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苟不本真实履践而欲多知多解为自得之妙,返为知解风所吹,增寒壮热,当时现前,鼻塞头昏,无日不作,盖自取之祸,非他咎也。”
密庵咸杰示道禅人云:“若是达磨儿孙决欲明祖翁家里事,直须一刀两段,肚里无一丝毫系念,只就无系念处,看个话头。六祖示明上座道: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如何是明上座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
但如此看来看去,到词穷理尽,没奈何处,蓦然看透,便是一生参学事毕。”
后世参话头禅。为人根浅钝,约分本分、重关、末后三关。以人法双忘、离念泯绝处为本分体,以从体所发一切诸用为重关,更以铁蛇钻人金刚眼等等句不受人惑处为末后。必须重重进人,三关齐透,方为了当。
第五十七节 曹洞宗的默照禅
曹洞宗自中唐时洞山良价、曹山本寂创立以后,由云居道膺经同安道丕、同安观志、梁山缘观,当五代及宋初之际,一脉相承,传流不广。缘观传大阳警玄,始大弘其道,为曹洞宗第六祖。警玄年八十,叹无可以继其道者,以偈语并皮履、直裰寄与临济宗的浮山法远禅师,使为求法器。法远于警玄卒后三十七年,始以十六题试投子义青,然后命义青嗣法曹洞宗,为第七祖。义青有颂古百则。青传芙蓉道楷,楷传丹霞子淳,也有颂古百则。淳传天童正觉。
正觉初谒子淳,淳问曰:“如何是空劫以前自己
”觉曰:“蛤蟆吞却月,三更不借夜明帘。”子淳曰:“未在,更道。”正觉拟议。子淳打一拂子曰:“又道不借。”正觉言下释然,遂作礼。子淳曰:“何不道取一句
”正觉曰:“某甲今日失钱遇罪。”子淳曰:“未暇打得汝,且去。”自是机锋迅捷,诸方尊重,其塔铭中称:“其后诲人专明空劫前事。义惟师彻证佛祖根源,机锋峻激,非中下之流所能凑泊,而昼夜不眠,与众危坐,三轮俱寂,六用不痕,宗通说通,尽善尽美。”
正觉提倡默照禅,以为至妙唯在默中,唯至言之默为能普应之照。以默照二字总摄体用、理事、动静、空有、明暗、能所、空劫今时、平等差别、绝待相对等一切义境,宛转回互妙叶。《宏智正觉禅师广录》卷六法语云:“学佛究宗家之妙,须清心潜神默游内观,彻见法源,无芥蒂纤毫作障碍。廓然亡象,如水涵秋;皎然莹明,如月夺夜。正恁么也昭昭不昏,湛湛不垢,本来如如,常寂常耀。其寂也非断灭所因,其耀也无影事所触。虚白圆净,旷劫不移,不动不昧。能默能和底处行步得稳。玉壶转侧,一拨机回,分身应世。世界处所差别境象俱是自所建立,与我四大同出,何所碍焉。既一切不碍,彼我无异相,自他无别应。声色丛中飘飘超诣,历历相投。所以道,山河无隔越,光明处处透。当恁么体取。”又撰《默照铭》云:“默默忘言,昭昭现前。鉴时廓尔,体处灵然。灵然烛照,照中还妙。露月星河,雪松云峤。晦而弥明,隐而愈显。鹤梦烟寒,水含秋远。浩劫空空,相与雷同。妙存默处,功忘照中。妙存何存,惺惺破昏。默照之道,离微之根。彻见离微,金梭玉机。正偏宛转,明暗因依。依无能所,底时回互。饮善见药,挝涂毒鼓。回互底时,杀活在我。门里出身,枝头结果。默为至定,照唯普应。应不堕功,定不涉听。万象森罗,放光说法。彼彼证明,各各问答。问答证明,恰恰相应。照中失默,便见侵凌。证明问答,相应恰恰。默中失照,浑成剩法。默照理圆,莲开梦觉。百川赴海,千峰向岳。如鹅择乳,如蜂采花。默照至得,输我宗家。宗家默照,透顶透底。舜若多身,因陀罗臂。始终一揆,变态万差。和氏献璧,相如指瑕。当机有准,大用不勤。寰中天子,塞外将军。吾家底事,中规中矩。传去诸方,不要赚举。”又其法语云,“田地虚旷是从来本所有者,当在净治揩磨,去诸妄缘幻习,自到清白圆明之处。空空无缘,卓卓不依,惟廓照本真,遗外境界,所以道了了见,无一物。个田地,是生灭不到,渊源澄照之底。”又云:“真实做处,唯静坐默究,深有所诣,外不被因缘流转,其心虚则容,其照妙则准,内无攀缘之思,廓然独存而不昏,灵然绝待而自得。得处不属情,须豁荡了无依倚卓卓自神始得。不随垢相,不处歇得净,净而明,明而通,便能顺应,还来对事,事事无碍。飘飘出岫云,濯濯流涧月。一切处光明神变了无滞相,的的相应,函盖箭锋相似,更教养得熟,体得稳,随处历历地。”
有人以为宗杲极力批评默照禅。《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十七钱谏议请普说云:“而今诸方有一般默照邪禅,见士大夫为尘劳所障,方寸不宁帖,便教他寒灰枯木去,一条白练去,古庙香炉去,冷湫湫地去,将这个休歇人,尔道还休歇得么
殊不知这个猢狲子不死,如何休歇得,来为先锋,去为殿后底,不死如何休歇得。此风往年福建路极盛。妙喜绍兴初人闽住庵时,便力排之,谓之断佛慧命。”《五灯会元》卷十九记宗杲上堂云:“默照之徒,鬼窟长年打坐。这一个、那一个、更一个,虽是苦口叮咛,却似树头风过。”但是宗呆所批评的是当时流行于士大夫之间的一种默照禅的流弊,正如文中所说“见士大夫为尘劳所障,方寸不宁帖”,而只图个休歇,这正是正觉《默照铭》中所呵的“默中失照,浑成剩法”,所以宗呆呵为默照邪禅。至于正觉所提倡的默照禅,宗呆还是推许的。《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二十示真如道人云:“正当恁么时,不是如来禅,不是心性禅,不是默照禅,不是棒喝禅,不是寂灭禅,不是过头禅,不是教外别传底禅,不是五家宗派禅,不是妙喜老汉杜撰底禅,既非如上所说底禅,毕竟是个什么
”既将默照禅与祖师禅等并举,可知其重视此一禅法。
《八宗概要 第五章 禅宗》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