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字是人涅槃。字旁两点是净除义,众生自心妄想戏论净时,即是涅槃,是鼓音声如来法门。
恶(引)字是方便,以本誓力,开示大悲藏,普引众生人于佛慧。又菩提心是黄色,即是金刚性。菩提行是赤色,是火义,万行以智慧为导故。成菩提是白色,是水义,以大悲化一切众生令人佛道故。大涅槃是黑色,迹极返山,佛日隐于涅槃山故。方便是一切色,大空加持世界曼荼罗普门之会,毕竟清净,无所不有故。
第六十三节 真言行位
真言行位,依金刚顶部说,若有众生昼夜精进,现生证得欢喜地,经十六大菩萨生而成正觉。十六大菩萨生是首由大菩提心坚固勇猛,即是金刚萨埵菩萨。次行四摄济度众生,即是金刚王菩萨。以大悲爱念一切有情之心,除二乘计执,即是金刚爱菩萨。如是获得三业清净一切善法,即是金刚喜菩萨(东方阿閦佛金刚部四菩萨)。由斯善法而得灌顶以庄严自体,受菩萨位,即金刚宝(虚空藏)菩萨。得日轮光明,洞照法界,即金刚光菩萨。光明广大,须有檀施功业,即金刚幢菩萨。既能广利有情,悲愿满足,便获喜悦之心,即金刚笑菩萨(南方宝生佛宝部四菩萨)。虽能满愿,须修三摩地以住其心,大悲方便而筏喻之,即是金刚法(观自在)菩萨。还以般若智慧破除结使烦恼及二乘确执之心,亦断一切有情结使,常住无为,永绝二边,即金刚利(文殊师利)菩萨。既断惑已,还起大悲愿,转正*轮,即金刚因菩萨。妙法既转,故又无言,文字本空,真如平等,即金刚语菩萨(西方阿弥陀佛法部四菩萨)。既通语言,更人一切业用善巧,广兴供养,利乐有情,即金刚业菩萨。既具事业,复能坚固精进以持万行,即金刚护菩萨。既具精进,便能摧伏四魔,灭一切有情无始无明及诸执见,即金刚牙菩萨。由此威猛解脱之力,于四无量心济度众生,即金刚拳菩萨(北方不空成就佛羯摩部四菩萨)。如是经十六大菩萨座身而成正觉。
真言行对三阿僧祇劫而成佛的解释,以为是就断烦恼的功力而言的。由无明而生五根本烦恼,即贪嗔痴慢疑。此五根本烦恼再数成十,第二再数成二十,第三再数成四十,第四再数成八十,第五再数成一百六十。度一百六十心粗妄执为超一劫瑜伽行,又度一百六十心第二重细妄执为超阿僧祇劫,又越一百六十心第三极细妄执为得佛慧初心,即是三阿僧祇劫成佛。
真言门修行有六无畏次第。第一愚童凡夫修诸善业,害不善业,得善无畏。第二如实知我,得身无畏。第三于五取蕴所集身舍白色象观,得无我无畏。第四害蕴,住法攀缘,得法无畏。第五害法,生无缘,得法无我无畏。第六生空智,看自性无住,得一切法自性平等无畏。
第六十四节 真言教典
真言宗所依经教,总有五部:一金刚顶部(亦名瑜伽部),二胎藏部,三苏悉地部,四苏婆呼部,五怛利三昧耶部。金刚顶部以《金刚顶经》为主。此经有十万偈,凡十八会。初会名一切如来真实摄。其经说五部,佛部以毗卢遮那佛为部主,金刚部以阿閦佛为部主,宝部以宝生佛为部主,莲花部以阿弥陀佛为部主,羯磨部以不空成就佛为部主。五部主各有四菩萨为眷属,前右左后而安列。四内供养及四外供养各属四部。四门钩、索、锁、铃亦各属四部。是为三十七尊。此外又有四方贤劫十六大菩萨,表贤劫中一切菩萨。又有五类天,一一类有四天,总有二十天并天后。总有五类,即上界四天,住虚空四天,游虚空四天,地居四天,居地底四天。共成金刚界大曼荼罗。
胎藏部以《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为主。此经有十万偈,可三百卷。汉地所译是略本十卷。此经中说一百六十心,十缘生句及五轮(地轮、水轮、火轮、风轮、空轮)。此经说:“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依胜义世俗二谛修行,若依胜义修行,建立法身曼荼罗。若依俗谛修行,依四轮为曼荼罗。本尊圣者若黄色,住地轮曼荼罗,其形方。圣者若白色,住水轮曼荼罗,其形圆。圣者若赤色,住火轮曼荼罗,其形三角。圣者若青若黑,住风轮曼荼罗,其形如半月。大曼荼罗安于八叶莲台,五佛四菩萨安其台叶。中曼荼罗外又有三层曼荼罗:一者一切如来曼荼罗,二者释迦牟尼曼荼罗,三者文殊师利曼荼罗,此名大悲胎藏曼荼罗。
《苏悉地经》中依三部:即是佛部、莲花部、金刚部。佛部即五佛顶等,莲花部种类甚多,金刚部即金刚萨捶等变化无量。佛部以金刚王佛顶为部主,佛眼为部母,无能胜菩萨为明妃,不动尊为忿怒。莲花部以马头观自在为部主,白衣观自在为部母,多罗菩萨为明妃,忿怒钩为忿怒。金刚部以三世胜金刚为部主,忙莽鸡菩萨为部母,金刚孙那利菩萨为明妃,军荼利为忿怒。有四种界,金刚橛为地界,金刚墙为八方界,金刚网为上方界,密缝为阿三莽疑你界。奉五供养,除阏伽:一涂香,二花鬘,三烧香,四饮食,五灯明。月一日至八日应作息灾,白色,北方;九日至十五日应作增益,黄色,东方;十六日至二十三日应作降伏,黑色,南方,二十四日至月尽应作敬爱,赤色,西方。
《苏婆呼童子经》中说办成就人护摩杵,有金、银、铜、铁、石、水精、怯陀罗木等种种不同。有五股、三股、一股之别。十六指为上,十二指为中,八指乃至一指为下。不持金刚杵念诵者无由得成就。金刚铃是般若波罗蜜义,金刚杵是菩提心义。能坏断常二边,契合中道,有十六菩萨位,亦表十六空为中道。两边各有五股,表五佛,五智、十波罗蜜,能摧十烦恼,成十真如,便证十地。
《怛利三昧耶经》中说修行者住菩提心,大悲志愿,不舍无尽众生界,诵大轮金刚真言,现生一切真言速疾成就。又说不动尊等四十二如来僮仆使者,若承事者,速证无上菩提。
《八宗概要 第六章 真言宗》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