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密勒日巴大師歌集 第七篇 修行人的快樂▪P2

  ..續本文上一頁,對密勒日巴說:“今後你應該要到西藏桼去,在那裏的山間茅蓬處去修行,而作利益衆生的事業。這樣,你將會對衆生和佛法作廣大的利益。”于是尊者的心意就系注于西藏,准備向西藏行去。

  這是密勒日巴在藥磨雪山的故事。

  本 篇 注 解

  馬爾巴尊者(密勒日巴之上師),于一次大傳法灌頂時,向他的四大弟子分別授記,各各吩咐他們今後應采取的宏法方向;如對哦巴喇嘛,他囑咐說,應以說教的方式去弘法;對密勒日巴則囑咐他,終生應不離山穴崖洞,以終生修持的方式去弘法。密勒日巴果然尊囑,終生示現住山修行;徒衆多次勸請下山弘法皆遭拒絕,並確申住山修行即是最上弘法。此在當時,人們不能了解,今回憶曆史,則確知此種作風完全正確。

  第一、密勒在世時,有緣,有根器,及真正有決心之徒衆自然會來找他求法,如惹瓊巴,岡波巴等大弟子。他們以後弘法事業皆廣大無邊。

  第二、密勒日巴終生修行,力倡實行,以身示範,行成了嘎居派之著重修行之宗風,故又名爲修傳派,成就之人在西藏各派中數量上數第一。如黃教之土官大師所著之西藏佛教史中亦特別提出此事。

  第叁、住山修行得成就,其加持力自能無形中普及利樂有情,不必以有形的姿態到城鎮中去找人傳道。弘法之方式甚多,因緣不一,善巧方便,種種方式皆可用也。

  逆增上緣--逆緣,或不順意的,表面賞的善緣逆境,往往卻是對修道有益處的;因爲逢到逆境,人才能奮發,而增益其所不能,終得成功,故名逆增上緣。

  紛亂越多越快樂--此句及前數句說明已得徹悟心性之人,外顯諸境皆不爲礙;內心之所顯現,如(似煩惱)之狂起狂跌,與法界中千奇百怪之顯現,不但不能損擾其心,反而增長其證悟,此時心境亦特別快樂。密典中有雲:“凡夫之煩惱如燈燭之火,遇風則滅,故須善護;成就者之『煩惱』如森林之大火,遇風則越熾越盛,智慧反而增長,故應順世間行,于一切煩惱及魔境皆無所礙。”

  金剛道--即密宗道,又名金剛真言乘道。

  堅誓密戒--即密宗戒,或叁昧耶戒。

  莫與惡人作交往--修密乘人,嚴禁與破密宗戒之人交往。據雲稍有接觸,即能發生定障及其他障礙。此處惡人除指一般惡性重大之人外,尤指犯密戒之人。此就嚴格之修方便道及圓滿次第之密乘行人而言,其戒、定與護法皆極嚴格,故有此種現象。至後期西藏密法,修大手印或大圓滿之般若心地法門之人增多,此種趨勢亦好似沖淡了不少。此我個人之看法,准確與否,不敢武斷。

  西藏喇嘛認爲因修渡亡法而受施主供養,爲一極端危險及負荷極重之事,好喇嘛皆盡量避免之。

  成功--藏文mGO·Thon·極難翻,直譯是擡頭或出頭的意思,但又不止此,此處姑且譯爲“成功”。

  無整寬坦舒松定--此句原文直譯應作:“無整無作等持住”,但原文之神韻則包括有大手印之最主要口訣:“寬坦,松弛”;因此,此處特譯爲“無整寬坦舒松定”,以明其言外或意含之神韻。過去亦有人譯此句爲“無整具寬坦而定”,還是加了“寬坦”二字。藏文原句爲:“Ma·bCos·mNyam·Par·bShag·gDah·”

  此四句之直譯應爲:

  涅槃離心無可證,輪回斷心無可斷,自心是佛永決定,此叁果橛應受持。

  因過去貢噶上師似乎于某次傳法時,提出此四要訣,筆授之人大致意譯而出,而十分精彩。故今從之;特出原文之直譯以備讀者參考。

  觸依--由五根及五塵所接觸而生種種識念,即是解脫根塵相依相觸之導依。不必斷根塵之相觸,而即于根塵相觸所生之識念或分別妄念,當下顯現空性,此即不斷輪回法而證取涅槃之密宗道也。

  見本篇第一注。

  曼陀羅(Mandala),古譯壇城或中圍,即密宗修法時本尊佛之『住所』。主尊之旁又圍繞眷屬各尊,裝飾相貌各不相同。曼陀羅之形狀亦有圓形、方形、叁角形等等不同。就究竟義言,曼陀羅即法界之縮影,代表莊嚴淨土及一真法界。有相密宗,或生、圓次第之密宗,曼陀羅之意義尚爲狹義的有形本尊壇城。但密勒日巴此處則指大手印空性中所顯之一真法界,究竟了義之曼陀羅也。

  氣、脈、明點--藏文:tTsa·Rlun·Thig·Le·此爲修密方便道所必須修持者。此處之氣,尊指身內之各種氣,如上行氣,下行氣,平住氣,遍行氣,業氣,命氣等等;脈則是指氣及明點所經行之道,類似脈絡或神經,但亦不全是;明點則泛指身體中之各種精華之分泌物,不單指男性之精液也。凡人之氣、脈、明點必須徹底轉變成光明及大用,亦即轉凡夫之氣、脈、明點成報、化二身之方法。此道目前全世界能講透徹之人可以說根本無有,或絕無僅有(?)。至于詳盡之科學的說明,更待吾人之努力也。見 Mircea Eliade 之 Yogo 中,論 Mystic physiology 處。

  此處藏文作:rTags·Myur·Tu·Thun·Pahi·Kha·Pho·Yin·;Kha·Pha 二字爲誇張之義。若原書抄寫無誤,密勒日巴似乎有嘲笑及開玩笑之意味。

  臍拙火--爲六種成就法之基本修法,爲密宗禅定之基礎。行者觀臍下有如豆大之火焰(拙火),加以寶瓶氣等助行使能生起俱生之忿怒母火,而産生暖樂,打開全身脈結而開顯本具之法、報、化叁身。

  七勝寶--此又爲印度之神話寓言,傳說當成佛或轉輪勝王出世時,當具足七寶。

  到西藏去--密勒此時住于西藏與泥泊爾交界之喜馬拉雅雪山各地,並不是西藏內地(Tibet propet)。以後密勒日巴才稍往西藏內地行住,但其足迹似未到現在西藏之中部或東部,此點待考。

  

《密勒日巴大師歌集 第七篇 修行人的快樂》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