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其它的灌頂在傳統上是很嚴格的,師徒雙方要互相觀察一段時間,求法弟子也必須具備一定的先決資曆。還有一種爲Wangchen,即"大灌頂"之意。"大灌頂"並非指在大的場地舉行或排場很大,而指灌頂的性質類別。在大灌頂中,要設立本尊的莊嚴壇城,灌頂又分爲很多小部份,受者要入于壇城而被示以壇城中的秘密。獨勇大威德、上樂金剛及時輪金剛等法門之灌頂就屬摩诃瑜伽密部的大灌頂類別﹔千手千眼觀音菩薩修行法門亦有屬事密部的大灌頂。此外,還有一種稱爲Jenang的儀式(注:漢譯作"隨許")。這並不是一種灌頂,而是某一尊本尊之加持法會。這種法會的參加資格沒有像灌頂般嚴格,參與後一般亦沒有太重的戒誓。藏語中似乎並無"結緣灌頂"這個名詞。衲認爲“結緣灌頂"應該是“長壽灌頂"或“隨許"的誤譯。“隨許"並不是一種灌頂。不過對不深入認識藏傳佛教的人來說,二者的法會流程及內容可能有點相似。有些人又以爲法師把手或一些聖物放在弟子的頭上就叫做"灌頂",其實這只是西藏佛教中的一種加持祝福的意思,並不是“灌頂"。”
《永嘉仁波切問答錄》中也有相關的論述:
“問:師父能講一講隨許和灌頂的區別嗎.受過隨許以後也可以觀想自成本尊嗎
回答:傳隨許的時候是因爲受者對此本尊還不大熟悉.隨許是賜于受者本尊身口意的加持,並對此本尊法作一個介紹, 裏面沒有真正灌頂時其他部分的加持,比如國王灌頂等.受過隨許以後就可以觀想自成本尊了.
問:得到灌頂後但修法卻斷了一天,會怎麼樣,應該怎麼辦
回答:在作過閉關和火供後,如果斷了,必須再按照儀規作自灌頂,才能彌補繼續修下去.沒有閉關以前,也不可閱讀其中的甚深教授.這是傳承裏講清楚的.有些說如果斷了以後可以補上, 這是說隨許和口傳,並非指真正的灌頂. ”
所以,所謂的結緣灌頂或者隨許灌頂(亦即所謂的沒有戒律的灌頂)等根本就不是灌頂,只要是灌頂就一定有戒律。于此筆者強烈建議今後在翻譯當中,徹底斷除結緣“灌頂”或者開許“灌頂”等詞彙,而應改爲結緣儀式隨許儀式或者結緣羯摩隨許羯摩等,隨便譯者如何翻譯和運用,總之最好不要加上“灌頂”二字,以防混淆視聽。
至于簡易灌頂就更不是什麼沒有戒律的灌頂了。土登依稀活佛說:比如時輪金剛灌頂長的可以有持續兩個月的,短的七天的也有,簡易的有一個多小時的,但是從戒律上講他們並沒有差別,只是儀式上的簡略而已。
五、接受了灌頂是否意味著就一定要遵守無上密乘十四根本戒?
這幾年無上密乘十四根本戒可以說解釋的很火,衆多知名的堪布活佛們都有相當篇幅的相關開釋。但是這其中也似乎對一個重要的問題抉擇阙如,那就是接受無上密乘十四根本戒的界限問提,是否只要是灌頂,都要接受這無上密十四根本戒呢?大家都知道甯瑪巴自宗判教爲九乘次第,密法分爲外密叁乘和內密叁乘(也就是無上密叁乘),按照名字來說,所謂的無上密十四根本戒應該是無上密乘的戒律,不應該包括下面的外密叁乘(事部、行部、瑜伽部)。否則就不應該叫“無上密乘”的戒律了,在因明如此盛行的藏地,當然不應該存在這樣的問題隱患了。
堪布阿曲仁波切開釋說:對此問題藏地各派也有不同的意見,比如宗喀巴大師的意見爲:無上密乘十四根本戒爲無上密叁部和外密叁部中的瑜伽部共同遵守的戒律,而不包括事部、行部灌頂;而我們甯瑪巴自宗則認爲:無上密乘十四根本戒爲無上密叁部共同所遵守,而下叁部密法並不需要遵守無上密的十四根本戒。我想對于我們甯瑪派弟子來說,以自宗的見解爲標准即可——下叁部密法的灌頂不需要遵守無上密部的十四根本戒。
那麼我們如何知道自己受的灌頂是下叁部的還是無上密的灌頂呢?據我的多位上師說:現在上師們在漢地的灌頂絕大多數都是下叁部的灌頂(比如一些文殊、觀音、度母等等,而比如普巴金剛、大威德等都屬于無上密灌頂,但是不能以此作爲判斷標准),無上密的灌頂一般是不會給灌的。所以筆者認爲相對于無上密的十四根本戒來說,我們漢地居士更應該了解下叁部的密法戒律。而可惜的是相關的翻譯資料遍尋不到,只有《顯密寶庫——戒律輯要》中有短短的幾句偈頌體的介紹,鑒于偈頌的體裁、字數限製,我們不可能僅僅依靠其明了戒律的具體內容。爲此筆者特將以前請求兩位上師的翻譯口述錄于下文,以供持守。
一、事部十四根本戒(佐欽堪布丹增紮拉堪布口授,仁增多吉筆錄整理):
1、淨信佛寶
2、淨信法寶
3、淨信僧寶
4、淨信密宗
5、勝解大乘
6、恭敬師友
7、不嗔怒世間出世間及他宗天神
8、晦望四時供養不衰
9、不祭祀外道及其經典
10、飲食供養來訪之陌生人
11、慈憫衆生
12、精進培植福德資糧
13、勤行念頌
14、嚴密護持其他的密宗誓言
二、行部十四根本戒(佐欽堪千阿曲上師口授,仁增多吉筆錄整理):
1、不殺生(前十條爲斷除十不善業)
2、不偷盜
3、不邪淫
4、不妄語
5、不兩舌
6、不绮語
7、不粗惡語
8、不貪心
9、不嗔恨
10、不邪見
11、不舍正法
12、不舍菩提心
13、不因悭貪而不布施
14、不害有情
叁、瑜伽部十四根本戒(佐欽堪千阿曲上師口授,仁增多吉筆錄整理):
如來部誓言有3條
1、皈依佛
2、皈依法
3、皈依僧
金剛部誓言有3條
4、不離金剛杵
5、不離金剛鈴
6、不舍上師
寶生部誓言有4條
7、法布施
8、財布施
9、無畏布施
10、慈心攝持而布施
蓮花部誓言有3條
11、外不舍事部與行部
12、內不舍瑜伽部
13、不舍叁乘佛法
事業部誓言1條
14、精勤供養
六、如果灌頂後不能遵守戒律,是否這個灌頂就毫無意義呢?
有的師兄曾經對一些上師的灌頂很有腹誹,因爲很多上師灌頂之後都不講戒律。有的師兄嘲笑某些上師灌頂之後就只強調不殺生而不說十四根本戒。那麼我們該如何客觀的評價這些行爲呢?
對于第一種情況,從某些方面講,這樣做不太好,如果這個上師有能力就應該對戒律做詳細的宣講。如果迫于語言等條件所限製沒有辦法講,那麼不講也是有情可原的。有的師兄有意見說:“如果灌頂後不介紹戒律,弟子因而墮落地獄,那麼這種把弟子送入地獄的灌頂有何意義呢?”的確,如果灌頂後不遵守戒律就會墮落地獄。從這方面講上師不介紹戒律非常的不好,但是法王如意寶說過:如果接受了真正的灌頂即使破了戒律,在若幹世內也一定解脫(包括地獄中的一世)。而最下層灌頂——事部灌頂最保守的說法也是16世內一定解脫。所以無論如何,灌頂的意義就在于——只要接受了如法的灌頂,輪回就有盡頭的一天了。即使接受的僅僅是最下層的事部灌頂,在最遲16世內也一定能解脫。如果我們不接受灌頂,那麼輪回的時間就無窮無盡了。在這無窮無盡的時間裏,我們有多少世墮落地獄的機會呢?而且這些墮落地獄的生生世世都是毫無意義的受苦而已。而即使因爲灌頂破戒而墮落地獄一世,這一世的受苦也是有意義的。當然即使一世的地獄痛苦也是無法堪忍的,所以最好千萬不要破戒。但是對于某些根本不願意修行的斷根種子而言,與其毫無意義的在輪回中受苦,不如受一次灌頂。因爲輪回有頭了對他們就是有最有意義的。所以究竟是出于觀察根器的慈悲,還是真正的不如法,我等凡夫最好不要輕易誹謗。
某些師兄嘲笑有的上師灌頂只要求一條戒律——不殺生。其實這樣武斷的嘲笑別人也是很不好的。因爲就象前面說的那樣,並不是所有的灌頂都要遵守無上密宗十四根本戒的,而且下叁部密法的共同根本戒律其實是很輕松的。比如事部的十四根本戒,基本上一個皈依差不多如法的人,即使不知道這個戒律的界限也不會有什麼明顯的違犯。的確每個灌頂又都有自己的個別戒律,比如我一個上師就曾經親自指著一種事部的阿彌陀佛的灌頂儀軌告訴筆者,這個灌頂的戒律要求在儀軌上確實只有一條,那就是不殺生。所以千萬不要因爲有的上師灌頂時只要求一條不殺生就大加嘲笑,因爲隨著灌頂的深淺不同,確實存在著只有一條不殺生戒律的灌頂可能性。而如果這位上師是個真正的上師的話,這種無知嘲笑的因果惡業實在是不可想象。
七、是否灌頂之後就必須要修這個法,灌後不修就一定是破戒嗎?
有很多師兄都說:灌頂的確非常的殊勝。但是我現在的功課已經太多了,大幻化網五條根本戒中強調如果間斷修法是破戒的,所以如果接受灌頂就要修法的話,我實在是不敢去灌頂了。
是否接受了某個灌頂就一定需要每天不間斷的修這個法呢?確也不必如此。
丹增嘉措活佛說(大意):是不是只要接受了灌頂就一定要修這個法呢?這也是不一定的,我們藏地的很多上師活佛本身都具有千百種灌頂傳承,如果灌頂之後就一定要修的話,那誰也辦不到的。比如大寶伏藏灌頂,其包括了幾百種灌頂,如果都要每天修的話,一天整天不睡覺念的話連一遍也念不完,何況是修呢?所以這裏指的不間斷,主要就是你只要抓住一個法、一個本尊、一個咒不間斷的念就可以了。如果有時間的話還一個法不修的去放逸玩樂就不可以,如果精進的念修一個法,就算是如法的,就不是破戒。
堪布阿曲上師也這樣說過(大意):不是說得到了所有法的灌頂傳承都要去修的,比如我們佐欽前幾年灌過的大寶伏藏灌頂,其中包括了700多個灌頂,如果每個都不間斷修的話,就算整天閉關都修不了一遍。最重要的就是抓住一個法,每天不間斷的修就可以了。
《密宗灌頂釋疑七問(堪布阿曲仁波切)》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