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藏傳佛教格魯派史略▪P8

  ..續本文上一頁教主•直工京俄法王③聽受了《大乘發心儀軌》、《大手印》和《五具》的指教等大部分直工派全集的經教。從蘇曲巴•貢噶洛追《助教•慶喜智》聽受了《金剛鬘》的灌頂。向蔡巴門巴•衮喬郊(蔡巴噶舉派醫師•寶救)④學習了醫療方面的典籍,掌握了八支⑤,故而未經多久便十分精通了經文、要門和實

  踐。此後未作久住,便前往大學院聶塘德瓦堅寺⑥,依聶塘巴•紮西森格(吉祥獅子)⑦和座主格貢瓦(善滿意)二位,聽受了《法緣》。由阿阇黎雲丹嘉措《功德海》⑧任主教師,由阿阇黎邬堅巴任副教師,聽受了從《文殊怙主薩班大疏》上所講解的般若波羅密多經典《現觀莊嚴論》及其本釋並做了修道養心。僅用十八天就極其娴熟地通達了正文的一切詞句。未經多久,又十分精通了《般若波羅密多》的全部文義,使得阿阇黎和所有同師弟子也都對此大聖的智慧和智能深感驚奇。又從

  

    ① 常啼菩薩:印度法勝論師的弟子。

  ② 塔布噶舉派:藏傳佛教噶舉派兩大傳承之一《另一傳承爲香巴噶舉》。淵源于瑪爾巴、米拉日巴,創始于塔布拉結《1079—1153》。此派以後,派系繁多,有“四大八小”之稱。一般所謂噶舉派,實指此派傳承系統。

  ③ 直工京俄:即白欽卻耶,是直工噶舉派創始人郊巴•義敦貢布的弟子朱、噶、卻叁位大師之一。

  ④ 衮喬郊:意爲寶救亦稱拉傑•衮喬郊。拉傑,意爲醫師。他是蔡巴噶舉派僧人,住持公塘寺。1373年,宗喀巴大師從他學習醫學理論。

  ⑤ 八支:西藏醫學分疾病爲不同的八支:全身病支、兒童病支、婦女病支、魔鬼病支、創傷病支、中毒支、返老支和壯陽支。

  ⑥ 聶塘德瓦堅寺:譯作極樂寺。在拉薩西南聶塘附近。是噶當派的主要寺廟。⑦ 聶塘巴•紮西森格:是聶塘德瓦堅寺的座主。1373年,宗喀巴從他學習顯密教典。

  ⑧ 雲丹嘉措:是德瓦堅寺的阿阇黎住持。宗喀巴大師從他學經。

  

  共許爲降仁巴大師①的大善知識,聽受了《經莊嚴論》等慈氏的其余諸論並做到了徹底理解。年十九歲上,大師在衛的桑普寺②和德瓦堅寺等處,進行了《現觀莊嚴論》的遊學辯經,從而博得了一切善知識大德的不禁信服,美名傳遍了雪域全境。此後來到了夏魯寺③,參見了布敦一切智的心傳弟子住持紮才巴•仁欽朗傑(聲明因明師•寶勝)④,聽受了《勝樂彌勒十叁尊》的灌頂。又從此處去了薩迦和覺摩朗寺⑤,

  從薩桑•瑪底班欽⑥聽受了各種法的口教並從法主巧勒南傑⑦學習了《六支加行》的指教等。在此期間,先後去往薩迦寺、大經院俄寺⑧和乃甯寺⑨等處,亦進行了《現觀莊嚴論》的立宗辯論。年二十歲時,前往年堆孜慶寺⑩,參加夏祀法會,從大智者年本•貢噶班(喜慶祥)聽了一回《現觀莊嚴論》的甚深講說。此師十分精通講學,故而大師深感滿意。尤其依止年本的門徒,已成吉祥

  

    ① 降仁巴:是德瓦堅寺住持。宗喀巴大師從他學習彌勒、龍樹的諸論典。

  ② 桑浦寺:在拉薩西南聶塘河東,現屬堆龍德慶縣。1073年,俄勒比協饒所建,是後宏期講傳性相教理的大寺院。原名內邬托。

  ③ 夏魯寺:在後藏日喀則縣內。初建于十一世紀。十四世紀初,元代西藏著名曆史學家布敦久住此寺,僧徒甚多,形成夏魯派。相傳舊時寺中藏有梵文經典甚多。

  ④ 紮才巴•仁欽朗傑:是布敦大師的弟子。宗喀巴大師從他學經。

  ⑤ 覺摩朗寺:原爲薩迦派屑寺。在後藏南木林縣內。

  ⑥ 薩桑•瑪底班欽:薩桑是地名,在薩迦附近。瑪底班欽是兌補巴的弟子。宗喀巴大師從他學過《五明論》等。

  ⑦ 巧勒南傑;別名珀東巴。珀東是地名,在日喀則以西的彭措嶺境內。巧勒南傑,意爲全勝。他是兌補巴的最大弟子,曾繼兌補巴住覺摩朗寺和昂仁寺的座主。⑧ 俄寺:即艾旺卻丹寺,在納塘以西附近。

  ⑨ 乃甯寺:座落在後藏扛孜縣南部的一座古寺院。據傳阿底峽在駐錫此寺時曾爲其開光。

  ⑩ 年堆孜慶寺:年堆,即後藏年楚河上遊。該寺在江孜縣境內。

  

  薩迦派教主的至尊仁達瓦•迅努洛追①爲主師,學習了將《俱舍論》從其本釋上所作的指授。因此,這種指授就不僅僅根據經中文句,而是一種將整個經文的中心意思,善加條理,據其要點能給以心得的指授,所以,大師生起了大信樂。由于大師對諸難點做了詳細的問辯,所以至尊仁達瓦亦被折服。夏祀法會結束後,師徒二人來到年堆桑丹寺,大師從至尊仁達瓦學習了《入中論》。彼時聞知邦譯師②的弟子堪欽譯師•降秋孜莫(菩提頂),已抵前藏,大師想到此大師已成爲當今《對法藏》之主,所以立願定要從此師學一回《阿毗達磨集論》的教授,于是起程去了拉薩,拜見了這位大譯師。

  但是,由于大譯師年事甚高,要速返後藏,所以聽受《對法藏》的願望未能實現。但是,據說學習了一些相屬的法類。從此又去了覺摩隆寺③,從堪布噶希巴•羅賽(慧明)④完滿學習了《律經根本律》及其本釋分支。在此期間,于大殿參加了齋僧茶會。在諸比丘進行《大般若十萬頌》的修習中,在講說《般若經》的期間,當大師講說《般若經》時,則入定于空性之義。所以在諸比丘連經中所講的法行和驅魔之詞句全無感受中,大師則一切粗略的妄想遊動悉皆退失,安住于一心專注明空無執⑤之心性。在如是心性中能保持住

  

   ① 仁達瓦•迅努羅追:仁達是地名.迅努羅追,意爲慧童《1349—1412》,十四世紀後半期,薩迦派一著名高僧。是薩迦衮噶班和瑪底班欽的弟子。爲布敦仁欽珠和宗喀巴大師之間的一個重要人物。原在西藏幾乎失傳的中觀應成這一派,由于他的努力才居于重要地位。薩迦派在顯宗方面有兩個支派,一派就是以仁達瓦爲首。仁達瓦是宗喀巴大師在顯宗方面的主要老師。

  ② 邦譯師:即無著的弟子洛追登巴《安慧》。

  ③ 覺摩隆寺:是噶當派格西•拜底劄迥巴所建,後在宗喀巴時代變成格魯派寺院,在今拉薩市堆龍德慶縣境內。在色拉、甘丹、哲蚌叁大寺未建前,此寺爲前藏地區六大寺院之一。

  ④ 噶希巴•羅賽:羅賽是噶當派僧人。1377年,宗喀巴大師從他學習《律經》等時,他是覺摩隆寺的堪布。

  ⑤ 明空無執:系薩迦派之見。即自心體性不離明分爲明,明分全無形色可得爲空。即此明時顯空,明空雙運無別,遠離言說,不由造作,就是心性。

  

  于齋僧茶始終。從此處又經納唐寺。來到了薩迦寺,從至尊仁達瓦聞習了《大乘阿毗達磨集論》的甚深解說,以及學習了《釋量論》、《中論》和《律經》等的講說。從薩迦寺上師多吉仁欽(金剛寶)聽受了一回《歡喜金剛二品經》的薩迦派的解說。

  大師年二十二歲時,聽說從家鄉多麥有來人迎請,便去了拉薩。得知母親切盼自己返鄉,故答應遂返多麥。來到墨竹的拉隆後,當就多麥地區所需的一些修行又發起修道養心時,從一次閉關。

  修行中覺見無彼需要,遂決定不返多麥,便于墨竹拉隆閉關修證。

  在此期間,研讀了烏益巴•日班森格(理獅子)所著的《釋量論》的注疏,故對卻季紮巴(法稱)②的理論和理規,生起了強烈的真實信仰。其次,藏地諸先德唯將因明七論作爲抉擇名言學立論的共同理論,不承認是宣說趨赴解脫和一切智的道次理論。而由于宗喀巴大師總于明因的理論,別于《集量論》和《釋量論》做了詳細的研讀,所以,大師獲得的定解是一切因明理論不僅僅是能斷外知解的名言學立論,而由于能從正理法則上圓滿無誤地展示修持上下乘的次第,所以是修持的最勝教授。即如《宗喀巴大師傳》中所講:

  

   “于此比方因明學,

  學未學者一致說:

  經藏與因明七論,

  無趨赴菩提修次。”

  接著又講道:

  

   ① 納唐寺:由博朵瓦的再傳弟子冬循•羅追紮巴創建于1153年。此寺繼承噶當派所傳教法和迦濕彌羅班欽釋迦利室所傳戒律。十叁世紀時,該寺的堪布•均丹熱赤及其弟子衛巴洛賽將當時所有的藏譯叁藏佛經,編訂爲《甘珠爾》和《丹珠爾》,即佛說與論疏兩部藏文經典,刻板印行,故有納唐版大藏經之說。

  ② 卻吉紮巴:古印度一位哲學家,屬佛教瑜伽宗。他繼承並發展了陳那的因明、認識論的學說。著有名論七部。

  

  “佛法唯是欲脫徑,

  獲此定解自內心,

  包容二乘諸道要,

  出自理路故甚喜。”

  此後,秋祀法會時,來到了大經院埃寺,從大譯師南喀桑布(虛空賢)①聽受了《詩鏡》的講解。此後與仁達瓦一起,去了薩迦。

  在薩迦、桑浦和澤當②等各大寺院,進行了四部大經典③的立宗辯論,故使衛藏各大寺院的一切善知識和叁藏法師因受用了出自這位至尊大師智蓮的甜蜜善說喜宴而滿意。大師以出自辯才的教理辯駁——獅子的怒笑,製伏一切敵論的勝鼓雖于世間之頂鼓響,但是,宗喀巴大師卻毫無驕傲自滿之情,唯是最勝的文溫善良的本性。對此,一切高低貴賤者皆撒出贊美妙花,信仰的毛鬃無不聳動。美譽盛名均勻地傳遍了遼闊的南贍部洲整個大地。大師從此處又來到丹薩提寺④,參見了法王京俄•紮巴降秋(稱菩提)⑤。由于此師著有《正法隨筆》,故而深深敬信這位京俄大師,不禁淚流。

  據說後來再再傳出對住于京俄門下的諸弟子講了“如此年少青年能有如是功德大藏,吾之轉世即如此。”的心所⑥之語。彼時,大師從京俄大師學習了包括《…

《藏傳佛教格魯派史略》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薩迦世系史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