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密勒日巴尊者传 第五章

  第五章

  惹琼巴又问道:“尊者,您得了口诀之后,是立刻就到山里去修行呢?还是仍旧住在马尔巴上师那里?”

  密勒日巴说:“上师叫我就在他跟前宽心的修行,又给准备了很好的衣食,让我到近处罗扎乌村的卧虎崖洞去修定。

  “我在洞中修定的时候,点了一盏酥油灯在头顶上;灯不点完,身体不动,也不下座。这样终日终夜的修定,过了十一个月。

  “一天,上师和师母带了会供轮(会供轮——每月举行一次的集会,密乘修行人在这种集会时供养诸佛,念诵仪轨。)的上好饮食到洞中来看我。在洞门口,上师说;“儿啊!你自习定到今天,恰好已是十一个月了,你能不令座垫变冷,如是精进修行,我真是高兴。现在,暂时打破窟门到你父亲这儿来,谈谈话,休息,恢复一下疲劳,把你的觉受证解,向我说一说。”

  “我在洞内,听见上师的话以后,说道:“休息倒用不着,但是这是上师的命令,不能不出去!”正要想打开窟门的时候,心里踌躇着,觉得出去很可惜。这样一犹豫,就更失去了打破窟门的勇气。师母就过来说;“儿啊!你是不是在打门啊!”

  ““我没有勇气打门。””

  “师母就说:“你出来是毫无过失的,这是秘密真言乘深远的大缘起。特别是上师的脾气燥,你不要失掉缘起。母亲来替你打破窟门,请你早点出来吧!”师母说完就把窟门毁掉了。於是我就随着上师师母回到庙里。

  “到了庙中,上师就说:“现在让我们父子来修“现观”的仪轨吧!达媚玛请你准备会供!”在会供当中,上师说;“儿啊!你对於口诀有了怎样的了解?有甚么觉证悟境没有?慢慢的对我说吧!”

  “我就跪在上师的面前,合掌当胸,流着泪唱了一首七支供养的歌:

  於诸不净众生境,示现种种幻化身;

  示现清净所调众,圆满报身前敬礼。

  以各不同众生语,妙音宣说圣法要;

  开显八万四千法,敬礼声空无别语。

  不为有相所掩蔽,法身虚空光明性;

  遍满宇宙一切法,无转法身意前礼。

  清净法性宫殿中,常寂无我幻化身;

  三世诸佛之佛母,慈母达媚玛前礼。

  遵奉教论诸弟子,如法修持之徒众;

  所有一切眷属前,以大虔敬我敬礼。

  十方世界一切中,所有供养及我身;

  悉以供献尊者前,一切罪业我皆忏。

  一切善业我随喜,无比*轮请常转;

  乃至轮回未空隙,请求上师恒住世;

  一切功德所累积,悉以向诸众生。(原缺一字)

  “供上七支之后,我又继续向上师启禀道:“与金刚持无别的上师父母啊!您无比的慈悲和加持,令弟子感到您无比的恩德。现在让我把些微的悟解,呈现尊前,祈求您在法性寂如的心境中,悲悯垂听!

  ““我们这个缠绕含聚的身心,是由“无明”等十二缘起而产生的;我们的这个人身,一方面固然是血肉所系,业果所牵,精神所执的一个混合物;可是这个人身啊!对於那些有福德,有宿善的人们,却是一个无价的宝船。这个宝船将用来筏渡生死的河流,驶抵解脱的彼岸!对於那些作恶造罪的人们,这个人身却是诱人恶趣的渊薮。同样的人身,作善作恶,向上向下,招来快乐或痛苦,却如此的人不同!我觉悟了—如何在分歧的道路处有所选择,如何运用这个人身,实在是人生最重要的事。

  ““一切痛苦根源的轮回大海,它是如此的难於渡过,今日幸有慈悲上师的接引,在浩然无际的生死大海中指示我一个方向。

  ““我亦了悟……最初趋入佛道,应该皈依上师三宝,次第如法学习。一切的学习之中,最要紧的是依止上师,因为上师是一切幸福的根源;上师的一切训敕都要遵从;如法守护三昧耶戒(三昧耶戒即为密宗戒),持戒是最要紧的基础!

  ““在万千不同的众生中,人的比例是如此的稀少;千千万万的人群中,能够听闻佛法,知道解脱的途径,能够走向菩提大道的人,更是稀有;如此,在所有无穷的众生当中,有机缘趋入佛法的人,比例起来,更是多么的稀少,多么的难得啊!

  ““我们虽幸运的得了这样的一个人身,却不能确保生命的安全,谁也不知道那一天会死,那一天会失掉这个宝贵的人身,所以应当宝贵这个人身,珍惜这个人身。

  ““宇宙的万物万象,皆受因果律的支配,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果;了解三世的因果律,才能了解苦乐的报应,和贤愚贵贱的源由。又因为宇宙的一切皆是变化无常的,所以有作为的一切善恶行为所得的果报,也不是永恒不变的。积善所得的福德,努力所得的富贵,情爱所引的眷属,与一切享受和快乐,也都是暂时的,会坏灭的,不可恃的,不可靠的,不究竟的。而人生的快乐比起他的痛苦来,却更如沧海之一粟!三恶道的苦痛,更不是不堪想像,轮回无尽的生死大海中,众生尝尽了苦痛和悲哀。我思维这无尽生死的疲劳和苦痛,令我自然地一心向法;求解脱的渴望,令我决心作佛。

  ““清净的身心为进入佛法的基础,所以第一步要先受别解脱戒,此后渐次的学习正法;守护学处,应如护自己的眼睛,勿使损坏堕败。然而寻求个人的解脱,只是小乘的有限道而已。如为了悲悯一切众生,令众生皆解脱苦海,须要发大慈悲心和大菩提心。思念一切如父如母的众生对我的恩德和情爱,我将何以报答?所以在菩提道上所作的善行,都应向给所有的一切众生。这样,为了一切如父如母众生的缘故,便誓求佛果,发大菩提心,修习一切菩萨行处。

  “有了这样的大乘心根底,才能进入金刚真言乘。以清净见,依止一位具相的上师;承受对轮回自性之指示,同时要求得具足方便智慧的四大灌顶;以灌顶力得甚深见;而后次第修观,精进修持“共道的人无我观”(“诸法无我”为大小显密诸乘所共依的教观,故曰“共道之无我观”。“人无我观”即为蕴,界,处中“实我”不可得的观行。);由佛陀的教授和理智的思维,寻求何处是我,竟不可得;如是证悟人无我理。这样以无我见而修正定,妄念断,不相续,心进入无分别,持定不起座,可经年月;如此可谓得定了。

  ““如是,以正念力恒持护守,不堕昏沈掉举,渐次明觉增长;虽显现而无自性,明朗而无分别,赤裸裸,明朗朗;然这只是定相的觉受而已。许多人以此执为胜观。但是众生凡夫是难生起如量的胜观(如量的胜观者,真实现量之殊胜慧观也,慧观者透彻的智觉观照也。)的!只有证得初地(初地—出世道十地中的初步,名为欢喜地,行者初得圣性,欢喜无量,故名欢喜地。)以后,才能真实的见到胜观,因此应该依於胜观入道。其他定境如看见佛像等,只是修习的一点徵验,毫无重要的价值。

  ““总之应增进定境的觉受,以各别抉择慧,观甚深理,不能没有胜观的方便;如楼梯一样,要有一步步的阶梯才行。(译者意见:此段见解,不像密勒祖师的口吻,因为此处涉及要紧的空观见,即是黄教与红,白、萨加各教分歧之处,译者所依的版本是拉萨版,可能这段不是原著,所以保留存疑的态度,请读者注意。)在修任何有相无相定以前,必须发慈悲心,一切都是为了众生,然后以清净见进入无观行。最后向功德与一切众生。在无分别中作这些事是一切道中最殊胜的。我现在如实地知道了这些道理!

  ““那些饥饿的人,虽然知道食物可以止饥;但仅是“知道”又有甚么用?终不能解决饥饿之苦。解决饥饿之苦,是要真真的去吃食物才行的!和这一样,於空性的道理,只是了解,又有甚么用处?要证悟空性才行,慧观之方便应在后得净积中增进。瑜珈行者所观的空性,正是那无言说,无分别,法尔平等(法尔平等却是说本来是平等,既不是做使它平等,也不是由增和减少使它平等,也无所谓净和垢,是清清净净一味的平等性。)性的密宗见。这是我的一点点了解。为了圆证此胜解,所以应该忍受疲劳,饥苦,抛弃一切世间的爱染,如死尸一样,不怕死,我碍的,精进修持。在无比恩德的上师父母之前,我密勒日巴没有任何物质钱财的供养;只能在我的一生中,以修行和成就来供养;以究竟证解,报身庄严净土来供养您。”

  说完了又唱了一只歌:——

  大恩上师金刚持,

  诸佛生处达媚玛;

  佛子化身诸眷属,

  请听弟子解悟义。

  未解误解与错谬,

  一切过失祈宥恕;

  由尊大悲之坛城。

  流放加持悲暖光。

  我心智慧莲花开,

  觉证缭绕如香溢;

  恨我无由报师恩,

  惟以生命精进修。

  成就利生以报恩,

  弟子所有未当语,

  一切求尊祈宥恕。

  “上师听毕,非常高兴的说道:“儿啊!你已经到达了这个境地了吗?”师母也高兴极了,说道:“我的儿子,精进和智慧真不小啊!”于是又与我谈了许多关于修法的话。后来我就又回到崖洞里修行去了。

  “有一次,上师到卫地去宏法,在做完会供的一个夜晚,想起对尊者那诺巴的教敕有不懂的地方,空行母也对上师作了表示,上师就想再去印度觐见那诺巴大师。

  “上师由卫生回到罗扎鸟村以后才几天,一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穿绿色衣服的妙龄女郎,身穿绸衣,骨饰庄严,眉间和腰间都有黄丹严饰,她对我说:“儿啊!你长期修行,虽然得到成佛的大手印(大手印——Mahamndra,为这密乘修般若心地的最高法门,其见行修持皆颇似我国禅宗。)口诀,和六法(六法——是密宗的六种成就法,即①拙火,②化身,③梦修,④光明,⑤中阴,⑥转识。)心要;但是于一刹那间成佛的“夺舍”法(夺舍法——得心气自在之行者,依此口诀能以神识转入他人的已死或未死之身体,故曰“夺舍”法。)口诀,你还没有得到啊?”我心里想,这个女郎的样子和打扮,都像是空行母,但是不知道究竟是魔障呢?还是真的空行母授记?不过无论如何,凡是三世诸佛知道的法,我的上师都知道;上至成佛,下至降伏野老鼠的口诀,他全都…

《密勒日巴尊者传 第五章》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