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至尊宗喀巴大师传▪P46

  ..续本文上一页·释迦却,不会著出那样的词句。”这大概是真情。在色拉·杰尊巴所著答释迦却书中说:

  “设若无能用理智,

  只好杜撰恶悬记,

  说是恶魔之化身,

  如是对他不能害,

  自亦今后(两世)俱失败,

  故祈慎行不放逸。”

  这事说不定是班玛林巴于的。因为传说他出生于噶族,而且一切铁金刚密藏也是在那一时期掘出的。如果前者属实,后者自然也属实。另外,如果认为不是释迦却巴和班玛林巴二人干的,那就可能有两个相似的班玛林巴。是这样的话,那就肯定是假班玛林巴干的。并非班钦释迦却所作,这是肯定的。是什么缘故呢?释迦却虽是一个对宗喀巴大师不起敬信的人,但是他对经典曾作研习也是一位智巧者。因此要是他杜撰的悬记,总比这些悬记更为像样,更为合拍。如这样以歪曲的蠢话连贯编出的悬记,他是肯定不说的。

  又有一些人说是掘藏师朗哲哇所作的。看来也并非此人所作。在乍阁的著述中说:“对宗喀巴大师作的恶劣的悬记,说是掘藏师朗哲哇所作,好像确有其事。但是说为善星的化身这一悬记的词句,他是肯定没有作过的。由于这一悬记是在意桑哲哇在世时发现的。意桑哲哇曾接触过宗喀巴大师,而朗哲哇与朗哇须康巴是弟兄关系,以此掘藏师在坝康的人面狮子的下面掘秘藏时,请弟兄须康巴也到场。这是诸耆老都能记起的事。”所以说是掘藏师所作,是肯定不符合时期的。总之,关于这一恶劣的悬记和作这样悬记的原因,在乍阁所著《宗喀巴大师传稀有悬记之音乐》中说:“对宗喀巴大师作恶劣的悬记的原因是:格鲁派不像其他宗派渐次发展,仅在一周年之内,就将不同宗派的善巧者大部收为门徒,世间的一切上等人物都来亲近于座下,一提到“日窝格鲁派”,就如遍地长出的蘑菇一般,人们顷刻就集拢来。所以大家都睁着眼睛,想不出压制的办法来,无可奈何之下,有一些人也就杜撰所谓秘藏悬记。阁释迦等人作出许多恶言。后期由于有噶举派嫉妒格鲁派的动机,而掘藏师朗哲哇伪作许多对教法陌生的悬记。”从这些说法看来,显见是由于对自宗偏私,对他宗瞋恨的动机到了不可忍让的程度,又无可奈何,只好杜撰出这些悬记。与此相似的其他悬记,估计还有一些,可是未亲眼见过。上面录出的那些悬记,从口中念诵,倒是并非没有唇舌,(言还可以用舌念得出)有一些愚勇之气魄。然而不过是被嫉妒的毒汁所麻醉,而陷入于邪知邪见的泥淖中,被私欲之绳牢固地缠缚着而已!在一种愚执的黑暗的笼罩之下,他们各别的仅有一些顽固的门徒,以及一些以肉、酥油、糌粑等对他们作供养的施主。而且他们怀有顾虑格鲁派方面提出诉讼的苦心,只好杜撰出那样的一种悬记,想的是有一些愚夫们,由于没有鉴别好坏的智慧,任何说法,都会信以为真。所以仅只是由一种饿而贪食的思想而杜撰出来的。由谁作的,或由某人作的,未敢明白写出。这也是由于他们考虑到如果有人依教理驳斥时,他们会穷于答辩而丢脸。另一方面,那时所有上等人物,都无不敬礼于宗喀巴大师的座下。他们怕受王法的惩罚,只好以等同匿名传单方式来作对。这是他们不敢暴露真面目的本质。因此,对于匿名的文书,世间的一般人们,也都不认为是合格的言论。显见对于这些悬记,也不值作答辩。但是没有一种答辩使人们见到,将会执以为真,将会有自他方面的许多人士,被引入于邪途!所以我是由不忍此苦难之心,而略作此破非立是的论断的。

  于此断句处,作中间赞颂说:

  运用超智对显密,

  以智妙观如炼金,

  涤除不知、邪知疑,

  显现无垢佛真心。

  具足说修道准绳,

  住持如法善宗规,

  日窝格鲁派名声,

  三域传播如雷鸣。

  从印豆蔻香馥域,

  直至织锦大地滨,(指汉地)

  纯金光彩美宗规,

  顷刻如幻遍布成。

  偏私自满骄横众,

  恐伤名闻利养心,(恐信众对他们不敬信,不供利养)

  嫉妒毒汁麻醉力,

  心怀毒箭伤害瞋。

  但对正宗教心要,

  辩驳瑕隙苦难寻,

  更无丝毫说功能,

  无奈徘徊时已临.

  以违教理愚蠢话,

  捏造编出假悬记,

  各自同类一致声,

  宣传徒劳仍苦营。

  如请具足千光日,

  说是昏暗之黑轮,

  对此说法具智者,

  仅一乐闻亦难寻。

  纵以教理作反驳,

  如对狂人作答声,

  在昔所有智者众,

  不作答辩置可悲。(置于可悲可怜之境)

  现今以诸智者比,

  愚者气焰更高增,

  设若众愚随愚行,

  恶趣之途险普增。

  我(著者)引教理略写作,

  破非立是之断论,

  作此唯由增上心,(有力的善心)

  非由偏私之心成。

  愿祈智者察此情,

  引入恶趣之思行,

  能得肃清作后盾,

  敬信慎行获安宁。

  此外,各种大事业中,如一切智克珠杰的著述中说:“有一些人士曾这样说,往昔法王松赞干布曾在树叶柱下埋有目录纸卷,后来空行母向阿底峡说出此事的悬记,阿底峡取出埋藏的三个纸卷——诸大臣所著的《月光如意》、诸王妃所著《白绸明鉴》、松赞王自己所著《松赞干布遗教》。其中藏王松赞自己的遗言中,示有将来的教法事业,以及未来将出现如此这般的大德对释迦牟尼像作供养等许多悬记,又示有从他承传而来的诸王情况,又悬记将有大译师仁钦桑波出世后,将有俄大译师出世,之后,彼之嘉言著作废驰后,悬记将有“任何亦不思想”说为最上道,而轻视世俗的恶见兴起,又悬记中段时期将有塔波拉杰叔侄培修大昭寺,并作圆满的供养,又悬记后期中精通教理的智者们会削弱那种恶见(任何不想)的气势。又悬记将有一比丘菩萨金刚持出世,改变释迦牟尼像面容,并作卓越的供养,这是指宗喀巴大师而言。”如《松赞干布遗教》中说:

  “特作盛大敬供养,

  比丘菩萨东方生。

  彼是持密大瑜伽,

  心要佛像由彼师,

  改变面容作胜供,

  对彼承事服役者,

  皆是圣者沙门身。”

  此中所谓改变面容,是说往昔释迦像上没有佛冠,(经宗喀巴大师)供献佛冠等后,改变了面容。上面的《遗教》悬记中,过去有一些文字是笔误,如“比丘菩萨东方生”句。依此所写错字,有—些人遂认为是对塔贡·楚臣领波作的悬记。塔贡·楚臣领波也对释迦牟尼像和庙堂,曾作培修,并作广大的承事供养。但在《遗教》中悬记的情况,从克珠杰的著述中可以明白知道,还有刚引据的那一悬记,是根据往昔无误的旧册中,写的是“比丘菩萨东方生”,这毫无争议地是对宗喀巴大师作的悬记。上面克珠杰的那些论述,上文驳斥捏造恶劣的悬记时,是以清净的事实作了论断的。

  继后,在前后那些年代中,前来为宗喀巴大师作服侍的徒众,日益众多,因此对大师多有烦扰。早先即有人再三请求建设一座寂静寺庙。那时,各个寺亩、师徒、施主等也再三请求,愿供献旧寺,并愿提供修建新寺的财物。但是宗喀巴大师密意的真正根本,是当依照至尊秘密主(即金刚手)所示的无有争论的悬记说:

  “旺古山之山边处,

  准谟山岗正面方,

  将集僧伽数无量,

  若问何山文殊徒,

  领域北康普依怙,

  开展寺庙遍十方。”

  大师虽已观知旺古山下即在卓·日窝且(即今三大寺之一甘丹寺所在地)地方建寺的时机已至,但是为了消除许多众生的怀疑,使他们不犯歪曲的过失,大师特在上面所说的大愿法会期中,以各别的信徒所请求,还是以自己的意图,何者为善?在释迦像前作祈祷,祈求从灯火和梦中指示征兆。所得示兆为“一切之中仍以卓·日窝且为善”。梦醒后,大师亲临其地,对地基作加持。之后,大师于春初驻锡色拉,为三藏法师约六百人讲授《中观根本智论》、《菩萨地戒品》、《成就法普贤集》、《道次第》等许多显密教法。此后,由京俄仁波且·索南桑波殷勤请求,宗喀巴大师应请率领师徒约二百人来到桑日普钦寺中。大师为以京俄仁波且·索南桑波及堪钦·嘉桑哇为首的许多格鲁派徒众以及前来集会的许多三藏法师讲授“道次第”等许多教法。之后,以首要弟子十难论师达玛仁钦(即贾曹杰)和阿阇黎持律师二人为首的大多数僧伽,都去到卓·日窝且,遵照大师命令在那里开始兴建甘丹朗巴嘉微林寺(意为具善尊胜洲寺)时,附近一带的施主,及一切僧俗部众前来供献信财,并完成了供奉幻身等事,生起了无限的欢欣鼓舞!继于牛年中,修完了以寝室为主的常住房舍七十余间,并铺好地基一百余处。各常住房舍大都依照戒律所说那样——最初观察地基,观察后向僧众启请。之后,经僧众许可施与,然后选派工匠,及铺石后,决定僧众厨房(也包括储藏室)地点。建筑的所有房屋都不超过规定尺寸,即使是修建工程也是作为显扬佛教的事业来进行。这真是卓越的史事。

  大师于当年应沃卡寺众的迎请,就在沃卡桑敦林寺中安居修夏,并为沃卡和塔波等寺的许多出家僧众讲授了许多教法。涅地区的饶仲格西逝世后,所有他的亲族裔人等遵照他留下的遗嘱,在宗喀巴大师的座前虔诚地供上沙金一千“姑学”[30]和白银等无量供品。在秋季等时间中,大师仍在那里作广大的利益自他的事业。那时,大师在沃卡桑敦林寺中,严谨地闭关,缘念上师与本尊无二无别,而且多次作猛利的析祷!并打算写作密集圆满次第的五次策解说广论——《五次第明灯论》,当起稿时,大师梦见一稀有征象。大师想不宜遗忘此一梦征,遂用隐语来掩盖真相,撰成颂词,使颂词能保留下来,又不成为一般普遍思路中易知之词。即是因此之故,原偈颂说:

  “至尊文殊前敬礼,

  甲嘎其上之真扎,

  眼和月之数三中,

  在作谈论水合水,

  满嘎那侠作赐与,

  超越三百一十年,

  唯一父尊曼茶主,

  在作谈论见两尊,

  第四数目有其相,

  从座之上付根本,

  托付此已由我承,

  三次宏扬密咒法,

  如是之征第五次,

  南方心髄大德前,

  解…

《至尊宗喀巴大师传》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宗喀巴大师传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