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军)译
《中观宗要品类论》 计半卷 仁杰峨(明论光)著,伯哲(吉祥积)译
《异见分别论》 若干卷(缺) 邬玛生格(中观狮子)著,却季协饶(法成)译
《牟尼密意庄严论》 同上 那嘎惹古巴达著,色哇扎(显称)和邦
洛敦(智坚)合译
关于入菩萨行的论著录目:
论著名 数目 著译者
《入菩萨行论》 三大目录中说:有六百颂,计二卷。但通称是一千颂 细哇拉(寂天)著,峨译师译
《入菩萨行九品颂》 若干卷(缺) 著者按:有人说洛卓弥舍巴(无尽慧)所著
《入菩萨行九品》(此论系无尽慧所著) 同上 此与《九品项》不同,但除《忏罪品》不另列和新旧译本有差别外,实际上是一部著作
《入菩萨行详解》 同上 协饶郡勒洛卓(智生慧)著,达玛扎(盛称)译
《入菩萨行释》 若干卷(缺) 格尾拉(善天)著,格尾洛卓(善才)译
《入菩萨行难义释》 同上 纳波色(黑尊者)著,却季协饶(法智)译
《入菩萨行详解》 同上 毗若遮那惹肯达著
《入菩萨行智慧品难义释三种之一种》 同上 峨译师译
《入菩萨行旨意明解》 同上 毗菩提真扎自著自译
《入菩萨行摄义》 同上 色领巴(金洲大师)著,纳措译师译
上述论著,属于般若类的论著共三十九种;属于中观两派(应成派和自续派)的论著共六十二种;属于入菩萨行类的论著共十种。共计一百一十一种。本著尚未找到的论著有《空性回诤论》一卷、《空性十二门根本释》二卷。
己三 “末转*轮”的诸经释论著目录:
经论名 数目 著译者
《十地经序分解说》 计一卷 释迦洛(释迦慧)著
《十地经释》 计十四卷又六十颂 阿阇黎世亲所著,耶喜德(智军)和伯哲(吉祥积)二人合译
《十地经释注解》 计十二卷 利玛珠(日成)著,伯哲(吉祥积)译
《佛地经释》 计二卷又四十颂 昂楚让波(性贤)著
《三摩地王经释名称鬘》 若干卷(缺) 绛伯扎(妙吉祥称)著,纳措译师译
《佛随念经释》 同上 阿阇黎世亲著
《三宝随念经释》 同上 阿阇黎无著著,释迦峨(释迦光)译
《伽耶山经注》 计一百三十颂 阿阇黎世亲著,耶喜德(智军)译
《伽耶山经糅注》 计二卷又一百颂 释迦洛(释迦慧)著
《入无分别陀罗尼释》 计二卷 莲花戒大师著
《一伽陀解》 若干颂(缺) 阿阇黎世亲著
《六门陀罗尼注》 计三十一颂 同上
《四法经注》 计二十四颂 同上
《四法经注解说》 计一卷 耶喜敬(智施)著,耶喜德(智军)译
《二伽陀注》 计二百颂 阿阇黎蔗阁(妙严)著
《普贤行愿王经注》 计一卷半 阿阇黎方象著
《普贤行愿王经注》 计一卷半 敬让(庄严贤)著的一种,伯哲(吉祥积)译
《普贤行愿王经注》 计二卷又二百颂 释迦协业(释迦友)著的一种,伯哲(吉祥积)译
《普贤行愿王经注》 若干卷(缺) 阿阇黎龙树所著,洛敦协饶(智具慧)译
《菩提忏罪经释》 同上 遮达里著
《忏罪经释》 同上 玛麦哲耶喜(燃灯智)著,纳措译师译
《忏罪经释》 同上 阿阇黎龙树著
《忏罪经释》(另一翻译本) 同上 传为鲁峨(龙主)著
《无尽意所说经释》 计二十卷 阿阇黎世亲著,伯哲(吉祥积)译
《宝积经迦叶品广释》 计六卷 阿阇黎洛敦(安慧)著,伯哲(吉祥积)译
《稻秆经摄颂根本释》 计四卷 阿阇黎龙树著,伯哲(吉祥积)译
《稻秆经广释》 计一卷半 莲花戒大师著
《初分缘起分别经解》 计四卷 阿阇黎世亲著,朗喀(虚空师)译
《初分缘起分别经解疏》 计十一卷 云敦洛卓(功德慧)著,朗喀(虚空师)译
《涅槃智经释》 若干卷(缺) 班遮萨谟遮著
《涅槃智经释》 同上 细哇拉(寂天)著,帕巴协饶(圣智)译
《解深密经略释》 计二百二十颂 阿阇黎无著著,耶喜德(智军)译
《解深密经略释》 计四十卷 缺名(详见下面的说明)
此部论著有人说是无著所著,这并不确实。从其成书的合理时间,可辨别其成为无著所著的理论根据中,辨别真伪之相说:“应阅拥有自在权力的主宰绛秋珠楚所著的《正量教言》”(认为无著所著的根据出自《正量教言》)。而且他借用了西藏论著的口吻,引据了《集论》和《量决定论》等论著中的教语。由此可知,他是西藏的一位善巧人士著的。可能是鲁伊绛称(龙幢)所著。
《解深密经广释》 计七十四卷 汉地圆测法师著,由廓却珠(法成)从汉文本译成藏文
《妙法莲花经释》 计二十卷 阿阇黎色扎那(地亲)著,由汉文本译成藏文
《楞伽经释》 若干卷(缺) 耶喜伯让(智吉祥贤)著
《如来藏庄严论》 同上 汉地和尚智金刚著,由汉文本译成藏文
本经疏类中尚缺的论著如下:
论著名 数目 著译者
《解深密经释大疏》 计六十卷 缺名
《解深密经弥勒品略解》 计二卷又七十颂 耶喜领波(智藏)著
《解深密经略释》 计一卷 缺名
《三摩地王经甚深法性释》 计二卷 同上
《十地经摄义》 计五十颂 同上
《妙法莲花经摄义》 计一百颂 同上
《宝云经释》 若干卷(缺) 同上
《佛随念经释》 计一部 同上
《妙法莲花经释》 若干颂(缺) 阿阇黎世亲著
《佛地经句义略论》 计八十颂 缺名
《胜义法门释》 计七卷 同上
《普贤行愿王释》 计五百颂 云敦峨(功德光)著
《解深密经释大疏》 计九卷 系由汉文本译成藏文本
《楞伽经广释》 计四十卷 同上
《楞伽经释》 计七百六十颂 同上
《楞伽经释》 计三卷 班智达惹他里那译
《法广母解说》 计四卷 缺名
《解深密经广释》 计七十五卷 应考证与汉地和尚圆测所著是否相同
关于瑜伽行“唯识宗”的论著目录:
论著名 数目 著译者
《大乘庄严经论本颂》 计三卷 弥勒菩萨著,伯哲(吉祥积)译
《庄严经论释》(即上一论颂的注解) 计一卷又七十颂 阿阇黎世亲著,伯哲(吉祥积)译
《庄严经论解合释》(即《世亲经论解的解说》) 计十二卷 邬婆塞峨窝里麦巴(无自性)著,伯哲(吉祥积)译
《庄严经颂初二颂解说》 若干卷(缺) 信那澎巴(利他)著,迅鲁却(童胜)译
《庄严经论释大疏》 计六十卷 传称阿阇黎洛敦(安慧)著,杰扎喜译
《庄严经论略义》 若干卷(缺) 遮那西(智吉祥)著,却季准珠译
《大乘最上要义论》又名《究竟一乘宝性论》 若干颂(缺) 弥勒菩萨著,洛敦协饶(智具慧)译
《大乘最上要义论释》 若干卷(缺) 阿阇黎无著著,洛敦协饶(智具慧)译
《辨中边论颂》 计七十颂 弥勒菩萨著,耶喜德(智军)译
《辨中边论广释》 计二卷又四十颂 阿阇黎世亲著,耶喜德(智军)译
《辨中边论广释注解》 计十一卷又二百颂 阿阇黎洛敦著,耶喜德等人译
《辨法法性论》 若干颂(缺) 弥勒菩萨著,纳措译师和嘎哇多杰(喜金刚)合译
《辨法法性颂》 若干颂(缺) 弥勒菩萨著,夏玛生嘉(狮胜)译
《辨法法性论释》 同上 阿阇黎世亲著,峨译师译
次为阿阇黎无著所著《瑜伽行地论》共五部计一百三十卷其细目列表如下:
论著名 数目 著译者
《瑜伽行地中根本诸论》(本地分中至十五地) 计二十六卷 阿阇黎无著著,耶喜德(智军)等人合译
《本地分中之一声闻地》 计十八卷 著译者同上
《本地分中菩萨地》 计二十卷又一百五十颂 同上
《瑜伽行地中地品次第》 若干颂(缺) 同上
《瑜伽行地中摄抉择》 计三十八卷又一百二十五颂 同上
《瑜伽行地中摄事》 计十九卷又十九颂 同上
《瑜伽行地中摄异门》 计二卷又一百二十五颂 同上
《瑜伽行地中摄释》 计一卷又二百五十颂 同上
《地品赞释》 计七卷(未译完) 著译者缺
《菩萨地释》 若干卷(缺)(未译完) 云敦峨(功德光)著
《菩萨地释》 计二十卷 嘉措真(海云)著,先由嘎觉二师住世时译后由纳措译师译
《菩萨地戒品释》 计五卷 嘉尾舍(胜子)著,耶喜德(智军)等人合译
《菩萨地戒品释》 若干卷(缺) 云敦峨(功德光)著,耶喜德(智军)等人合译
《摄大乘论》(系两种摄集论之一) 计三卷又二百七十颂 著者(缺)(著者按:系无著著),耶喜德(智军)译
《摄大乘论合解》 计十卷又三十颂 峨窝里麦巴(无自经)著,耶喜德(智军)译
《摄大乘论初殊胜处密意分别注解》 计十四卷 据《澎塘目录》说是世亲著
《摄大乘论释》 若干卷(缺) 诺季扎那(宝亲)著(著者按:宝亲和世亲,系翻译上的差别,应是世亲),纳措译师译
《对法集论》 计五卷(有说是六卷,实为五卷) 著者(缺)(按:实系无著所著),耶喜德(智军)译
《对法集论释》 计十一卷 嘉尾舍(胜子)著,耶喜德(智军)译
《入对法集经论心要广释》 计六卷又五十颂 著者(缺)。耶喜德(智军)译
《对法集论释》 若干卷(缺) 阿阇黎无著著,扎巴绛称(名称幢)和利玛绛称(日幢)合译
《五蕴论》 计一百三十二颂 阿阇黎世亲著,耶喜德(智军)译
《五蕴品类论分别解》 计四卷 阿阇黎洛敦(安慧)著,耶喜德(智军)译
《五蕴论解说》 计二卷又一百颂 云敦峨(功德光)著,耶喜德(智军)译
《五蕴论解》 计五卷 萨伊扎那(地亲)著,耶喜德(智军)译
《二十颂》(即《唯识二十颂》) 计二十颂 阿阇黎世亲著,耶喜德(智军)译
《二十颂释》 计一百三十颂 著译者同上
《二十颂释详解》 计两卷半 阿阇黎杜哇拉(律天)著,耶喜德(智军)译
《三十颂》(即《唯识三十论颂》) 计三十颂 阿阇黎世亲著,耶喜德(智军)译
《三十颂…
《佛教史大宝藏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