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金席大师贡唐仓▪P41

  ..续本文上一页息,促进和平安宁,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往生本尊净土香巴拉国。

  六世贡唐仓大师第10次时轮大讲经不是显示呼风唤雨、点石成金一类的神通,而是阐述佛理,引导人心向善,彼此团结友爱,部落间和睦相处。规劝大众学文化,讲卫生,追求进步文明。

  在7月11日预备法会开始时,大师就明确告诉弟子们:入坛接受灌顶的目的,不是为了眼前的安乐和自身的利益,而是为了众生的利益和自己长远的利益。众生的利益和长远的利益解决了,个人的和眼前的利益就会不求自得。

  7月12日正式传法间,大师讲道:从佛教的观点来说,每个人,不论是男人、女人,前世都做过母亲,因此做为金刚弟子,都要以母爱之心对待每一个人,多做好事和善事。

  7月14日接受完弟子们的供奉后,大师语重心长地对台下的活佛们说:群众的布施不是供你们吃喝享乐的。你们听了我的讲经,就是我的弟子,希望你们以弘扬教法、普渡众生为重任,为群众多做好事,维修好寺庙,尤其要关心民族的教育,保护妇女儿童,让妇女们学文化,扫除文盲;认真抓好计划免疫工作,让儿童们健康成长。因为藏族的发展,关键还是要靠教育,没有文化教育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现在国家还比较困难,我希望你们要用你们的影响为教育多做事,把学校好好建起来,让没有上学的孩子都能上学。讲完后,大师当场宣布:把群众献给他的牦牛,给桑科小学100头,给甘南州藏族教育基金会100头(一头牦牛价值近1000元)。

  这里是两个普通的朝佛人家:

  57岁的卓噶吉家住夏河县城。得地利之便,他家早在农历六月初一就在草滩搭起了一顶帐篷。全家18口人全部来听大师讲经,帐篷里只能住五六个人,其他的人便每天晚上回县城,早晨再赶来。谈起贡唐仓大师的讲经,这位头发已花白、面容和善的藏族妇女禁不住流出激动的泪水:“今朝佛陀贡唐仓在这里讲经,我们作为佛教徒,不来听就是一生的遗憾。听到这难很难闻听的正法,我们心里说不出的高兴”。他的父母亲,一个84岁,一个83岁,坐在帐篷里,神态安然。卓噶吉说;“我父母以前一直念叨着要听贡唐仓大师讲经,总是没有机会,这次总算带老人来听了,我满足了父母的心愿,报了父母恩。”

  52岁的桑吉是来自青海省河南县的蒙古族牧民,他带着全家15口人(其中有69岁的老阿妈),先是搭乘大卡车,然后换乘班车,在路上颠簸了三天赶到桑科草原。白天,一家大小到河对岸的草坡上听大师讲经,晚上全家人挤睡在铺了地毯、毛毡,堆放着食品、饮具的大帐篷里。桑吉是幸运的:1956年大师在他的家乡讲经时,14岁的他就聆听过年轻活佛的讲经。这位壮实的蒙古族牧民爽朗地说:“我们不需要外界的什么,只需要大师的保佑。我把羊群丢在青海的草原上了,不急着回去,等大师摩完顶再回去”。问他听大师讲经后有什么感受,他说:“听贡唐仓大师讲经,是我一生中难得的机会。听了以后我就在心里默默地祈祷:佛法昌盛,大活伸佛永远健康。”

  贡唐仓大师4天的时轮大讲经,庄严肃穆、超凡脱俗,辽阔美丽的桑科草原因之变成一片净土,40万信众自发聚会草原,没有吵骂喧嚣,更没有打架斗殴,无人放牧的马群、牛群在草原上自由吃草,却没有走失一头、一匹。法会秩序之井然有序,令人叹为观止。人们说,是贡唐仓大师的讲经把佛法与道德、历史与现实融为一体。

  南粤来了西天金席大师

  贡唐仓·丹贝旺旭大师,以其博大精深的佛经造诣、崇高圆满的戒德修行,被藏族人民尊为“今朝佛陀”、“百年不遇之金刚上师”,在国内外佛教界享有崇高威望。

  一代“蛇王”钱龙飞先生,身任香港飞龙生物集团国际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广州飞龙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分司总裁,是闻名东南亚的“蛇王”、爱国华侨,创建了当今世界独一无二的蛇文化大观园——飞龙世界游乐城。

  大师与“蛇王”,本是佛俗两界。但共同的善心和爱心把他们紧紧牵连。于是,1994年岁末,贡唐仓大师亲率20多名弟子,从雪山环抱的青藏高原到鸟语花香的南国,为飞龙世界的雷峰塔和白蛇庙主持开光。空前盛况,轰动南粤大地。有识之士感慨:这是民族团结的象征,中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生动体现。

  厚重的中国历史、文化内涵,吸引贡唐仓大师欣然接受了“蛇王”的恭请……

  在飞龙世界两座比肩而立的山头,分别矗立着雄伟的雷峰塔和古朴的白蛇庙。这白蛇庙座落在海拔66.2米的山巅,占地1880平方米,四周松柏环绕,庙前巨钟高悬。走进这座仿宋代苏、杭建筑风格的庙宇,但见红墙青瓦,肃穆庄严,庙正中大殿供着“蛇仙”白娘娘的塑像,她一手持佛尘,一手拈灵芝,神态端庄,目光慈祥,象是要把这只从昆仑山得来、能起死回生的灵芝,随时赠与世间的芸芸众生。大殿背面的青蛇塑像,手按宝剑,威风凛凛,一如传说中她刚烈勇猛、嫉恶如仇的性格。后殿为“三宝殿”,供奉了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三尊大佛。殿两侧回廊环绕,其中左厢房为求诊问医处,有名老中医坐堂,专为游客免费诊治疑难杂症。

  熟悉中国传统神话故事《白蛇传》的人们知道,美丽善良、在人间专行善功的白蛇娘娘,最终被法海和尚压在了雷峰塔下,经受着千年的苦难煎熬。钱飞龙先生独出心裁、不惜巨资在飞龙世界的制高点上建起宏伟的白蛇庙,将历尽磨难、勇敢追求情和爱的白蛇娘娘请进庙中,为苍生化病去忧、消灾解难。为传说中的白蛇娘娘修庙,千年以来绝无仅有,实为“天下第一庙”。

  白蛇庙开光之前,贡唐仓大师曾乘坐延伸在庙外山坡上的自动扶梯,到庙中观看。当他看到“三宝殿”中只有佛像,尚没有佛经和僧人时(佛、法、僧为佛家三宝),欣然提出赠送钱龙飞先生一尊佛像和12卷经卷。并应钱先生的请求,派人从西北草原请来20名喇嘛,陪伴大师诵经。开光之前那尊印度信徒献给贡唐仓大师的金灿灿的释迦牟尼佛像,由专人从西北草原送到飞龙世界,供奉在雷峰塔的九层。12卷珍贵的藏文经卷,放置在特制的木架镜框里,供在“三宝殿”的释迦牟尼佛像两侧。20名藏族喇嘛,则随侍在大师身旁。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在苏杭胜景中,杭州西湖无异是其中的佼佼者:三潭印月、柳浪闻莺、苏堤春晓、平湖秋月、花港观鱼、曲院风荷、双峰插云、南屏晚钟、断桥残雪、雷峰夕照,这些被历代文人墨客赞美吟唱过无数遍的西湖十大胜景,像十颗熠熠生辉的明珠镶嵌在西子湖畔。1924年9月,这十大胜景中的“雷峰夕照”,却由于屹立在西湖净慈寺前雷峰山上900多年的雷峰塔的突然坍塌,而消失了。据记载,宝塔倒塌后,砖块在三天之内被祈盼大吉大利的杭州市民一抢而光。一代文豪鲁迅先生有感而发,写下著名的杂文《论雷峰塔的倒掉》。

  说起这雷峰塔,原是钱龙飞先生的先祖吴越国王所建。据历史记载:唐末五代时期,国家四分五裂,藩镇各据一方,战祸连年,民不聊生。而据守今浙江全省、江苏苏州以南、福建一部分的吴越国,却是一派繁荣太平景象。从他的创建者钱镏到三世祖忠懿王钱弘溪执政期间,均奉行发展农桑、保境安民的国策,因而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吴越国王还倡导人民信奉佛教,灵隐寺石塔、梵天寺经幢、六和塔、雷峰塔、保塔、闸口白塔、临安功臣塔,都是吴越国所建。其中的雷峰塔是钱镏的孙子——三世祖忠懿王钱弘倜于公元975年为庆贺黄氏妃子得子而建,原塔高35米,共七层,据说宝塔建成后,宝塔建成后,国王的妃子们连续生子30个。这座雄伟的宝塔后来因《白蛇传》的故事更加声名远播、充满神秘色彩。它的倒塌,自然被世人视为一件憾事。

  岁月悠悠,沧海桑田。凝聚着中国古代文化和人民美好愿望的雷峰塔,难道就这样在中华大地永远消失了吗?

  “唐朝塑庙,宋代造塔”。在中国传统里,塔、庙不是一般人有钱就可以建造的。钱龙飞先生作为吴越王钱 镏第33代孙,在雷峰塔坍塌70年后,终于使其重现于南中国广东番市飘峰山上。比起原塔,重建的雷峰塔更加雄伟挺拔,融古典与现代于一体,塔高63.8米、共九层,雄踞在海拔66.2米的飘峰山上。从山下到雷峰塔,可乘坐豪华的长廊式自动扶梯。塔门前有老虎镇守,游人可安全地与之合影;塔内有电梯直达七层,如沿咚咚作响的环形木梯逐层浏览塔内的大型壁画,人们就像走进了历史深处,吴越王国的兴盛繁荣和《白蛇传》故事的委婉缠绵扑面而来……

  最珍贵的是塔之九层,陈列着钱龙飞先生历尽千辛万苦保护下来的钱氏家族宗谱,那线装、发黄的古册,无声而权威的向人们讲述着钱氏家族的来龙去脉。1994年12月4日,国务院副总理、外交部长钱其琛曾面对这些古册,向钱龙飞先生详细询问他们嘉定钱氏的来历。还有一大幅辗转千年传下来的“铁券”。懂历史的人都会知道,“铁券”亦名“丹书铁券”、“金书铁券”,是古代皇帝颁赐给功臣的铁制证书,形状如瓦,上刻金字,分左右两片,左片授给功臣,右片藏在内府,有事合拢作证。一千多年前,钱 镏开创的吴越国传国三代五王,享国70多年,北宋建立以后,其孙子钱弘倜为了免使生灵涂炭,于公元978年纳土归宋,并先后携3000家人赴汴京居住。尽管为保护钱弘倜,吴越人在杭州专门建造了一座保倜塔,但钱弘倜仍于60大寿之际被宋太宗赵光义赐毒酒而逝。但其子孙却幸免杀戮,代代相传,形成了今天庞大的钱姓家族。其原因是唐昭宗在公元877年赐予钱 镏“金书铁券”,其功效可免其后裔不死。钱氏“铁券”原有25幅,经历历史的风霜血剑,现仅存钱龙飞先生珍藏的这一幅。

  除上述两件珍贵文物外,塔顶还供奉有贡唐仓大师赠送的、来自印度的释迦牟尼佛像,1300年前高僧…

《金席大师贡唐仓》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