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其余众生,眼若见色若好、若恶,则起欲贪。
是故世尊说当断欲贪,则心解脱。乃至意、法,亦复如是。」
时二正土展转随喜,各还本处。
(大二五0)
十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夹谷精舍。
尔时,尊者阿难亦在彼住。时尊者阿难独一静处,禅思思惟,作如是念:半梵行者,所谓善知识、善伴党、善随从,非恶知识、恶伴党、恶随从。
时尊者阿难从禅觉,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独一静处,禅思思惟,作是念:半梵行者,所谓善知识、善伴党、善随从,非恶知识、恶伴党、恶随从。」
佛告阿难:「莫作是言:半梵行者,谓善知识、善伴党、善随从,非恶知识、恶伴党、恶随从!所以者何?纯一满净,梵行清白,所谓善知识、善伴党、善随从,非恶知识、恶伴党、恶随从。
我为善知识故,有众生于我所,取念觉分,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如是择法觉分、精进、喜、猗、定、舍觉分,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拾。
以是故当知,阿难!纯一满净,梵行清白,谓善知识、善伴党、善随从,非恶知识,非恶伴党,非恶随从。」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大七二六)
十三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瞻婆国揭伽池侧。
尔时,尊者鹿纽来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说,有第二住,有一一住,彼云何第二住?云何一一住?」
佛告鹿纽:「善哉!善哉!鹿纽!能问如来如是之义。」
佛告鹿纽:「若眼识色,可爱、(可)乐、(可)念、可意、长养于欲,彼比丘见已,喜乐、赞叹、系着住;爱乐、赞叹、系着住已,心转欢喜,欢喜已深乐,深乐已贪爱,贪爱已厄碍。
欢喜、深乐、贪爱、厄碍者,是名第二住。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
鹿纽!有如是像类比丘,正使空闲独处,犹名第二住。
所以者何?爱喜不断、不灭故;爱欲不断、不知者,诸佛如来说第二住。
若有比丘,于可爱、(可)乐、(可)念、可意、长养于欲色,彼比丘见已,不喜乐,不赞叹,不系着住;不喜乐、不赞叹、不系着住已不欢喜,不欢喜故不深乐,不深乐故不贪爱,不贪爱故不厄碍。不欢喜、深乐、贪爱、厄碍者,是名为一一住。
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
鹿纽!如是像类比丘,正使处于高楼重阁,犹是一一住者。所以者何?贪爱已尽、已知故;贪爱已尽、已知者,诸佛如来说名一一住。」
尔时、尊者鹿纽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大三0九)
十四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拘睒弥国瞿师罗园。
尔时,尊者阿难往诣上座上座名者所,诣已恭敬问讯,问讯已退坐一面,问上座上座名者言:「若比丘于空处、树下、闲房思惟,当以何法专精思惟?」
上座答言:「尊者阿难!于空处、树下、闲房思惟者,当以二法专精思惟,所谓止、观。」
尊者阿难复问上座:「修习于止,多修习已,当何所成?修习于观,多修习已,当何所成?」
上座答言:「尊者阿难!修习于止,终成于观;修习观已,亦成于止;谓圣弟子止、观俱修,得诸解脱界。」
阿难复问上座:「云何诸解脱界?」
上座答言:「尊者阿难!若断界,无欲界,灭界,是名诸解脱界。」
尊者阿难复问上座:「云何断界,乃至灭界?」
上座答言:「尊者阿难!断一切行,是名断界;断除爱欲,是无欲界;一切行灭,是名灭界。」
时尊者阿难闻上座所说,欢喜随喜,往诣五百比丘所,恭敬问讯,退坐一面,白五百比丘言:「若比丘空处、树下、闲房思惟时,当以何法专精思惟?」
时五百比丘答:「尊者阿难!当以二法专精思惟。」
乃至灭界,如上座所说。
时尊者阿难闻五百比丘所说,欢喜随喜,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若比丘于空处、树下、闲房思惟,当以何法专精思惟?」
佛告阿难:「若比丘空处、树下、闲房思惟,当以二法专精思惟。」
乃至灭界,如五百比丘所说。
时尊者阿难白佛言:「奇哉世尊!大师及诸弟子,皆悉同法、同句、同义、同味。
我今诣上座,名上座者,问如此义,亦以此义、此句、此味答我,如今世尊所说。
我复诣五百比丘所,亦以此义、此句、此味而问,彼五百比丘亦以此义、此句、此味答,如今世尊所说。
是故当知师及弟子,一切同法、同义、同句、同味。」
佛告阿难:「汝知彼上座为何如比丘?」
阿难白佛:「不知,世尊!」
佛告阿难:「上座者,是阿罗汉,诸漏已尽,已拾重担,正智心善解脱;彼五百比丘,亦皆如是。」
佛说是经已,尊者阿难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大四六四)
十五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婆祇国设首婆罗山鹿野深林中。
尔时,有那拘罗长者,百二十岁,年耆根熟,羸劣苦病,而欲觐见世尊及先所宗重知识比丘,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年衰老,羸劣苦病,自力勉励,觐见世尊及先所宗重知识比丘,唯愿世尊为我说法,令我长夜安乐!」
尔时,世尊告那拘罗长者:「善哉长者!汝实年老根熟,羸劣苦患,而能自力觐见如来并余宗重知识比丘。长者!当知于苦患身,常当修学不苦患身。」
尔时,世尊为那拘罗长者,示教、照喜,默然而住。那拘罗长者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礼佛而去。
时尊者舍利弗,去世尊不远,坐一树下。那拘罗长者往诣尊者舍利弗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
时尊者舍利弗问长者言:「汝今诸根和悦、貌色鲜明,于世尊所得闻深法耶?」
那拘罗长者白舍利弗:「今日世尊为我说法,示教、照喜,以甘露法灌我身心,是故我今诸根和悦、颜貌鲜明。」
尊者舍利弗问长者言:「世尊为汝说何等法,示教、照喜,甘露润泽?」
那拘罗长者白舍利弗:「我向诣世尊所,白世尊言:我年衰老,羸劣苦患,自力而来,觐见世尊及所宗重知识比丘。佛告我言:善哉长者!汝实衰老,羸劣苦患,而能自力诣我及见先所宗重比丘。汝今于此苦患之身,常当修学不苦患身。世尊为我说如是法,示教、照喜,甘露润泽。」
尊者舍利弗问长者言:「汝向何不重问世尊:云何苦患身、苦患心?云何苦患身、不苦患心?」
长者答言:「我以是义故,来诣尊者,唯愿为我略说法要!」
尊者舍利弗语长者言:「善哉长者!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愚痴无闻凡夫,于色集、色灭、色患、色味、色离不如实知,不如实知故,爱乐于色,言色是我、是我所,而取摄受。彼色若坏、若异,心识随转,恼苦生。恼苦生已,恐怖、障阂、愿念、忧苦、结恋。于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名身、心苦患。云何身苦患、心不苦患?多闻圣弟子,于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如实知,如实知已,不生爱乐,见色是我、是我所。彼色若变、若异,心不随转恼苦生;心不随转恼苦生已,得不恐怖、障阂、顾念、结恋。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名身苦患、心不苦患。」
尊者舍利弗说是法时,那拘罗长者得法眼净。
尔时,那拘罗长者见法、得法、知法、入法、度诸狐疑、不由于他、于正法中心得无畏。从座起,整衣服,恭敬合掌,白尊者舍利弗:「我已超、已度。我今归依佛、法、僧宝,为优婆塞,证知我!我今尽寿归依三宝。」
尔时,那拘罗长者闻尊者舍利弗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大一0七)
十六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
时尊者阿难与众多比丘诣世尊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尊者阿难白佛言:「世尊!此诸年少比丘,当云何教授?云何为其说法?」
佛告阿难:「此诸年少比丘,当以四念处教令修习。云何为四?谓身身观念住,精勤方便,不放逸行,正智、正念、寂定于心,乃至知身。
受...。心...。法法观念住,精勤方便,不放逸行,正念、正智,寂静于心,乃至知法。所以者何?若比丘住学地者,未得进上志求安隐涅槃时,身身观念住,精勤方便,不放逸行,正念、正智,寂静于心。受....。心....。法法观念住,精勤方便,不放逸行,正念、正智,寂静于心,乃至于法远离。若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作,拾诸重担,尽诸有结,正知善解脱,当于彼时,亦修身身观念住,精勤方便,不放逸行,正念、正智,寂静于心。
受....。心....。法法观念住,乃至于法得远离。」
时尊者阿难,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大六二一)
十七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阿那律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若有比丘住于学地,未得上进安隐涅槃而方便求,是圣弟子当云何于正法律修习、多修习,得尽诸漏,乃至自知不受后有?」
佛告阿那律:「若圣弟子住于学地,未得上进安隐涅槃而方便求,彼于尔时,当内身身观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调伏世间贪忧。如是受;心;法法观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调伏世间贪忧。如是圣弟子多修习已,得尽诸漏,乃至自知不受后有。」
尔时,尊者阿那律陀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大六二七)
十八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阿难晨朝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
时有生闻婆罗门,乘白马车,众多年少翼从。白马、白车、白鞚、白鞭,头着白帽、白伞盖,手持白拂,着白衣服、白璎珞,白香涂身,翼从皆白,出舍卫城,欲至林中教授读诵。
众人见之,咸言:「善乘!善乘!谓婆罗门乘。」
时尊者阿难见婆罗门眷属众具,一切皆白;见已,入城乞食,还精舍,举衣钵,洗足已,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今日晨朝,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见生闻婆罗门,乘白马、车,眷属众具一切皆白。
众人唱言:善乘!善乘!谓婆罗门乘。
云何世尊!于正法律,为是世人乘?为是婆罗门乘?」
佛告阿难:「是世人乘,非我法律、婆罗门乘也。阿难!我正法律乘、天乘、婆罗门乘、大乘,能调伏烦恼军者。谛听,善思,当为汝说。阿难!何等为正法律乘、天乘、婆罗门乘、大乘,能调伏烦恼军者?谓八正道,正见乃至正定。阿难!是名正法律乘、天乘、梵乘、大乘,能调伏烦军者。」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信戒为法轭,惭愧为长縻,正念善护持,以为善御者,
舍三昧为辕,智慧精进轮,无着忍辱铠,安隐如法行。
直进不退还,永之无忧处,智士乘战车,摧伏无智怨。」
(大七六九)
《基本佛经选集二 2-3 阿含经集上》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