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经法,特别听受布顿所造的金刚出生大疏,瑜伽部根本经、摄实相经、金刚顶经、祥胜经、净恶趣续、显实相论、憍萨罗庄严论、祥胜经大疏等无量的重要经续和注释。
三十六岁时赴拉萨朝释迦佛像。以后一二年内舍事闭关专修。三十八岁培修精基(rdzin-ji)地方的慈氏菩萨殿。第二年住在罗札(lho-brag),为该地僧俗讲多种教法。四十岁时从法依(chos-skyabs)大师听闻菩提道灯论释、集密五种次第法等。这一年中,曾往娘(gnal)的金沙奔巴(gser-phye hbum-pa)行广大供养,在那里讲比丘戒律,安立无量众生住于戒律。自此以后,即使漉水触火这一些琐事,也要依律而行,徒众也跟随着这样作。因此,以后黄教最尊崇戒律。这一年在若种(rwa-gron)安居时,大弟子达玛仁钦(dar-ma rin-chen)阿阇黎初次谒见。达玛仁钦最初看不起宗喀巴,但听了大师讲经之后,对大师很快地生起了信心,誓从大师为随身弟子,后来大师圆寂,即由他继承法位。
以后由娘回到俄喀(hol-kha),住拉顶(lha-sdins)阿兰若一年,自修教他。这年之内,了解佛护、月称一派中观见的究竟,生大欢喜。因此造论称赞如来所说缘起性空的甚深道理,这部论通称“缘起赞”。
四十四岁那年的春天到迦瓦栋(dgah-bagdon),在无量海会之中,讲说菩萨戒品、事师五十颂和密宗十四根本戒等。以后与仁达巴共赴若珍(rwa-sgren),冬季在若珍广演大乘庄严经论、辨中边论、集论、瑜伽师地论声闻地诸大乘法。又为仁达巴讲集密月称释和中观论。仁达巴也为大师讲六十如理论、集密五次第法和中观月称释的中见等深细修法。第二年夏与仁达巴、胜依法王(bskyabs-mchog dpalbzan-po)在囊则敦(gnam-rtsed ldan)寺安居时,抉择正法,广弘戒律。四十六岁时造菩提道次第广论,这部著作总依慈氏现观庄严论,别依阿底峡菩提道灯论,开演三士道次第。后半别明止观,更是大师的精心著作。以后又造菩萨地戒品广释,密宗根本罪释、事师五十颂释等。四十七岁时宣讲现观庄严论,讲授完毕,令弟子达玛仁钦依照此次所讲的要义,而造释论。达玛仁钦即遵嘱造广释心藏经严论,即是现在西藏讲现观庄严论的根本依。四十八岁时,移锡雷朴(lhas-phu)寺,广演法称论师的因明广释,达玛仁钦记而造论。以后到俄喀住慈氏洲(byams-pa glin)讲经,因胜依法王等的劝请,造密宗道次第,总明四部密宗的全体。这部论与菩提道次第,一明密乘、一明显教,是宗喀巴平生最伟大的两部著作。
五十一岁时,赴前藏,在塞若却顶(se-rachos-sdins)安居,大弟子克主杰(mkhas-grubrje)初次参谒大师,大师为授大威德灌顶。这一年造中观论广释。
五十二岁时,造辨了不了义论。这一年(永乐六年1408)六月,明成祖派大臣四人,随员数百人,到西藏迎请大师来汉地,为大师婉言谢绝。大臣们转请派一上首弟子,应成祖之请。大师于是命令大弟子释迦智(sakya ye-ses)前往京师。释迦智见了皇帝以后,被封为大慈法王(snin-rje chos-rje)。这一年中观论广释造讫,在六百多三藏法师的聚会中,广为宣演。此外还讲了中论、辨了不了义、四百颂论、密宗道次第、密宗根本三昧耶,事师五十颂等。
这一年培修拉萨大招寺,第二年正月在大招寺兴起大法会。又应徒众之请,兴建根本道场迦登寺(dge-ldan rnam-par rgyal-bahiglin)。建立房舍的轨则,完全合乎戒律所说,下至厨房,都依照戒律建筑。第二年来到格登寺,做一些开光等事情,并讲述菩提道次第、集密月称释及五种次第、集论、瑜伽师地论、因明论等。又造集密四天女请问经和集智金刚经二书的注释。五种次第的注解也是第二年内在这个道场内造成的。
五十八岁时,藏王名称幢(grags-pa rgyal-mtshan)迎请大师赴闻地的札西朵喀(bkra-sisdo-kha)安居,为数百三藏法师宣讲中观、因明、菩提道次第、入菩提行论等。大弟子根敦主巴(dge-hdun grus-pa)即在此时此地初次参谒大师。以后回到格登寺,着鲁伊巴胜乐大疏、圆满次第四瑜伽广略讲义、修法,又对勘集密根本经和注解,有所注述。五十九岁时,因以前所著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帙过于浩繁,一般人不易诵持,于是另造菩提道次第略论。六十二岁在格登寺宣讲集密释笺、几种释续、五种次第广解、六支加行广解、时轮无垢光大疏、中观、因明、胜乐、菩提道次第等无量甚深大法。这一年入中论广释造讫。岁末,大师令刻集密根本经,第二年刻好。六十三岁(1419)时宣讲胜乐轮根本经等显密诸法,胜乐轮根本经释也在这一年作成。如是在讲经行化的生活中,这一代大师于十月二十五日圆寂。
宗喀巴大师的平生,在学问修持各方面都具有最高的造诣。对于教理,他总结大小乘、显密一切教诫理论,而自成一家之言。他一方面有括囊大典、网罗众家的气度,一方面又有不容假借混淆的见地。如抉择佛教各宗的见地之后,以中观为正宗;抉择中观各派之后,以月称为归依。详见菩提道次第广论观品和辨了不了义论。他的著述极丰富,现存的有十八帙(包括传记和口义)。对于戒律,他能严格地遵守,矫正旧派佛教的流弊。他的德行又极高,足以领袖群伦。因此,他所创的格鲁派(dge-lugs-pa)至今为西藏第一大教派。在时间上讲,这一派流行了六百年;在空间上讲,不但流行于西藏本土,而且远及青、康、汉地、蒙古。如果咱们把宗喀巴的传记稍事涉猎,就知道这些现象不是没有原因的。
二 宗喀巴的弟子
宗喀巴的弟子多到不可胜计,现在仅将最著名而且对弘扬宗喀巴教法最有关系的几位大弟子列举如下:
1.嘉曹杰(rgyal-tshab rje 1364一1432),名叫达玛仁钦。最初在萨迦派(sa-skya-pa)出家,亲近仁达巴等诸大善知识。以十部大论在各寺立宗。最初听到宗喀巴大师的名声,自己不相信,以后听到大师讲经,慢心才降低下来,愿作弟子。十二年中受学一切显密教授。宗喀巴圆寂以后,他继承法位,为迦登寺的第一代坐床者。以后依据大师的成规,以戒律为本兼弘集论、俱舍、因明、现观庄严、入中论等。大师的一切显密善说,无不尽力宣扬。在位十三年(1419-1431)之内,宗喀巴的弟子把他当作宗喀巴一样地侍奉。
2.克主杰(mkhas-grub rje 1385-1438),原名格雷倍桑(dge-legs dpal-bzan)。最初也在萨迦派出家,亲近仁达瓦和达玛仁钦,也立过十部大论宗。后来因仁达瓦的介绍而为宗喀巴的弟子。宗喀巴圆寂后到后藏弘扬宗喀巴的显密教法。以后被达玛仁钦迎回迦登寺,继承法位凡八年。他的学说完全祖述宗喀巴,不糅杂丝毫其他说法。非但摧伏一切外道外派的论难,即使大师弟子中,见地稍有不同于宗喀巴的,一定要尽力破除。
3.妙音法王(hjam-dbyanschos-rje 1379一1448)名叫札西倍敦(bkra-sis dpal-ldan)。在宗喀巴的弟子中称为闻持第一,受持显密经论108部,讲说的时候,不需要经本,只靠背诵。甲午年(永乐十二,1414)受宗喀巴大师的嘱咐,于次年建立哲绷寺(hbras-spuns)。讲授中观、因明、现观庄严论等都以宗喀巴为依归,摄受弟子极多。因派七位阿阇黎分别宣扬教法,所以该寺形成七大院,其后合并为多闻(sgo-man)、明慧洲(blo-gsal glin)、广乐(bde-yans-Pa)、密咒(snags-pa)四大院。
4.大慈法王(byams-chen chos rje 1354一1435)名叫释迦智(sakya ye-ses)。曾经代表宗喀巴到南京谒见明成祖,回藏后依宗喀巴命创建色拉寺(se-ra)。以后又晋京作永乐、宣德两代的国师。把黄教传布到蒙古和汉地,是为汉地有黄教之始。
5.根敦主巴(1391—1475或73),最初依止慧狮子(blo-gros senge)其后为宗喀巴的弟子,并从达玛仁钦、克主杰问法。后来随慧狮子到后藏弘法,在那里创建札什伦布寺,住持三十八年,暇时就到后藏各地广讲经论。这个寺院最初分为三个院,到班禅善慧法幢(blo-bzan chos-kyi rgyal-mtshan)增添了一所密咒院。人才众多,为后藏第一大寺,历代班禅就是该寺的寺主。
6.上慧贤(stod ses-rab bzan-po),阿里人,学成后回阿里莽域(man-yul)建立达摩(stag-mo)等寺,从此宗喀巴的教法遍布于阿里。
7.下慧贤(smad ses-rab bzan-po)西康人,起初在色拉寺求学,曾为该寺的副讲阿阇黎。回西康后,在昌都建立寺院,从此黄教盛行于西康。
《宗喀巴大师传》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