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636)固始汗击败却图汗。十二年(1639)又败白利土司,十国年(1641)固始汗进兵西藏,次年至日喀则。其全家被俘,囚于拉萨附近的柳吾地方,给一小庄园为生。后以其拥护者Gmb雅甫赛等起兵反对甘丹颇章(即黄教政权),固始汗派兵镇压,从俘虏中发现Gmb反叛计划、遂将其缝在湿牛皮内,投河溺死。藏巴汗地方政权到此结束。
[34]噶玛·彭措朗结——(1586——1621)明末卫藏藏巴汗地方政权的建立者。藏族,辛夏巴后人。其父尺丹多吉在噶玛派及青海却图汗的支持下,控制日喀则及其附近地区,遂有第巴藏巴(即藏巴汗)之称。父卒、嗣位。在噶玛派支持下势盛。万历三十八年(1610)击败山南地方势力雅加巴。四十年(1612),攻占阿里拉堆南北等地,遂控制整个后藏。四十一年征服彭波及柳吾宗,统治了前藏大部。排斥打击格鲁派(黄教)势力,禁止四世DL转世,(藏史称“鼠年之乱”)。四十六年(1618)攻打色拉及哲蚌二寺,勒令二寺交纳罚金。同年,在堆龙战胜格鲁派的支持者蒙古喀尔部的进藏军队,受Gmb却英多吉印信,天启元年(1621)患天花卒。子丹迥旺波嗣位。
[35]五祖——萨迦白衣三祖和萨迦红衣二祖,总称五祖。即:萨钦·贡噶宁波、索南则摩、扎巴坚参、萨班贡噶坚参、八思巴。前三人均娶妻生子、后二人出家持戒。
[36]随后立名——命名方式之一。事物已经存在之后,依据相似、相关之随一理由给予的名称。
[37]食子——朵玛、由糌粑捏成以供神施鬼的食品。
[38]护轮——佛教密宗所说以药物、咒语、观想等构成能防止灾难的保护圈。
[39]却英多吉——(1604——1674)明末清初藏佛教噶玛噶举派黑帽系十世活佛。生于青海果洛堪布塘。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被迎入寺院学经。次年举行坐床典礼,随巴卧祖拉江措在拉钦受戒,从此之后,得阅甘珠尔及丹殊尔经,十二年间均住在粗普寺学经,在此期间曾多次遣使向明朝进贡,并到蒙古地区传教。四十六年(1618)藏巴汗彭措朗结确立了对卫藏的统治后,曾给彭措朗结一方印信,承认其统治,并应邀前往拉萨。藏巴汗死后,应藏巴汗妻子之请求,前往桑主则(即日喀则)主持丧礼,又访问拉萨大昭寺,建立了迪洛巴、那若巴、玛尔巴及弥拉日巴等噶举巴派大师的塑像,并先后朝拜桑耶寺、萨迦寺、腾格里湖等名寺圣地。对藏巴汗丹迥旺波和格鲁派的斗争表示厌烦,不介入,反对藏巴汗用兵。崇祯十五年(1642)藏巴汗被支持格鲁派之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俘杀,藏巴汗地方政权覆灭。格鲁派得势后,被五世DL指责参预反对格鲁派,驻地被固始汗军攻击,许多人被杀,其宗教地位受到打击,遂避居不丹东北部的库堆地方,后转道云南丽江达耶冈地。在该寺停留三年,受到木土司的欢迎。后又去果洛、康区、再返丽江。康熙十二年(1673)返回拉萨,在布达拉与五世DL相会,旋归粗普寺。次年,于粗普寺圆寂。
[40]净相一清净现分。现见一切情器世间均是净土,均是佛身佛智这所示现。
[41]有寂无别——轮回涅槃,谛实非有,法性平等、无二无别。
[42]禁戒——有关服装、姿态、言行举止的定规章法。
[43]自他相换菩提心——自身安乐界于他人,人之痛苦归诸于已的一种菩提心修法。
[44]缘体——直缘自体。内心照了外境的方式之一。无有分别,不作寻思之心,不区别其外境的各个部分,一体照了作为自己对境者。
[45]龙树——大乘佛教开派祖师名。瞻部洲六严之一,佛灭后四百年顷,生于南印芳一波罗门家。幼通密宗四续,显宗三藏等一切经典及道术之学,在那烂陀寺依喜乐和大士出家,法名具德比丘,著有《中观理聚六论》及《本续集论》其阐明如来教义之书甚多。在医学方面有:《寿世经颂》、《草药龙须根炮治法》、《珍宝药物次第》、《水银炼治法·宝鬘论》、《疗毒四瘟疗法》等著述。及门弟子圣天等多如日光之尘。遍建塔寺于五印度,为圣地金刚座起网状围墙,为南印米积寺设计结构等。世称其享年六百岁,旧译密乘有说其寿逾千岁者。
[46]甦省——赡部洲六严之一。佛教广行派开宗大师。四世纪生于北印度一婆罗门家族。相传其往鸡足山修行,亲见弥勒。向人间传播解说大乘经中隐义现观次第之《慈氏五论》,著有注释其密意之《瑜伽师地论》、《阿毗达磨集论》和《摄大乘论》等多种论著,有宏扬对法学之弟子世亲等。
[47]扎巴坚赞——(1147——1216)宋代藏传佛教萨迦派五祖之第三祖。相传为吐蕃贵族后裔,衮噶宁波第三子。十一岁时便能讲说“喜金刚怛特罗”,且深得其要领,使听众为之惊讶。自十二岁起,从父亲学法。十三岁接替二哥索南孜摩主持萨迦寺。曾从绛森达瓦坚赞大师受梵行勤策戒,不沾酒肉,以严守戒律著称。在主持萨迦寺的五十七年间,广收僧徒,讲经传法,著述甚丰,曾用黄金水缮写大宝积经及续部等甘珠尔经。
[48]萨迦班达智——(1182——1251)全名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简称萨班。萨钦之孙,是萨迦五祖之第四祖。幼从其伯父扎巴坚赞广学显密教法。二十三岁起从迦湿弥罗班禅等遍学大小五明,成为西藏获得班智达称号的第一人。有《三律仪论》、《正理藏论》、《智者入门》、《格言宝藏》等多种著作。在1244年应窝阔台次子阔端之请,携侄八思巴和恰那相见于凉州,于124年商定在西藏设官征收贡赋等条件,先后两次致书卫藏僧俗首领,说服卫藏归顺蒙古,为西藏归入元朝及祖国的统一大业作出杰出的贡献。并结束了藏族地区自唐末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同时,使萨迦派取得了在卫藏地区的政治、宗教领袖地位。
[49]宗喀巴——(1357——1419)宗喀巴·洛桑扎巴。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元顺帝至正十七年丁酉、生于青海湟中县、今塔尔寺所在地。其父伦本格元末达鲁花赤。元至正十九年(1359),从噶玛噶举黑帽四世活佛乳必多吉受近士戒,得名贡噶宁波。六岁时由父母送至甲琼寺出家,从噶当派高僧顿珠仁钦学经,受沙弥戒,取名罗桑扎巴贝。精研藏文、密法、显教经论等。十六岁入藏,继续深造,到各教派寺院访师求道。十九岁时开始攻读显教重要论著,向萨迦派仁达瓦学《俱舍论》、《集论》、《入中论》、《量释论》,1381年返回前藏,先后到止贡、桑仆、孜唐等寺进行立宗答辩。学问精进、博通显密、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对当时西藏显宗密乘大加改革。在噶当派教义的基础上吸收其他教派的一些内容,创建格鲁派,因该派僧人戴黄色僧帽,又称黄帽派、俗称黄教。1409年,在西藏帕竹地方政权的支持下,在拉萨大昭寺举办大祈愿法会,俗称传昭大法会。同年,在拉萨东南倡建藏传佛教格鲁派祖庙——噶丹寺。1419年,遣弟子释迦也失赴北京朝明永乐帝。宗喀巴旋又倡建德庆桑昴喀寺、命弟子倡建哲蚌寺和色拉寺,成立上下密宗院。著有《菩提道次第》、《密宗道次第》等文集行世。弟子有第一代噶丹赤巴杰擦杰、被尊为第一世DL的根敦珠和第一世班禅的克珠格勒白桑等。
[50]根顿珠——(1391——1474)明代藏传佛教格鲁派名僧。宗喀巴四虚空弟子之一。藏族,后藏萨迦附近霞堆人。永乐三年(1405)入纳塘寺出家,拜团柱凯珠为师、从楚巴喜绕受沙弥戒。1410年受比丘戒。后云游卫藏各名寺圣地,以昌珠寺高 僧贡桑巴为师,学“因明”与“中论”,参加辨场。后永乐十三年(1415)赴扎喜多喀地方所宗喀巴讲经说法,拜宗喀巴为师。正统十二年(1447)在日喀则倡建扎什伦布寺,任该寺池巴(住持)达二十八年,广泛研习哲学和佛教经典。精通显密教法,是当时西藏著名的佛教学者,称之为“大班智达根敦珠”,著有《戒经疏》、《正理庄严论》等,成化十年(1474)圆寂于此寺。后被格鲁派僧人追认为DL喇嘛一世。
[51]松赞干布——(617
——650)译言正直严明智慧深远之君主。《唐书》作弃宗弄赞或弃苏农。系囊日松赞之子,在吐蕃王朝世系中为第三十三代。其父为属下叛离的族人毒死后,嗣拉,平定内乱,尽杀投毒者。经数据年征伐,兼并诸部、统一西藏高原,定都逻些(今拉萨),建立吐蕃奴隶制政权。后创立文字,开始译经。制定六大法规、以及出世十善法,世间道德规范十六条。先与尼尔尺尊公主联姻,后(641年)又与唐文成公主联姻,修建大昭寺、小昭寺。遗贵族子弟至长安入国学,又从汉地引进医药,数术、工艺等知识。对吐蕃经济、文化发展及兄弟民族之间的联系,均有重大贡献。
[52]莲花生八号——宁玛派对莲花生常用的八种别号,即释迦狮子、莲花生、日光、狮子吼、忿怒金刚、莲花金刚、莲花王和爱慧等八各名号,其前均冠有梵音谷如,义译上师。
[53]三赤——分为三大赤和三小赤。三大赤即:作明佛母、毗那夜迦、欲帝明王。三小赤即:金色虔诚作明佛母、财流佛母和底奴玛天女。
[54]四大天王——东方持国天王,身白色,持琵琶;南方增长天王,身青色,持宝剑;西方广目天王,身红色,执绞索及宝塔;北方多闻天王,身黄色,执宝幢及犹鼬。四大天王侄须弥山腰,是镇守四方的神将,有摧邪辅正。护法安僧的作用。
[55]固始汗——(1582——1655)明末清初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卫拉特汗哈尼诺颜洪果尔第四子,以勇武著称。据《青海史》载,明万厉二十二年(1594)年仅十三岁,率军击败俄伽浩特(一说指头缠白布信仰伊斯兰教的部众的城市)之四万士兵,占据今巴里坤、乌鲁木齐一带。三十国年(1606)因调解平息卫拉特与喀尔喀战…
《萨迦世系史续编》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