,都读过了,也是用这个意思来答的。所以,近代科学里面所发现的,我会在这个地方跟诸位报告出来,来引证。科学家是从数学里面推演出来的,推演出来知道,我这才了解世尊在《仁王经》上说的这个速度,这个数字是随顺俗谛说的,也就是随顺我们世间讲的。一弹指六十剎那,一剎那九百生灭,一时顿现速度是这么快,「如露亦如电」。露是什么?露是露水,露水是讲相续相,闪电是讲一个相,露水是比喻相续相。我们今天只知道相续相,不知道真相,相续相是幻相。就像我常常用这个做比喻,像我们看电影,电影银幕上的现相是相续相,这个诸位都知道,如果单张的看,就称为幻灯片,它移动得太快。那个太快要跟佛法讲,还太慢了,一秒钟才二十四张;一秒钟二十四次,我们看电影已经就被迷了。
今天的宇宙,佛告诉我们,一秒钟是二十一万六千次,这个我们没法子想象,我们怎么会知道它是假的。一秒钟二十四次生灭,我们就以为是真的,现在说一秒钟二十一万六千次的生灭,我们以为这个存在都是真的,不知道是梦幻泡影。我们读了科学报告,我就恍然大悟,这个二十一万六千次的生灭是如来的方便说,不是真实说,真实说就把我们吓倒了。真实说是多少?应该讲是亿万分之一秒,我到后面用个概略的数字向诸位做个报告。我们现在的科学知道,现在速度最快是光速,电磁波跟光速差不多是很接近,一秒钟三十万公里。那么光的速度走一公里就是三十万分之一秒,三十万分之一秒就超过二十一万六千秒,超过了;三十万分之一秒,超过了,那才一公里。那一公尺?一公里是一千公尺,一公尺要多少时间?一公分多少时间?一公厘多少时间?你算到光静止在那里不动了,这是多少时间?这个时间再加速度,光就退回去了,光就没有了,消失了。这个消失大概就是现在科学家在太空当中发现的黑洞,黑洞,光进去之后都没有了。
种种现象都是一时顿现,这个一时,我们最困难的就是这个一时的概念。一时的概念是我们决定没法子想象的,所以说经上讲「不可思议」,这个话是妙绝了!为什么?你思,思的时间短,就像露、闪电一样;议是说明,说明就像露一样,就更长了,统统达不到。你动念头想思的时候,不知道已经远之远去了,你还思个什么?所以思,我叫它做胡思乱想;说,我说它叫胡说八道。我用这个名词,大家就很容易体会,真的一点都不假。
所以,佛法集合现代科学的发现,你去看,特别是在《华严》上,非常有兴趣。慢慢的你能够悟解,悟解不能说不得受用,得受用不多,一定要契入,契入才得大受用。什么受用?生死了了。不但生死了了,三界、六道、十法界都没有!真的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才对世尊所说的这个宇宙万法的状况,佩服得五体投地。三千多年前他老人家说得这么详细,说得这么的准确,一丝毫差错都没有。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就报告到此地。
诸位同学,请坐。我们在清凉大师《华严疏》里面看到文殊提出这些问题,接着大师为我们说,「文殊欲显实教之理,故以心性而为难本,欲令觉首以法性示生,决定而答,海会同证,楞伽,密严,皆广说故」。这里实在讲还有《楞严》,但是《楞严》在那个时候还没到中国来,还没有传到中国。这段话就说得很清楚、很明白了。文殊欲显实教之理,世出世间圣贤应化在九法界,天台大师讲得好,九法界中每一个法界都具足十法界,所以天台大师讲「百界千如」。百界就是十法界每一个法界具足十法界,就变成一百界,一百法界;每一界里头都有十如是,就变成一千如是,百界千如。这个就给我们很大的启示,百界里面每一界里头又有十法界,就变成千界;千法界里面,每一法界里头还是有十法界,重重无尽,这是法界的真相。
诸佛菩萨大慈大悲示现在无尽法界里面,帮助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示现、讲经说法总的原则不外乎契机、契理,理是一个,决定不能够违背,实相!机就不同了,众生的根性不一样,对众生不同的根性,诸佛菩萨以三种方式作为说法的依据,这三种方法就是我们讲的二谛。二谛怎么说三种?一种是专门讲真谛,一种是专门讲俗谛,一种是二谛都说,就变成三种说法,依这个原则。《华严经》上这些大众根性都成熟了,不是凡夫,讲真谛,讲实教;二谛里面讲权教,有真谛、有俗谛,讲权教。佛虽然讲的是真谛,祖师注解的是二谛,要讲纯真我们不懂,绝对不是我们凡夫境界,连二乘都不懂,何况我们凡夫。所以,祖师大德为我们讲经说法,就适合我们现在人的程度,二谛。
如果程度更浅一点的,他的志向只希望做个好人,希望来生还能得人身,日子过得比这一生还要好一点,这样的人很多。你给他讲生天、生极乐世界,他觉得太茫然,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你给他说三途他又害怕,遇到这一类根性,那就只讲俗谛,不讲真谛。说法的方式,我们会在经典里面看得很清楚…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三一六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