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蒋贡拿旺累巴尊者传

  蒋贡拿旺累巴尊者传─往生弥陀净土的藏密大成就者

  蒋贡拿旺累巴仁波切系于一八六四年生于多康噶图一地,系第一世蒋扬钦哲(一八二○至一八九二年),第一世蒋贡康慈(一八一八至一八九九年),和蒋扬仁钦多杰等诸位大师的心子,其学养与修持证验之丰富不但闻名于西藏且驰名于整个中亚。

  累巴仁波切幼时即能痛念无常而发心修行,当他修习菩提心时,他的亲弟弟不幸被人杀死,累巴仁波切非但并未生起怨怼、报复之心,反而深深地悲悯凶手的无明业障,显示出仁波切菩提心之真切与清净。

  累巴仁波切在九岁时,于萨迦哦支派所属寺院的堪布座下出家、受沙弥戒,并接受喜金刚灌顶。又依当地一位名为拿旺西竹嘉措的大师,开始其初止之修学,在读、写、文法上均奠下良好基础,并接受了许多灌顶;由于累巴仁波切的好学不倦,因此对各种显密经典均能如实通达。大约二十五岁时,他又依止了一位前藏的大师蒋伯天津修学,蒋伯天津以身为大护法玛哈嘎拉之化身而闻名,曾在古吉寺完成了一亿遍玛哈噶拉七字咒之念诵;累巴仁波切由这位大师处,得到了玛哈嘎拉外、内、密之全部教法。

  然后累巴仁波切离开了他位在前藏的家乡,来到后藏的哦大寺,依止拿旺洛竹宁波大师,得到许多深奥之教法,并且领受了具足戒。这位大师是当今萨迦茶支派领──秋吉崔津仁波切的先祖。累巴仁波切从他领受具足戒起,直到七十二岁圆寂为止,一生茹素、不食酒肉,即使是在密秘荟供修法时亦然,他仅将酒、肉触及其舌而已;平日并以最简朴的方式取其生活所需,同时他也过午不食,夜不倒单,持戒十分精严。当然他是一位真正的比丘,因此他仅着三衣,身无长物,一切均依律仪而行,具有最完美的道德行为。正如印度的世亲菩萨所说:「一个人若先具足了坚固完美的道德律仪基础,则种种功德自然就会生起,一切修学及证悟皆奠基于此。」

  当累巴仁波切二十七岁时,他来到前藏的佛教中心──德格,与第一世蒋扬钦哲旺波,以及第一世蒋贡康慈两位大师相见。他当时很穷,将自己的全部家财背负在肩上,步行到德格去,路途十分遥远而艰辛。他在德格停留了数年,很想得到钦哲仁波切的教诲;但是他实在太穷了,无法供养上师,因而感到自己的处境十分困难。

  有一次累巴仁波切很想参加钦哲仁波切举行的一系列深奥灌顶和教学法会。当时,参加法会的人有数百位,其中包括了出家男众、在家二众和各行各业的人,对于受法的人并没有资格限制。而累巴仁波切非常谦虚的坐在最后一排,心中非常渴望得到这些灌顶和教法。突然,坐在大寺法座上的钦哲仁波切望着累巴仁波切说:「把这个来自噶的肮脏和尚丢出去!」所以他就被抛到寺外去了。起初他想:「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在我身上发生呢?」但是他对钦哲仁波切的信心从未动摇过。于是下一回传法时,累巴仁波切与先前一样,他又来参加,非常谦虚地坐在最后面,希望能得到教法,此时钦哲仁波切又指着他说:「把这个褴褛的和尚丢出去!」在众目睽睽之下这种的事,一共发生了五次之多。

  如果是我们去见一位上师,而上师对我们的态度,未如我们的期望,或只是不停地责骂,可能我们的信心一下子就全部丧失。然而累巴仁波切在这种情况之下,被抛出去多次,而他对上师的信心仍丝毫未曾动摇过,也从不对上师的行为感到嫌恶。相反地,他却认为钦哲仁波切确是文殊师利菩萨;而他自己真是个无知且罪业深重的众生,上师的做法是为了能净化他过去所造的果报和罪业。

  累巴仁波切就是如此不间断地提醒自己生起信心:上师就是觉者的清净见和清净观。不过,累巴仁波切仍多次地在众人面前受辱,然后被抛出去,最后他感到实在非常的沮丧和烦恼,因他为了求法而从远方来,受了很多委屈,却无法得到上师的教法。然而,他仍视上师──钦哲仁波切与佛陀无二无别。

  这时有一部钦哲仁波切的传记正印行中,其中讲到钦哲仁波切,过去世如何是中国五台山的具玛拉密渣大师,而未来将如何化身为身、口、意、功德、事业五位上师。于是对钦哲仁波切生起极大的信心,而且累巴仁波切发愿:如果他能得到钦哲仁波切的教法,他必定精进修持,直至开悟、证果,立誓要成为萨迦派的大师之一。可是目前他实在很难亲近钦哲仁波切,也很难得到想学的教法,即使如此,累巴仁波切仍从未对钦哲仁波切丧失信心。

  累巴仁波切在德格渴望得到钦哲仁波切的教法,但因自己实在太贫困、毫无资产,以致无法供养上师。然而他确实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比丘,律己甚严,他仅仅有的就是肩上的那条破旧的袈裟。累巴仁波切在行为上从不犯戒,不沾酒肉,与他生活一起的出家人,经过一段时间共处后,都留下深刻的记忆,于是给他取了一个外号叫「褴褛者」。

  终于,有一位出家人与累巴仁波切是很好的朋友,他很喜欢累巴仁波切,而且与钦哲仁波切很亲近,可以见到钦哲仁波切,所以累巴仁波切将自己对钦哲仁波切的感受告诉了他,以及极想亲近得到他的教法,并说明自己目前困难的处境等。于是这位出家人便代替累巴仁波切向钦哲仁波切说:「有一位比丘非常优秀,自律甚严,很想得到您的教法,但是却无法见到您!」钦哲仁波切说:「他是谁啊?」这位出家人说:「他就是那位褴褛的比丘。」

  于是他把自己所见有关累巴仁波切的各种良好品性都告知钦哲仁波切,以此因缘,累巴仁波切终得亲近且受教于钦哲仁波切,也跟随寺院中的其他上师学法,他和钦哲仁波切的秘书──彻仁札西学习文法和文学,与寺庙里的其他大师学中观哲学、菩萨道,这些大师都回报钦哲仁波切说:「累巴仁波切学习过程的表现是非常的优秀,且极具有智慧!」于是钦哲仁波切,终于传授了累巴仁波切深广奥秘殊胜的教法。譬如:萨迦巴的金刚瑜珈母、萨迦班智达与文殊师利菩萨合一的修法,各种律仪誓愿、菩萨戒、还有许多密乘的殊胜灌顶和教法。

  此外,累巴仁波切在德格还拜噶玛噶举派第一世蒋贡仁波切为师,学到了九十五种的灌顶和教法。他还追随约三十位大师学习,最重要的是萨迦哦寺的住持──洛竹宁波;从这一位大师得到「道果」教法。在这三十位大师中,累巴仁波切对钦哲仁波切和蒋贡仁波切最深具信心,他经常对这两位上师不断祈请,在完成了德格数年的求法和修学后,累巴仁波切回到自己的家乡──噶。

  在家乡住了一段日子后,不久,累巴仁波切的父亲过世了,接着他又接到上师们相继圆寂和许多朋友也过逝的消息。这些事使他非常悲伤,并对轮回生起了极大的出离心。

  三十七岁那年,为了进行严格的闭关修行,累巴仁波切在山中找到一个非常隐蔽的洞窟,并且用岩石将洞石封住,仅留了个小洞做为食物和送水的窗口,将自身封闭于此石窟中达十五年之久,在这十五年中,累巴仁波切严持戒律,精进不懈地修持着。

  闭关开始时,累巴仁波切有一本观音修法的精简教本──名为《摩尼卡布》,此书在西藏甚为通行,当时阅读后,知道了观世音菩萨深奥教法的所有殊胜功德,令他感动得热泪夺眶,身毛皆竖,于是便将法本顶在自己的头上以表尊重,然后说道:「我必须终身修行观音法,念诵六字大明咒,这样此生必定能够证悟。」接着他又想,在西藏确实有很多人修持观音法因念诵六字大明咒而得成就,然而在萨迦派里,少有人专门修持「道果」,因「道果」是非常困难、深奥的,很少人能够彻悟,于是他决定选择以「道果」做为他的修行之路,并将「道果」的传承复兴发扬起来。但这是一条非常困难且深奥的证悟之道,因此他觉得必须向萨迦班智达祈祷,以获得传承的全部加持。为达到目的,累巴仁波切将萨迦班智达作为一切皈依对象的总集化现,而虔诚地祈祷着。

  累巴仁波切有一幅萨迦班智达的唐卡,这幅唐卡是按照萨迦班智达──文殊师利菩萨合修法所绘制的,其身相是橘色、头戴班智达帽,手持大般若经和智能剑,周围环绕着许多供养天女,以及他的大施主──当时的蒙古皇帝。累巴仁波切把这幅唐卡挂在墙上,代表所有皈依境,然后持诵修持许多种不同的皈依文,包括皈依上师、佛、法、僧的四皈依文,六皈依文以及皈依佛、法、僧三宝的三皈依文。

  总的说来,累巴仁波切一共做了两百四十万次的皈依祈祷。此外,他又特别向萨迦班智达祈祷,其祈祷文是萨迦班智达亲自写的,也就是《因明论理宝藏》一书中的第一偈,他每持诵此祈祷文一次便礼拜一次,最后圆满了四百一十万次,对萨迦班智达的礼拜和祈祷念诵。累巴仁波切还修持金刚萨埵、百字明一百八十万次,又很谨慎地修了一百万次的七支曼达供养。

  累巴仁波切又体悟到,欲将自心完全地转向佛法、对佛法生起坚固的信心并深得其感受,必须先体悟无常的真理。因此,他专心观修无常,为期长达十二个月之久,因为体悟无常是非常的重要。另外,他也完成了许多其他的供养和修行,包括修了七十万次的水供,并向萨迦班智达做了一百五十万个酥油灯供养。累巴仁波切的修行非常注重对萨迦班智达的祈祷、供养和观修,为完成这些供养,需要大量的酥油,在这十五年中,他却从未吃过一滴酥油,因为酥油全部都用于点灯供养萨迦班智达了,如此虔诚地苦修之下,累巴仁波切终能完成一百五十万个酥油灯供养。

  其间,当累巴仁波切完成了相当多的酥油灯供养时,他还想要更多的酥油,以用来修更多的供养。此时护持他闭关的是他的母亲,由山下将他的生活所需带上来,所以酥油也是由她带来的,于是他向母亲要求更多的酥油,他母亲听了很生气的说:「你应该知道我们很穷困,要拿到酥油,并带至山上是很困难的,而你却坐在里面吃酥油。」累巴仁波切回答说:「妈,我未曾吃过这些酥油,连尝都没尝过,所有的酥油都用来供养萨迦班…

《蒋贡拿旺累巴尊者传》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