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能把自己罪业洗干净,这是一种愚昧迷信的想法,真正要把罪业除掉,必须依佛教的正法来如法的忏除。什么叫忏悔?过去造的罪,认识到是不好,也知道将来要入恶趣受苦的,痛切追悔认错,以后发心誓不再犯,这个心,就叫忏悔的心,有了忏悔的心,求佛菩萨慈悲加持,把自己罪障洗涤干净,这是可能的。如果忏悔心没有,不知罪、不知堕,也不防护未来不犯,那这罪是洗不干净的,后来只有自己受苦。现在我们要受归依,而我们的身、心是那么的脏,成为障碍,这归依体就很难生起,即使生起也是成为变质,不好的了。所以说,在我们归依之前,一定要把自己的身心洗涤干净。怎么洗呢?不是用一般的水,或恒河的水,而是用忏悔的水洗。要忏悔罪障,对过去做的坏事恶业,自己认识错误,以后绝不再犯。在佛菩萨、三宝面前,至诚三次忏悔,求三宝加持我们,把身上的,心里的罪障洗个干干净净,然后归依体就能够如法地生起来。打个譬喻,假使烧了最好的饭菜,请你用膳,但碗不洗,舀过大粪的,那么再好的饭菜,吃起来都是臭的;如果这碗是舀过砒霜毒药的,不洗净消毒,则那怕盛的是甘露妙膳,也会把人毒死。所以在正式归依之前,一定要先忏悔。
正受归依,要三白羯磨,羯磨词就是「尽形寿归依佛,尽形寿归依法,尽形寿归依僧」。说三遍,叫三白羯磨。在白羯磨词时,归依师白(说)的时候,耳朵一定要听清楚,所以归依不能写个信就算归依,一定要人现前,话要听清楚,它的意思要懂,想清楚。而且自己说时,嘴里一定要说清楚。有的人嘴巴动了一下就算说了,没声音,或虽出声而含含糊糊,轻轻地不清楚,都不能得归依体的。一定要自己嘴很清楚,很有力地说了,说三遍,归依体就生起了。这要注意、很重要。
五、行持归依学处——别学共学
归依之后,要好好保护归依体。归依体好不容易才生起来,但破坏却是很容易。所以下面的戒条千万要注意:归依佛之后,宁可牺牲生命,也不要去归依天魔外道。天魔外道的神庙一求一拜,归依体就破了,这很严重。受了归依的人,死掉之后,下一辈子决定生天人;但归依体破了,信了邪神,命终之后就下恶道去受苦了,何时能出来,说不清的时候。这样一比较,情愿把生命牺牲掉,也不要去归依天魔外道。很多人归依之后又去相信外道,前面说过,不但归依体破了,而且要下近无间地狱受苦的。
归依法之后,宁可牺牲生命,也不要相信外道的书、气功师的书等等。更不要去练。
归依僧之后,宁可牺牲生命,也不要听信外道人的话,不要上他们的当。
归依之后,一定不能说自己不信佛,不信三宝的话,不管是跟小孩子开玩笑,或有人用刀逼你说,都不能说,否则归依体同样也破坏了。
归依三宝之后该怎么做,这是讲行持了。有两种:一、别学,二、共学。
先讲别学:一、归依佛,永不归依天神外道,二、归依法,不恼害一切众生,三、归依僧,不与外道共住。
归依三宝前面说过,整个的一切苦难,只有三宝才能救,而你现在又去求天神外道了,那不是跟自己归依三宝时所发的愿不一样了?当然归依体就破了。
归依法,法是什么?是度脱一切众生的,以大悲为体的,我们归依法之后,就要发心度众生,纵即现在没有能力,还度不了,怎能反去恼害,甚至杀害呢?当然是不行的。
归依僧,就不能与外道共住。尤其是那些不信三宝、毁谤三宝的那些外道,不能跟他们太亲密,一起住。有人就提出来了,他的父母是信外道的,怎么办呢?总不能跟自己父母分家吧,何况有些人还是靠父母生活的,那么就在信仰上划个界线,不要和合就是了。不过,可以劝父母信佛嘛,如果劝信三宝了,那真是大孝,大报恩了。实际上,跟外道共住,确是有危险性的。
我在温州就听说有那么一回事。有几位女孩子,都是信佛的,常一起到庙里去念经、听经之类的。后来长大了,其中有一位嫁给一个信天主教的家庭,她以为宗教信仰自由,各信各的,可以和平共处的。但他们天主教是非常严格,要求家庭成员全都要信天主教,要信佛教根本不可能,哪怕要做一个没有信仰的人都不行,一定要信天主的。结果呢,再三劝她信天主教,她是佛教徒,知道不能归依天魔外道,她说不信天主,不归依外道。结果他们就用手腕了,怎么呢?她的公婆两个就睡在床上不动,不吃饭也不起坐,怎么也不动,直熬了三天三夜。不对了!亲戚朋友舆论就来了,说这个媳妇不孝,把公婆弄得三天三夜睡在那里,不吃不动。那样下去,下不了台了,没有办法,逼得她信天主教去了。这就是与外道共住的后果,不能掉以轻心啊!
这里产生了个问题,假使一条牛啦,马啦,打了它之后,是否失归依了?或者开宗教会议,五大宗教徒都有,在开会的时候,在同一宾馆里住,不是也共住了吗?是不是失归依呢?这些问题,印度和藏地有多种说法,或说六条,或说九条,犯了要失归依,这六条也好,九条也好,都包的有这三项。
宗大师的抉择,说有两条是决定不能犯的,其它的呢,犯了之后呢,只是与归依学处有违犯,不是失去归依的因,不是当下失归依。哪两条是不能犯的呢?
一、自己把佛法僧舍掉了,不归依了,不管是什么原因,开玩笑,乃至命难,都不能说,一说舍,就失归依。
二、虽没有说舍归依,但认为有外道师、或外道的经书,很了不起,与佛、佛经相等,也失归依。因初归依时,认为只有三宝是最高无等的。
前面别学,是在三宝面前,分别应如何作。如归依佛,应止哪些不能作,归依法,哪些事不应作,归依僧,哪些事不应作等。共学则三宝一体的看,在总的三宝面前该怎么作。共学有六:
一、常念三宝殊胜功德。《菩提道次第广论》里广大地详论。佛的功德里边,分身功德,语功德,意功德,及佛所作事业的功德。法的功德,僧的功德,多多思惟,能发强大净心。
二、常念三宝大恩,勤修供养。我们归依三宝之后,得到三宝大力加持。现前的人身也是过去世归依三宝,知道发愿求增上生,更加持戒,这些功德具备,才能感到这个暇满的人身,可以听学佛法。三宝的恩,千万不要忘掉,要报三宝的恩。
「凡诸受用,先当以事、以意恭敬供养」,凡是自己受用的,不管是吃的、用的,穿的等等,都应当以事——实物供在佛像前,以意——以恭敬报恩的心奉上供养,或家里没设佛堂,以心观想而供。初归依的,你们归依三宝之后,吃饭之前,先把饭菜筷匙放好,合掌,恭恭敬敬地念「嗡、阿、吽」三次。衣服也是,新的衣服未穿之前,先供在佛前供桌上,或者捧在手上,念「嗡、阿、吽」三次。用的东西,不管是温水瓶也好,其他新的家具、用品,没用之前,先供养三宝,念「嗡阿吽」三遍。
这是最简单的供养法,但功效极大。「吽」字的力量,可以把这供品中不干净的完全去掉,化成最干净的。「阿」字的功德,把这世间不殊胜的供品转成最殊胜的色香味触。然后「嗡」字的功德,把这有限的供品,转化成无量无边的普贤功德海云,徧满虚空的那么多。
三、常念悲心,为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随分随力,使其他有情也能受归依。
四、凡有兴作,或有所求,皆先呈白现前三宝。要作什么事情,或者有什么求愿,先要呈前现前三宝,一般指依止师啰,是否可以这样做。总之,一切依三宝的教导去做,不要依不顺三宝的世俗,或邪道的方式去做。「除世常事」者,一般经常做的事情就不必要了,譬如说:「我上班去了」,「我吃饭了」,就不必呈白师父了。
五、了知三宝殊胜利益,晨夕各作三次归依。归依三宝能净罪障,《集学论》云:「若有归依佛,彼不往恶趣,舍弃人身已,彼当得天身。」归依法、僧,亦同样说。能集广大福,人与非人不能作难,随欲作何种如法事业,先供养归依三宝,祈求则易成就,乃至究竟能成佛,有如是等多种利益,故晨夕各作三次归依。没有规定早晚课,就用归依,再加四宏誓愿,晨夕各三次,这是最简单的早晚课了。
六、守护三宝,如人爱命,下至戏笑,乃至命难因缘,亦不舍离三宝。前面已讲过,我们要保护好归依体,比自己生命还要重要的看待。一天到晚,要把归依三宝的念头记住,不要忘失,更不能舍掉。对佛弟子来说,三宝是最重要的,身外财产,到命终时,一分也带不走,亲戚朋友,一个也带不走,连自己的身体也没法带走。只有三宝的功德可以牢牢跟着你,不管你到哪里,总是跟你不舍离的。这是对我们切身利益的事情,一定要很慎重的对待。
佛是归依大师,僧是归依正行助伴,正归依的核心是法宝。能依法宝,才能解脱怖畏苦难。故初修业人,应当善巧善不善业及其果的差别,如理取舍而修正行,能明白业果。《广论》说:「若于业果,或决定相,或无欺罔,获定解者,是为一切内佛弟子所有正见,赞为一切白法根本。」归依三宝之后,接着应做的,就是明白善恶业果了。希望大家于此努力。
《上海居士林开示录》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