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至尊宗喀巴大师传▪P15

  ..续本文上一页]及慧本尊,

  诸护善神同时聚,

  赞唱吉祥美妙歌,

  同时散花雨降临。

  刚一诞生离童性,

  所有菩萨摩诃萨,

  广大诸行为自有,

  定是生生熏习生。

  皆言此为众生友,

  决是无实众依尊,

  尊卑中庸诸有情,

  赞说声音震地尘。

  [注释]

  [1]三有:指死有、中有和本有(即受生的生有)。断三有即断生死轮回。

  [2]密续部:指佛教密宗的事部、行部、瑜伽部、无上瑜伽部。

  [3]朗达玛:吐番赞普达玛乌冬赞的名号,此王曾毁灭佛教。

  [4]供养法会:即大愿法会。

  [5]《莲花遗教》:为莲花生大师在西藏所著。

  [6]三藏:即律藏、经藏、论藏。

  [7]提婆达多:梵语音译,意译为“天授”,系释迦牟尼从弟名,常与释迦牟尼为敌。

  [8]阿旺罗桑嘉措:系第五世达赖喇嘛名。1654年清顺治九年应召赴北京,1655年还藏途中,受册封赐金印,遂得正名为西藏等地佛教教主,过问西藏政治。于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圆寂。

  [9]五决定:金刚持五决定特法。即处决定色究竟天密严刹土、时决定乃至轮回未空、身决定圆满报身、语决定大乘正教、眷属决定圣者菩萨。

  [10]舍卫城:古印度一城名。佛在世时,波斯匿王居于此城,城内有祗园精舍。

  [11]外道六师:度六种外道祖师。即富兰那迦叶、末伽梨拘赊梨子、删阇夜毗昆罗胝子、阿耆多翅舍钦婆罗、迦罗鸠驮迦旃延、尼犍陀若提子。

  [12]四大天王:东持国天王、南增长天王、西丑目天王、北多闻天王。

  [13]三衣:出家僧所穿祖衣七衣和五衣。又称三法衣。

  [14]罗桑格桑嘉措:同格桑嘉措,见75页注[47]。

  [15]摩耶夫人:摩耶,梵语摩诃摩耶之简称,系净饭王之夫人,释迦牟尼之生母,生释迦太子后七日而殁,生于忉利天。

  [16]绕迥:藏历六十年周期之名,公元1027年为起算点。

  [17]兰毗尼园:为一名胜林园。摩耶夫人游此林园时,以手攀无忧树枝,太子即从右肋而降生。

  [18]梵天和帝释:梵天即大梵天王。劝佛所说法以千辐金轮供佛。帝释为三十三天界之主,类似汉地所称玉皇大帝。

  [19]圆劫:佛书中说此世界人享受法、财、愿、乐等最为圆满的时代,系远古拘留孙佛出世时。

  [20]净居天:天界之一。净居天神,常作护佛事业。

  二、宗喀巴大师从削发出家而进入佛门,渐次到前后藏地区,对显教诸法作广大闻、思的情况

  如《本生经》中所说:

  “俗家如牢狱,

  居家病害盛,

  所护为烦恼,

  所求为苦辛。”

  又说:

  “若说法行[1]误农耕

  居家法行亦不成,

  法业本是最寂静,

  俗家业务粗暴成,

  与法相违有过故,

  求利我者谁贪欣。”

  如经所言,至尊宗喀巴童稚时,即视俗家如牢狱,又如火坑和蛇窟,家是无穷过患之产生处。由于他心中常怀离俗世而出家的愿望,虽因年龄甚幼未到出家之年,然而急欲进入佛门之心情,使其于土猪年(己亥)年甫三岁时,即在噶mb·若比多杰(意为游戏金刚)座前接受全圆优婆塞戒(即居士戒),命名为衮噶林波(意为普喜藏)。那时,噶mb·若比多杰作悬记说:“此幼童将成为第二佛陀,再现于此世。”这是《若比多杰路引》中所说,并出自真正善巧有成诸师的著述中。在这样的童稚时期中,有一次其父迎请法王顿珠仁钦来到家中,法王顿珠仁钦以马和羊等无数财物赠送其父而说到:“请将你的这一孩子给我吧!”其当即应允而大生欢喜遂于土猪年(己亥)将年满三岁的孩子供给法王。从此以后直至去卫藏之前,宗喀巴都安住在法王的近前。最初刚来法王座前,见有许多人在念诵经典,幼童至尊宗喀巴亦坐其旁边。他阅读经典的方式是:心略思考,不须教导,自己即能无碍地念诵。在出家为僧之前,法王于“夏琼”寂静地方,设立吉祥能怖金刚、枳布传规胜乐金刚、欢喜金刚、金刚手等曼荼罗(即坛城),引宗喀巴入坛而为之灌顶。起密法名号为顿月多杰(意为不空金刚)。使至尊宗喀巴入于密宗金刚乘之门中而获得成熟。至尊宗喀巴受得全圆持明戒律和三昧耶(即誓言)后,对诸戒律如爱护眼珠一般而作守护。受灌顶之后至出家以前的时间中,他已将胜乐、欢喜金刚、普明大日如来(即毗卢遮那如来)、阎曼德迦(又称大威德,即能怖金刚)等曼荼罗牢记心中,并且多次勤修枳布传规的“胜乐自入法”。此外还配合勤修“本尊瑜伽”和念诵次第等。尤其遵照上师的指示念修“阿惹巴扎那”(文殊心咒)很多遍。因此他的住室的石墙上也自然现出许多如同书写成的“阿惹巴扎那”字迹。据说后来有一些不善良的人以各种刀械刮削,以致字迹已不明显了。至尊宗喀巴年满七岁时,一段时间中,每晚在梦中都明显地见到薄伽梵金刚手现身,延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尤其是他在梦中经常见到具德阿底峡尊者亲身来到。后来他到前藏时,见到尊者的肖像。他说与梦中所见的一般无二。对于此一情节,一切智克珠杰的著述中说:“梦兆象征后来至尊宗喀巴大师为了复兴西藏已衰的佛教,确如阿底峡尊者再来藏土,开示全圆的显密道次第,使所有应化众生获得成熟和解脱。而成为住持佛教不损之幢的诸师中的顶宝般的大师。这是无可怀疑的。”这种说法是符合实际的。但是这些情节,仅是说梦中之事。此外还有至尊宗喀巴童稚时期亲见本尊和上师,以及听受许多正教法门。如《宗喀巴大师密传祈祷文》中说:

  “年届七龄秘密主,

  大车轨[2]师阿底峡,

  经常亲来作摄受,

  显现显密皆教授。”

  又如一切智克珠杰的著述中说:

  “幼年即修佛禁戒,

  优越戒律善持行,

  生生一贯不放逸,

  习力师前我启请。”(“习力”有善良重习之力的上师)

  一切智阿旺罗桑嘉措著作中也说:

  “世间圆满电闪扬,

  苦暗卧处过患张,

  轮回黑夜中出离,

  初现梵行黎明光。”

  这是说至尊宗喀巴童稚之年即能观见世间一切圆满(荣华富贵)都如虚空闪电,刹那闪烁而消逝。难除的三苦[3]的黑暗盖覆着正确的功德,正如躺在卧处的众生所生的过患,由来已久。此诸过患若得张明,则意识到凡是轮回处所,任居何处,都无安乐,等同夜黑。从此黑夜中出离而作梵行出家者,即是释迦佛子的无上戒行。三世诸佛也都以取受清净而出家为最上,我自己(宗喀巴)为何不追踪于诸佛清净行传之后!产生这种想法是由于至尊宗喀巴已经过多次良好熏习。由于他心中的良习觉醒,所以乐意出家,犹如进入天界的乐园,生起极大欢喜。他年甫七岁时,即请求拥有教证功海的主宰、无与伦比的法王顿珠仁钦为他作亲教师,请显密全圆的大善知识大元

  宣努生格(意为童狮)的弟子名宣努绛秋(意为童菩提)为他作轨范师,而正受前节出家戒和沙弥戒[4],命名为罗桑扎巴(意为善慧名称)。如是梵行成为连珠船的行星中的最胜特超的顶上庄严——晶月星王(言如水晶般的月亮成为夜间行星之王)。他对于所接受的戒学的一切粗细诸事,任于何时,都不染丝毫罪过污垢,一切时间中都能精勤守护。关于此诸情节,克珠杰的著述中有偈颂说:

  “诸根调柔持戒功,

  梵行超仙是圣童,(圣童的清净梵行比天仙更高,相形之下诸天仙亦成了不驯的顽童)

  诸仙亦成顽童相,

  圣童亦成雪域雄。

  菩萨童年悲心月,(悲心犹如白净的月亮)

  住持僧装袈裟红,

  即时抛弃家园乐,

  及贪君陀嬉戏风。”(抛弃如月光贪君陀花那样的儿童戏玩作风)

  由于法王顿珠仁钦大师预知至尊宗喀巴将成为大宝佛教的主宰。所以他在宗喀巴幼年时,即将他领来由自己抚育,并传授文殊和妙音母等许多增长智慧的方便法门,授与出家戒,导入金刚乘法门使其成熟,就像培育大宝药树的幼苗那样善为抚养。后来至尊宗喀巴前往卫藏时,顿珠仁钦大师派遣众多的护送人役和管理人员。因此至尊宗喀巴常说,法王大师对他的恩德是极大的。在后期中,至尊宗喀巴大师—旦提及上师的名讳,即刻合掌加额,流下虔信之泪。顿珠仁钦大师圆寂后,至尊宗喀巴大师定期供祀,从未中断,以顿珠仁钦大师为恩德最大的一位上师。

  对此法王顿殊仁钦在此略为标示其行迹。如一切智克珠杰的著述中所说,这位法王诞生的地方是在多康东部。童年出家为僧,前往卫藏地区,在涅塘巴·扎喜生格(意为吉样狮子)等上师座前学习《般若波罗蜜多》及《慈氏五论》[5],成为善巧。继后前往后藏纳塘,在迥敦日饶的大弟子冻敦·日比生格(意为明智狮子)座前听受和研习因明中的《定量论》。那时,他对于理论的破立,略感难明。于是去到夏鲁寺,在自然现出的大悲观音像前,作猛利的祈祷,并且昼夜不断地绕行,直至足破血流。由此生起了最上智能,对于学术明处成为无碍通达者,获有善辩的名声。但因发生顺缘(即生活费用)困难,依靠纳塘的糌粑面糊为生,对经教善为研习。继后他游夏鲁寺辩论场,一切智布顿大师也来到寺中,在僧众会集辩论场讲说经教,他善为记录,获得善巧之名。后来他返回安多,任新袞德色寺(在今甘肃临洮)的堪布。在那一时期中,有使者来迎请他前去担任德哇巾寺(极乐寺)的寺主。他到前藏,虽未得到当寺主的机会,但是获得许多资具财物。他以诸财物对德哇巾和纳塘等地的寺庙和僧众作了广大的承事供养。继后他去到尧却顶寺在大德多敦巴座前专事修行。多敦巴即大德法王桑登巴(意为禅定吉祥),他是亲手创建尧却顶等寺庙的人。那时法王顿珠仁钦将手中所有财物全供于上师(桑登巴)而一心精修。由此生起了寂止(即定)的殊胜修验。此后他返回安多修建了夏琼和夏宗两寺。直至猴年(丙申),他讲说了以《般若波罗蜜多》和《因明》为主的慈氏诸论,以及《二观》和《入行论》等…

《至尊宗喀巴大师传》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宗喀巴大师传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