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薩爾王傳
第1回 妖風驟起百姓遭難觀音慈悲普渡衆生
很久以前,藏族的祖先就生活在這雪山環繞、雄偉壯麗的雪域之邦。人們安居樂業,和睦相處,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
突然,不知從什麼地方刮起了一股罪惡的妖風。這股風,帶著罪惡、帶著魔鬼刮到了藏區這個和平安甯的地方。晴朗的天空變得陰暗,嫩綠的草原變得枯黃,善良的人們變得邪惡,他們不再和睦相處,也不再相親相愛。霎時間,刀兵四起,烽煙彌漫。
人們向天祈禱,祈求慈悲的菩薩拯救衆生。
天神被衆生的虔誠感動了。爲了消滅惡魔,天神要爲衆生做叁次降伏惡魔的法事,以求得法王(注1)長壽,屬民安樂。但是,王室中罪惡深重的奸臣想盡一切辦法來阻止降魔法事,因此,降魔法事沒有能夠完成。
降伏惡魔的良好機緣被錯過,惡魔更加猖獗起來,從藏區的邊地侵入腹地,法王也被降爲庶民。一群群妖魔橫行無忌,無惡不作,他們吃人肉,喝人血,吞人骨,扒人皮。因此,藏區這個美麗的地方,成了一個苦海;安居樂業的衆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塗炭。
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注2),看到衆生遭受深重苦難,心中大爲不忍,就向極樂世界(注3)的主宰阿彌陀佛(注4)懇請道:
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阿彌陀,
請看看不淨輪回的地方!
您的慈悲最無偏無向,
請您給藏區苦難的衆生發一道佛光。
世尊阿彌陀佛稍微轉動了一下脖頸,一道金光立即爲觀世音菩薩指明了方向。阿彌陀佛告訴觀世音菩薩:在叁十叁天神境裏,父王梵天威丹噶爾和王母曼達娜澤有一個王子叫德確昂雅。德確昂雅和天妃所生的兒子,叫推巴噶瓦,將降生在南贍部洲(注5)人世間。他是人間的菩薩,只有他能教化衆生,使藏區脫離惡道,衆生享受太平安樂的生活。請你前去牛尾洲,把我的這些話告訴蓮花生大師,他就知道該怎麼辦了。
觀世音菩薩得到世尊的明訓,立即向牛尾洲(注6)飄去。
牛尾洲在南贍部洲的北面,是羅刹(注7)的地方。座落在牛尾洲的蓮花光無量宮的大樂自成殿,是個雄偉森嚴的地方。到了這裏,就是獄帝閻羅也要懼怕,梵天王也要退縮,魔王畢納雅噶也要避讓,普通人根本不能接近這個地方。但是,爲了拯救衆生出苦海,觀世音決定到這個令人膽寒的地方走一遭。他將真身隱去,變作一個頭戴蚌殼的羅刹孩子,身上罩著一團盾大的白光。這團吉祥的佛光保護著菩薩,使他不受邪氣的侵擾。
當觀世音菩薩來到牛尾洲東門的時候,被守城的羅刹大臣熱恰郭敦看到了。熱恰郭敦看著觀世音的化身,心中好生奇怪:這是個什麼人呢?說他是神吧,他又像個羅刹孩子;說他是羅刹吧,周身又被祥瑞的白光籠罩。對于衆生來說,牛尾洲這個地方,不要說看,就是聽了也會讓人不寒而栗,心驚膽顫。這個面目生疏的小孩竟敢到這裏來,一定有什麼大事相托。熱恰郭敦想不透,也猜不出這個小孩的來意,于是問道:
陌生的孩子你從哪裏來
來到這裏做什麼
牛尾洲是萬惡的血海,
羅刹的食欲比火還熱,
女羅刹的魔手比水還長,
找肉吃的羅刹比風還快。
古老的諺語說得好:
如果心中沒有難以忍受的痛苦,
無須在水中自溺;
如果沒有遭受極大的冤屈,
不必把財寶送進官府。
你這乳臭未幹的孩子,
來到這裏究竟有何事
你是什麼地方人
你的父母又是誰
熱恰郭敦問畢,眨著眼睛等待回答。
觀世音菩薩想了想,答道:
我名叫利群慈悲之驕子,
父親是普遍救主大菩薩,
母親是空性法燈氏。
今早從德慶壩子來,
來向陀稱長官敘說一件重要的事。
熱恰郭敦看著這個小孩子,輕蔑地說:“有什麼事對我說吧!”
“俗諺說:“五谷丟在草地上不會長出莊稼,種子撒在田裏才會結出碩果。”對您講了沒有用,還是請您通報一聲。我是非見白瑪陀稱王不可。”
羅刹大臣見這小孩不肯對他說,生氣了:
“我們羅刹王白瑪陀稱管轄下的王朝,在古昔之時,法令比雷霆還嚴厲,領土比天之所覆還要大,權力比羅曜(注8)星還厲害,不要說你一個流浪邊地的小孩子,就是像我這樣近在身邊的內大臣,也常常要無罪被處罰。自從我們有了新的大王,人們在心理上逐漸具備了空性(注9)、仁慈及寬、猛、平和叁種品德;大家的行動變得一致了,猶如照一個樣子裁的衣衫,照一個規格做的念珠一樣。但是,如同在聖潔的神殿裏不容混雜草木那樣,在我們的牛尾洲,仍然不能讓一般的閑雜人員混入。你要見我們大王,請問,你有朝拜神廟的哈達嗎?有拜見活佛的布施嗎?有谒見長官的禮品嗎?”
童子聽了羅刹大臣這一番話,毫不猶豫地告訴他:
“當然有,我有禮品叁十種:教法方面有六字真言,道的方面有六波羅密多,外面有客觀六境,內裏有主觀六識,中間有器官六門。你看這些能作爲晉見禮嗎
”
羅刹大臣見那童子對他說的話並無絲毫畏懼,反倒顯示出一股凜然正氣,心中大爲不悅:
“要朝拜紮日神山,就得靠九節藤杖!要趕加吾司山溝的路程,總得給他白銀元寶。你的那些禮品,究竟是大還是小呢
”
“大也不算大,自己身體只是一弓見長,但它是寶貴的人身。小也不算小,如果會想,它就是今世和來世無窮的資財和食糧,要什麼就能有什麼,是難得的如意寶;如果不會想,它就是叁毒輪回(注10)的沈底石,是歡樂和痛苦的根子,是藏汙納垢的皮囊。”
“那好,你在這裏等著,讓我去請示大王。”羅刹大臣再也無言答對,只得進宮禀報。
蓮花生大師是長壽佛,爲了拯救衆生,弘揚佛法,他能根據不同的需要,變幻不同的形象。爲了教化凶惡的羅刹,他變作威嚴的形象,來到牛尾洲,被稱爲白瑪陀稱王。此刻他正坐在鋪著華麗整齊的墊子、鑲著金子飾品的寶座上,雙目微閉,一心想著法性對人們的意義。對外邊發生的事,熱恰郭敦和童子的對話,他都知道得清清楚楚。但是,見熱恰郭敦進來,他仍裝著不知道的樣子問:
“喂,今天早上誰在唱不動聽的歌,說無意義的話
他是不是想把什麼重要的事情托付于人
”
羅刹大臣心中暗想:俗諺講:“大王坐在寶座上,兩只小眼睛能望到四方;太陽運行于天空,光明普照到世界;濃雲遮蔽空中,甘霖降在大地。”照這麼說,大王已經知道了一切,可他還是要老老實實地回答大王的發問:
“威震四方的大王啊,在羅刹城德慶奔莊查穆的外城仁慈大殿門口,有一個非人非魔的小孩。說他不是神吧,他背上有一圈白光;說他是神吧,長得又像個!”白瑪陀稱王臉上綻出微笑。“俗諺說:“作爲引導者的上師,只要信徒能夠改過,比對上師貢獻百樣布施還要歡喜;作爲威震一方的長官,只要百姓忠實于他,比對長官奉送百樣禮品還要高興;有福份的事業領袖,看見善兆,比獲得百樣財寶還要喜歡。”今天是個吉日,這是個祥瑞兆頭,你去宣示:神龍土地及八部(注11)衆人,無論是誰,都可以馬上到這裏來!
當羅刹大臣從宮門出來時,哪裏還有什麼童子的影子。在童子原來站著的地方,只剩下一株八瓣金蓮花,金蓮花的花蕊上有一個白色的“誓”字,八個花瓣上依次寫著“嗡、嘛、呢、叭、咪、吽、誓、啊”八個字。奇怪的是,這朵金蓮花還能發出聲音,念誦著這八個字。
羅刹大臣熱恰郭敦好生奇怪。他暗自思量著:眼前的事,叫我怎樣禀告大王、說給大臣、傳達給奴仆們呢?他細細思量了十二次,自己出了二十五個主意(注12)以後,心想:如果空性的心不泯滅,大丈夫的心計是不會窮盡的;如果舌頭不讓牙齒咬掉,智者的話是說不完的;如果任雙腳無限製地走去,彎曲的道路是不會有盡頭的;如果不用綠色的河水澆滅,紅色火焰的燃燒哪裏會有限度。眼下這件事,並非沒有靈驗的豬舍利(注13),不是沒有意義的啞吧話。今天早上的這個童子,可能是個什麼化身。這朵金蓮花,一定是由他所變幻。可這朵金蓮花要不要拿給大王呢?羅刹大臣又思量了十二次,給自己出了二十五個主意。他想,大王已經說了,對于有福的人是需要吉兆的,無論是神是鬼,都可帶來;這朵金蓮花,是個無物的虹影,一定是個吉兆。于是,他捧起那朵金蓮花,徑直走進宮門,朝白瑪陀稱王走去。誰知還沒有走近大王,手上的金蓮花忽然化作一道白光,一下鑽進大王的胸口去了。
羅刹大臣的心像是被那道白光突然照亮了似的,觀世音菩薩想說的話突然從他的嘴裏說了出來:
嗡嘛呢叭咪吽誓!
蓮花盛開的國度裏,
世尊阿彌陀佛請明鑒!
上品蓮花全知的寶庫,
幻化大王請思量!
在難以教化的藏區,
雪山環繞的國度裏,
發了邪願的鬼魅們,
九個王臣在橫行!
東面有魔王羅赤達敏,
南面有魔王薩丹毒冬,
西面有魔王古噶特讓,
北面有魔王魯贊穆布,
還有宇澤威的小兒子,
土地魔王念熱哇,
獅子魔王阿塞琪巴,
凶惡的魔王辛赤傑布。
世間的妖魔和鬼怪,
有形的敵人和無形的惡魔,
唆使藏民走向惡道,
讓衆生遭受苦難。
能拯救衆生的是神子推巴噶,
五位佛陀(注14)爲他授記(注15)
叁世救主(注16)給他加持(注17)
該是他降生人世的時候了。
威震世間的白瑪陀稱王聽罷,頓時笑容滿面,心中無限喜悅:
啊呀善哉大菩薩,
聞聲解脫的大菩薩,
猶如衆星之中的明月,
宛若草原上的雪蓮花,
諸佛的事業集于一身,
一切勝者的智慧聚于一處,
願衆生脫離苦海,
到達幸福的彼岸。
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見白瑪陀稱王已經接受了十方諸如來佛所托付…
《格薩爾王傳 第1回 妖風驟起百姓遭難觀音慈悲普渡衆生》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