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國師、外五路僧、大理國僧、漢地中都圓福超長老、奉福享長老、平泺路開覺邁長老、大名津長老、塔必大小師、提點蘇摩寶刮、譯言真定蒙古歹、北京洵講主、大名珪講主、中都寺僧錄、資福朗講主、龍門育講主、太保聰公等叁百余僧。儒士窦漢卿、姚公茂等。丞相蒙速速、廉平章、丞相沒魯花赤、張仲謙等二百余人,共爲證義。道士張真人、蠻子王先生、道錄樊志應、道判魏志陽、講師周志立等二百余人,共僧抗論。”這次辯論的結果,王磐等人至元二十一年(公元1284年)撰寫的《聖旨焚毀諸路僞道藏經碑》中說:“道者辭屈。尚書姚樞曰:“道者負矣。”上命如約行罰,遣使臣脫歡將道者樊志應等十有七人,詣龍光寺前削發爲僧。焚僞經四十五部,天下佛寺爲道流所據者二百叁十七區,至是悉命歸之。”
[58]陰木牛年,此年爲公元1265年(乙醜)。
[59]陰火兔年,此年爲丁卯,公元1277年。
[60]迥丹熱智,亦譯世尊智劍,約13世紀人。13世紀末他和其弟子衛巴洛賽·秦甲木央以八思巴的薩迦寺藏書爲基礎,搜集前後藏及阿裏等地所有不同的版本,分爲佛說和注疏兩類,編纂、繕寫出第一部藏文大藏經,內分甘珠爾部和丹珠爾部,藏于那塘寺,這就是藏區最早的佛教經論的總集。在後人著述中常提到的那塘古版,實際上就是指這部藏經。從此霞魯、貢塘、澤當、貢噶等地輾轉抄寫,流布全藏。對佛教思想的傳播及雕刻印刷事業的發展起了相當大的作用。
[61]索,即指索本,是管理飲食的官員,後世的DL、班撣身邊也有此侍衆,稱索本堪布。
[62]森,即指森本,是管理起居的官員,後世稱森本堪布。
[63]卻,即指卻本,是管理活佛的宗教活動的官員,後世稱卻本堪布。實際上索本、森本、卻本是活佛的高級助手,常作爲活佛的代表參加宗教、政治事務,其職權並不限于管理活佛個人的生活及法事。
[64]仲譯,是主管文書信函的侍從,類似于後世的秘書。原西藏地方政府中設有此官職。
[65]這裏指八思巴于1267年應召從薩迦前往大都之事,所說蒙古地方實爲漢地。
[66]噶當派,爲西藏佛教教派之一,源于公元1045年入藏的孟加拉國的 高僧阿底峽,創始人爲阿底峽的弟子仲敦巴,該派主要寺院有拉薩北面的熱 振寺、拉薩西南的涅塘寺、墨竹工卡的怯喀寺等。
[67]噶當派按佛教曆法以十月爲歲首,薩迦派可能是按元朝曆法以正月 爲歲首,故出現十一月在兩派算法中分屬兩年的情況。
[68]達木,即今當雄,在拉薩市北面,爲藏北草原牧區,元代在這一線設有通往薩迦的驿路。
[69]八思巴在達木(即當雄)居留了十一天,故前面所述:“(八思巴)陰火兔年的十一月五日到達木,二十六日離去。”似有錯誤。十一月五日應爲十一月十五日。
[70]七支法事,包括:1.敬禮支,2.供養支,3.忏悔支,4.隨喜支,5.請轉*輪支,6.請住世支,7.回向支。此爲僧人做法事前贊禮佛陀的一套儀式。
[71]大氈帳房,即用氈製做的大帳房,似蒙古包。
[72]淆,西藏的重量單位,一淆等于一錢。
[73]二谛,即勝義谛和世俗谛。
[74]博多哇,名仁青賽(1031—1105年),爲仲敦巴的叁大弟子之一,由他傳出噶當派中的教典派一系。
[75]朗欽,意爲大內侍。
[76]世間八法,指利、衰、譽、毀、稱、譏、苦、樂。
[77]烏如,以拉薩爲中心,東至桑日縣境,南至馬拉山脈,西至尼木,北至朗馬一帶地區古名。
[78]十法行,即繕寫、供養、布施、默念、聽聞、朗誦、記憶、演說、思維和修習。
[79]五佛,即毗盧遮那、無邊量光、金剛勇識、寶生、不空成就等五佛。
[80]慈氏五論,相傳爲彌勒爲無著所說的《現觀莊嚴論》、《莊嚴經論》、《定性論》、《辯法法性論》和《辯中邊論》。
[81]七期,人死後每滿七日爲一期。據說藏俗七期是金城公主首創。
[82]寂天,亦譯希瓦拉,古印度一佛學家,他曾著有《入行論》和《集菩薩學論》等著作。
[83]晦日,陰曆每月的最後一日稱爲晦日,此處指十一月的最後一日。
[84]此年爲庚午年,公元1270年。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七年。
[85]此年爲丙于年,公元1276年,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叁年。
[86]此年爲丁醜年,公元1277年,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四年。
[87]曲彌仁莫,在今日喀則縣南面不遠的地方,爲曲彌區。元代曾在此設立過萬戶府。
[88]噶巴拉,亦譯作顱器,是佛教密宗用死人頭蓋骨做成的碗狀法器。
[89]那塘寺,在今日喀則西南,爲噶當派僧人董敦·羅追紮巴創建于公元 1153年,是西藏著名古寺之一。前面所述寄詩嘲諷八思巴迥丹熱智也是那塘寺僧人,他是藏文第一部大藏經——那塘版大藏經的編訂人。
[90]帕日譯師,他在薩迦初祖貢噶甯波年幼時曾代管薩迦派,並任貢噶甯波的老師。
[91]紮巴俄色,元史作吃刺思八斡節兒,1291—1303年任忽必烈和元成宗的帝師。
[92]達瑪巴拉合吉塔,元史《釋老傳》作答兒麻八刺乞列;《本紀》作答耳麻八刺合吉塔。他是八思巴同母弟恰那多吉之子,1268年生,是八思巴生前指定的薩迦教法和家族的繼承人,1282—1286年任忽必烈的帝師。
[93]此年爲庚辰年,公元1280年,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七年。
[94]拉康拉章,在薩迦大殿南面,爲八思巴晚期在薩迦居住的地方,現在僅存殘壁。
[95]卻本,專爲上層喇嘛管祭祀的人,是八思巴設置的十叁種侍從官員之一。
《八思巴生平、事業簡介》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