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自觉手册 6-9 附录四▪P2

  ..续本文上一页时能有清净心,和大众相处时也能收摄自心,注意观照心念,不多话,听朋友说话也同时注意自己的念头。我们的心可比喻成水桶或其他水器,倒水下去能够存水,因为它已没有漏洞了。

  

  真正修行应该能持续不断像环锁一般。观察自己的念头,不是只有一两天的功夫。心念连续不断的生灭就像溪流一样恒常流动,因此我们要懂得预防,要及时知道、解决,久而久之自然能突破,能够清楚地知道、看见、明白贪瞋痴,这是修行的关键。如果突破这一关,我们才是真正百分之百的出家人。比丘、沙弥、比丘尼可以成为真正的出家人。居士也可以做出家人。禅宗说五、六岁孩童、九十高龄老人皆能做出家人。

  

  隆波田: 各位有听过佛陀时代沙弥也能证果?

  听 众: 有听过 。

  隆波田: 身出家只是世俗表相。但心却是超越了表相。身可以出家然后还俗又再出家,所以说它只是表相。

  

  我们要对表相有相当的认识。大部分人,尤其佛教徒对表相不大理解。为什么呢?因为一般的教法都着重在表相,非常地普遍。我以前还没有智慧,以为佛像本身是神圣的东西。现在我对佛像,有也可以,没有也无所谓,这些都是表相,佛像本身并不能传法。

  

  隆波田:各位有看过佛像?

  听众:有。

  隆波田:它有对你开示吗?

  听众:没有。

  隆波田:有没有和它话说

  听众:不曾。

  隆波田:所以佛像有和没有都如此。重要的是使自己成为真正的出家人。真正的出家人意为圣弟子。佛像不能教我们,因为它只是表相、是物体。

  

  我们来出家也一样只是表相,可以用肉眼看得见。能破除贪瞋痴的人才是真正的出家人,这境界超越了名相,肉眼看不见,称之为真理。它本来就存在每个人的心中,但我们却没有注意到。瞋心一动,就随着转,来不及看清,苦恼已经生起。譬如有人骂我们是狗,就认为他是在说我,但事实上讲我们的人才是狗,因为他看不见人是人,他的内心是狗。因为能有这样的见解,就能放下,这叫如实正观;如果认为他是在说我,就是愚痴的人。

  

  修行的方法其实不多,今天所讲的话各位要铭记。简单的修行方法是要不断地练习,让自己成为真正的出家人。身为出家比丘、沙弥、比丘尼,住在寺里修行,而在家居士在家里也能做真正的出家人,这是通往净土、走向涅槃的道路。假使身是出家人但仍有贪瞋痴,也会走向地狱。古人就曾说:「天堂在心,地狱在心。」天堂与地狱都在心中,但我们却没看见。希望各位要好好地理解。

  

  

  老师及教导摘要(隆波田讲)

  

  1.如果我们想弘扬佛陀的教导,我们必须依佛练习。我们将使佛法一直存在。

  

  2.当我们了解,我们就能做,但是如果我们不了解,那就像不知而教。

  

  3.人们对法有不同的了解,而我不是责备任何一个人,因为我自己也一样。有的人了解法为颜色、光、水晶球、日、月或佛像飘入他们的身体。看是真的,但是所看的不是真的(所有那些东西都不是真的)。

  

  4.佛陀对一位名为跋迦梨的比丘说:「如果一个人看到法,就看到我。如果一个人没有看到法,就没有看到我。」如果你看到法(真理),你看到自己在做、在谈、在想。佛陀说如果你看到你自己,那么你看到法。要看我们自己,不是佛陀、不是水晶球、不是日、不是月。这些不是真的。而这些才是真的东西:看我们自己真正在做、真正在谈、真正在想。看到法就是看到自己。

  

  5.佛陀教导我们要觉知我们的四种姿势:当我站时要觉知、当我走时要觉知、当我坐时要觉知、以及当我卧时要觉知,对我们身体移动的认知不只是本能而已,而是必须以觉知、注意、智慧来认知。但此仍不够,他强调我们甚至要觉知微小的动作,例如:弯曲、伸展、身体的任何移动。这是他的教导,这是练习正法的道路。这是方法。这是佛陀的教导。

  

  6.有一个方法。我实践它并且了解,而后我教导这方法,并且我能保证它。它遵照佛陀的教导:「要觉知四种姿势:站、走、坐、卧、弯曲、伸展和移动 。」

  

  7.要觉知:当你坐下,要以规律的方式坐下,而非只以本能的方式坐下。当你卧时,你也要以规律的形式移动,并且在入睡前规律地移动肢体的一部份。当你醒来,以规律的方式弯曲、伸展、坐着;以规律的方式从坐姿到跪姿到站立,而后走动。佛陀说,要规律的站立、坐下并且以觉知行走。佛陀是这样教导,但今日我们并未了解此方法。

  

  8.我将介绍培养觉性的一条捷径。它合乎自然而且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地点练习,不管他是泰国人、中国人、法国人、英国人、美国人、德国人、柬莆寨人、越南人、寮国人等等。佛陀是印度人,生在印度,知道相同的「真埋」。法(真理)存在于佛陀之前,使他成为佛陀。我们以前都曾听到这个。

  

  9.培养自觉的这个方法是一条捷径。它很完美而且合乎自然。觉悟者教导我们要觉知四种姿势:站时要觉知、走时要觉知、坐时要觉知、躺时要觉知。而后要觉知微小的姿势:弯曲、伸展、任何形式的移动。佛陀所教的这个方式称作「捷径法」。不管受过或没受过教育的人都可练习而了解。富人或穷人都可练习,因为它是自然的方式。

  

  10.我敢保证这个方法。其他方法也好,我曾练习过很多不同的方法,但我不能明了,因为没有生起内观智慧。只有当我练习这个方法,我确实彻底明了了,因为生起了内观智慧。

  

  11.我寻找到了技巧。它是规律的。要慢慢地规律移动。以规律的方式站起来。以规律的动作行走。自然地走,但是要觉知移动。坐下,但要规律地坐。躺下,但要规律地躺下。躺时,规律地移动你身体的任一部份。你所作的任何方式,都要觉知你的动作。经由如此练习,效果将产生。这是智慧,清楚地知道,真正如实地看见事物。

  

  12.「知道」的第一阶段是知道色(身)、知道名(心)、知道身动、心动。而后知道身病及心病。

  

  13.有二种疾病(身病及心病);身病时我们需要医生来诊断。如果一位好医生说这个疾病不能用药物治疗,你可能需要动手术。如果他不是一个好医生,他可能只给镇痛剂。

  

  14.心病需要如同佛陀所教的培养自觉来治疗它。我们说:「知道你自己」,这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15.你知道心病之后,你将知道「苦、无常(不稳定)无我(不能掌控)」。知道「苦、无常、无我」的第一阶段就是知道身体不能被发展(我们不能改变身体的自然过程)。我们能发展的是能知的心。我们对物质(发展身体)并不感到兴趣,因为它顺着自然改变着。当我们出生后一定改变:生、老、病、死以及动作。

  

  16.当你完全知道苦、无常、无我之后,你将知道「假名」。你要知道所有的假名:地球、天空、鬼、神、地狱、天堂等等。

  

  17.当你知道所有的假名之后,你知道宗教。宗教意谓着某位知道者的教导,任何一位知道事情的人将教导它。教导人们不要做坏事情而要作好事情,这就叫做宗教。

  

  18.佛教意谓着清楚地知道、真正如实地看见事物。佛陀指某位自己知道者,他知道、觉醒、喜悦于正法。因此,他真正知道法。知道法的方式不是知道自身之外的东西。不是知道鬼、神、地狱、天堂、日、月或其他自身之外的东西。

  

  19.知道法就是知道自己的行为、言语和思想。

  

  20.就像佛陀对跋迦梨说:「看到法的人就是看到我的人;看不到法的人就是看不到我。即使你抓住我的手指、脚趾或衣袍,你并没有看到我,因为你没有看到法。」这不表示去看佛陀本人,它表示要在此刻看我们自己的行为、言语。以往,我也认为看见法就是去看佛陀本人;或看见法是看见光、颜色、水晶球或佛的影像飘入身体。我以往真的用这方式来理解。但是现在我知道真理。它不是那样,我们思考的方式是与真理背驰。这就是为什么佛陀教我们要从我们的思想、见解逆流而上。以这方式练习,我们将清楚地知道,真正如实地看见事物。

  

  21.好好知道宗教和佛教之后,我们将知道过失与功德。我们知道、看到、了解并且密切触及这个智慧。过失是黑暗、无知、痛苦。功德是光明、不是痛苦,它是如此。

  

  22.前代的人教导我们天堂在心里、地狱在心里和涅槃也是在心里。觉悟者这样教导。但是我们不了解这些字。我们想天堂应该是这样、地狱应该是那样、涅槃应该是这样或那样。去做功德、持戒、专注,禅修必须是这样或那样。这一类的想法是不可依赖的。我们必须有内观的智慧去清楚地知道、真正地看到。「内观」只是一个名称或字而已。内观,指清楚地知道、真正如实地看见事物。清楚地知道是知道你自己。真正地知道是知道实相。

  

  23.因为它是如此,你将知道相同的事(真理),不管你是一个小孩、青年、妇女或老年人。不管你是谁,你是人类,不管你的宗教是什么,你衣服的颜色是什么,你将知道相同的事(真理),因为我已证实了它而且我能真正地保证它。

  

  24.当我练习这个方法,没有费多少时间(就达到目标了),因为我下定决心要如同佛陀所做的:我要真正地知道、真正地如实看清事实。就像我以前告诉你们的:真正的智慧(以身心为目标)生起了。当时,我以为我已知道高层次的法,但实际上,它是基础的阶段。

  

  25.在早晨,我知道了它(身心阶段)。知道了功德与过失之后,一种智慧生起了,但却把觉性推到一边,我未觉知身体。

  

  26.在晚上洗过澡之后,我在两棵树的中间来回经行。过了一下子,念头生起了。我只知道它而未觉知它。第二次生起时,我觉知到:「哦,念头」。在第三次,我看到、知道并了解念头…

《自觉手册 6-9 附录四》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身念住念观法 7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