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也不生嗔恨心。”“你真的?我就试验、试验。”歌利王把身上宝剑拔出来了,就把手给剁下来了,说:“我现在把你的手剁下来了,你嗔恨不嗔恨?”这个老修行说:“我不嗔恨。”“哦!好!你不嗔恨,真有点本事,你尽打大妄语,你心里嗔恨,你口里讲不嗔恨,你来骗我!我是一个最聪明的人,你能骗得了我?好,你既然说你能忍辱,不生嗔恨,你那个手,我也给你剁下来了。”把那个手也剁下。
剁下了又问:“你嗔恨不嗔恨?”这个老修行说:“还是不嗔恨”。于是乎,歌利王又拿著宝剑,又把两只脚给剁下了,剁其四肢又问:“你嗔恨不嗔恨?”老修行说:“我还是不嗔恨,不单不嗔恨,我若成佛,还要先度你。”
老修行发了这个愿。当时天龙八部、护法善神就发脾气了、就下大雨。这个老修行就说:“我不嗔恨,有什么证明呢?我要是嗔恨你,我这个手脚就不能恢复如故了;我要是没有嗔恨心,我这个手脚就恢复如故,像我原来的有手有脚,就证明我没有嗔恨;我要是有嗔恨,就不会这样子。”释迦牟尼佛在因地说过这话之后,手脚果然又恢复如故。这护法善神,一看歌利王这么恶,把老修行四肢给断了。于是乎,就大显神威,下雹子打这个歌利王。
歌利王也知道厉害了,看老修行有这么大的神通变化,于是乎跪到老修行面前求忏悔。老修行就发愿说:“我若不成佛啊,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我若有一天成佛,我就先度你成佛。你若不开悟不成佛,我也不成佛。”因为这样子,所以佛成佛了,就到这个鹿野宛去,先度这个憍陈如。这老修行,就是释迦牟尼佛,憍陈如就是歌利王。所以佛因为在往昔有这个愿力,要度对他最不好的这个人。
那么我们听见这一段公案,谁对我们愈不好,我们要发愿,成佛的时候要度他。不要说,你对我这么不好,等我成佛的时候要叫你先下地狱,不要发这种愿。
佛到了鹿野苑,为五比丘三转四谛*轮。
初转四谛法:
此是苦,逼迫性。
此是集,招感性。
此是道,可修性。
此是灭,可证性。
二转四谛法:
此是苦,我已知,不复更知。
此是集,我已断,不复更断。
此是道,我已修,不复更修。
此是灭,我已灭,不复更灭。
三转四谛法:
此是苦,汝应知。
此是集,汝应断。
此是道,汝应修。
此是灭,汝应证。
佛说完了这三转四谛*轮就说:“汝等为客尘所转,故尘不可出。”憍陈如一听这“客尘”两个字,他就开悟了。什么叫做“客”呢?客,就不是主人。什么叫做“尘”呢?尘,就是不干净的东西。我自性就是主人,自性是清净的。所以他当时就开悟,叫“解本际”,就明白本来的道理。
“不论男女”:女人也可以证果,男人也可以证果,证果就是声闻,就是阿罗汉。好像鸠摩罗什法师他的母亲,就是证三果的圣人。
“四谛观行”:观行,就是观察来修行。观察修行什么呢?四谛法:苦、集、灭、道。知苦、断集、慕灭、修道。要修这四谛的法门。
“隐实示权”:本来这些声闻,有的是大权教的菩萨,来示现这个权教的声闻,所以这叫“隐实”;把实在的功德都隐起来了。“示权”,示,就是指示,权,就是权巧方便。你不要认为他是声闻,这是小乘,你就轻看他。不要这样子,他不是完全都是大菩萨,但其中一定是有的。这个大乘菩萨,他又现一个小乘的身,来接引这个小乘,然后回小向大,所以叫“隐实示权”。
五、天法界
六欲梵天,五戒十善;
种有漏因,轮回难断。
“六欲梵天”: 六欲天,就叫欲界天。有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这叫三界。我们现在都在这个六欲天的四王天里包括著。我们直接所看见的这个天,就叫四王天,有四大天王管著。这个天是在须弥山的半山腰上。
古来中国的人,不知道有佛,就知道有上帝。所以商汤王的时候,他祭天就用黑牛来祭天,他就说:
曰予小子吕。敢用玄牡。敢召于皇皇后帝。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他说“曰予小子吕”:汤王他的名字叫吕,他说小子,就是很客气说我是一个很没有用的小子,一个小孩子的样子。“敢用玄牡”,就是我敢用黑色的牛,“敢召于皇皇后地”:我很至诚恳切地,告诉上帝。说什么呢?说“朕躬有罪,无以万方”:朕我一个人若是有罪,不要加到一般老百姓身上去。万方,就是万方的老百姓。
“万方有罪,罪在朕躬”:说一般老百姓如果有罪,不怪他们,因为我没有教化好他们,所以他们的罪都应该给我。所以古来的圣人,他是这样自己责罚自己,不像现在的人,明明自己有罪,“喔!不关我事,那是他的。”“那是他的不对嘛,怎能怪我呢?”“你这个上帝,真是不公平,为什么他那么有钱?我这么穷?”怨天尤人,什么事情不说自己的不对,就找人家的不是。古来的圣人,是认自己错的。
忉利天是欲界之第一天。第二天是“帝释天”。这个天在中间,东边有八天,西边有八天,南边有八天,北边有八天,四八三十二天,这是第二欲天。 第三天是“焰摩天”。这个天上的天人非常快乐,一天到晚都唱歌。唱什么歌呢?就是我快乐得很呀!昼夜六时他都是快乐的,所以“焰摩”翻译过来叫“时分”,每一个时分他都是快乐的。
第四天是“兜率天”。“兜率”翻译过来叫“喜足”。时时都欢喜,时时都满足,这就是知足常乐。因为知足,所以常常快乐;就是一天到晚都无忧无愁的,没有烦恼。又叫“知足天”,因为他们能知足常乐,且无忧愁无烦恼。第五天“化乐天”。这天的天人,他会变化他的快乐。思衣衣来,思食食至,变化自在,故非常快乐。
第六天是“他化自在天”。他化,就是他自己本来没有快乐,他能把其他天上的快乐,拿来做为他自己的快乐。为什么他要把旁的、天上的快乐拿到他自己来?就因为他不讲道理;好像人间的土匪,抢人的钱做为他自己的钱,把人家的东西抢来,做为他自己的东西,不顾他人之死活。这里有许多天魔及其眷属。
“六欲梵天”:梵天,就是大梵天、梵众天、梵辅天。他们是修“五戒十善”所得天上的福报,这都是种有漏的善根。他们“种有漏因”:种有漏的因,所以“轮回难断”:自己生死要自己了,修出世因才得以超脱轮回。
六、阿修罗法界
修罗性暴,有福无权;
好勇斗狠,浮沉业牵。
“阿修罗”,是梵语,翻译过来叫无端正;无端正就是丑陋。男的阿修罗,相貌非常地丑陋,爱向外斗争;女的阿修罗,相貌非常地美丽,爱用心来斗争,也就是所谓的妒嫉、障碍、无明、烦恼。这一类的众生,自成一个法界,但是又通于其他的三法界,所以在四道里头,都有阿修罗。总而言之,无论在哪一个道里边,好斗争的、脾气非常大的,愿意指挥其他的人,不愿意受其他的人指挥;愿意管其他的人,不愿意受其他人的管,这都是修罗的表现。
人间修罗有善恶之分,善的阿修罗就是国家的军队、兵、将军;恶的阿修罗,就是土匪、小偷、偷人东西的、抢抢人东西的、好打人的、好杀人的,这都叫阿修罗。
天上的阿修罗,他和天兵、天将去作战。一天到晚,想要抢帝释天的宝座,想要把帝释天打倒了,他去做帝释天。可是他战来战去,总要失败的。为什么呢?因为他可以在天上享受这个天福,但是他不能有权利。所以他虽然和天兵、天将作战,始终是失败的。
畜生阿修罗,它就愿意欺负其他的同类,欺负其他的畜生,好像豺狼、老虎、狮子,都想吃其他的畜生,就因为它是一种修罗性。还有蛇、鹰,都是阿修罗。
鬼里头也有阿修罗,他就欺负其他的鬼。这鬼里头也有善鬼、也有恶鬼。这恶鬼啊,在鬼里头,他也不讲道理。本来鬼就是不讲道理的,他在这个不讲道理的里边,更不讲道理。
“修罗性暴”:他性非常暴躁的,“有福无权”:他有天福,而没有天权。想要争权夺利,但是也争不到,“好勇斗狠”:他就是好斗争。现在你看这个世界,都是修罗世界,都讲斗争、斗争;斗争这个,斗争那个,你把我斗倒了,我把你斗臭了。“浮沉业牵”:由他业力牵引著到那业道里头去。所以人修行,切记不要和人斗争,不要好勇斗狠,不要性暴,那么就和修罗脱离关系了。
总而言之,阿修罗就是不讲道理,无论对任何人,他常常要发脾气。要详细分析起来这个阿修罗,在这个九法界里头的众生,有五个法界里头都有阿修罗。畜生法界里边,飞禽有飞禽的阿修罗,走兽有走兽的阿修罗;好像那鳄鱼,那就是水里的阿修罗。马也有阿修罗,有这个马在里边,这马群就很多麻烦,这叫“害群之马”。牛也多数是阿修罗,这个牛性,就是阿修罗的性。狗更是阿修罗,人若爱养狗,常与狗接近,也可能成修罗性格,所以小心一点,不要跑到阿修罗里头去。
七、人法界
人道和合,功罪相间;
德升孽降,岂有他焉!
人道也有善,也有恶。这个人的性情很温和的,和谁都能合得来,所以说“人道和合”。“功罪相间”:人也不是完全善,也不是完全恶。完全善就升到天上去了,完全恶又去做畜生、做饿鬼、堕地狱了。所以又有一点功,又有一点罪;或者功多过少,或者功少过多。功多罪少的,就生在富贵的家庭;功少罪多的,就生在贫困的家庭。在这里边千差万别,随著各人所造善恶业的多少而有分别。不是纯阴,也不是纯阳。纯阴者就会变鬼去,纯阳者就升天了,不会做人了。
“德升孽降”:你做善功德,就向上升一升;你若造罪孽过,就向下降一降。“岂有他焉”:其他人不会叫你堕地狱,不会叫你去做饿鬼,不会叫你去变畜生,都是你自己造的。所谓“自作自受”,自己做自己就去受去,这是人道。
八、畜生法界
畜生好贪,多而无厌;
将黑作白,是非莫辨。 …
《十法界不离一念心》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