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密勒日巴大师歌集 第七篇 修行人的快乐▪P2

  ..续本文上一页,对密勒日巴说:“今后你应该要到西藏桼去,在那里的山间茅蓬处去修行,而作利益众生的事业。这样,你将会对众生和佛法作广大的利益。”于是尊者的心意就系注于西藏,准备向西藏行去。

  这是密勒日巴在药磨雪山的故事。

  本 篇 注 解

  马尔巴尊者(密勒日巴之上师),于一次大传法灌顶时,向他的四大弟子分别授记,各各吩咐他们今后应采取的宏法方向;如对哦巴喇嘛,他嘱咐说,应以说教的方式去弘法;对密勒日巴则嘱咐他,终生应不离山穴崖洞,以终生修持的方式去弘法。密勒日巴果然尊嘱,终生示现住山修行;徒众多次劝请下山弘法皆遭拒绝,并确申住山修行即是最上弘法。此在当时,人们不能了解,今回忆历史,则确知此种作风完全正确。

  第一、密勒在世时,有缘,有根器,及真正有决心之徒众自然会来找他求法,如惹琼巴,冈波巴等大弟子。他们以后弘法事业皆广大无边。

  第二、密勒日巴终生修行,力倡实行,以身示范,行成了嘎居派之着重修行之宗风,故又名为修传派,成就之人在西藏各派中数量上数第一。如黄教之土官大师所着之西藏佛教史中亦特别提出此事。

  第三、住山修行得成就,其加持力自能无形中普及利乐有情,不必以有形的姿态到城镇中去找人传道。弘法之方式甚多,因缘不一,善巧方便,种种方式皆可用也。

  逆增上缘--逆缘,或不顺意的,表面赏的善缘逆境,往往却是对修道有益处的;因为逢到逆境,人才能奋发,而增益其所不能,终得成功,故名逆增上缘。

  纷乱越多越快乐--此句及前数句说明已得彻悟心性之人,外显诸境皆不为碍;内心之所显现,如(似烦恼)之狂起狂跌,与法界中千奇百怪之显现,不但不能损扰其心,反而增长其证悟,此时心境亦特别快乐。密典中有云:“凡夫之烦恼如灯烛之火,遇风则灭,故须善护;成就者之『烦恼』如森林之大火,遇风则越炽越盛,智慧反而增长,故应顺世间行,于一切烦恼及魔境皆无所碍。”

  金刚道--即密宗道,又名金刚真言乘道。

  坚誓密戒--即密宗戒,或三昧耶戒。

  莫与恶人作交往--修密乘人,严禁与破密宗戒之人交往。据云稍有接触,即能发生定障及其他障碍。此处恶人除指一般恶性重大之人外,尤指犯密戒之人。此就严格之修方便道及圆满次第之密乘行人而言,其戒、定与护法皆极严格,故有此种现象。至后期西藏密法,修大手印或大圆满之般若心地法门之人增多,此种趋势亦好似冲淡了不少。此我个人之看法,准确与否,不敢武断。

  西藏喇嘛认为因修渡亡法而受施主供养,为一极端危险及负荷极重之事,好喇嘛皆尽量避免之。

  成功--藏文mGO·Thon·极难翻,直译是抬头或出头的意思,但又不止此,此处姑且译为“成功”。

  无整宽坦舒松定--此句原文直译应作:“无整无作等持住”,但原文之神韵则包括有大手印之最主要口诀:“宽坦,松弛”;因此,此处特译为“无整宽坦舒松定”,以明其言外或意含之神韵。过去亦有人译此句为“无整具宽坦而定”,还是加了“宽坦”二字。藏文原句为:“Ma·bCos·mNyam·Par·bShag·gDah·”

  此四句之直译应为:

  涅槃离心无可证,轮回断心无可断,自心是佛永决定,此三果橛应受持。

  因过去贡噶上师似乎于某次传法时,提出此四要诀,笔授之人大致意译而出,而十分精彩。故今从之;特出原文之直译以备读者参考。

  触依--由五根及五尘所接触而生种种识念,即是解脱根尘相依相触之导依。不必断根尘之相触,而即于根尘相触所生之识念或分别妄念,当下显现空性,此即不断轮回法而证取涅槃之密宗道也。

  见本篇第一注。

  曼陀罗(Mandala),古译坛城或中围,即密宗修法时本尊佛之『住所』。主尊之旁又围绕眷属各尊,装饰相貌各不相同。曼陀罗之形状亦有圆形、方形、三角形等等不同。就究竟义言,曼陀罗即法界之缩影,代表庄严净土及一真法界。有相密宗,或生、圆次第之密宗,曼陀罗之意义尚为狭义的有形本尊坛城。但密勒日巴此处则指大手印空性中所显之一真法界,究竟了义之曼陀罗也。

  气、脉、明点--藏文:tTsa·Rlun·Thig·Le·此为修密方便道所必须修持者。此处之气,尊指身内之各种气,如上行气,下行气,平住气,遍行气,业气,命气等等;脉则是指气及明点所经行之道,类似脉络或神经,但亦不全是;明点则泛指身体中之各种精华之分泌物,不单指男性之精液也。凡人之气、脉、明点必须彻底转变成光明及大用,亦即转凡夫之气、脉、明点成报、化二身之方法。此道目前全世界能讲透彻之人可以说根本无有,或绝无仅有(?)。至于详尽之科学的说明,更待吾人之努力也。见 Mircea Eliade 之 Yogo 中,论 Mystic physiology 处。

  此处藏文作:rTags·Myur·Tu·Thun·Pahi·Kha·Pho·Yin·;Kha·Pha 二字为夸张之义。若原书抄写无误,密勒日巴似乎有嘲笑及开玩笑之意味。

  脐拙火--为六种成就法之基本修法,为密宗禅定之基础。行者观脐下有如豆大之火焰(拙火),加以宝瓶气等助行使能生起俱生之忿怒母火,而产生暖乐,打开全身脉结而开显本具之法、报、化三身。

  七胜宝--此又为印度之神话寓言,传说当成佛或转轮胜王出世时,当具足七宝。

  到西藏去--密勒此时住于西藏与泥泊尔交界之喜马拉雅雪山各地,并不是西藏内地(Tibet propet)。以后密勒日巴才稍往西藏内地行住,但其足迹似未到现在西藏之中部或东部,此点待考。

  

《密勒日巴大师歌集 第七篇 修行人的快乐》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