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长阿含经》和《长部》的核心教导▪P4

  ..续本文上一页师、佛、世尊,出兴于世;演说正法,上语亦善、中语亦善、下语亦善,善义、善味,纯一满净,梵行显示。若族姓子、族姓女,从佛闻法,得净信心,如是修学:见在家和合欲乐之过,烦恼结缚,乐居空闲,出家学道,不乐在家,处于非家,欲一向清净,尽其形寿,纯一满净,鲜白梵行。我当剃除须发,着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作是思惟已,即便放舍钱财、亲属,剃除须发,着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正其身行,护口四过,正命清净,习贤圣戒。

  

(二)【定定型句】

  守诸根门,护心正念。眼见色时,不取形相;若于眼根住不律仪,世间贪忧、恶不善法常漏于心,而〔令〕于眼起正律仪。耳、鼻、舌、身、意起正律仪,亦复如是。彼以贤圣戒律成就,善摄根门,来往、周旋、顾视、屈伸、坐卧、眠觉、语默,住智正智。彼成就如此圣戒,守护根门,正智、正念,寂静远离,空处、树下、闲房独坐,正身正念,系心安住。断世〔贪忧〕,离贪欲,净除贪欲。断世瞋恚、睡眠、掉悔、疑盖,离瞋恚、睡眠、掉悔、疑盖,净除瞋恚、睡眠、掉悔、疑盖。断除五盖:恼心、慧力羸、诸障阂分、不趣涅槃者。(T2,p176a)

  

  此段经文中,【戒•定型句】含身清净、语清净、命清净,【定•定型句】有相同的断五盖,但是没有提及四禅。此经属于「念住相应」,因此在【戒•定型句】、【定•定型句】之后,接着教导修习四念住。此处引用经文时,有所改动的词句用〔〕标出。

  《杂阿含经》中,最短而完整的【三学•定型句】是出现在《杂阿含832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三学。何等为三?谓增上戒学、增上意学、增上慧学。

  

(一)【戒•定型句】

  a何等为增上戒学?

  b若比丘住于戒,波罗提木叉,具足威仪、行处,见微细罪则生怖畏,受持学戒,是名增上戒学。

  

(二)【定•定型句】

  a何等为增上意学?

  b若比丘离诸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初禅具足住;乃至第四禅具足住,是名增上意学。

  

(三)【慧•定型句】

  a何等为增上慧学?

  b若比丘,此苦圣谛如实知,此苦集圣谛、此苦灭圣谛、此苦灭道迹圣谛如实知,是名增上慧学。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T2,p213c)

  

  今将此经全文录出,可以看出《杂阿含经》的文句短而扼要,此处释尊亲自教导短而完整的【三学•定型句】及其基本内涵。

  由前引诸经可以明显看出《长阿含经》、《中阿含经》、《杂阿含经》的【三学•定型句】一个比一个简短,这完全符合《瑜伽师地论》所说的:

  

  事契经者,谓四阿笈摩:一者、《杂阿笈摩》,二者、《中阿笈摩》,三者、《长阿笈摩》,四者、《增一阿笈摩》。《杂阿笈摩》者,谓于是中,世尊观待彼彼所化,宣说如来及诸弟子所说相应;蕴、界、处相应;缘起、食、谛相应;念住、正断、神足、根、力、觉支、道支、入出息念、学、证净等相应;又依八众,说众相应。……即彼一切事相应教,间厕鸠集,是故说名《杂阿笈摩》。即彼相应教,复以余相处中而说,是故说名《中阿笈摩》。即彼相应教,更以余相广长而说,是故说名《长阿笈摩》。即彼相应教,更以一、二、三等渐增分数道理而说,是故说名《增一阿笈摩》。如是四种,师弟展转传来于今,由此道理,是故说名阿笈摩,是名事契经。」(T30,p772c)

  

  释尊教导时,依对象的不同而有长短不同的开示,阿难尊者在结集经藏时,将文句短的经文,编集在《杂阿含经》;将文句中的经文,编集在《中阿含经》;将文句长的经文编集在《长阿含经》;依照法数一、二、三等编成《增一阿含经》。经文文句长短不同,但其内涵却是完全相同的,都是以三学为其核心的教导。

  

  五、结语

  

  《长阿含经》中以【三学•定型句】出现的经典有:《阿摩昼经》、《种德经》、《究罗檀头经》、《坚固经》、《倮形梵志经》、《三明经》、《沙门果经》、《布咤婆楼经》、《露遮经》等9经,南传的《长部》更加上《摩呵梨经》、《阇利经》、《须婆经》,共达12部经,强烈显示出「三学」是《长阿含经》的核心教导所在。由经论的配合,可以看出《阿摩昼经》(N20)中【三学•定型句】包含完整的戒学、定学、慧学要义,也含摄整个佛法的修学次第,并以出家众为主角,其后在《长阿含经》中出现的【三学•定型句】经文,则以省略文出现,而其实质内容则完全相同,由此可知《长阿含经》和《长部》的核心教导在于三学,而不是「破诸外道」而已。

  

(《法光学坛》2003)

  

  

  

《《长阿含经》和《长部》的核心教导》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