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教史大宝藏论▪P80

  ..续本文上一页《发菩提心诸论》。关于密乘方面:见行摄要的,如《密续集论》;抉择见的,如《菩提心释论》;开示生起次第的,如《密集修法》、《密集摄要》、《密集生起次第修法合经集论》、《曼荼罗仪轨》等二十种。开示圆满次第的,如《五次第》等。关于“医方明”方面的论著:如《治疗法一百种》等。关于修身格言方面的论著:有开示民众的,如《士夫修养心滴》;教诫臣宰的,如《智慧教诫百颂》;开示国王大乘见行合修的,如《宝鬘论》。此外还有《缘起算法》、《和合香法》、《点金术》等许多自撰精要的论著。其它释论,如《密集释论》、《圣稻秆经摄颂》等。《教授花穗》中说:“四手印,非龙树所著。”阿阇黎协饶迥勒洛卓(智慧生处)在其所著《入行论释》中说:“阿阇黎龙树也著有一部《集学论》。”如此等等,阿阇黎龙树在他享寿六百岁中,为教法作了许多事业。

  那时,塔卓迅朗德觉让波(乐行贤王)王,有一儿子名“具能童子”,当他的母亲给他一件无缝大衣的时候,他说待我执掌国政的时候,才需用这件妙衣。母亲说:“你不可能执掌国政,因为你父亲同阿阇黎龙树修长寿辟谷法,并获得成就,他的寿命将和龙树的寿命共存亡。”于是王子去到吉祥山阿阇黎龙树的住处,请求菩萨满足他的愿望,施给头首。龙树对他说法,他以利剑砍龙树的头,但未能伤。阿阇黎龙树对他说:“我往昔曾以吉祥草杀害昆虫命,方有此异熟业果报应,因此可用吉祥草断我头首。”王子用草断阿阇黎的头首后,从头首的脖根发出声音说:“我到极乐世界去,此身将来复入愈合。”王子拿走头首,又被药叉母夺去,丢在一由旬之外。传说头首和身躯两不腐坏,一年复一年地两相接近,最后合拢而复活,再作弘法利生的事业。梵文所谓“那迦阿殊那”中的“那迦”意为“龙”,龙含义生于法界,不住常断二边,拥有经教大宝藏,具足毁邪显正之见,故名为“龙”;“阿殊那”意为成政,其含义为能护持正法的国政。调伏一切罪过怨敌等类,因此名为“成政”。简摄其义即为“龙树”(树字成立义)。《明显句沦》中说:“常断二边处,谁能离边执,并证圆满觉,生起智慧海。正法宝藏中,甚深真实性,如其所通达,悲心作开示。由谁正见火,焚敌教如薪,世心诸黑暗,一切尽灭除。由谁无二智,一切法语箭,于诸人天众,应化世间中,与及三界处,善作胜方便,一切生有敌,咸被毁无余。应知是龙树,彼圣前敬礼。”又有颂说:“为求头而来,由悲施头去,佛子圣龙树,往生极乐刹。”有一部分人说的“《大云经》中说,我在“离遮毗”示寂后,过了四百年,有名“龙”比丘出世,彼能弘我正教法,后于净光世界中,成佛名“智慧生处光明如来””。而《大云经》中说:“于南方仙人秃头城中,有国王名“养衰”将出世。那时八十年中,正法衰坏,所存无几,在具福城大沙河美丽富饶的北岸,甘枣王种地区中,有“离遮毗”童子,世人见而喜悦,为了显现如来正法,具我名者将出世。彼于“龙种明灯如来”前,立下宏誓,“为能仁教法,愿舍生命”,彼能弘我教法”等语中,没有明显地说出“龙树”的名字。又有一些人说:龙树之名,犹如“释迦友”所认为的那样,这是应该加以考究的。又《大鼓经》中所说,对龙树作的记别语,也是应该加以考究的。

  阿阇黎龙树的弟子阿阇黎提婆:他由“楞伽岛”(有人说是锡兰)莲花中化生而出,那里的国王将他当作自己的儿子来抚养,到成年时,前往龙树座前求学,普遍地学习一切明处学术,和内外宗派,成为善巧精通者。那时,有一外道师名“未沸”,(藏语“麻柯”)修大自在天神有所成就,凡是胎生的人类,都难以和他较量诤胜。这一外道师对佛教作了许多摧残和损害的事,将大部分人引入他的教法中。他特来到那烂陀寺,那烂陀诸人士只好到吉祥山中,迎请住在山中的阿阇黎龙树前去对付。阿阇黎提婆应允他调伏这一外道师,当他来时,遇到大树女神向他求施眼珠,他施给了一只眼珠。此后,他战胜了外道师。那外道师问:“这一只眼睛,应怎样说呢?”阿阇黎提婆答道:具有三眼的威猛神,不见其真实;帝释虽具有千眼,也不见其真实;提婆因何只具有一眼,能见三有一切之真实。”阿阇黎提婆以正法义使外道一切诤论全归失败,于是将外道师引入佛教,后来这一外道师则成为班智达(即精通五明和内外宗派的大师)。据说阿阇黎提婆证得八地果。而《文殊根本续》中有颂句说:“非圣而具圣者名。”这是应加思考的。

  阿阇黎提婆对于无自性理义,曾广作开示,他摄略《中观四百颂》理义,而著述《中观学中论》、《中观灭妄论》(即断诤沦)、《成就破妄如理因论》;为了开示建立显密宗派,著有《智慧心要集论》等。关于密宗方面,对于抉择密教见行方面,有融合显密经教而著述的,如《摄行明灯论》(藏经目录中,译作《行合集灯》)、《理智成就净治心障论》等。关于成熟灌顶仪轨方面,著有《四座曼荼罗仪轨心要略集》。开示生起次第的,如《四座修法》、《智慧空行母成就法》、《供垛玛仪轨》。开示圆满次第的,有《一树难义释》等。有的说还著有《明灯论释》,但是否与时间相合,应加考究。

  又阿阇黎龙树的弟子“龙菩提”(藏语“鲁衣绛秋”),他精通一切内外宗派的教义,并亲见本尊,证得长寿成就。相传直到现时(著者的当时),仍未示寂,住在吉祥山中。这位大师著有《密集曼荼罗仪轨》、《五次第论释》等许多著述。

  阿阇黎月居士(藏语“真扎峨弥”),生于东方“跋迦那”地区,少年时代已成为一位精通学术的人士,他入赘“摩热那扎”国王的公主“达惹”。当一女仆呼公主“达惹”名时,他想到公主和本尊的名讳相同(月居士所依本尊为“救度母”,梵语“达惹”),是不允许的。祈祷本尊谅恕!当即私自逃离而被侍从拿获,问他何故逃走?他只好说出真实的缘因。国王知此事后,立即吩咐说:“他既然不和我女儿同居,将他投入恒河中去吧!”刽子手将他投入恒河时,由于他常修本尊救度母,在赞诵救度母时,救度母从恒河中幻化出陆洲,并亲自现身加持他。直到现时,那里的地名,仍叫作“月洲”。之后遇到一位渔夫,将他渡过恒河。后来摩热扎王也对他生起信仰,为他建造庙堂。最后他来到“那烂陀”,那里的人问他通达什么学术?他答道:“我只通达声明“巴尼巴”[125]、名称颂、一百五十赞颂等三种。”由此知道他是一位大善巧者,对他表示欢迎和尊敬。那时,他著有“医方明”等类的许多论著。后来至尊观自在菩萨对他启示说:“应多作大乘教法的论著。”因此他著有《月灯论释》、《入三身论》等许多论述。之后,有一门徒,系王种比丘,作恶多端。他为了调伏这一门徒,特著有《寄弟子书》和《巴尼利》相顺的声明论述三十二品七百颂及其支分词基、转变、字经、邬那等声义、“苏巴”及“帝”字等义,以此调伏这一门徒。当他作《妙吉祥(即文殊)赞》时,文殊菩萨也歪着头来听他的赞颂词,由此这一赞文被称为《文殊歪头赞》。

  那时,阿阇黎月称著有声明论《普贤颂》,月居士阅读这一佳作后,自愧所著的声明论述不好,想将自己的著作沉于水中,当他将自已的著作投入井中时,观自在菩萨对他说:“你以增上意乐(即赤诚之心)著作,定将大有禆益,从井中取出来吧!”于是又从井中取出,此井就叫作“月井”。据说喝了这口井的水,能使人心智锐利。

  那时,他和月称辩论,有时当日应作的答案,他要请教观自在菩萨后,待到明后日才作答。月称生疑,尾随追踪仔细观察,看见观自在菩萨正在指教他作答案,月称上前道:“恭请圣者勿作亲疏偏护之事?”说时菩萨手指未能及时缩回,所以至今称为“竖指大悲观音”。后来,月居土由于具足大功德而护持了佛的教法。

  阿阇黎月称生于南方“萨玛那”地方。这位大德对显密教义,彻底精研,并依龙树师徒论著而成为大善巧者。他五百生中[126],都获得文殊的加持。能从画中的乳牛身上挤出乳汁来,举手挥过石柱,毫无阻碍,如断春风。

  阿阇黎月称著有《五蕴品类论释》、《四百论释》、《入中观根本释》,特别是他著的《中观根本明句释》,为众称赞如日月光辉,最负盛名!和他著的《密集注释明灯》,被誉为最有名的“二明”论著。

  像这样的大德,还有“佛护”。他同月称一样,在这一时代里为一切学者称作“中观应成派”[127],也就是“中观行派”。阿阇黎“坝嘉”等为“中观经部行派”。慧心、吉祥隐、寂护、莲性、狮子贤等为“中观瑜伽行派”。他们都宣说龙树师徒的旨意。《明句释》中说:“龙树罗睺罗(对龙树的誉称,言如日蚀人皆仰知),贤善人士和天神也都步迹其学说。因此,他的宗风,盛行丁很长的时期,他的弟子对他的论著,能作深入研析,而成为抉择智慧的诸人士,并能在长时期里,宣说教法以破斥和击败所有外道。”

  圣提婆的弟子“未沸”也著有许多论著,并作了不少有益于教法的事业。他的平生事绩是很多的,恐繁累篇而未录。

  关于无著昆仲的出世情况。如《对法藏》中盛传的“三次报复”所说,初次有一外道的老妇说:“我们听见他们的佛教有所谓“犍椎声中出毁灭”的说法,我们应当考察它对我们是否有损害。”经考察后他们知道了其书中有颂句说:“天龙八部所敬供,三宝胜众击此椎,粉碎外道邪头颅……”等语。于是他们兴起大军毁灭了佛教。

  第二次是继后佛教略有兴盛的时候,中印度王赠送波斯王的礼品“无缝衣”,于胸前处有一块似足印的痕迹,波斯王认为这是对他诅咒的符箓,因此,领来大军毁灭了佛教。

  第三次是此后佛教再次略有兴盛的时候,一佛寺门前,来了两个乞讨的外道乞者,因泼沐水溅湿乞者的身体,他们忿而修炼“日火法”…

《佛教史大宝藏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