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国师、外五路僧、大理国僧、汉地中都圆福超长老、奉福享长老、平泺路开觉迈长老、大名津长老、塔必大小师、提点苏摩宝刮、译言真定蒙古歹、北京洵讲主、大名珪讲主、中都寺僧录、资福朗讲主、龙门育讲主、太保聪公等三百余僧。儒士窦汉卿、姚公茂等。丞相蒙速速、廉平章、丞相没鲁花赤、张仲谦等二百余人,共为证义。道士张真人、蛮子王先生、道录樊志应、道判魏志阳、讲师周志立等二百余人,共僧抗论。”这次辩论的结果,王磐等人至元二十一年(公元1284年)撰写的《圣旨焚毁诸路伪道藏经碑》中说:“道者辞屈。尚书姚枢曰:“道者负矣。”上命如约行罚,遣使臣脱欢将道者樊志应等十有七人,诣龙光寺前削发为僧。焚伪经四十五部,天下佛寺为道流所据者二百三十七区,至是悉命归之。”
[58]阴木牛年,此年为公元1265年(乙丑)。
[59]阴火兔年,此年为丁卯,公元1277年。
[60]迥丹热智,亦译世尊智剑,约13世纪人。13世纪末他和其弟子卫巴洛赛·秦甲木央以八思巴的萨迦寺藏书为基础,搜集前后藏及阿里等地所有不同的版本,分为佛说和注疏两类,编纂、缮写出第一部藏文大藏经,内分甘珠尔部和丹珠尔部,藏于那塘寺,这就是藏区最早的佛教经论的总集。在后人著述中常提到的那塘古版,实际上就是指这部藏经。从此霞鲁、贡塘、泽当、贡噶等地辗转抄写,流布全藏。对佛教思想的传播及雕刻印刷事业的发展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61]索,即指索本,是管理饮食的官员,后世的DL、班掸身边也有此侍众,称索本堪布。
[62]森,即指森本,是管理起居的官员,后世称森本堪布。
[63]却,即指却本,是管理活佛的宗教活动的官员,后世称却本堪布。实际上索本、森本、却本是活佛的高级助手,常作为活佛的代表参加宗教、政治事务,其职权并不限于管理活佛个人的生活及法事。
[64]仲译,是主管文书信函的侍从,类似于后世的秘书。原西藏地方政府中设有此官职。
[65]这里指八思巴于1267年应召从萨迦前往大都之事,所说蒙古地方实为汉地。
[66]噶当派,为西藏佛教教派之一,源于公元1045年入藏的孟加拉国的 高僧阿底峡,创始人为阿底峡的弟子仲敦巴,该派主要寺院有拉萨北面的热 振寺、拉萨西南的涅塘寺、墨竹工卡的怯喀寺等。
[67]噶当派按佛教历法以十月为岁首,萨迦派可能是按元朝历法以正月 为岁首,故出现十一月在两派算法中分属两年的情况。
[68]达木,即今当雄,在拉萨市北面,为藏北草原牧区,元代在这一线设有通往萨迦的驿路。
[69]八思巴在达木(即当雄)居留了十一天,故前面所述:“(八思巴)阴火兔年的十一月五日到达木,二十六日离去。”似有错误。十一月五日应为十一月十五日。
[70]七支法事,包括:1.敬礼支,2.供养支,3.忏悔支,4.随喜支,5.请转*轮支,6.请住世支,7.回向支。此为僧人做法事前赞礼佛陀的一套仪式。
[71]大毡帐房,即用毡制做的大帐房,似蒙古包。
[72]淆,西藏的重量单位,一淆等于一钱。
[73]二谛,即胜义谛和世俗谛。
[74]博多哇,名仁青赛(1031—1105年),为仲敦巴的三大弟子之一,由他传出噶当派中的教典派一系。
[75]朗钦,意为大内侍。
[76]世间八法,指利、衰、誉、毁、称、讥、苦、乐。
[77]乌如,以拉萨为中心,东至桑日县境,南至马拉山脉,西至尼木,北至朗马一带地区古名。
[78]十法行,即缮写、供养、布施、默念、听闻、朗诵、记忆、演说、思维和修习。
[79]五佛,即毗卢遮那、无边量光、金刚勇识、宝生、不空成就等五佛。
[80]慈氏五论,相传为弥勒为无着所说的《现观庄严论》、《庄严经论》、《定性论》、《辩法法性论》和《辩中边论》。
[81]七期,人死后每满七日为一期。据说藏俗七期是金城公主首创。
[82]寂天,亦译希瓦拉,古印度一佛学家,他曾著有《入行论》和《集菩萨学论》等著作。
[83]晦日,阴历每月的最后一日称为晦日,此处指十一月的最后一日。
[84]此年为庚午年,公元1270年。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七年。
[85]此年为丙于年,公元1276年,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三年。
[86]此年为丁丑年,公元1277年,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四年。
[87]曲弥仁莫,在今日喀则县南面不远的地方,为曲弥区。元代曾在此设立过万户府。
[88]噶巴拉,亦译作颅器,是佛教密宗用死人头盖骨做成的碗状法器。
[89]那塘寺,在今日喀则西南,为噶当派僧人董敦·罗追扎巴创建于公元 1153年,是西藏著名古寺之一。前面所述寄诗嘲讽八思巴迥丹热智也是那塘寺僧人,他是藏文第一部大藏经——那塘版大藏经的编订人。
[90]帕日译师,他在萨迦初祖贡噶宁波年幼时曾代管萨迦派,并任贡噶宁波的老师。
[91]扎巴俄色,元史作吃刺思八斡节儿,1291—1303年任忽必烈和元成宗的帝师。
[92]达玛巴拉合吉塔,元史《释老传》作答儿麻八刺乞列;《本纪》作答耳麻八刺合吉塔。他是八思巴同母弟恰那多吉之子,1268年生,是八思巴生前指定的萨迦教法和家族的继承人,1282—1286年任忽必烈的帝师。
[93]此年为庚辰年,公元1280年,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七年。
[94]拉康拉章,在萨迦大殿南面,为八思巴晚期在萨迦居住的地方,现在仅存残壁。
[95]却本,专为上层喇嘛管祭祀的人,是八思巴设置的十三种侍从官员之一。
《八思巴生平、事业简介》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