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摄大乘论 第28讲▪P3

  ..续本文上一页所以要不承认有阿赖耶识的话,第七识里头还是执有我的话,没有根据了。它所缘的就是阿赖耶识,它的我见我执,我执它就持啊,正是把这阿赖耶识当成我见,当成我。它那个不共无明,实际上就在这个地方,就是把阿赖耶识见分颠倒,认为是我。而有些人就拿这阿赖耶识来批判,所以说我们要重新认识佛教,也跟这有关系。

  象慈氏所说的三性学,是最重要的问题,非常重要,但是有些人根本不承认,于是乎把依他起性的东西当成遍计所执一样,你说这是不是很严重的错误?无著菩萨是根据慈氏的意旨来作这样的分析,反倒被这些无知之徒污蔑诽谤,他们也是觉得要尊重慈氏,但是在这些方面,能说他们是尊重慈氏吗?所以这问题非常严重,所以我提出来要重新认识佛教。

  (“此中相貌差别者,谓即此识有共相、有不共相、”)

  底下说相貌差别,相貌差别,在前头就是指的能相差别,这能相差别实际上就是指的由能相作所有的差别。前头的缘相差别在藏文里,不是由缘相,是于缘相,缘相,是在阿赖耶识这个见分上的差别,就是缘这阿赖耶识的差别,不是由阿赖耶识的差别,不是由熏习的差别。这个相貌差别,就是由能相的差别,这由能相的差别,就是能相有两种,一种是共相,一种是不共相。这共相,另外翻译的是共的能相,不共的能相,共能相跟不共能相。  

  “无受生种子相、有受生种子相等,”无受生的,没有这个受,受,指的受心所,没有受心所受用的这个种子,无受生,没有受心所所生起的这样的种子,那就是指的共相,就是器世间。有受生种子相呢,就是有受心所生起的、一块儿生起的这样的相,这都是能相。

  能相差别有多品类,也就是有多种行相,有共相,有共的能相,有不共的能相,有没有受的生起的种子能相,有和受一块生起的种子能相。底下就解释什么是共相?  

  (“共相者,谓器世间种子,不共相者,谓各别内处种子。共相即是无受生种子,不共相即是有受生种子。”)

  共相就是器世间种子,不共能相就是各别内处种子,就是我们天天每时每刻都有一个器世间的问题,有一个有情世间的问题,无论有情世间跟器世间,都是刹那刹那生灭,前头咱们都讲过,就是你没法子阻止它不生不灭,非要生灭不可,非要刹那刹那生灭不可。非要刹那刹那生灭,但又非要相似相续不可,否则中间断了,既要反常见又要反断见。

  因为什么要反二见?就是一个是增益见,一个是损减见,这个问题,有这两见,就不能认识真实,一定是在颠倒中、在错乱中、在恶性循环中。所以实际上无论是宇宙、我们人自身,时时刻刻都有一个因果的问题。因为我们不需要讲因果,只需要讲我,只需要讲贯穿一切的不变的东西,只需要颠倒的东西,所以我们的生活里完全是充满着颠倒的问题,没有不是颠倒的、没有不是错乱的。

  就拿以前常常说的,常的东西不能作因,非要以常作因,非要以我来作动作、能作。我是个常的东西,怎么能动作?他不管这个,没有理性可言,我认为有我就是理性,我认为有上帝就是理性。

  所以我们每时每刻都遇到这样的问题,都遇到颠倒还是不颠倒?错乱还是不错乱?是所对治还是能对治?是无明还是智慧?所以我们无论是世间的、器世间的问题,器世间就是我们现在的话,就是宇宙论,有情世间就是我们这人生的问题,人生宇宙都有有关的问题,就是现在稍微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比较常常谈了,就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现在谈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以至于社会主义,以至于共产主义,但是还没有人谈到无我。当然是现在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但是这还是人生的、政治方面的东西,真正达到彻底的无我的看法,那还很远很远的。

  当然,我们不能净等待,任由局势发展,为了大家的真正的利益,必须重新认识佛教。所以这个  

  “对治生时唯不共相,所对治灭”,前头已经说过,佛教里最主要的就是讲对治,因为对不正确的生活、颠倒、错乱的生活,只能讲对治,无我的生活,只能讲无我,这个矛盾是一时解不开的。不但不能解开,还要加重这种能对治。

  可是这能对治呢,是不是你对治生起所对治就一下就没了,不是这样子。所以这地方虽然说“对治生时唯不共相,所对治灭”,这唯不共相,所对治灭,看哪一部分,象我们坚定地执有我这种我见,当然有时候可以暂时的对治了,但是整个的问题,烦恼都是基于我见,许多烦恼不是一下子解决的。

  前头已经说过了,就是转依跟暂时的能对治生起,是两回事,就是你不要忽略种子问题,时时刻刻你有现行,时时刻刻你有种子,这种子就是现行的一个根据。前头不是种子跟事体是两回事情,所以种子是真正的事体,普通说事物都有一个本质的东西,有个支持的东西,这东西是个什么呢?实际上也是个无常的无我的种子熏习。所以我们必须时时刻刻还要熏习,正闻熏习,才能真正使所对治破灭,一下子就能够使它破灭的。

  它就是说,虽然我们将来能够把这个错误的所对治能够灭,我们本身可以把不共的能相这方面给转依了,给解决了,给解脱了,给出离了。但是呢,我们的外境,宇宙这方面,所取的这方面,它这个东西因为跟大家有关系,不是只跟个人有关系,  

  “共相为他分别所持,但见清净。”你自己虽然有转动了,但是宇宙这方面,就是共同的业所支持的这方面,还是由其他的人共同的支持,业力支持。当然在共同的业力支持的这个范围里头,我们已经是变化了,普通认为一个脏的受污染的河,在我们看,就不是这样,变化了。

  所以这个不共能相,就是有受生的意思,那就是我们现在好象污染的河流,大伙闻的是臭的,看的是黑的,但我们有所变化的时候,就是同一个河流、一个沟叉,已经是很清凉的,没有味道的,没有臭味的。但是这河还有,还由他分别所支持。

  总之,所有的,不管是不共的能相,还是共的能相,这些能相,都需要一种种子的支持,没有种子它就会破灭,种子看起来还是根本性的东西,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种子问题,就是熏习问题。

  下次就可以讲完所知依了,希望大家把前头温习一下,以后要讲三性问题,三性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把这所谓这个佛教的因果规律问题,由所知依这方面,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正确认识,象无著这书,它所提示的问题,一般都想象不到,也了解不到的,希望大家把前头都复习一下。

  

《摄大乘论 第28讲》全文阅读结束。

✿ 继续阅读 ▪ 摄大乘论 第29讲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