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察了地域、時辰、種姓和母系血統等悉皆圓滿後,這才人胎的。所以,降生于何處的那個地方,就屬于大聖蓮花手①之化田、廣寒雪山綿亘環抱的境中分作衛藏教區②、多堆人區③和多麥馬區④等叁大區中的後者一多麥雅莫塘⑤地之中心、十八德康地方之精粹宗喀,即現在大叢林塔爾寺座落之地,這便是大師出生地。于彼地方,種姓與母系血統圓滿、七代傳宗未斷的親屬與親
戚最極興旺。在曼的代族中,有父名卡切·魯邦喀和母名辛薩阿曲二位生子六人,其中第四子便是這位宗喀巴大師。關于出生于何時的時辰,按普氏曆算⑥,是在佛涅檠後的二千二百
叁十七年。若按克珠傑所著的《時輪大流》算,則在佛滅後的二千一百九十一年,即大蒙古王妥甘鐵木爾十七年藏曆第六饒回之叁十一年《公元 1357》稱做持金的火雞年《丁酉年》的十月十五日淩寅時。于此時辰,這位稱做一切人天世間之未熟識的密友、攝一切佛與佛子之
智慧悲心于一身的本體、叁界法王夏·宗喀巴·洛桑紮巴的盛譽白幡高高飄揚叁界的大師,便在諸多奇異的吉兆中降生了。這是佛王法主所同意的。此外,還有主張降生于初十的說法。出生後,在凡人的心目中,說是從剪斷臍帶中流出赤血落于地上,從此自然長出了一株殊勝的白旃樹,樹的每一只葉上都天然地印有獅子吼佛像在和[此處應插入圖像]《阿喏吧昨》的咒字。此樹日漸茂盛,所以,佛像就達到了十萬尊,故而公許謂十萬佛像旃樹。關于由此大師的功業,
① 蓮花手:觀普菩薩的異名。 ”
② 衛藏教區:習慣上指衛爲前藏,藏爲後藏。元史作烏斯藏。
③ 多堆人區:指今昌都地區到甘孜阿壩自治州一帶。元史作朵甘思。
④ 多麥馬區:即今青海省安多地區。元史作脫思麻。
⑤ 雅莫塘:意爲報春花。
⑥ 普氏曆算:昔巴·天成海所創的曆算學派。普巴·天成誨是西藏一位有名的曆算學家。1447年著有《白蓮宗教論》等書。
即于此處形成了多麥講修的法源這座大叢林塔爾寺的曆史,即如下面當講。複次,克珠·唐吉敏巴講道:
“所成初身苗,
分際乃德花,
衆香圓具藏,
此奇誰不思。”
彼時,住于秋喀山間小廟的法主頓珠仁欽《義成寶》①在其夢中夢到由于祈禱,再再親見了金剛大威德之聖容,故而真正看到在宗喀方向有一金剛大威德面手圓具之身後,聽到說:明日此時將來此地溝口。此間稍安勿躁。雲雲。因此,爲了觀察此是何義,便打坐參禅。由此得知乃是那個在宗喀地方出生的小兒後,想到此乃特意安排的吉兆,便于大師出生的第二天,將甘露丹丸、護身結、顯靈的大威德畫像和《嬰兒養育法》讀本等交與其近住弟子一個具戒比丘送了去。由此情理也說明宗喀巴大師是吉祥金剛大威德的真化身。這是無需以他類經文來證明的。
二、此身獲得功德的情況
《一》一切功德之本是受持律儀戒的情況
如是童子,雖然一時年幼,還未長大,但是,對于進入大寶佛門,其心卻成極迫切之情。故于年叁歲時,當被迎爲大蒙古王②的供養上師的迦瑪四世法王•若比多吉住于夏宗山中小寺時,便由其父帶去,從此法王受了近事成,授記將成爲能展示同真佛一樣的
① 頓珠仁欽:噶當喇嘛。宗喀巴大師學顯密法最早的上師。
② 大蒙古王:即元順帝。
宏化的大掌教正士,起法號爲衮噶甯布。彼時,當法主頓殊仁欽被大師之父迎請到家中時,此法主向大師父親贈送了大量馬羊等厚禮後,講道:“請將汝子交與我。”其父應諾,欣然獻與。這是佛王法主所講。但是,聖者吉美旺布所著的《噶當教派史》中卻說:“年叁歲時,父親應諾獻與法主•頓珠仁欽。年到六歲時才來到法主跟前。”從此到十六歲之間,
便一直在甲穹寺①住于此法主近前。對于所教授的諸經典,不論何種,僅一過目和念誦,就全記心中。在年到十七歲時,法主•頓珠仁欽便令大師進入吉祥大威德、鈴派的勝樂、喜金剛和金剛手等的壇場而授灌頂,爲師起密號爲頓悅多吉 《不空金剛或義成金剛》。所以,在共同的心目中是首先進入了按照此年壽的本尊壇場,圓受了四灌頂河流②,故而播下了
四身③生力旺盛的種子,將持明④的叁昧耶⑤和律儀,視若眼珠而守護。此後,由法主任親教師⑥,大本•迅努森格《童獅子》的弟子迅努降秋《菩提童子》任軌範師⑦,因前期已經出家,所以正受了沙彌律儀⑧,起法號爲洛桑紮巴班《善慧稱吉祥》。在此等期間,大師不顧求教之勞,全以法主的決斷,完滿受學了《金剛界》、《頂》、《吉祥最勝》和《法界》的語灌頂;《九頂不動佛》和《五部陀羅尼》等下叁部;
① 甲穹寺;又名甲穹劄寺,青海省內一寺廟。公元1349年,頓珠仁欽所倡建。宗喀巴大師十六歲入藏以前,均住此寺中。
② 四灌頂:寶瓶灌頂、秘密灌頂、智慧灌頂、句義灌頂或第四條頂。
③ 四身:佛所具備的自性身、智慧法身、受用報身和變化身。證得四身以此爲果。
④ 持明:修持密宗,證得成就者。明謂密宗本尊大樂智慧。深入修持此智慧者稱爲持明。
⑤ 叁昧耶:不可逾越的金剛誓詞。
⑥ 親教師:即堪布。
⑦ 軌範師:對自己的徒衆,從法財上給予利益的善知識。梵音譯作阿阇黎或阿遮利耶。
⑧ 沙彌律儀:沙彌戒。沙彌所應受的戒律。即十戒,有謂叁十六戒。
紅黑怖叁種大威德①、盧那直叁種傳規②、金剛手大勢至和金剛手大輪等無上部的諸灌頂、傳經和要門等。于是法王•頓殊仁欽便知此宗喀巴大師將成爲教主後,便從此年幼時起取爲已有,改編了以養育、教習顯密經文和本尊念誦之門,增長智慧的諸多方便,並以于金剛乘門使僧人成熟的諸多門類,全如對待將成一株高大藥樹之幼苗一樣地愛護培育著。當年到二
十五歲時,大師見到佛教內庫③那七類別解脫律儀④中那如寶頂殊勝的最勝者唯是比丘戒⑤,並想到佛教住世的關鍵亦唯取決于此後,便前往雅若朗傑寺⑥,由噶希瓦•楚程仁欽《戒寶》⑦任親教師,由吉增堪布•喜饒貢布《慧怙》⑧任羯摩師⑨,由東尊•索南多吉《律師•福金剛》任屏教師⑩,正好補充足數,于善信的僧伽中,正受了從迦濕彌羅班欽傳
① 紅黑怖叁種大威德:是薩迦派的密法,紅、黑、怖畏叁種“閻曼德迦法”。
② 盧、那、直叁種傳規:是關于密法勝樂金剛修法的叁種風規:1、盧伊巴派;2、那波巴或黑行派;3、直布派或鈴派。
③ 佛教內庫:律學和毗奈耶經的異名。
④ 七類別解脫律儀:別解脫戒之依報有七種,謂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優婆塞或男居士、優婆夷或女居士;正學女,即介于具足比丘尼與沙彌尼二戒中間戒之女性。
⑤ 比丘戒:比丘律儀。認可終身戒絕一切損他諸罪及罪因的別解脫戒。
⑥ 雅砻朗傑寺:尊勝寺,在今山南。
⑦ 噶希瓦•楚程仁欽:噶希瓦,意爲四難論師,即精通《律本論》、《現觀莊嚴論》、《因明論》和《中觀論》四大論典,能以之立宗答辯人的稱號,後來成爲一種學位名稱。楚程仁欽住持雅砻朗傑寺時,爲宗喀巴授比丘戒。
⑧ 吉增堪布•喜饒貢布:吉增是寺名在今尼木縣內。喜饒貢布是1385年爲宗喀巴授戒的羯摩師。
⑨ 羯摩師:羯摩阿奢黎。授戒時宣讀“羯摩文”的戒師。
⑩ 屏教師:《毗奈耶經》所說五軌範師之一。授比丘戒時,私下詢問受戒人是否具備堪當比丘條件的戒師。
承①的近圓戒②,將一切人天世界福田③皆樹爲神聖,將所受的學處遮製④的細而又細的開遮⑤以內者守護如睛,故由增上戒學⑥:大寶充滿了心相續。如是克珠•唐吉欽巴講道:
“天資最極調柔德,
梵行使得老天仙,
亦似粗魯愚凡夫,
童成此時雪域粹。”
(二)廣求多聞獲得教理功德的情況
大師想到浩若大海的佛經旨趣,應當依止善巧的舵手善知識,以聞思善斷增益,如理了知一切行止取舍之處後,心中便生起了欲往衛藏之願,而且法主上師也賜教勸慰道:“救汝危難天大眷,增廣智慧是文殊,無量壽佛祗多黎⑦,成辦順緣多聞子。從人與非人的危害中給以拯救並成辦順緣的天是六臂護法。此等亦是我的本尊,皆施與你,是故不得中斷此等的
念修與食子。”此外又吩咐道:“首先聞思這樣做,此後皆應如是行。”等,即是將聞思方法的程序,此後實修此等之義,其後應當成熟諸化機的教誨,做了偈句的講說。師徒互相于依依不舍之情中,殷重互致保佑。大師于年十六歲藏曆水雞年(1372年),與二位舅父結伴,隨同直工派的畢本•旦瑪仁欽(進貢使•柯瑪寶)
① 迦濕彌羅班欽傳承:薩迦班欽二十叁歲從釋迦室利學法,受比丘戒,由此傳出的比丘戒律傳承,即稱迦濕彌羅班欽傳承。
② 近圓戒:即具足戒。佛教比丘和比丘尼所受的戒律。因與沙彌、沙彌尼所受的十戒相比,戒品具足,故名近圓戒。
③ 福田:供境、供養對象,如叁寶等。
④ 遮製:製戒或遮戒。佛爲製止某種罪行特別製定的教規。
⑤ 開遮:允許和阻止。
⑥ 增上戒學:七種別解脫戒和叁種菩薩戒。
⑦ 祗多黎:意爲勝者,由勝四魔故。
等多麥的許多商旅一道,猶如求蜜之蜂飛赴花園似地向衛藏法源走去。大師全然不思征途艱辛之苦,對于尋求正法,全如常啼菩薩①之行,保持著頑強、勇敢和堅毅,前進在路途之上。首先經昌都來到了直工吉祥林間,從塔布噶舉派②…
《藏傳佛教格魯派史略》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