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梭巴仁波切甘露法语365则▪P9

  ..续本文上一页要的是你怀著强烈的信心修行。

  

  当你在享受善业的果报时,

  

  应该以诚挚的心、饶益有情的心,

  

  继续用它来造更多善业。

  

  这样,成功将会继续下去。

  

  

  

  222.

  

  如果,在你成办了强力的净业并累积许多功德之后,

  

  供养非常有力的承事给上师、给有情,或给僧伽,

  

  然后,如果你生意失败,

  

  这是一种净业的征兆。

  

  

  

  223.

  

  教授中说,修有力的净业法门,例如发菩提心,

  

  可以使你免于经历到投生于恶趣、

  

  并数劫忍受那种苦这种非常有力量的沉重恶业。

  

  事业失败意指你不必多劫经历许多沉重的苦。

  

  

  

  

  

  工作

  

  

  

  224.

  

  工作时,

  

  忆念给自己工作的人,

  

  及让我活下去成为可能的众生,

  

  他们的仁慈。

  

  这样的思惟能避免在工作上产生如嗔恚的恶劣情绪。

  

  

  

  225.

  

  上班时,思惟:我势必要觉悟,

  

  以引导一切有情觉悟,

  

  所以我现在要工作服务一切众生。

  

  如果你是为了养家而工作,那也相当于服务一切有情,

  

  如果你不养家,你仍需物质条件以便修学佛法,

  

  为了利益众生而成佛。

  

  226.

  

  无论你做什么工作,都必须学习两件事。

  

  首先是怎么做好你的工作,

  

  但是,那遥不足以确保你的行为能够成为无误的安乐因,

  

  无法让内心得到满足感或成就感。

  

  如果你有菩提心的发心,

  

  那么任何工作,都变成一切有情成佛的因。

  

  

  

  227.

  

  因为你工作会得到报酬,

  

  所以显得好像是乐因,你也相信它是乐因。

  

  由于你是出于世俗的动机、对今生的贪执而做,

  

  无论你把工作做得多完美、多纯熟,

  

  或赚了几十亿美元,

  

  实际上,你做的工作永远不可能变成乐因,

  

  反而不断变成苦因。

  

  

  

  228.

  

  其实,你的工作只是获得薪资的助缘。

  

  你能获得薪资的主因,

  

  是你过去藉由慷慨布施他人,

  

  或供养皈依境三宝、其他圣物等等而造下的善业。

  

  也只有藉由之前所造的善业,你才能得到工作。

  

  工作本身只是你获得报酬的一项助缘。

  

  

  

  229.

  

  在世界各地你都会发现,

  

  有人从没在学校或大学里受过教育,

  

  或终其一生连一天都没工作过,但却极为富有,

  

  拥有足够的钱过几辈子。

  

  这显示了一般认定的成功(有钱、有名望),

  

  既不需要外在的教育或所谓的"职业",

  

  连一份正规的工作也用不著。这全都取决于业。

  

  

  

  

  

  婚姻

  

  

  

  230.

  

  你可以急著结婚,

  

  结果却终其一生活在不幸、争吵及不调和中,

  

  这没意义。

  

  应该花几年的时间观察可能的结婚对象再作决定。

  

  认识一个人要花时间。

  

  

  

  231.

  

  婚姻的目的应该不止是肉体、性的接触。

  

  如果目的只是这样,

  

  当其中一人找到其他对象,心意就会改变。

  

  共同生活的原因不应该只是这样。

  

  应该要以悲心和慈爱彼此相扶持,

  

  培养并修持善心。

  

  

  

  232.

  

  既然你已经决定要过婚姻生活,

  

  那么就应该让婚姻变成你生命中一件特别的事。

  

  让婚姻生活更有利益、更有效益。

  

  有效益意指培养善心、培养安忍,

  

  忍受在承事他时遭遇到的困难。

  

  

  

  233.

  

  你可以成为对方修持佛法的大助缘,

  

  帮助他净除恶业、累积广大的功德,

  

  并带领另一半越来越接近成佛。

  

  透过布施佛法、了解菩提道次第,

  

  令另一半修持菩提道次第。

  

  思惟如果这个人能获得一切安乐,

  

  包括解脱及成佛的安乐,那有多么好!

  

  

  

  234.

  

  人际关系问题的根本在于双方过去所造的恶业。

  

  问题是那些恶业的果报。

  

  例如妻子与丈夫不和睦,变成彼此的冤家,诸如此类,

  

  这种不调和是过去造恶业的果报。

  

  

  

  235.

  

  当另一半对你生气或不悦、骂你、虐待你等等,

  

  修持安忍让自己能忍受伤害,

  

  同时体认到这是修持布施的机会,

  

  布施你的身体和财产。

  

  

  

  236.

  

  承事这个人,不要认为

  

  这是"我" 先生,"我"太太,"我"小孩,"我"父母,

  

  那是贪著的表达方式。不要这么想。

  

  反而应该觉得他们最珍贵、最仁慈,

  

  然后承事他们如同一个想要快乐不想受苦的人。

  

  

  

  237.

  

  与丈夫相处困难,很重要的是要记得你自己过去世的恶业:

  

  在过去你曾经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他。

  

  最好记得这点,这样你就不会生他的气。

  

  因为你过去世对他很坏,他才对你很坏,

  

  而那将使他投生于恶趣。这是如何培养悲心的方法。

  

  

  

  238.

  

  当你们还在一起的时候,

  

  用它来培养悲心。

  

  某方面而言,这个人在教导你出离心,教导你解脱。

  

  他正教你出离轮回、出离贪执,

  

  告诉你放下对境之道。

  

  当你放下贪执,就会带来满足。

  

  运用这种经验来禅修非常好。

  

  

  

  239.

  

  在佛法上彼此帮助、支持,

  

  使得在一起变得非常有意义。

  

  如果在婚姻生活中没有这种特别的态度,

  

  那和猪狗的生活没有丝毫差别。

  

  它们也可以体验性欢愉。

  

  

  

  240.

  

  离婚如果发生了,就让它发生。

  

  不要太心烦,因为这意指你正在经历过去世的恶业,例如邪淫。

  

  离婚也可能是离间、造成不团结、造成他人之间分裂的果报。

  

  你之所以离婚来自于这些业的果报。

  

  

  

  241.

  

  就离婚而言,你必须思惟:

  

  "她离开了我,

  

  所以过去我所造让他人离开我的恶业已经结束了。

  

  被净除了。"

  

  你必须用正面的方式看待这种情况。

  

  这种方式能带来内心的宁静。

  

  变得像毒药离开了你的身体。

  

  

  

  

  

  父母

  

  

  

  242.

  

  你可以试著让父母快乐,但不能期待他们总会觉得快乐。

  

  尽己所能,常常去探望他们。

  

  要报答父母的慈恩,

  

  最好的方式就是对他们解说佛法,鼓励他们实修佛法。

  

  这样,你能使他们获得好的转世,

  

  因为他们所需要的是解脱轮回。

  

  只给他们世俗的安乐,终究无法帮助到他们。

  

  

  

  243.

  

  让父母看到你因值遇佛法而找到安乐与满足,

  

  或许会让他们印象深刻而想了解何谓佛教。

  

  在此之上,你应该更爱他们、更仁慈待他们,

  

  这铁定会让他们对佛教感兴趣,

  

  进而去阅读、学习,或甚至参加喇嘛的教授。

  

  像这样,你能用最好的方式报答他们的恩惠:

  

  让他们对佛法感兴趣并对他们解释佛法。

  

  如此,你将毫无悔恨,不会觉得:

  

  "哦,我没有为他们著想,我没有帮助他们。"

  

  

  

  244.

  

  此世的父母在你生命当中是非常有力的对境。

  

  他们生下了这身体,

  

  即使对他们显露微少的不敬都会造下沉重的恶业,

  

  即使表露微少的承事和敬爱,带来的果报是如此有力,

  

  在今生就会开始经历到果报,并持续到未来世。

  

  

  

  

  

  小孩

  

  

  

  245.

  

  小孩让生活如此复杂!

  

  但如果你计画给一位在寻找人身的有情人身,

  

  而且你知道如何养育他可以让他的生命对世界最有利益,

  

  你有良好、清楚的计画──那就不一样了。

  

  有了这样的计画,你可以好好经营。

  

  但如果你没有这样的计画,

  

  那么拥有一个小孩只是为了个人的享乐,就像养一只狗。

  

  

  

  246.

  

  小孩是一位需要人身的有情,那是善趣有情的身体。

  

  这位有情在过去造了善业并持戒,所以现在能投生为人。

  

  你提供顺缘帮助这孩子得到人身。

  

  无论这孩子是你的、宾拉登的、毛泽东的或海珊的,都一样。

  

  

  

  247.

  

  许多人想著,如果有小孩,

  

  生命会是多么美好,就像在净土般,

  

  但之后,当他们有了小孩,他们完全没有时间禅修或修行…

《梭巴仁波切甘露法语365则》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