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體性。此大樂性緣空性境,成無分別,即此樂空無別妙智上,專一而住。依此經曆四種瑜伽次第,則成最勝悉地。如是修習樂空雙運,即方便、勝慧雙運的大手印,此則名爲『唯一白法』阿伽陀藥。(劉立千譯,西藏人民出版社,1984)
故知顯教的大手印是直接觀修心性,經由「非遮之理」──否定心的真實存在,由此而了悟心的自性空。密教的大手印則利用「拙火定」使大樂光明心呈現,經由四種瑜伽(1專一瑜伽、2離戲瑜伽、3一味瑜伽、4無修瑜伽),達成樂空雙運的大手印,以證佛果。《土觀宗派源流》又指出修習大手印有頓漸之別:
若不能修風息攝入中之道的鈍根,則當暫令其修顯教規的大手印。利根又有二種:
1若于前生或上半世,已淨治前前諸道,風息入中已得熟練,在開始時,便可在心的體性上,專注而修,因之引風息入、住、融于中,現前體驗到本元之心,此則名爲頓悟之人。
2若前生或上半世未善淨治前前諸道,得到熟練,則應先修共道,受灌頂,修生起和圓滿二次第。這樣的人,則名爲漸悟之士。
此中「頓悟」之人近于漢地禅宗說的「上上根器」,這一類人自然會風息進入中脈,直接就可以觀察心的體性,可以很快證悟本來面目。《岡波巴大師全集選譯》中,岡波巴大師在《教言廣集零選》中說:
一個人如果想『即身成佛』,修習『大手印』法是最重要的!所謂大手印者,就是叁世一切諸佛的心,那無二的智慧!這要到那裏去尋找呢?要到自己的心中去尋找。…
第一步要了達心之體性,然後要于此心體得熟練,最後要于心體得自在。(張澄基譯,法爾出版社,1985)
以上是說修行者應從自己的心中去尋找明朗空寂的「俱生智慧」,並能于入定、出定時同樣熟練,最後得到心的自在,這樣的心又稱作明體、俱生智、平常心、本元、離戲等,《教言廣集零選》中說:
平常心者,就是這個不爲任何法相所摻雜,不被世間意識所攪亂,不爲沈掉和妄念所鼓動,當下安置于本來之處(的自心)。
此處明顯地指出,大手印的最終標的是達成「平常心」,這與漢地禅宗的趙州法師與南泉下列問答完全一致:
(趙州法師)一日問泉曰:「雲何是道?」
泉曰:「平常心是道。」
師(趙州)曰:「還可趣向也無?」
泉曰:「擬向即乖。」
師曰:「不擬爭知是道?」
泉曰:「道不屬知、不屬不知。知是妄覺、不知是無記。若真達不疑之道,猶如太虛,廓然蕩豁,豈可強是非耶?」
師于言下悟理。(T49,p844c)
五、格魯派的看法
格魯派的格桑嘉措在其著作《大樂光明》中指出:
1大手印分成顯教的大手印以及密宗大手印。密宗的大手印又分成「因大手印」及「果大手印」。「因大手印」又分成「空樂雙運大手印」及「二谛雙運大手印」。
2在顯教的大手印中,大手印指空性。由于證悟空性可以脫離輪回的痛苦,因此稱之爲「大」:由于空性是萬有的究竟性質,萬有也不脫離空性而存在,因此稱之爲「手印」。叁大法印中的「諸法無我」就是顯教的大手印。
3在密宗的大手印中,「大」,指俱生大樂心;「手印」,指空性。因此密宗的大手印指「空樂雙運」。
4空樂雙運大手印是以「能觀的俱生大樂心」,去體悟「所觀的空性」。俱生大樂心是非常微細的心,當修行者將氣入、住、融于中脈後,才能産生。
5二谛雙運大手印是指修行者具足「清淨幻身」及「勝義光明心」。清淨幻身是世俗谛,勝義光明心被稱作勝義谛,此二者同時在一人身心上具足,因此稱作「二谛雙運大手印」,又稱作「有學雙運」。
6果大手印就是佛果,具有「七支和合」:a受用圓滿,b和合,c大樂,d無自性,e大悲周遍,f利生無間,g無滅。果大手印又稱作「無學雙運」。
7空樂雙運就是智慧、方便雙運:智慧指對空性的正確了悟,是佛法身之因;方便指俱生大樂心。伴隨俱生大樂心的最細氣是佛色身之因。(英國智慧出版社,1982年)
所以,在格魯派的密宗大手印的修法中,所觀的空性,與顯教並沒有有任何不同。在修行中所要體悟的是「自性空」,而不是「樂」或者「明」。心的「樂」或者「明」的覺受,只是心的世俗的性質而已,同樣,「無念」也是心的世俗性質。只有心的自性空,才是心的勝義性質。將樂、明、無念,當作心的勝義性質,會走入歧途。因此,格魯派特別強調必須掌握心的勝義性質──自性空。所以密宗的大手印修法是:一方面透過脈氣的訓練,使「能觀的大樂心」呈現,一方面用此心去現觀「所觀的空性」。「所觀」必須正確,「能觀」才有其價值,才能獲得所要的果。
六、結語
由前述各派的論典可以看出:除了顯教的大手印是指「心的空性」以外,各派都以空樂雙運的密宗大手印爲重點。將空樂雙運的光明心如何呈現出來,各派的看法略有不同:甯瑪派、薩迦派及噶舉派,傾向于保持心的無分別,在松坦中揭露出光明的心性,其用功方式與漢地禅宗的「默照禅」有相通之處。而格魯派則認爲必須先對「空性」作詳細的抉擇。將空性作所觀的對象,並以俱生大樂心作能觀者,如此才能達成「空樂雙運大手印」,而後進入「二谛雙運大手印」,最後達成佛果──「無學雙運大手印」。
(政大民族學報第21期,1994,頁53-60)
《西藏大手印的思想》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