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存亡,
大地之主因此能战胜各方。
其弟具有福德和慈悲心肠,
敬奉皇帝使骨肉和谐欢畅,
用诸种方法利益其他众生,
此大智慧者为众人之怙主。
其长子更具有福德及威严,
具大慈悲对他人如母爱子,
事业自成受海内百姓拥戴,
蒙哥汗为全世界吉祥之光![40]
(原注:以上为八思巴所写)
“依上师三宝之护持、天命之主成吉思汗及蒙哥大皇帝之福德,为利益佛法,忽必烈诏曰:
善逝佛陀释迦牟尼具有不可夺移之智慧及无边之慈悲,其福德智慧具足犹如满月,犹如日光破除黑暗,犹如兽王狮子战胜一切邪魔外道。朕与察必可敦对其功德、事业和教法生起信仰,先前己任教法及僧伽之主。现今,复从法主萨迦巴及上师八思巴处获得信仰,皈依佛法。于阴水牛年[41]接受灌顶,听受众多教法。尤其为担任教法及僧伽之主,看视上师八思巴之情面,故以此护持藏地方三宝之所依处及僧伽不受侵害之诏书,奉献于佛法。此外,已赐给上师黄金及珍珠镶嵌之袈裟、诸宝装饰之佛塔、法衣、僧帽、靴子、坐垫等,器具有黄金伞盖、金杵、银爵、珍宝镶嵌刀柄之腰刀等,还有黄金一大锭、白银四大锭、乘驼、骡子,俱带黄金鞍、鞯缰绳等。复于虎年[42]为法缘赐白银五十六大锭、茶二百包、锦缎一百一十匹。总之,诏书及器物俱已作为对教法之供养而奉献。汝藏地之众僧当知此情,不然如何遵奉圣旨。汝僧人们不可争官位,官多了反而不好,亦不可因有圣旨欺凌他人。汝僧人们不从军,不参战,依着释迦牟尼之法规,知其经典者讲解,不知者听受,专心向法、诵经、修持,祷告上天,为朕祈福。或有人谓:不必学经,修持即可。不学何谈修持,懂得教法方可修持也。诸老僧当用言语教青年僧人学法,青年僧人当听老僧之言语。汝僧人们已免兵差、赋税和劳役,岂有不知此乃为上师三宝之恩德者乎
若汝等不照释迦牟尼之法规行事,则蒙古诸人必曰:释迦牟尼之教法果可行否
岂不问罪于汝等耶
汝等不可以为蒙古人于此一概不知,偶或一次两次小知,久后必知之。汝僧人们不可行恶行,不可使朕在众人面前丢脸。汝等当依教法而行,为朕告天祝祷,汝等之施主由朕任之。此乃为皇帝之真实诏书。”
因福德业力家族尊贵,
又具信仰智慧之慈悲,
以淳厚治国教法兴盛,
大皇帝的贵子忽必烈,
乃其福德成就之夫人,
相貌美丽笑容多慈祥,
又有慈悲之心作装饰,
察必可敦及其诸贵子,
实为富贵佛意之化现。
以各种物品供奉佛法,
虔诚顶礼三世如来佛,
如此诚信所献之物品,
有各种珍宝以及乘骑,
有各种绵缎以及丝绸,
有除干渴疲倦之茶叶,
皆为神圣教法而奉献。
为使佛教教法得弘扬,
为使执教僧众无惊惧,
颁布思德至大之诏书,
似此福德世上无匹敌。
祈愿蒙哥汗和忽必烈,
以及主子后妃事长寿。
祝国土安泰僧众和睦,
佛陀教法遍弘于十方。
福愿因此而使人世间,
俱得富足安乐及享用,
得睹佛面并听闻教法,
有形众生全都受利益!
飘流轮回苦海之众生,
祈愿全部俱得正解脱,
善识佛法经论之众生,
即速获得最终之佛位。
此利益佛法之良善诏书,前面为赞颂此诏书之诗,其后所附之赞词,乃是因人主敬信与劝请,为赞颂三宝及皇帝,亦为八思巴得享有寂安乐之故而写(原注:此赞词在不违佛陀亲灸弟子之功德和经籍之内容由其本人编成。)。以上赞颂之诗句,乃是依大乘经典所编写,于阳木虎年(1254年)仲夏月九日,写于东方汉藏交界之处。
以上蒙古汗王之诏书,亦称藏文诏书,至今仍然保存在萨迦大殿中,本书中所记载者乃是由彼处抄出。
如是,南赡部洲,尤其是卫、藏、康三地众生利乐源泉的法王具吉祥八思巴之脚下,聚集了操不同语言、信奉各种教派之众生。先前上师莲花生[43]向赤松德赞王预言未来时曾说过:“译师噶哇贝孜[44],你将利益汉地、印度之众生,此后在邬仗那地方与我莲花生相会,转生到藏地方的仲巴[45],成为款氏家族的羊年生人,他将执掌教法,名称八思巴,护持密法,教化边地之人民。”八思巴之事迹,正符合彼之预言也。
次年,汗王率军前往云南之时[46],上师八思巴前去凉州,为法王之灵塔开光,按法主之遗言,准备到乌思藏从伍由巴大师受比丘戒,听受以前未学之教法。因而他前往朵甘思,从来往各地的客商中得知伍由巴已于牛年去世的消息,故而返回。此时,汗王亦返回,于是一同回到汉地,驻于汉蒙交界之处一条大河旁边的一个名叫忒刺的地方。其后,八思巴于21岁的阴木兔年(1255年)五月十五日,从堪布涅塘巴,扎巴僧格受比丘戒[47],当时,八思巴亲笔所写的迎请扎巴僧格的信件全文如下:
祈愿吉祥!向上师及文殊菩萨顶礼!
向与三世如来所有佛意无别之上师尊者、智慧本性之法主虔诚顶礼!
谨以诚敬之心奉书如下。
具足福德智慧二部资粮、具七种殊胜功德而降生;依先世誓愿之业力而身具三学圣德之上师、犹如以智慧之舟渡往海岛觅取善分别之宝物之舵手、以功德之宝为严饰而摄服诸学者众生而为众生所悦服之伟人、天界人世之导师扎巴僧格尊者,释迦牟尼之沙弥僧持金刚洛追坚赞贝桑波[48]弃却傲慢之心,虔诚祈请:
具有无边慈悲及智慧之法主,为利益此世间之外的有情众生,明显如来佛之无垢吉祥,结大法印,示无数神幻而入于寂灭。但彼遗言谓:“汝等不论何事都将得到善果。”现今皇帝安居于索申地方,汗王以当前事项铭记于心,下诏对僧人、方士等敬奉上天之人一概免除兵差,使其安居乐业,并命萨迦派管领所有执事及僧众,为赍送此诏书、清查人口及迎请上师,已派遣周前来[49]。法主在世之时,须常去皇子驾前,我一时无福,故未能听受满足我心愿之教法。所以曾经商议向你学习经论,并请你担任传授比丘戒之上师,法主亦表同意,并曾写信给你,我也曾寄书邀请,但你未能前来。如法主在世时,你能前来,法主也定会高兴。法主曾说,他若去世,有上师你在他就可以放心等语。多方邀请你仍未前来,不知何因,颇使我失望。现今法主已不在世,又别无上师,故仍寄希望于你,愿向你学习戒律、般若、因明等许多教法,法主临终之时对我说:“你未受比丘戒,使我不安,其余并无挂念。”当时,在身边诸人俱言:“请不要如此说,当作法事,祈愿长寿。”法主答道:“此事甚难。”未予同意。我问:“万一法主不在,我当请谁为上师
”法主答曰:“当今卫、藏、康三地未有如上师扎巴僧格博通而尊胜之人,他可与辛底巴相比。”足见法主仍有此心愿,故请你为实现法主之遗愿而前来。如你不来,我又无其他适合之堪布,恐今生不能受比丘戒,亦不能听受许多教法,故唯一寄托希望于你。如今法主已不在世,只有求请于你一人,此意请鉴察。你若前来,因你具有与法主无别之善慧,可满足我之誓愿。我所述此语,若有一句虚妄,持金刚之智慧金刚将会燃烧,使我的心脏裂为百瓣。此官可请上师具慧眼之诸佛陀为证。其余敬呈之语勤以诗体奉告:
“吾之上师已寂灭,
入于幻化坛城中,
智慧太阳已西落,
慈悲祥云已散净,
誓愿甘雨亦已停。
叹吾之福何其薄,
只因福薄乃有此,
故此向你来祈请,
你若不发慈悲心,
吾之上师依哪位
书写此邀请信时,
思念上师之功德,
与你相隔于他乡,
不禁悲伤下眼泪。
上师护佑之愿力,
加上你之慈悲心,
再加吾之祝祷愿,
此请求圆满实现。
如此乞求未接受,
使我感到很难受,
誓愿慈悲又何在
悲痛得吾泣又叫,
虽无缘份还有用,
你之慈悲何不发
祝祷你见此信后,
你如马王[50]受慈悲,
鞭策促动奋力争,
像疾风速至吾处!
你如若至我处,其一是你对萨迦派的看重,其二是为我授比丘戒而来,我认为我们之间的最根本情份亦会因此而建立。如今你对我各方××××××[51]又,现今国家安定,行路容易,朵康一带俱是我们的弟子,此点请你牢记在心。为此事,我已派遣岗曲巴前去,他将尽力服侍你。随信所附礼品及你前来之费用由国王府提供白银五十三大锭。所献不多,待你来此之后我们众人在教法及享用方面不须发愁,定会丰足如意。阳水鼠年[52]二月三日写于凉州王宫之佛殿。祝愿吉祥!”
八思巴派遣使者携带此信前去迎请法主扎巴僧格。其后,八思巴在堪布法主[53]及上师觉丹绛巴索南坚赞、密法师雅隆巴绛曲坚赞、达格却杰伍甘麦热瓦堪布卓、南帕瓦楚仁等二十人中受比丘戒[54]。又从堪布听受般若;从授戒师听受分别解脱经等;从密法师听受七支等经咒,全部融会贯通。
八思巴23岁时(1257年),受冬法师之迎请,…
《八思巴生平、事业简介》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