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介绍阿姜力的内观要点▪P2

  ..续本文上一页脱出,我们将找到快乐,因为快乐是来自痛苦中脱出。这就是为何佛陀教导我们要我们内心专注,生起宁静、安祥以及内在的财富,以此来偿还我们的债。我们将获到快乐与安闲。我们所有的负担与痛苦都将从心中消失而进入完全的自由。

  10.我们心中有二种念头,善巧与不善巧的。不善巧的念头是当我们的心以贪、瞋、痴的不好方式来想过去或未来的事。当这个发生时,心就是烦恼的奴隶。至于善巧的念头是以好的或善良的方式参与过去或未来的事。如果我们想从役奴中解脱,我们必须试着放下这二种念头,使它们不存在于心中。

  11.如果我们想从奴役中完全赎回自己,就必须培养身体的四大:地、水、火、风的完满,练习禅修并利用纯粹呼吸的感受,使身体的每一部分舒畅、营养。当内心纯净,身体舒畅时,就像田地有足够的雨和地下水来营养农作物,也就是,禅修坚固而进入初禅,具足了寻、伺、喜、乐、心一境性五支。「寻」就像耙地,「伺」就像翻土、播散种子。「喜」像农作物开始发芽。「乐」像花朵开了,「心一境性」像果实长大成熟且甜,同时果实的种子包含着其性质。这意思是,每一粒种子是未来另一棵包含枝、花、叶的树。一个人所种下的种子,将长成一棵树,像种子自己来处的树一样。

  12.同样的,当我们使心全神贯注,将得到智慧,了知自己的过去,也许很多世,好好坏坏,快乐与痛苦。这种智慧使我们对存有与投生失去兴趣与激情,并觉乏味。内心将放下对自我与身心现象的执取,不再执着于过去、未来、好好坏坏的种种念头和想法,而进入平等舍的状态。如果我们再进一步用功,将切除更多的存有与投生。当内心得到「种性智」时,由世俗进入出世,将看到什么会死、什么不会死。它将以觉悟来开花:觉知不死,明亮于脱离念头、负担与内心的烦恼。如果我们这样练习,将到达不生不死的实相,这是最高的快乐,而进入解脱。这是我们如何偿还我们的债而不再欠一点点。就如经上所说的,在解脱时,自己有智慧知道:「已解脱了。此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不受后有。」

  13.为了这个理由,我们要立志清理我们的心,使自己从忧虑与烦恼中解脱出来。忧虑与烦恼是痛苦、不满的根源。使安祥、平静与明亮的快乐在内心生起,就如同从累赘的负债中解脱束缚一样。我们自由了—超越一切痛苦与压力所及的范围。

  愿一切众生活得快乐,免于敌意。

  愿众生分享这些来自本人行善的祝福。

  四、如何禅修

  以单跏趺坐着,右脚摆在左脚之上,两个手掌摆在你的小腿上,右手摆在左手上,保持上身挺直,闭上你的眼睛,但是不要紧闭得像在入睡。你的视觉神经必须保持某程度的运作,否则你会昏沉。

  继续注意你的心是否停留在入出息上,你必须保持控制心的觉知力,譬如,当气息进入时,想「佛」;气息出去时,想「陀」,要专心,不要忘记或让心跑掉。放下所有你外面的职责,也不管所有外在的念头和想法。只有保持你的心在呼吸上而没有别的。不要将你的注意力移到其它任何东西上。

  通常,当你禅坐时,会有许多过去或将来的念头涌现,而干扰你的禅修品质。这些念头,不管它们是有关过去或未来的事情、有关世间或佛法,都是不好的。它们只会给你添加麻烦和痛苦。它们使心不安定、扰动,而不能获得任何安祥与平静,因为过去的事已经过去了,未来的事还没有到来,所以我们不知道它们是否会符合我们的期待。

  我们必须将心固定在当下的呼吸上。当我们观察呼吸并同时想着「佛」「陀」;想着呼吸的心理,称作「寻」。当我们开始对呼吸评估时,我们就放下「佛」「陀」,开始观察每一个入出息在体内的影响能够感觉多远,当气息进来时,是否感觉舒适?当它出去时,是否感觉放松?如果不感觉舒适和放松,就改变它。当你的心不断伺察呼吸时,放下「佛」「陀」,此时你完全不需要它。让觉知力充满全身,在入息时,开始感觉好象气息充满全身。当我们放下「佛」「陀」,我们对呼吸的评估变得更细腻,心的移动将平静下来,并且变得专注,外在的想法将静止下来。「静止下来」并不表示我们的耳朵听不到或变聋了,它表示我们的注意力不跑到外在的想法,或过去与未来的念头,而是完全停留在当下。当我们以这个方式将自己的注意力固定在呼吸上,不断保持注意,并且观察气息如何流动,我们将知道入息和出息像什么:它们是否舒适?何种呼吸使我们觉得好?何种呼吸使我们觉得紧张而且不舒适?如果呼吸觉得不舒适,试着调整它,使它生起一种舒适而松弛感觉。

  当我们继续以这个方式观察并评估呼吸,正念和自我的觉知就会充满体内,并发展出宁静、洞见与智慧。

  五、禅坐的理由

  禅坐使人的内心宁静并且正确了解事物,使人能够更清楚看事情。禅修使人消除压力、烦恼与愤怒。禅坐得宜,内心自然清明而集中,身体也健康。于佛法哲理,应努力去理解正法,诵读并明白经文,而且以禅修净化内心。

  

  

《介绍阿姜力的内观要点》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