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体性。此大乐性缘空性境,成无分别,即此乐空无别妙智上,专一而住。依此经历四种瑜伽次第,则成最胜悉地。如是修习乐空双运,即方便、胜慧双运的大手印,此则名为『唯一白法』阿伽陀药。(刘立千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4)
故知显教的大手印是直接观修心性,经由「非遮之理」──否定心的真实存在,由此而了悟心的自性空。密教的大手印则利用「拙火定」使大乐光明心呈现,经由四种瑜伽(1专一瑜伽、2离戏瑜伽、3一味瑜伽、4无修瑜伽),达成乐空双运的大手印,以证佛果。《土观宗派源流》又指出修习大手印有顿渐之别:
若不能修风息摄入中之道的钝根,则当暂令其修显教规的大手印。利根又有二种:
1若于前生或上半世,已净治前前诸道,风息入中已得熟练,在开始时,便可在心的体性上,专注而修,因之引风息入、住、融于中,现前体验到本元之心,此则名为顿悟之人。
2若前生或上半世未善净治前前诸道,得到熟练,则应先修共道,受灌顶,修生起和圆满二次第。这样的人,则名为渐悟之士。
此中「顿悟」之人近于汉地禅宗说的「上上根器」,这一类人自然会风息进入中脉,直接就可以观察心的体性,可以很快证悟本来面目。《冈波巴大师全集选译》中,冈波巴大师在《教言广集零选》中说:
一个人如果想『即身成佛』,修习『大手印』法是最重要的!所谓大手印者,就是三世一切诸佛的心,那无二的智慧!这要到那里去寻找呢?要到自己的心中去寻找。…
第一步要了达心之体性,然后要于此心体得熟练,最后要于心体得自在。(张澄基译,法尔出版社,1985)
以上是说修行者应从自己的心中去寻找明朗空寂的「俱生智慧」,并能于入定、出定时同样熟练,最后得到心的自在,这样的心又称作明体、俱生智、平常心、本元、离戏等,《教言广集零选》中说:
平常心者,就是这个不为任何法相所掺杂,不被世间意识所搅乱,不为沉掉和妄念所鼓动,当下安置于本来之处(的自心)。
此处明显地指出,大手印的最终标的是达成「平常心」,这与汉地禅宗的赵州法师与南泉下列问答完全一致:
(赵州法师)一日问泉曰:「云何是道?」
泉曰:「平常心是道。」
师(赵州)曰:「还可趣向也无?」
泉曰:「拟向即乖。」
师曰:「不拟争知是道?」
泉曰:「道不属知、不属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若真达不疑之道,犹如太虚,廓然荡豁,岂可强是非耶?」
师于言下悟理。(T49,p844c)
五、格鲁派的看法
格鲁派的格桑嘉措在其著作《大乐光明》中指出:
1大手印分成显教的大手印以及密宗大手印。密宗的大手印又分成「因大手印」及「果大手印」。「因大手印」又分成「空乐双运大手印」及「二谛双运大手印」。
2在显教的大手印中,大手印指空性。由于证悟空性可以脱离轮回的痛苦,因此称之为「大」:由于空性是万有的究竟性质,万有也不脱离空性而存在,因此称之为「手印」。三大法印中的「诸法无我」就是显教的大手印。
3在密宗的大手印中,「大」,指俱生大乐心;「手印」,指空性。因此密宗的大手印指「空乐双运」。
4空乐双运大手印是以「能观的俱生大乐心」,去体悟「所观的空性」。俱生大乐心是非常微细的心,当修行者将气入、住、融于中脉后,才能产生。
5二谛双运大手印是指修行者具足「清净幻身」及「胜义光明心」。清净幻身是世俗谛,胜义光明心被称作胜义谛,此二者同时在一人身心上具足,因此称作「二谛双运大手印」,又称作「有学双运」。
6果大手印就是佛果,具有「七支和合」:a受用圆满,b和合,c大乐,d无自性,e大悲周遍,f利生无间,g无灭。果大手印又称作「无学双运」。
7空乐双运就是智慧、方便双运:智慧指对空性的正确了悟,是佛法身之因;方便指俱生大乐心。伴随俱生大乐心的最细气是佛色身之因。(英国智慧出版社,1982年)
所以,在格鲁派的密宗大手印的修法中,所观的空性,与显教并没有有任何不同。在修行中所要体悟的是「自性空」,而不是「乐」或者「明」。心的「乐」或者「明」的觉受,只是心的世俗的性质而已,同样,「无念」也是心的世俗性质。只有心的自性空,才是心的胜义性质。将乐、明、无念,当作心的胜义性质,会走入歧途。因此,格鲁派特别强调必须掌握心的胜义性质──自性空。所以密宗的大手印修法是:一方面透过脉气的训练,使「能观的大乐心」呈现,一方面用此心去现观「所观的空性」。「所观」必须正确,「能观」才有其价值,才能获得所要的果。
六、结语
由前述各派的论典可以看出:除了显教的大手印是指「心的空性」以外,各派都以空乐双运的密宗大手印为重点。将空乐双运的光明心如何呈现出来,各派的看法略有不同:宁玛派、萨迦派及噶举派,倾向于保持心的无分别,在松坦中揭露出光明的心性,其用功方式与汉地禅宗的「默照禅」有相通之处。而格鲁派则认为必须先对「空性」作详细的抉择。将空性作所观的对象,并以俱生大乐心作能观者,如此才能达成「空乐双运大手印」,而后进入「二谛双运大手印」,最后达成佛果──「无学双运大手印」。
(政大民族学报第21期,1994,页53-60)
《西藏大手印的思想》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