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三0七卷▪P2

  ..续本文上一页盖了你的眼,不但你的佛眼,法眼、慧眼、天眼统统都障碍住了,连你的肉眼也障碍住。诸佛如来五眼圆明,菩萨五眼开了,没有佛那么样的圆明,遍法界虚空界无所不见,无所不闻。

  

  我们要责怪自己,为什么生起障碍,障碍不是别人给我们的,这个要知道,真的叫自作自受。佛菩萨慈悲,把这一切障碍为我们说破,让我们恍然大悟。说破之后,你要觉悟!觉悟就要把障碍除掉,你的能力就恢复了。你在法界虚空界里,也像诸佛一样顿遍多剎。有没有来去?没有,「恒不去来」,恒是永恒,确确实实没有去来,《中观论》上讲的「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垢不净,不一不异」。生灭、来去、一异、垢净,幻相,不是真相,迷了的时候才出这些幻相,觉悟了完全没有。这个不能不懂。

  

  所以佛是无处不现身,无时不现身,有缘的众生就见到了,无缘的众生见不到。他的示现不管你有缘、没缘,不管你能见或者不能见,从来没有间断的示现。有缘人当中看到怎么样?看到好象有生灭、有来去,那是什么?感应,众生有感他应,你感没有了的时候,应就没有了。「应有出没」,什么时候出现,什么时候没有了,是感应。众生有感,出现了,感要是没有了,念头转过来感没有了,没有的时候,这个应就没有了。这句就是佛门当中常讲的,一切法从心想生,你心想就有,心不想就没有。

  

  香港过去有一位慧忍法师,大概过世也有好几年了,早年跟我是老朋友,我们是老同参。他从小出家,抗战末年,他被人家抓兵,小和尚抓去当兵。出家人都会剃头,所以抓兵之后,他会剃头,所以就当个剃头兵,很好,不要拿枪杆子,在军队里头替大众服务。后来还是老是想着出家,出家年纪轻轻的没有理由,军队不放你走,他装心脏病。装病装了两年,真的得心脏病了,在医院检查的时候是真的,就叫他退下来,退下之后他又出家。他把这个事情告诉我,心脏病真的得了之后,再也不能够恢复了。你看那个时候天天想心脏病,他就把病想来了,现在想怎么样能把这个病除掉,他就没有办法。其实是能除掉的,不想就除掉了。得了病常常要想,常常找医生吃药来治疗,这麻烦大了,你天天还养这个病;根本不理它,养也不要养它,那个病自然就没有了。一切法从心想生,佛讲的话没有错。你真正懂佛的话,你真正信佛的话,这个好难,好不容易。

  

  我跟诸位同学说过,我出家两年才去受戒。我学佛七年出家,出家两年受戒,那学佛就九年了,一出家就教佛学院讲经,也讲了两年才受戒。受了戒到台中去看李老师,老师看到我来了,还没进门,在门外很远就指着我:你要信佛!他声音很大很宏亮,我听得很清楚,指着我叫我要信佛。我走到他面前,他叫我坐下,我说:老师,你讲这话,不懂!我要不信佛,我怎么会学佛?我要不信佛,我怎么会去出家?我要不信佛,我怎么会去受戒?他摇摇头,他说:你不懂!接着说了一句,有许多出家人到老到死都不信佛。这个把我说楞住了,那我得洗耳恭听,什么叫信佛?依教奉行叫做信佛。佛给你讲的,你没做到,你不相信;你要相信,哪有不做的道理?这个标准,那真的,有很多确确实实到老到死都不信佛,没做到。

  

  所以我们回头一反省就明白了。不要说别的,你进入佛门,第一天求受三皈,三皈没做到。皈依佛是觉而不迷,你一生迷而不觉,这不信佛。皈依法,正而不邪,正知正见,绝不堕邪见;可是这一生邪知邪见,没有正知正见,不信佛。皈依僧,僧是清净不染的意思,净而不染;我们的心从早到晚,从初一到腊月三十,昼夜不断的在染污,什么时候清净过?三皈依没做到。你没有皈、你没有依,你哪里有信佛?基本的教诲,五戒十善做到没有?我们这才完全相信老师那个信佛的标准,那个信标准高。

  

  《戒经》里面告诉我们,真正受持三皈有实质,真的不是假的,就是真正是念念能够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三十六尊护法神保护你,他们尊敬你、保护你。你持五戒,每条戒有五尊护戒神,五戒统统都能持,二十五位护戒神昼夜保护你,你不会遇到灾难,真正是逢凶化吉,遇难成祥。如果你是假的,假的是什么?阳奉阴违,表面做个样子,实际上心口不相应。这样情形,不但没有护法神、护戒神保佑你,《阿难问事佛吉凶经》里面所讲的「恶鬼屯门」,什么在你周边?妖魔鬼怪。妖魔鬼怪瞧不起你,妖魔鬼怪欺负你,妖魔鬼怪戏弄你,逃不出魔掌,几个人懂这个道理。

  

  我们自己实在讲,没有这么高的警觉,也没有这么高的智慧,还需要老师来提醒,不提醒是蒙在鼓里头,很不容易觉悟到,这一提醒明白了。然后才想到祖师大德,你看判这个经,信、解、行、证,这有道理了。「信为道元功德母」,你不信,你怎么能解?正信才有正解,才有正行。没有正信、正解,你从哪里行起?所以古人常讲「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这话说得有道理。不移就是什么?信心不动摇。上智没有问题,他明了了,下愚也没有问题,他能听话,百分之百的服从,你教他怎么样,他就那样子,他不会拐弯的,他不会改变的,这人能成就。

  

  像谛闲法师所说的,那个锅漏匠的徒弟,哈尔滨极乐寺修无师,你看他们念佛往生,不认识字,没有念过书,下愚,愚不可及,老实,什么都不会,就是一句弥陀念到底,他成功了。眼前还有个例子,你们都知道,百国兴隆寺的常慧师,我跟她没有见过面,她的录相带我看过,她也没念过书,也什么都不懂,老实,一句佛号念到底,成功了。这句佛号念到底,功夫深了,自自然成就念佛三昧。念佛三昧浅的,功夫浅的,观行位;功夫深的,相似位;再深的,分证位。浅的,智者大师为我们示现的,圆五品位,深一层的事一心不乱,再深一层的理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生实报庄严土,事一心不乱生方便有余土,决定往生。

  

  决定往生,换句话说,不是娑婆世界的人,极乐世界护照拿到了,公民身分拿到了,什么时候想回家,什么时候就去,一丝毫障碍都没有。功夫成片没有拿到,就是说极乐世界公民身分没拿到,签证没有拿到,你能不能去是个问号,心里面想去,那是一厢情愿,条件不具足。条件没有别的,信愿行,就要像李老师讲的那个信,你才能够拿得到公民资格,才能拿到护照。蕅益大师的条件,说得详细、说得好。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我们继续学习最后一首偈:

  

  【譬如空中无量剎。无来无去遍十方。生成灭坏无所依。佛遍虚空亦如是。】

  

  这首偈前面三句是比喻,『譬如』,最后一句法说,说明为什么佛不可以用妄想分别执着来见,说明这个道理。无量无边佛剎一时顿现、生灭同时,『无所依』。我们讲到佛身遍满虚空,四个意思里头,讲到第三「应有出没」,感应,这个信心比什么都重要。蕅益大师讲信,在《弥陀经要解》里讲了六句,第一个要信自己,信自己是自己心性所现所变,就是你要相信「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心识都是自己,这信自。

  

  第二信他,他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也是我们心现识变的,心外无佛,佛外无心,你信他。他教给我们这个方法,我们依教奉行,临命终时他一定来接引。要信《无量寿经》上所说的,西方极乐世界是他造的,他造了一个极乐世界,我们读《无量寿经》,我们的心也现一个极乐世界,我们心现跟他造的是一不二,「自性弥陀,唯心净土」,这信他。又教我们信理、信事、信因、信果,蕅益大师这个信讲六个,这样你才真正懂得感应道交不可思议。众生有感,佛就有应,众生有感,菩萨有应,众生有感,万物有应,众生有感,妖魔鬼怪也有应,看你用什么心?你用什么样的业就会现什么境界,感应遍法界虚空界,不能不晓得这个事实真相。

  

  末后「体用无依,是故佛身,亦不可以遍空而取」,前面讲有,分别取相是有,有见不到佛,空也见不到佛,这是什么?两边,空有是两边,你想想为什么?还是没有离开妄想分别执着,执着空,是妄想分别执着,执着有,也是妄想分别执着,空有两边都不执着,还是执着妄想分别执着。你还执着空有两边都不执着,那要怎样?这念头打掉,你就见佛。所以第八首偈子说得好,「毕竟离着乃能见」。这是教下常讲的「四句百非」,都不是正知正见,「四句」,简单的讲,空是一句,有是一句,亦空亦有是一句,非空非有是一句,演变成为一百句,叫「四句百非」,没有离开妄想分别执着。

  

  因此,听经、学教,你要有本事能听言外之音。你读经,你要看字理行间之外的义趣,你就恍然大悟;只要有一丝毫分别执着在里面,你就见不到!所以我常常劝同学们要学,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学什么?不起心、不动念,最高的。做不到?做不到的时候求其次,不分别,也做不到,再求其次,不执着。能不执着,你就出三界,证阿罗汉果;能不分别,你就证四圣法界果;能不起心动念,那你就是一真法界法身大士。佛给我们讲的这个原理、原则一定要懂,要明了,要诚信,一丝毫疑惑都没有,这是佛知佛见。

  

  这个知见虽然不能断烦恼,能伏烦恼,何以能伏烦恼?能随缘了。你看看五品位第一个就是随缘,能够恒顺众生与一切众生交往,不会起心动念,不会分别执着,欢欢喜喜,你做得好,很好,你做得不好,也好,决定没有罣碍。换句话说,在这个里头你得清净心,不能得圆满,也能得少分,少分就能往生,心净则佛土净。何况这个净土法门很不可思议,你能得少分,阿弥陀佛来接引的时候,佛光注照,就把你的功夫提升一级。譬如,你是功夫成片的,这一提升,你就是事一心不乱,得事一心不乱的,佛光注照的时候,他就得理一心不乱。这个道理不能不懂。

  

  理事一心,诚然是难,这不是假的,但是功夫成片我们做得到…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三0七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