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求新译的正确密法,因此形成许多新的教派。
哦日王智光和菩提光,也为救此流弊,不惜身命资财,费尽千辛万苦,从印度迎请阿底峡尊者入藏弘法。阿底峡尊者是一位大成就者,教证德圆,所到之处,德行所感,上下皈依。尊者思想组织严密,智慧深髓,入藏后造《菩提道炬论》,指示修行次第,和显密教义互为一致的精神,并以无碍辩才破邪显正,重树法幢。西藏佛教面目因而随之一变。如今西藏佛教得以正确发展,尊者之功绩,实不可磨灭。
阿底峡尊者,有人说他就是莲花生大士再来之身。他的教法,深深影响各个教派。如萨迦派中,学问最好,成就最大的萨迦班智达,就是以尊者的教法著书、修行的。噶举派中,玛尔巴、冈波巴、都松钦巴(噶m巴第一世)、帕摩主巴、达垄巴等大师,也曾将尊者的教法,融合于他的教法中,而大放异彩。
萨迦派祖师兖却结布(”khondkon-mchog
rgyal-po,义译为宝王)和他的哥哥慧戒,本来是宁玛派密法的传承上师,且有相当修证。有一天,兖却结布看见许多阿巴咒师,戴着二十八尊勇识母的面具,于街上摹拟一些神祇舞蹈。他将这件事告诉他的哥哥。他的哥哥说:“这是密法失坏的征兆(指密法被无知的人掺杂了个人的妄想),今后如果不依止纯净的密法修学,将虽得真实成就。我已老迈,你尚年轻,应该前往女孤垄,谒见卓弥大译师,从他学习新的密法。”(以上据西藏佛教史第六十七页)
他的哥哥遂将《金刚橛》(普巴金刚)等少数密法,传授给兖却结布,然后把其他的佛像、经典(法本)、法器等物,收存于三座塔内,不再传授。
兖却结布依教奉行,从卓弥大译师,和阿底峡尊者的弟子廓枯巴拉则译师,广学显密教法,创立萨迦派(花教),而成萨迦派的始祖。
玛尔巴上师,也深知密法腐化的流弊,遂初从卓弥译师学法,后又从印度那若巴、智藏、阿底峡等大师修学显密教法,而成噶举派初祖。
根据我国历史上的记载,西藏佛到了元末明初,显密教法又复零落不堪,加以一般喇嘛,历受元明两代朝廷之尊者奉,一时习于奢侈,弃戒律如糠稗。于是宗喀巴大师应运而出,创立格鲁巴——黄教。
宗喀巴大师洞知各派之流弊,慨然以重兴西藏佛教为己任。因此遥接阿底峡尊者的衣钵,特别提倡精研经教,崇尚戒律。并采撷各派精华,将显密两宗加以整理,以自己无垢智慧,和历代大论师、大成就者的正理,摒除后世无知者所妄自增加的意见,阐明佛法原有之真意。同时更依阿底峡尊者之教法,以及文殊菩萨的教诫,若显若密,建立修行一定的程序。
由于宗喀巴大师之教法,稳键圆满,兼蓄各派之长,而无各派之短,因此依之修习而获得成就的人,有如空中之星宿,地上之草木。如今全西藏的正信佛弟子,十之八九皆修学格鲁巴(黄教)的教法。
宗喀巴大师所建立的黄教,不啻为西藏佛教带来朝气蓬勃的生命力;其组织完密的体系,和解行并重的宗见,均与中国佛教的思想相吻合,因此宗喀巴大师的教法,更应是振兴中国佛教,乃至全球佛教的明灯。故关心佛教的前途的缁素大德,实有穷究宗喀巴大师教法,和弘护的必要。
目前有关大师振兴西藏佛教的事迹,记载最正确的,要算法尊法师所翻译的《宗喀巴大师传》,但由于此本传记太过简略生涩,一般阅读过的人并不多。去年年底,汤师兄吉田先生,计划将宗喀巴大师弘法的事迹,绘成画传;由我负责文字说明。遂成我撰为本书的因缘(画传另行出版)。
本书承蒙西藏最正确传承格鲁巴教法的佩敦丹吉仁波切,及三恩根本上师大福藏智慧剑赐序,并在每篇之后,题诗一首;又在撰稿期间,不断的给予指导,和最宝贵的开示。复承思慧法师悉心校稿与润饰,本书因而得以顺利完成。在此谨致以最深忱之谢意。
一九八五年三月二十五日
释修慧序于台北三慧学舍
一、文殊示现圣宗喀巴
(一)应运示现
宗喀巴(song-Kha-pa)大师悲愿之深、人格之伟大,和对佛教之种种贡献,是近代人无法相提并论的。但一般人仅仅认为大师只是佛教的大修行者,佛学的大集成者,和历史上一些有名的佛学家没有两样。实际上,宗喀巴大师异于一般人,他是至尊文殊师利菩萨的化身,早在无量劫以前就已成佛了。
由于当时西藏显密教法都很衰微,除了少数大德以外,其他修行的人,根本不知道戒律是什么;虽然有少部分的人研究教理,却不知道一切经典就是学佛的途径;他们对于因明,误认是一种辩论术,那里知道其中还有证解脱和成佛的道果;对于密法,只知乱受灌顶,藐视基本法,偏修其中某一部分的教授(如偏修大手印、大圆满等,而且认为越大越好),至于应如何亲近善知识——师长,如何守护律仪和三昧耶戒,则全不讲求。真实修行的人,已是廖廖无几了。所以大圣文殊师利菩萨看到这种情形,深生悲愍,为了住持圣教,饶益众生,才随顺众生意,示现清净的出家相——宗喀巴大师。
(二)佛经上的记莂
许多显密经典中,早已记莂文殊师利菩萨,将在雪山边地受生。例如文殊根本教王经里授记说:“世间我涅槃,地上成虚空,汝现异生像,行诸佛所行。(汝是指文殊师利菩萨)彼时雪山中,有欢喜兰若。”
这偈颂的意思,是说佛陀涅槃之后,佛法会慢慢式微。那时文殊师利菩萨将示现凡夫身,在雪山(西藏之别称)受生,遵照佛陀所教,大行法化。并兴建一座佛寺,名叫《欢喜》。如今宗喀巴大师,果真在西藏振兴佛教,兴建《欢喜寺》(即嘎登寺),完全符合经中的记莂。
空行秘密经也授记说:“文殊师利号贤慧,增广教法甚希有。”这里则明白授记,文殊师利菩萨所示现的凡夫身,他的法号叫贤慧(或译善慧名称吉祥),将大力弘扬世尊的教法。宗喀巴大师七岁出家时,顿珠仁钦波切给他取的法号,也叫贤慧。大师重振佛教后,使西藏佛教步入正轨,蒸蒸日上,六百多年来,正日益茁壮中。由此即可证明,宗喀巴大师就是大圣文殊师利菩萨的化身。
印度月称论师,对大明杜鹃论师授记说:“至尊宗喀巴大师,是大圣文殊师利菩萨所示现的比丘相。他为了救渡众生,因此随顺众生的意乐,而受生出家相。你也应该发愿往生“雪山边地”,依止宗喀巴大师,弘扬他的教法。”
又有一次,提婆、佛护、静天几位大论师,也现身为大明杜鹃论师授记说:“在“雪山边地”中,有至尊宗喀巴文殊师利,在此住持如来的教法。你是大师所应渡化的人,应发愿到大师座前,依止大师,修习各种心要。”
大明杜鹃论师,就是后来宗喀巴大师的上首弟子——克主杰尊者。这里很明白的指出,文殊师利菩萨将在“雪山边地”,示现出家相,弘扬正法,他的名字叫《宗喀巴》。
克主杰尊者,他前一生出生在印度。有一天,文殊师利菩萨告诉他说:“边地众生因为被无明覆盖,所以造作种种的罪业,长期在生死苦海中,不停的流转。我为了帮助他们求得解脱,证一切智果,因此将随众生意乐,示现出家相。你也是我所渡化的人,应该发愿往生“雪山边地”。”
又有一次,弥勒菩萨告诉克主杰说:“文殊师利菩萨为了弘扬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使它在南瞻部洲,放出像太阳般的光辉,所以他的化身将出生在此地。这和文殊师利菩萨亲来没有两样,你应发愿到此地,弘扬他的教法。”
诸如此类的授记,不胜枚举,恐繁不录。这一切授记,在在指出,宗喀巴大师是大圣文殊师利菩的化身,为了住持如来教法,而在西藏示现出家相。
(三)诸佛之师三世如来
大圣文殊师利菩萨虽为化导众生,权现诸佛长子之身,而成因位菩萨。然究其实体,不论过去、现在与未来,都是果上之佛。
据首严三昧经云:“过去久远无量无边阿僧祗劫,尔时有佛,号龙种上尊王佛。于此世界南方过于千佛国土,国号平等……彼佛寿命四百四十万岁。尔时平等世界龙种上尊王佛岂异人乎?即文殊师利法王子是。”
央崛摩罗经云:“尔时世尊告波斯匿王言:北方去此过四十二恒河沙刹,有国名常喜,佛名欢喜藏摩尼宝积如来,在世教化……彼如来者岂异人乎?文殊师利即是彼佛。”
宝积经云:“此文殊师利成佛之时,名为普见。”
根据以上诸经所说,大圣文殊师利菩萨,过去世成佛的名号,叫龙种上尊王佛;现在世成佛的名号,叫欢喜藏摩尼宝积佛;未来世成佛的名号,叫普见佛。
又文殊师利菩萨不但三世都是如来,更是三世诸佛之师。如心地观经云:“三世觉母妙吉祥(指文殊师利菩萨)。”
佛说放钵经云:“今我得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威神尊贵,度脱十方一切众生者,皆文殊师利之恩。前过去无数诸佛,皆是文殊师利弟子。当来者,亦是其威神恩力所致譬如世间小儿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之父母也。”
由此即足以证明,文殊师利菩萨之化身——宗喀巴大师,于无量劫以前,早已成佛矣!
诗曰:
七佛尊师妙吉祥,深宏大愿慈心长;
广扬圣教显和密,应运现生作法王。
二、观世因缘降生边地
(一)雪山边地降生
西藏,这块神秘宁静的土地,耸立在喜马拉雅山之旁。它是地球心脏的自然堡垒,更是人间的净土,佛国天堂。
整个西藏,可说是由几座世界最大的山脉连结起来的。境内层峦耸峙,在雪线以上的高峰,有数百座之多,山上积雪终年不化,一眼望去,整片雪白,因此有《雪国》、《雪山之称。佛经上所说的“雪山边地”,指的就是这里。
距今六百多年前,西藏的大依怙主宗喀巴大师,就是降生在这块人口稀少的土地上。地点是青海省西宁附近的宗喀。西宁一带,藏族自唐代即称之为宗喀(tsong-Kha),义为宗水(今之湟水)岸边。那一带更大的地方,藏人称为宗喀钦布(Tsong-Kgachen-…
《宗喀巴大师应化因缘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