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格萨尔王传 第1回 妖风骤起百姓遭难观音慈悲普渡众生

  格萨尔王传

  第1回 妖风骤起百姓遭难观音慈悲普渡众生

  很久以前,藏族的祖先就生活在这雪山环绕、雄伟壮丽的雪域之邦。人们安居乐业,和睦相处,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

  突然,不知从什么地方刮起了一股罪恶的妖风。这股风,带着罪恶、带着魔鬼刮到了藏区这个和平安宁的地方。晴朗的天空变得阴暗,嫩绿的草原变得枯黄,善良的人们变得邪恶,他们不再和睦相处,也不再相亲相爱。霎时间,刀兵四起,烽烟弥漫。

  人们向天祈祷,祈求慈悲的菩萨拯救众生。

  

  天神被众生的虔诚感动了。为了消灭恶魔,天神要为众生做三次降伏恶魔的法事,以求得法王(注1)长寿,属民安乐。但是,王室中罪恶深重的奸臣想尽一切办法来阻止降魔法事,因此,降魔法事没有能够完成。

  

  降伏恶魔的良好机缘被错过,恶魔更加猖獗起来,从藏区的边地侵入腹地,法王也被降为庶民。一群群妖魔横行无忌,无恶不作,他们吃人肉,喝人血,吞人骨,扒人皮。因此,藏区这个美丽的地方,成了一个苦海;安居乐业的众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涂炭。

  

  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注2),看到众生遭受深重苦难,心中大为不忍,就向极乐世界(注3)的主宰阿弥陀佛(注4)恳请道:

  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

  请看看不净轮回的地方!

  您的慈悲最无偏无向,

  请您给藏区苦难的众生发一道佛光。

  世尊阿弥陀佛稍微转动了一下脖颈,一道金光立即为观世音菩萨指明了方向。阿弥陀佛告诉观世音菩萨:在三十三天神境里,父王梵天威丹噶尔和王母曼达娜泽有一个王子叫德确昂雅。德确昂雅和天妃所生的儿子,叫推巴噶瓦,将降生在南赡部洲(注5)人世间。他是人间的菩萨,只有他能教化众生,使藏区脱离恶道,众生享受太平安乐的生活。请你前去牛尾洲,把我的这些话告诉莲花生大师,他就知道该怎么办了。

  

  观世音菩萨得到世尊的明训,立即向牛尾洲(注6)飘去。

  

  牛尾洲在南赡部洲的北面,是罗刹(注7)的地方。座落在牛尾洲的莲花光无量宫的大乐自成殿,是个雄伟森严的地方。到了这里,就是狱帝阎罗也要惧怕,梵天王也要退缩,魔王毕纳雅噶也要避让,普通人根本不能接近这个地方。但是,为了拯救众生出苦海,观世音决定到这个令人胆寒的地方走一遭。他将真身隐去,变作一个头戴蚌壳的罗刹孩子,身上罩着一团盾大的白光。这团吉祥的佛光保护着菩萨,使他不受邪气的侵扰。

  

   当观世音菩萨来到牛尾洲东门的时候,被守城的罗刹大臣热恰郭敦看到了。热恰郭敦看着观世音的化身,心中好生奇怪:这是个什么人呢?说他是神吧,他又像个罗刹孩子;说他是罗刹吧,周身又被祥瑞的白光笼罩。对于众生来说,牛尾洲这个地方,不要说看,就是听了也会让人不寒而栗,心惊胆颤。这个面目生疏的小孩竟敢到这里来,一定有什么大事相托。热恰郭敦想不透,也猜不出这个小孩的来意,于是问道:

  

  陌生的孩子你从哪里来

  

  来到这里做什么

  

  牛尾洲是万恶的血海,

  罗刹的食欲比火还热,

  女罗刹的魔手比水还长,

  找肉吃的罗刹比风还快。

  古老的谚语说得好:

  如果心中没有难以忍受的痛苦,

  无须在水中自溺;

  如果没有遭受极大的冤屈,

  不必把财宝送进官府。

  你这乳臭未干的孩子,

  来到这里究竟有何事

  

  你是什么地方人

  

  你的父母又是谁

  

  热恰郭敦问毕,眨着眼睛等待回答。

  观世音菩萨想了想,答道:

  我名叫利群慈悲之骄子,

  父亲是普遍救主大菩萨,

  母亲是空性法灯氏。

  今早从德庆坝子来,

  来向陀称长官叙说一件重要的事。

  热恰郭敦看着这个小孩子,轻蔑地说:“有什么事对我说吧!”

  

  “俗谚说:“五谷丢在草地上不会长出庄稼,种子撒在田里才会结出硕果。”对您讲了没有用,还是请您通报一声。我是非见白玛陀称王不可。”

   罗刹大臣见这小孩不肯对他说,生气了:

  “我们罗刹王白玛陀称管辖下的王朝,在古昔之时,法令比雷霆还严厉,领土比天之所覆还要大,权力比罗曜(注8)星还厉害,不要说你一个流浪边地的小孩子,就是像我这样近在身边的内大臣,也常常要无罪被处罚。自从我们有了新的大王,人们在心理上逐渐具备了空性(注9)、仁慈及宽、猛、平和三种品德;大家的行动变得一致了,犹如照一个样子裁的衣衫,照一个规格做的念珠一样。但是,如同在圣洁的神殿里不容混杂草木那样,在我们的牛尾洲,仍然不能让一般的闲杂人员混入。你要见我们大王,请问,你有朝拜神庙的哈达吗?有拜见活佛的布施吗?有谒见长官的礼品吗?”

  

  童子听了罗刹大臣这一番话,毫不犹豫地告诉他:

  

  “当然有,我有礼品三十种:教法方面有六字真言,道的方面有六波罗密多,外面有客观六境,内里有主观六识,中间有器官六门。你看这些能作为晋见礼吗

  ”

  

  罗刹大臣见那童子对他说的话并无丝毫畏惧,反倒显示出一股凛然正气,心中大为不悦:

  

  “要朝拜扎日神山,就得靠九节藤杖!要赶加吾司山沟的路程,总得给他白银元宝。你的那些礼品,究竟是大还是小呢

  ”

  “大也不算大,自己身体只是一弓见长,但它是宝贵的人身。小也不算小,如果会想,它就是今世和来世无穷的资财和食粮,要什么就能有什么,是难得的如意宝;如果不会想,它就是三毒轮回(注10)的沉底石,是欢乐和痛苦的根子,是藏污纳垢的皮囊。”

  

  “那好,你在这里等着,让我去请示大王。”罗刹大臣再也无言答对,只得进宫禀报。

  

  莲花生大师是长寿佛,为了拯救众生,弘扬佛法,他能根据不同的需要,变幻不同的形象。为了教化凶恶的罗刹,他变作威严的形象,来到牛尾洲,被称为白玛陀称王。此刻他正坐在铺着华丽整齐的垫子、镶着金子饰品的宝座上,双目微闭,一心想着法性对人们的意义。对外边发生的事,热恰郭敦和童子的对话,他都知道得清清楚楚。但是,见热恰郭敦进来,他仍装着不知道的样子问:

  “喂,今天早上谁在唱不动听的歌,说无意义的话

  他是不是想把什么重要的事情托付于人

  ”

  

  罗刹大臣心中暗想:俗谚讲:“大王坐在宝座上,两只小眼睛能望到四方;太阳运行于天空,光明普照到世界;浓云遮蔽空中,甘霖降在大地。”照这么说,大王已经知道了一切,可他还是要老老实实地回答大王的发问:

  

  “威震四方的大王啊,在罗刹城德庆奔庄查穆的外城仁慈大殿门口,有一个非人非魔的小孩。说他不是神吧,他背上有一圈白光;说他是神吧,长得又像个!”白玛陀称王脸上绽出微笑。“俗谚说:“作为引导者的上师,只要信徒能够改过,比对上师贡献百样布施还要欢喜;作为威震一方的长官,只要百姓忠实于他,比对长官奉送百样礼品还要高兴;有福份的事业领袖,看见善兆,比获得百样财宝还要喜欢。”今天是个吉日,这是个祥瑞兆头,你去宣示:神龙土地及八部(注11)众人,无论是谁,都可以马上到这里来!

  当罗刹大臣从宫门出来时,哪里还有什么童子的影子。在童子原来站着的地方,只剩下一株八瓣金莲花,金莲花的花蕊上有一个白色的“誓”字,八个花瓣上依次写着“嗡、嘛、呢、叭、咪、吽、誓、啊”八个字。奇怪的是,这朵金莲花还能发出声音,念诵着这八个字。

  

  罗刹大臣热恰郭敦好生奇怪。他暗自思量着:眼前的事,叫我怎样禀告大王、说给大臣、传达给奴仆们呢?他细细思量了十二次,自己出了二十五个主意(注12)以后,心想:如果空性的心不泯灭,大丈夫的心计是不会穷尽的;如果舌头不让牙齿咬掉,智者的话是说不完的;如果任双脚无限制地走去,弯曲的道路是不会有尽头的;如果不用绿色的河水浇灭,红色火焰的燃烧哪里会有限度。眼下这件事,并非没有灵验的猪舍利(注13),不是没有意义的哑吧话。今天早上的这个童子,可能是个什么化身。这朵金莲花,一定是由他所变幻。可这朵金莲花要不要拿给大王呢?罗刹大臣又思量了十二次,给自己出了二十五个主意。他想,大王已经说了,对于有福的人是需要吉兆的,无论是神是鬼,都可带来;这朵金莲花,是个无物的虹影,一定是个吉兆。于是,他捧起那朵金莲花,径直走进宫门,朝白玛陀称王走去。谁知还没有走近大王,手上的金莲花忽然化作一道白光,一下钻进大王的胸口去了。

  

  罗刹大臣的心像是被那道白光突然照亮了似的,观世音菩萨想说的话突然从他的嘴里说了出来:

  嗡嘛呢叭咪吽誓!

  莲花盛开的国度里,

  世尊阿弥陀佛请明鉴!

  上品莲花全知的宝库,

  幻化大王请思量!

  在难以教化的藏区,

  雪山环绕的国度里,

  发了邪愿的鬼魅们,

  九个王臣在横行!

  东面有魔王罗赤达敏,

  南面有魔王萨丹毒冬,

  西面有魔王古噶特让,

  北面有魔王鲁赞穆布,

  还有宇泽威的小儿子,

  土地魔王念热哇,

  狮子魔王阿塞琪巴,

  凶恶的魔王辛赤杰布。

  世间的妖魔和鬼怪,

  有形的敌人和无形的恶魔,

  唆使藏民走向恶道,

  让众生遭受苦难。

  能拯救众生的是神子推巴噶,

  五位佛陀(注14)为他授记(注15)

  三世救主(注16)给他加持(注17)

  该是他降生人世的时候了。

  威震世间的白玛陀称王听罢,顿时笑容满面,心中无限喜悦:

  啊呀善哉大菩萨,

  闻声解脱的大菩萨,

  犹如众星之中的明月,

  宛若草原上的雪莲花,

  诸佛的事业集于一身,

  一切胜者的智慧聚于一处,

  愿众生脱离苦海,

  到达幸福的彼岸。

  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见白玛陀称王已经接受了十方诸如来佛所托付…

《格萨尔王传 第1回 妖风骤起百姓遭难观音慈悲普渡众生》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