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察了地域、时辰、种姓和母系血统等悉皆圆满后,这才人胎的。所以,降生于何处的那个地方,就属于大圣莲花手①之化田、广寒雪山绵亘环抱的境中分作卫藏教区②、多堆人区③和多麦马区④等三大区中的后者一多麦雅莫塘⑤地之中心、十八德康地方之精粹宗喀,即现在大丛林塔尔寺座落之地,这便是大师出生地。于彼地方,种姓与母系血统圆满、七代传宗未断的亲属与亲
戚最极兴旺。在曼的代族中,有父名卡切·鲁邦喀和母名辛萨阿曲二位生子六人,其中第四子便是这位宗喀巴大师。关于出生于何时的时辰,按普氏历算⑥,是在佛涅檠后的二千二百
三十七年。若按克珠杰所著的《时轮大流》算,则在佛灭后的二千一百九十一年,即大蒙古王妥甘铁木尔十七年藏历第六饶回之三十一年《公元 1357》称做持金的火鸡年《丁酉年》的十月十五日凌寅时。于此时辰,这位称做一切人天世间之未熟识的密友、摄一切佛与佛子之
智慧悲心于一身的本体、三界法王夏·宗喀巴·洛桑扎巴的盛誉白幡高高飘扬三界的大师,便在诸多奇异的吉兆中降生了。这是佛王法主所同意的。此外,还有主张降生于初十的说法。出生后,在凡人的心目中,说是从剪断脐带中流出赤血落于地上,从此自然长出了一株殊胜的白旃树,树的每一只叶上都天然地印有狮子吼佛像在和[此处应插入图像]《阿喏吧昨》的咒字。此树日渐茂盛,所以,佛像就达到了十万尊,故而公许谓十万佛像旃树。关于由此大师的功业,
① 莲花手:观普菩萨的异名。 ”
② 卫藏教区:习惯上指卫为前藏,藏为后藏。元史作乌斯藏。
③ 多堆人区:指今昌都地区到甘孜阿坝自治州一带。元史作朵甘思。
④ 多麦马区:即今青海省安多地区。元史作脱思麻。
⑤ 雅莫塘:意为报春花。
⑥ 普氏历算:昔巴·天成海所创的历算学派。普巴·天成诲是西藏一位有名的历算学家。1447年著有《白莲宗教论》等书。
即于此处形成了多麦讲修的法源这座大丛林塔尔寺的历史,即如下面当讲。复次,克珠·唐吉敏巴讲道:
“所成初身苗,
分际乃德花,
众香圆具藏,
此奇谁不思。”
彼时,住于秋喀山间小庙的法主顿珠仁钦《义成宝》①在其梦中梦到由于祈祷,再再亲见了金刚大威德之圣容,故而真正看到在宗喀方向有一金刚大威德面手圆具之身后,听到说:明日此时将来此地沟口。此间稍安勿躁。云云。因此,为了观察此是何义,便打坐参禅。由此得知乃是那个在宗喀地方出生的小儿后,想到此乃特意安排的吉兆,便于大师出生的第二天,将甘露丹丸、护身结、显灵的大威德画像和《婴儿养育法》读本等交与其近住弟子一个具戒比丘送了去。由此情理也说明宗喀巴大师是吉祥金刚大威德的真化身。这是无需以他类经文来证明的。
二、此身获得功德的情况
《一》一切功德之本是受持律仪戒的情况
如是童子,虽然一时年幼,还未长大,但是,对于进入大宝佛门,其心却成极迫切之情。故于年三岁时,当被迎为大蒙古王②的供养上师的迦玛四世法王•若比多吉住于夏宗山中小寺时,便由其父带去,从此法王受了近事成,授记将成为能展示同真佛一样的
① 顿珠仁钦:噶当喇嘛。宗喀巴大师学显密法最早的上师。
② 大蒙古王:即元顺帝。
宏化的大掌教正士,起法号为衮噶宁布。彼时,当法主顿殊仁钦被大师之父迎请到家中时,此法主向大师父亲赠送了大量马羊等厚礼后,讲道:“请将汝子交与我。”其父应诺,欣然献与。这是佛王法主所讲。但是,圣者吉美旺布所著的《噶当教派史》中却说:“年三岁时,父亲应诺献与法主•顿珠仁钦。年到六岁时才来到法主跟前。”从此到十六岁之间,
便一直在甲穹寺①住于此法主近前。对于所教授的诸经典,不论何种,仅一过目和念诵,就全记心中。在年到十七岁时,法主•顿珠仁钦便令大师进入吉祥大威德、铃派的胜乐、喜金刚和金刚手等的坛场而授灌顶,为师起密号为顿悦多吉 《不空金刚或义成金刚》。所以,在共同的心目中是首先进入了按照此年寿的本尊坛场,圆受了四灌顶河流②,故而播下了
四身③生力旺盛的种子,将持明④的三昧耶⑤和律仪,视若眼珠而守护。此后,由法主任亲教师⑥,大本•迅努森格《童狮子》的弟子迅努降秋《菩提童子》任轨范师⑦,因前期已经出家,所以正受了沙弥律仪⑧,起法号为洛桑扎巴班《善慧称吉祥》。在此等期间,大师不顾求教之劳,全以法主的决断,完满受学了《金刚界》、《顶》、《吉祥最胜》和《法界》的语灌顶;《九顶不动佛》和《五部陀罗尼》等下三部;
① 甲穹寺;又名甲穹札寺,青海省内一寺庙。公元1349年,顿珠仁钦所倡建。宗喀巴大师十六岁入藏以前,均住此寺中。
② 四灌顶:宝瓶灌顶、秘密灌顶、智慧灌顶、句义灌顶或第四条顶。
③ 四身:佛所具备的自性身、智慧法身、受用报身和变化身。证得四身以此为果。
④ 持明:修持密宗,证得成就者。明谓密宗本尊大乐智慧。深入修持此智慧者称为持明。
⑤ 三昧耶:不可逾越的金刚誓词。
⑥ 亲教师:即堪布。
⑦ 轨范师:对自己的徒众,从法财上给予利益的善知识。梵音译作阿阇黎或阿遮利耶。
⑧ 沙弥律仪:沙弥戒。沙弥所应受的戒律。即十戒,有谓三十六戒。
红黑怖三种大威德①、卢那直三种传规②、金刚手大势至和金刚手大轮等无上部的诸灌顶、传经和要门等。于是法王•顿殊仁钦便知此宗喀巴大师将成为教主后,便从此年幼时起取为已有,改编了以养育、教习显密经文和本尊念诵之门,增长智慧的诸多方便,并以于金刚乘门使僧人成熟的诸多门类,全如对待将成一株高大药树之幼苗一样地爱护培育着。当年到二
十五岁时,大师见到佛教内库③那七类别解脱律仪④中那如宝顶殊胜的最胜者唯是比丘戒⑤,并想到佛教住世的关键亦唯取决于此后,便前往雅若朗杰寺⑥,由噶希瓦•楚程仁钦《戒宝》⑦任亲教师,由吉增堪布•喜饶贡布《慧怙》⑧任羯摩师⑨,由东尊•索南多吉《律师•福金刚》任屏教师⑩,正好补充足数,于善信的僧伽中,正受了从迦湿弥罗班钦传
① 红黑怖三种大威德:是萨迦派的密法,红、黑、怖畏三种“阎曼德迦法”。
② 卢、那、直三种传规:是关于密法胜乐金刚修法的三种风规:1、卢伊巴派;2、那波巴或黑行派;3、直布派或铃派。
③ 佛教内库:律学和毗奈耶经的异名。
④ 七类别解脱律仪:别解脱戒之依报有七种,谓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或男居士、优婆夷或女居士;正学女,即介于具足比丘尼与沙弥尼二戒中间戒之女性。
⑤ 比丘戒:比丘律仪。认可终身戒绝一切损他诸罪及罪因的别解脱戒。
⑥ 雅砻朗杰寺:尊胜寺,在今山南。
⑦ 噶希瓦•楚程仁钦:噶希瓦,意为四难论师,即精通《律本论》、《现观庄严论》、《因明论》和《中观论》四大论典,能以之立宗答辩人的称号,后来成为一种学位名称。楚程仁钦住持雅砻朗杰寺时,为宗喀巴授比丘戒。
⑧ 吉增堪布•喜饶贡布:吉增是寺名在今尼木县内。喜饶贡布是1385年为宗喀巴授戒的羯摩师。
⑨ 羯摩师:羯摩阿奢黎。授戒时宣读“羯摩文”的戒师。
⑩ 屏教师:《毗奈耶经》所说五轨范师之一。授比丘戒时,私下询问受戒人是否具备堪当比丘条件的戒师。
承①的近圆戒②,将一切人天世界福田③皆树为神圣,将所受的学处遮制④的细而又细的开遮⑤以内者守护如睛,故由增上戒学⑥:大宝充满了心相续。如是克珠•唐吉钦巴讲道:
“天资最极调柔德,
梵行使得老天仙,
亦似粗鲁愚凡夫,
童成此时雪域粹。”
(二)广求多闻获得教理功德的情况
大师想到浩若大海的佛经旨趣,应当依止善巧的舵手善知识,以闻思善断增益,如理了知一切行止取舍之处后,心中便生起了欲往卫藏之愿,而且法主上师也赐教劝慰道:“救汝危难天大眷,增广智慧是文殊,无量寿佛祗多黎⑦,成办顺缘多闻子。从人与非人的危害中给以拯救并成办顺缘的天是六臂护法。此等亦是我的本尊,皆施与你,是故不得中断此等的
念修与食子。”此外又吩咐道:“首先闻思这样做,此后皆应如是行。”等,即是将闻思方法的程序,此后实修此等之义,其后应当成熟诸化机的教诲,做了偈句的讲说。师徒互相于依依不舍之情中,殷重互致保佑。大师于年十六岁藏历水鸡年(1372年),与二位舅父结伴,随同直工派的毕本•旦玛仁钦(进贡使•柯玛宝)
① 迦湿弥罗班钦传承:萨迦班钦二十三岁从释迦室利学法,受比丘戒,由此传出的比丘戒律传承,即称迦湿弥罗班钦传承。
② 近圆戒:即具足戒。佛教比丘和比丘尼所受的戒律。因与沙弥、沙弥尼所受的十戒相比,戒品具足,故名近圆戒。
③ 福田:供境、供养对象,如三宝等。
④ 遮制:制戒或遮戒。佛为制止某种罪行特别制定的教规。
⑤ 开遮:允许和阻止。
⑥ 增上戒学:七种别解脱戒和三种菩萨戒。
⑦ 祗多黎:意为胜者,由胜四魔故。
等多麦的许多商旅一道,犹如求蜜之蜂飞赴花园似地向卫藏法源走去。大师全然不思征途艰辛之苦,对于寻求正法,全如常啼菩萨①之行,保持着顽强、勇敢和坚毅,前进在路途之上。首先经昌都来到了直工吉祥林间,从塔布噶举派②…
《藏传佛教格鲁派史略》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