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十六大阿罗汉的故事——供请十六大阿罗汉护教略仪讲记▪P8

  ..续本文上一页间只要释迦牟尼佛教法还在一天,他就护持一天。

  

  

  

  

  《上师无上供养观行法》第八讲

  

  

  

  

  我们上一次讲《罗汉仪轨》,讲到第二尊,这个不败者,阿氏多尊者。那么我们在讨论的时候呢,主要是对这一位大阿罗汉,有所认识。然后念的时候,这个虔诚的、恭敬的心,那么可以生起来。

  

  昨天有人提一些问题,“云何断戏论?”那么就是要这个了,中观见,断这个八不戏论,我们说过了。在龙树菩萨的《中观论》里边,第一个一开头,就是观因缘品嘛,知道一切法因缘和合而生,没有自性。那么所谓这个法自性都没有,有什么这个生这个灭呢?有这个东西,才有生有灭,没有的就谈不上生灭。那么就是我们举的例了,我们上一次说过,龙尊比丘,他到国王的宫殿里去,就是说国王问他这个甚深的空性道理。他就反问了,国王你御花园里的无花果是甜的还是酸的?国王他就说了,我这个花园里边,根本没有无花果的树,也没有无花果,谈不上酸了甜了。那么一切法本来没有自性的,怎么说常了、断了;生了、灭了;一了、异了;来了、出了,都谈不上。所以说八不中道,不生也不灭,不常也不断,不一也不异,不来也不去。那么怎么断呢?以空性的见来断嘛,证到空性就断掉了。

  

  第二个问题:“戒德威光云何可知?”戒德威光,凡夫肉眼是看不到,但是从习性也可以观察,这个人持戒的,自然他的威仪态度,这个说话都有那个威光在里头。如果这一个人是破戒的,你仔细观察好了,萎萎缩缩的,没有这个威光的勇气。那么大众之中,就没有这个胆量,来说这个勇猛的话。我们讲戒的时候,经常讲到一些什么戒,他就会自己感到这是在骂他了,那么就是说特别敏感,对这些事情。那么这个如果是天眼,就看到。

  

  我们不是说过以前一个公案嘛,两个沙弥,从山上下山,到城市里去,一路山路上呢,那些鬼神呢,非常恭敬他,因为他们在山上修行嘛,还是沙弥,还不是比丘。这个十条戒,身上就有光,这是他们看到的,鬼神就看得到了。但是他到闹市里去,去了一天,回来了。在市里边看到许多的不如法的事情了,那么心里呢污染了,那么他回山的路上呢,一路呢,就是鬼神向他吐口水,因为他的光不见了,黑柒柒的,这是戒德的光没有了。那么这个就是说,戒德威光呢,凡夫用意识可以观察到,而有天眼的呢,那当下就看到了。

  

  那么有人就问,观密遮玛的时候,要观想充满了智慧,是文殊菩萨的相,那么你观想之前,不是有三事加持嘛,把你身上的一切脏东西都洗掉了,再也不是你这个凡夫的身了。如果是无上部呢,当下就是文殊菩萨了。那么你观不起文殊菩萨嘛,也可以观自己不是以前那个身体了,干干净净的,就像琉璃瓶一样,那就没有什么上下,干不干净的问题,全部都洗净了。不要忘记掉,开始三事加持,白光的加持,这个洗干净了嘛,还有什么脏不脏呢?早就没有了。

  

  还有什么叫“妙善”?“妙”呢,这个话在阿毗达磨里边呢,经常用来表达这个无漏的,无漏的善,叫“妙善”,那么我们说这个颂是《罗汉仪轨》的前面的那个颂,皈依法宝的颂嘛,“能生清净离贪欲”嘛,这个法宝呢,清净的,远离一切贪欲烦恼的,可以解脱恶趣轮。我们单是持一个五戒,可以不入三恶道,这个解脱,暂时的。永久的解脱,要无漏道。这个“恶趣轮”我们说过了,不但是恶趣了,三界的轮回,也在里边了,那么就靠胜义谛了,“唯一胜义谛”就是自性空,空乐不二,这个我们将来《上师供》就要广讲这个。在我们呢,也是这个显教里也有,不二法门嘛。这个在这个空性里边,一个胜义谛,一个世俗谛,根本就是一个。那么就是,所以空啊、有啊,这个断了、常了都是不二,学过《维摩诘经》的都知道,唯一的。这个殊胜的胜义谛,它就可以断除一切烦恼,那么就解脱嘛,烦恼,自性空,自性空用什么方法证到呢?证到自性空的真空见嘛,那么就要用空的见来破除烦恼的自性,当下是空,烦恼就断掉了。如果烦恼有东西的,有自性的,那你是没有办法断的了。有的东西不能使它无,无的东西不能使它有。但是它本来自性空,就是凡夫认不到,执着有这么一个自性的烦恼。我们就要无漏的真空见,来断除它,那么就能断掉了。世间的禅定,这个佛在世的时候,开始这个六年苦行嘛,访问各种的这个外道,最高明的证到非非想定的,也有证得无想定的,但是他们都是有漏道,生死是断不了的。所以佛虽然当下就是证到他们同样高的境界,但是感到这个不是解脱道,就离开他们了,自己去追求真正的解脱道,无漏的。这是昨天的了,上一次的。

  

  现在,我们要接下去。上一次,讲到第二尊“顶礼仙山晶石前,长老胜尊不败者”,今天第三尊。

  

  

  

  

  十六大阿罗汉之三 林间住尊者

  

  

  

  顶礼七叶山窟中 长老圣者林间住

  

  注心指印拂在握 一千四百罗汉俱

  

  加持师身寿康法流永 圣教旌旗广布民物殷

  

  

  

  

  顶礼他的目的,求他加持。加持什么?“师身寿康法流永”,“师身寿康”能够弘扬正法,正法久住,那么“民物殷”,人民安乐,物产丰富了,这个源头是正法。正法要人弘扬,“法在人弘”,这个《俱舍》里也有。那么弘扬的人也是重要的了,人在法在;人不在,法也不在了。所以说要求加持师身寿康。一切弘传正法的,我们说都是上师嘛,就是上师,我们学过很多,《五十颂》,《噶登纳甲》,上师就是一切诸佛的化身,诸佛这个他弘法利生的事情,是没有断的,那么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哪个来弘法利生呢?就是那些上师。那么说他们不是佛的化身,那佛的弘法利生事业不是断掉了嘛?既然不会断的,那肯定就是这些,就是这个代佛做事情的化身。

  

  现在我们接下去第三尊,它的书上是这么说:在七叶山窟里边,住了一个长者,这里我们翻译的就是“林间住”了,那么他的原来的印度的名字,伐那婆斯,他那个尊者伐那婆斯,就住在这个山的山洞里边,有一千四百个罗汉,这个是他的随从。他的标志,就是指印,就是这个期克印。那么右手期克印,左手拿一个拂子,拂子,我们是当拂尘的了,这个印度呢,拿来扇凉的,也用这个东西的。那么这样子的尊者向他致敬。

  

  先说期克印,这个学过大威德的都知道,期克印是这样子(师演示),这个印具有极大威力,也叫金刚印。那么右手结这个印,手印。左手拿个拂子,我们就是看到的就是大阿罗汉的时候,也画的那个东西。期克印有啥作用呢?降伏各种外来的魔障那些都可以消除,可以克除四大缘,这个土、水、火、风造成的一些灾害,也可以降伏那些魔、鬼神、罗剎、夜叉、非人造成的种种魔难,可以,是制止降魔的。那么这个有什么好处呢?我们佛教徒,就是佛弟子们,从尊者的拂子里边扇过来的凉风,如果接触到它扇过来的凉风呢,是可以帮助他们避免一切恶业。这个我们说凉风嘛就是扫除烦恼的了,烦恼就是热的、烦热的那些,就是贪瞋痴那些东西,造成身心不安宁,由贪瞋痴发动的身、语、意三业,就造一切恶业,这个呢,可以把它清凉,就是扫除。就是碰到拂子吹过来的风呢,可以消除这些身口意造的恶业,那么也可以断除—高一层说了,可以断除补特伽罗我跟法我的那些不正见、颠倒见了;可以帮助佛弟子们,开智慧。除了降魔的期克印和这个拂子之外,这一位尊者,伐那婆斯,还有很多的其它的神力了,都是由他前一辈子精勤地修行得来的。

  

  他有什么好处?这个大家可以参考,这个《大阿罗汉仪轨》了,你以忆念尊者的力量,可以得到什么什么的好处,这个仪轨里边都有。那么,那些就是你能够尊重、忆念这一位尊者的话,那么无始以来的,那些愚痴啊、盲见啊,都可以消除;那些对于三宝,不恭敬,诽谤,做一些罪的,也可以消除。那么这个尊者的力量呢,加持力很大了。要从自己造罪里边,希望消除罪业,解脱出来呢,只要忆念、恭敬这一位尊者,都有这个加持力。这是说他的功德了。那么希望大家回去参考《大阿罗汉仪轨》,这个书没带,那就不说了,不念了,大家都有嘛,参考一下。

  

  

  

  

  愍念浊世苦恼诸众生 能仁付嘱七叶山窟住

  

  不舍生死利益众有情 敬礼尊者福田林间住

  

  具足七叶圣财隐林间 注心指印时时拂在握

  

  内外罪毒善能智救拔 巧涉违缘安居森深处

  

  见闻忆念礼供圣相力 我与量等虚空众有情

  

  内外魔障中断魔不兴 二谛圆通解脱道速成

  

  缘念圣者福田林间住 业和烦恼诸魔无能困

  

  三乘圣教如义善通达 具戒精勤如来妙道证

  

  

  

  

  伐那婆斯尊者圣迹

  

  

  

  这里介绍他的一生,这一位长者,生在印度的一个库萨拉地方一个婆罗门家里边,他长大以后,成为一个精通四种吠陀的(就是婆罗门的经典),还有各式各样的学问,都精通的一个很有学问的人。从他的一生,我们可以得出这个概念,有钱的人,心是不安稳的。因为他这一辈子,因为他的财富,就是要守护了,那么经常要那些其它的人,对他财富有贪心,想夺去他财富的人,要做防护的事情,经常心里边要作斗争的事情。他要把财物藏起来,因为他的敌人、那些窃贼看到他的财富,都要把它拿走,或者抢的,或者骗取的等等。他要守护,使他非常的辛苦。一般人,都是心不知足,有了还要多,不但是这个财富要守护的苦恼,还要如何增加他的财富,他就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去做那些事情,甚至于不合法的事情也要做。那么这个我们现实的世界上也可以看出来了,有的人,你说成了一个大、亿万的富翁了,这么的之类的,你对他说,你停下来,可以休息了吧?…

《十六大阿罗汉的故事——供请十六大阿罗汉护教略仪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智敏上师简介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