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其它的灌顶在传统上是很严格的,师徒双方要互相观察一段时间,求法弟子也必须具备一定的先决资历。还有一种为Wangchen,即"大灌顶"之意。"大灌顶"并非指在大的场地举行或排场很大,而指灌顶的性质类别。在大灌顶中,要设立本尊的庄严坛城,灌顶又分为很多小部份,受者要入于坛城而被示以坛城中的秘密。独勇大威德、上乐金刚及时轮金刚等法门之灌顶就属摩诃瑜伽密部的大灌顶类别﹔千手千眼观音菩萨修行法门亦有属事密部的大灌顶。此外,还有一种称为Jenang的仪式(注:汉译作"随许")。这并不是一种灌顶,而是某一尊本尊之加持法会。这种法会的参加资格没有像灌顶般严格,参与后一般亦没有太重的戒誓。藏语中似乎并无"结缘灌顶"这个名词。衲认为“结缘灌顶"应该是“长寿灌顶"或“随许"的误译。“随许"并不是一种灌顶。不过对不深入认识藏传佛教的人来说,二者的法会流程及内容可能有点相似。有些人又以为法师把手或一些圣物放在弟子的头上就叫做"灌顶",其实这只是西藏佛教中的一种加持祝福的意思,并不是“灌顶"。”
《永嘉仁波切问答录》中也有相关的论述:
“问:师父能讲一讲随许和灌顶的区别吗.受过随许以后也可以观想自成本尊吗
回答:传随许的时候是因为受者对此本尊还不大熟悉.随许是赐于受者本尊身口意的加持,并对此本尊法作一个介绍, 里面没有真正灌顶时其他部分的加持,比如国王灌顶等.受过随许以后就可以观想自成本尊了.
问:得到灌顶后但修法却断了一天,会怎么样,应该怎么办
回答:在作过闭关和火供后,如果断了,必须再按照仪规作自灌顶,才能弥补继续修下去.没有闭关以前,也不可阅读其中的甚深教授.这是传承里讲清楚的.有些说如果断了以后可以补上, 这是说随许和口传,并非指真正的灌顶. ”
所以,所谓的结缘灌顶或者随许灌顶(亦即所谓的没有戒律的灌顶)等根本就不是灌顶,只要是灌顶就一定有戒律。于此笔者强烈建议今后在翻译当中,彻底断除结缘“灌顶”或者开许“灌顶”等词汇,而应改为结缘仪式随许仪式或者结缘羯摩随许羯摩等,随便译者如何翻译和运用,总之最好不要加上“灌顶”二字,以防混淆视听。
至于简易灌顶就更不是什么没有戒律的灌顶了。土登依稀活佛说:比如时轮金刚灌顶长的可以有持续两个月的,短的七天的也有,简易的有一个多小时的,但是从戒律上讲他们并没有差别,只是仪式上的简略而已。
五、接受了灌顶是否意味着就一定要遵守无上密乘十四根本戒?
这几年无上密乘十四根本戒可以说解释的很火,众多知名的堪布活佛们都有相当篇幅的相关开释。但是这其中也似乎对一个重要的问题抉择阙如,那就是接受无上密乘十四根本戒的界限问提,是否只要是灌顶,都要接受这无上密十四根本戒呢?大家都知道宁玛巴自宗判教为九乘次第,密法分为外密三乘和内密三乘(也就是无上密三乘),按照名字来说,所谓的无上密十四根本戒应该是无上密乘的戒律,不应该包括下面的外密三乘(事部、行部、瑜伽部)。否则就不应该叫“无上密乘”的戒律了,在因明如此盛行的藏地,当然不应该存在这样的问题隐患了。
堪布阿曲仁波切开释说:对此问题藏地各派也有不同的意见,比如宗喀巴大师的意见为:无上密乘十四根本戒为无上密三部和外密三部中的瑜伽部共同遵守的戒律,而不包括事部、行部灌顶;而我们宁玛巴自宗则认为:无上密乘十四根本戒为无上密三部共同所遵守,而下三部密法并不需要遵守无上密的十四根本戒。我想对于我们宁玛派弟子来说,以自宗的见解为标准即可——下三部密法的灌顶不需要遵守无上密部的十四根本戒。
那么我们如何知道自己受的灌顶是下三部的还是无上密的灌顶呢?据我的多位上师说:现在上师们在汉地的灌顶绝大多数都是下三部的灌顶(比如一些文殊、观音、度母等等,而比如普巴金刚、大威德等都属于无上密灌顶,但是不能以此作为判断标准),无上密的灌顶一般是不会给灌的。所以笔者认为相对于无上密的十四根本戒来说,我们汉地居士更应该了解下三部的密法戒律。而可惜的是相关的翻译资料遍寻不到,只有《显密宝库——戒律辑要》中有短短的几句偈颂体的介绍,鉴于偈颂的体裁、字数限制,我们不可能仅仅依靠其明了戒律的具体内容。为此笔者特将以前请求两位上师的翻译口述录于下文,以供持守。
一、事部十四根本戒(佐钦堪布丹增扎拉堪布口授,仁增多吉笔录整理):
1、净信佛宝
2、净信法宝
3、净信僧宝
4、净信密宗
5、胜解大乘
6、恭敬师友
7、不嗔怒世间出世间及他宗天神
8、晦望四时供养不衰
9、不祭祀外道及其经典
10、饮食供养来访之陌生人
11、慈悯众生
12、精进培植福德资粮
13、勤行念颂
14、严密护持其他的密宗誓言
二、行部十四根本戒(佐钦堪千阿曲上师口授,仁增多吉笔录整理):
1、不杀生(前十条为断除十不善业)
2、不偷盗
3、不邪淫
4、不妄语
5、不两舌
6、不绮语
7、不粗恶语
8、不贪心
9、不嗔恨
10、不邪见
11、不舍正法
12、不舍菩提心
13、不因悭贪而不布施
14、不害有情
三、瑜伽部十四根本戒(佐钦堪千阿曲上师口授,仁增多吉笔录整理):
如来部誓言有3条
1、皈依佛
2、皈依法
3、皈依僧
金刚部誓言有3条
4、不离金刚杵
5、不离金刚铃
6、不舍上师
宝生部誓言有4条
7、法布施
8、财布施
9、无畏布施
10、慈心摄持而布施
莲花部誓言有3条
11、外不舍事部与行部
12、内不舍瑜伽部
13、不舍三乘佛法
事业部誓言1条
14、精勤供养
六、如果灌顶后不能遵守戒律,是否这个灌顶就毫无意义呢?
有的师兄曾经对一些上师的灌顶很有腹诽,因为很多上师灌顶之后都不讲戒律。有的师兄嘲笑某些上师灌顶之后就只强调不杀生而不说十四根本戒。那么我们该如何客观的评价这些行为呢?
对于第一种情况,从某些方面讲,这样做不太好,如果这个上师有能力就应该对戒律做详细的宣讲。如果迫于语言等条件所限制没有办法讲,那么不讲也是有情可原的。有的师兄有意见说:“如果灌顶后不介绍戒律,弟子因而堕落地狱,那么这种把弟子送入地狱的灌顶有何意义呢?”的确,如果灌顶后不遵守戒律就会堕落地狱。从这方面讲上师不介绍戒律非常的不好,但是法王如意宝说过:如果接受了真正的灌顶即使破了戒律,在若干世内也一定解脱(包括地狱中的一世)。而最下层灌顶——事部灌顶最保守的说法也是16世内一定解脱。所以无论如何,灌顶的意义就在于——只要接受了如法的灌顶,轮回就有尽头的一天了。即使接受的仅仅是最下层的事部灌顶,在最迟16世内也一定能解脱。如果我们不接受灌顶,那么轮回的时间就无穷无尽了。在这无穷无尽的时间里,我们有多少世堕落地狱的机会呢?而且这些堕落地狱的生生世世都是毫无意义的受苦而已。而即使因为灌顶破戒而堕落地狱一世,这一世的受苦也是有意义的。当然即使一世的地狱痛苦也是无法堪忍的,所以最好千万不要破戒。但是对于某些根本不愿意修行的断根种子而言,与其毫无意义的在轮回中受苦,不如受一次灌顶。因为轮回有头了对他们就是有最有意义的。所以究竟是出于观察根器的慈悲,还是真正的不如法,我等凡夫最好不要轻易诽谤。
某些师兄嘲笑有的上师灌顶只要求一条戒律——不杀生。其实这样武断的嘲笑别人也是很不好的。因为就象前面说的那样,并不是所有的灌顶都要遵守无上密宗十四根本戒的,而且下三部密法的共同根本戒律其实是很轻松的。比如事部的十四根本戒,基本上一个皈依差不多如法的人,即使不知道这个戒律的界限也不会有什么明显的违犯。的确每个灌顶又都有自己的个别戒律,比如我一个上师就曾经亲自指着一种事部的阿弥陀佛的灌顶仪轨告诉笔者,这个灌顶的戒律要求在仪轨上确实只有一条,那就是不杀生。所以千万不要因为有的上师灌顶时只要求一条不杀生就大加嘲笑,因为随着灌顶的深浅不同,确实存在着只有一条不杀生戒律的灌顶可能性。而如果这位上师是个真正的上师的话,这种无知嘲笑的因果恶业实在是不可想象。
七、是否灌顶之后就必须要修这个法,灌后不修就一定是破戒吗?
有很多师兄都说:灌顶的确非常的殊胜。但是我现在的功课已经太多了,大幻化网五条根本戒中强调如果间断修法是破戒的,所以如果接受灌顶就要修法的话,我实在是不敢去灌顶了。
是否接受了某个灌顶就一定需要每天不间断的修这个法呢?确也不必如此。
丹增嘉措活佛说(大意):是不是只要接受了灌顶就一定要修这个法呢?这也是不一定的,我们藏地的很多上师活佛本身都具有千百种灌顶传承,如果灌顶之后就一定要修的话,那谁也办不到的。比如大宝伏藏灌顶,其包括了几百种灌顶,如果都要每天修的话,一天整天不睡觉念的话连一遍也念不完,何况是修呢?所以这里指的不间断,主要就是你只要抓住一个法、一个本尊、一个咒不间断的念就可以了。如果有时间的话还一个法不修的去放逸玩乐就不可以,如果精进的念修一个法,就算是如法的,就不是破戒。
堪布阿曲上师也这样说过(大意):不是说得到了所有法的灌顶传承都要去修的,比如我们佐钦前几年灌过的大宝伏藏灌顶,其中包括了700多个灌顶,如果每个都不间断修的话,就算整天闭关都修不了一遍。最重要的就是抓住一个法,每天不间断的修就可以了。
《密宗灌顶释疑七问(堪布阿曲仁波切)》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