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三一六卷▪P4

  ..续本文上一页比较详细的讲解,总共好象讲了二百四十八个小时,我讲了四个月,二百四十八个小时,值得做参考。我是依据江味农居士《讲义》讲的。如果读书,读江味农居士的《金刚经讲义》,读周止庵居士的《心经诠注》,这两本书很好,确实可以帮助你解决很多问题,突破重重的瓶颈,这就是断疑生信。如果要想这一生当中有成就,这一生当中决定不空过,那我就劝你学《无量寿经》,学《弥陀经疏钞》,或是《弥陀经要解》,就够了,你这一生当中一定得生净土。这是在现前一般的根性真正有利益的课程,不多,只要好好去学,没有不成就的。

  

  《华严》太大,但是没有关系,我是每一次都讲得很细,听一次有一次的利益,听一品有一品的利益。能够有机会听,也能够帮助你断疑生信,而且我们处处都指归净土,这个绝不违背大经的宗旨,为什么?《华严》到最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所以,隋唐大德就已经说出来了,《华严》、《法华》皆是《无量寿经》的引导,这个话讲得好!意思就是讲《华严》、《法华》都是引导你归无量寿的,归无量寿就是归净土,归念佛法门,这个很难得。

  

  我们看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一个参访的善知识德云比丘,德云比丘所修的法门就是般舟三昧,般舟三昧是专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他说了二十一种念佛法门,二十一是表法,不是数字,就是无量无边的法门,没有一个法门不是念佛法门。在许许多多念佛法门里面,他特别为我们所示现的,就是专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第一个善知识。中国人常讲「先入为主」,善财果然不错,就是以专修念佛为主。到最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接引,真的往生了,他往生到极乐世界就证究竟圆满的佛果,不可思议。善财童子是一生圆证无上菩提,所以《华严》导归极乐世界是天经地义,我们一丝毫疑惑都没有。

  

  那么这个地方所提出来的问题,就是《瑜伽论》当中讲「异熟赖耶」。什么叫异熟?异熟就是不是一个时间成熟,成熟有先后不一样,这个叫异熟。赖耶实在就是讲阿赖耶里面含藏着种子,这些种子十法界都有,我们每一个人都一样,每一个人阿赖耶里面都有作佛的种子,都有作菩萨的种子,也都有作饿鬼、地狱的种子。所以,从因上来讲,一切众生个个具足,无二无别,缘就不同了。我们现在每一个人阿赖耶里头有佛的种子,如果我们随顺佛的种子,那你这一生就作佛去,你随顺菩萨种子,你就作菩萨去。所以佛说缘生,他不说因生,阿赖耶种子是业因,是因,但是因要是没有缘,它不能够结果,一定要缘。所以缘非常重要,缘每个人就不一样,这是异熟的一个状况。

  

  我们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了,最容易成佛的,最稳当、最快速的,无过于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如果我们真的肯定,没有疑惑了,这一生当中死心塌地,抱住这一句阿弥陀佛,我就决定成就。世间所有一切的缘要暂时放下,你要是放不下,麻烦大了,你这一生的机会错过了,所以自己要有智慧,有智慧才能下定这个决心。放下不是事上放下,事上放下我都不顾你,这个在伦理道德上讲不过去,那世间法破坏了,这个要记住。佛在一切经教里头常常讲,佛法在世间,不坏世间法,不坏世间法怎么放下?是心里放下,心里头干干净净,决定没有牵挂,决定没有忧虑,这是真放下。心里面只有一句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连经教都没有,这才叫专精!

  

  常常想着经教也不行,把你念佛的功夫破坏掉了,《金刚经》上说得好,「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法是佛法,我学的佛法在我真正用功夫的时候,这个放下,我要把念佛往生作为我一生当中第一个大事来办。至于研究经教,或者是讲经说法,附带的,那不是我主修的,主修我的选择是一卷《弥陀经》、一句佛号,就这么简单。跟大家在一起研究这些大经大论是附带的,这个东西平常绝不放在心上。

  

  也许有同学又问了,你没有把这个放在心上,好象你还讲得不错,这是什么原因?实际上我在讲席上讲得很多,古德说「一经通一切经通」,我得这么一点利益,得这个利益老师教的。很多同学都知道我在台中跟李老师十年,十年学五部经,这就是我看家的本事。我第一部学的,《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这些资料现在在这边都找得到,经文不长。第二部学的《阿弥陀经》,第三部学的《普贤行愿品》,第四部学的《金刚经》,第五部《楞严经》,我在台中十年就这么多功课。这个五部经是次第完成的,李老师教学「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一部经你学到他要不认为满意,决定不准你学第二样,要学到他点头了,行,你可以再学一样。

  

  我在台中学五部不容易,我的基础是《金刚经》跟《楞严经》,在这上打下的底子,其余这些大经大论都没有学过。我看起来没有困难,你们要我讲什么,我就可以给你们讲什么,不但佛法能通,世间法也能贯通。何况世间一般宗教的典籍,无论哪个宗教的典籍,我拿到手没有困难,我都会讲得头头是道,讲得大家都很欢喜。所以真的要一门深入,要在一部经上下真实功夫。这个真实功夫,不但你透彻了解,了解之后你要能落实在你的生活当中,落实在你自己的思想、见解、生活、行为,这个学了才有用处。如果你所学的经教与你自己生活不相干,这学了没用处,你只是学文字而已,皮毛而已,你没有得到真实的受用。好象吃东西一样,囫囵吞枣,你没有消化,没有吸收,没有吸收它的养分,白吃了,这个道理不能不懂。

  

  这个答,答里面就说得很好,说「瑜伽等中,对于凡小」,这两个字是关键,凡夫、小乘,「约就权教,随相假说」,这两个字用得好,假说就是不是真说。《华严》真的是真说,可是权小的经典很多,初学的人都是从这儿开始学起。你从这些学起的时候,已经好象养成一种习惯,常常就想着这些,一下给你讲真实的时候反而觉得疑惑。这就是我前面所举的这些例子,佛说法一定要契机契理,要观机,他是什么样的程度给他说什么法。华严会上这些大根器的人,也是从初学慢慢培养出来的,不是天生的。佛也是像我们这种程度慢慢修成的,三大阿僧祇劫,无量阿僧祇劫,是这么修成的,这是真的,不是假的。

  

  有些人根利,有些人根钝,这什么原因?过去生的宿根不相同,这个道理我们要懂,宿根不相同。有些人过去生中修得好,修的时间长,现在接触就容易;有些人过去虽然修,不很认真,没有真正奠下基础,这一生再接触,也很欢喜,契入就困难。又何况,缘各个人不同,有人障缘很多,有人障缘就比较少,助缘比较多,各个不相同,原因在此地。所以,他这一句讲得很好,对于凡小,约就权教,随相假说,这个道理一定要懂。好,现在时间到了,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三一六卷》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