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萨迦世系史续编▪P25

  ..续本文上一页钱,金三十七两,松儿石色彩斑斓,银塔造型十分考究。

  那时正逢战乱,加之卫藏交通十分困难,但是,派往卫地的治丧者索朗仁增主仆准时出发,为释迦二尊(大昭寺和小昭寺内的两尊释迦牟尼像)金颜,向一切智洛桑江措[58](即五世DL喇嘛)和萨迦的各大喇嘛仓送回向礼,对色拉寺、哲蚌寺、那烂陀寺等不分教派的各寺院大量放布施。向后藏也派遣了治丧者。在萨迦吹响法螺以发放布施,向文殊怙主阿麦修送回向礼。在额旺寺结多吉强的定期大法会,当年稍微遇到了困难,按照超度法令,由鄂派供修五日,放酥油和斋僧茶二次,布施糌粑一克,为堪钦夏钦送大批回向礼。在扎什伦布除发放斋僧茶和吃食外,为尊者洛桑却给坚赞(即四世班禅)献大供养。在图登朗杰寺、色夺金寺、哲孟雄之戒差寺等许多寺庙布施斋僧茶,又为结瓦Gmb却英多吉、摄政王转世阁下、达隆叔侄、竹巴世系等各贤哲送了大量的回向礼。又按照日、月定期进行祭祀。在许多寺庙布施斋僧茶。四种精华舍利、银塔、安放在孜东胜三界的后殿中央。觜宿月(十一月)初四日抛撒了开光之花朵,举行大规模的祭祀法会,献敬神哈达,供养成月做瑜珈母之供修和师供,限期祭祀供修喜金刚七日。这些均由一切智温仁波切昆季和总管贡嘎勒巴恭恭敬敬地来完成。

  如是,达尼钦波彼之一生,专注闻听说法,其及门弟子多如大地上日光之尘不可数计,若简单地说,除第第仁波切吉旦旺曲及夏仲嘎钦和文殊怙主阿麦等家族的三人外,还有土登堪钦强巴绕丹,却温色、一切智阿旺曲扎、夏钦贡嘎扎西、协绕炯乃、克珠贝旦通珠、昌迪朗嘎桑结,图登巴杰索朗群培、色夺金之堪钦释迦丹增、京俄贡嘎通珠、香江措喇嘛贡却江措、杰宁结桑波、阿旺群勒多吉温等。竹巴世系米旁丹马尼玛、日星夏仲、才隆噶玛贡嘎朗杰,达隆夏仲阿旺扎西贝珠等大贤哲,众多传承弟子,以及第司噶玛彭措朗结、噶玛丹炯旺波依法而行的众多首领。总之,为了利益佛法众生,造就了无可数计的及门弟子。

  其弟才旺霍尔锁索朗坚赞或是阿旺贡嘎伦珠扎西扎巴坚赞贝桑波,生于阳水鸡年。做闻听长净和修持,于十八岁铁虎年马月(正月)十二日去世。

  此人之弟,吉旦加霍尔,虎年降生时,在孜东的树林中,聚集了许许多多飞鸟,不断传来悦耳的鸟啼声。青年时代拜班钦朗嘎贝桑、强巴绕丹、, 却温, 色以, 及诸位兄长为师闻听《宝训》,《胜乐灌顶》及《萨迦全集》之传承等众多教法,对各位尊师具有真正的觉者的感情,唯师言是听,唯师命是从,每日都顶礼或站立恭候听法,为一般修行者所不能做到的侍奉。而且,为了进行单独修持住在幽静寝宫,获得了彻底了惮定和修证。精通所有五明,而且富有慈悲菩提心之天性,具有温良恭谦贤者之功德,号称阿旺吉旦旺曲扎西扎巴坚赞贝桑波。

  在少年时代弟兄三人同拜班钦朗嘎贝桑为师,闻听教法时,该圣者曾说:“哥哥只能在世三个月”。此话被班钦和仲钦索协听到后记在心里。三个月过后,二哥果然去世,有如此这般之预见云。如是直至四十八岁,做出一番大丈夫之事业,于木牛年氏宿(四月)二十九日去世。遗体火化时出现了众多的舍利子。

  注释:

  [1]董贝——萨迦的一种职务名称,近似于辅弼、大臣。

  [2]《密集》——汇集密乘道果全部秘密要义之法。亦为佛教无上密乘一本尊。

  [3]文殊菩萨——妙音。梵音译作曼珠瞿沙。体相集诸佛智慧之色,表相现十地菩萨之形,言辞无粗恶之过,语音有美妙之德。具此自性,故称妙音。

  [4]《续部》——密宗经典。共有四部:即事续、行续、瑜珈续、无上瑜珈续。

  [5]喜金刚——又称呼金刚。佛教密宗无上部一本尊名。

  [6]金刚橛——密宗本尊手中宝帜名。亦为无上续一本尊名。

  [7]护法帐面明王——上乐金刚一护法神名。密宗本尊之一。

  [8]《般若》——显教,波罗蜜多乘。佛书所说的显示教法。是从烦恼的此岸到觉悟的彼岸。

  [9]《因明》——五大明处之量学或逻辑学。

  [10]毗奈耶——律、律经。梵音译作毗奈耶。义译为灭。阐述八事,谓五篇堕罪、犯堕原因、出堕、离堕、依何制戒补特伽罗、所制学处本体、学处名目、抉择犯和未犯等八,以灭三业罪过,故名为律。《毗奈耶经》主要宣说别解脱学处的佛经。

  [11]《阿毗达磨俱舍论》——第五世纪中,印度佛学家世亲所著。益西德藏译,玄奘汉译。全书分为分别界品、分别根品、分别世间品、分别业品、分别随眠品、分别道及补特伽罗品、分别智品和分别定品,共八卷。

  [12]《中观论》——龙树着。五部大论中,论述甚深空性的经典。

  [13]灌顶——梵音译作阿毗讫加,有驱散、注入之义。谓能驱散二障,洗净身心,于此净器注放智力。凭依真实仪轨,种植四身种子于蕴界处中,完全成熟身心相续之道。今于密乘坛中授予灌顶,即使有权听闻、讲说、修习密宗,罪垢永净,身心留植修道缘分。

  [14]亲教师——梵音译作邬波驮那。传授出家受戒(即沙弥戒)或近圆的和尚。

  [15]羯磨师——又称业轨范师。《毗奈耶经》所说五轨范师之一。五轨范师:即沙弥师、屏教师、羯磨师、依止师和诵读师。业轨范师系于僧伽中为受戒者告知白四羯磨之比丘。

  [16]近圆戒——又称比丘戒、足具戒。有二百五十三条。

  [17]藏——论藏、律藏、经藏是为三藏,总摄一切义理,故名藏。

  [18]仁波切——意为宝,是对高僧活佛的敬称。

  [19]桑耶寺——今山南札囊县境一古代寺庙。八世纪中,藏王赤松德赞和印度佛学家白玛穹乃、希瓦措等三人仿照印度古寺阿登达波日寺形式揉合汉地、西藏以及印度的建筑风格于一体,共同倡建。主殿代表须弥山、周围有代表四大部洲和八小部洲和日、月的小殿。虽曾几度遭受火灾,均经修复。十一世纪中,原来流亡康青各地的僧徒,重返西藏,聚居桑耶寺,逐渐形成宁玛派的主庙。

  [20]维那——僧众总管,梵音译作维那。一般称为铁棒喇嘛。

  [21]莲花生大师——吐蕃王朝“师君三尊”中之轨范师。生于印度西方古国乌仗那(今巴基斯坦境)。得其国王因陇罗菩提抚养为太子,命名莲花生或池生金刚。长赴孟加拉地方,从巴尔巴哈蒂论师出家,号释迦狮子。从八大持明受八部修行密乘,从佛密论师受幻化讲述密乘,从室利僧哈听受以大圆满为主的众多显密经教。云游孟加拉及乌仗那等地教化有缘皈依佛门。八世纪中,应吐蕃王赤松德赞成之请入藏,传播佛教,倡导中观兼密宗佛学观点,力助赞普抑苯教,兴佛教。倡建西藏第一座寺院——桑耶寺,并与莲花戒一起为吐蕃试度了第一批僧人“七觉士”。所传佛教旧密咒,对吐蕃佛教形成和发展影响深远,西藏佛教宁玛派的形成即源其学说,被宁玛派尊为祖师,在藏区佛寺中多有塑像,以示敬仰。

  [22]三所依——三佛田。佛像为身所依、佛经为语所依、佛塔为意所依。

  [23]随许——给予加持。允许有修习、念诵、讲说和听闻某一本尊法门之权力。

  [24]诵持基数——念诵本尊根本咒等的最少遍数。

  [25]酬补仪轨——一种酬谢恩泽以娱神佛,弥补祭祀亏缺以消罪过的宗教仪式。

  [26]会供法会——俗名传小召。原指为西藏上层喇嘛活佛举行的逝世周年祭。以后此特指十七世纪末第巴桑杰为五世DL喇嘛举行的逝世周年祭。从此以后,每一代DL逝世,即延长周年祭法会一日,每年均在藏历二月下半月于拉萨大昭寺中仿大愿法会举行,但规模稍小。

  [27]什一护摩——护摩即火供烧施,梵音译作护摩。燃烧有浆树枝等进行的火祭。什一护摩即所烧护摩之数、为所诵咒语遍数十分之一。

  [28]骨质六饰——佛教密宗修行者佩带的用人骨制造的项链、钗环、耳环、冠冕、络腋带和涂于身上的骨灰等六种饰件。

  [29]回向礼——请求为死者诵经回向发愿时所致送的财物。回向,常悔七支之一。指把自己所修功德施往某处而言。《往生论注》卷下说,回向有两种:一指把自己的功德回施一切众生,使共生西方安乐净土,谓之“往相”;一指在西方净土修行止观圆满,再回到世间教化众生,共向佛道,谓之“还相”

  [30]翁则——旧译悦众、维那。佛教仪式中主持法事带头出声诵经者。

  [31]仲科尔——随从、属员。

  [32]噶玛·却给旺曲——(1584——1635)明末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红帽系六世活佛。藏族。与云南丽江纳西族土司木增结缘,留居丽江传法,协助木土司刻印藏文大藏经。木土司根据蔡巴甘珠尔底本主持刻印,特邀其编纂和校订,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着手勘刻。四十二年(1614)撰刻了藏文序言。天启元年(1621)九月竞功,广行印刷。是为著名的丽江版藏文大藏经,是继永乐、万历版之后第三部藏文大藏经(甘珠尔部)。三年(1623)木增又亲书汉文序言。今日所存丽江版藏文甘珠尔大藏经即两序并录。丽江版大藏经的完成,对藏族文化的传播作出重大贡献。康熙三十七年(1698)和硕特蒙古达尔杰博硕图兵临云南,于丽江见此经版,将其移至里塘寺,故又称里塘版。六十年(1721)甘南卓尼尔寺参校此经版及其它经版刻印了卓尼版甘珠尔经。光绪三十四年(1908)此丽江——里塘版甘珠尔经版毁于兵祸。

  [33]Gmb·丹迥旺波——(1606——1624)明末卫藏地方政权藏巴汗。藏族、系彭措朗结之子。天启元年(1621)父卒,嗣为第巴藏巴(即藏巴汗)。曾将原“十五法”改为“十六法”,以法治政,并联合青海蒙古却图汗及康区白利土司顿同多吉共同反对格鲁派(黄教)。而五世DL及四世班禅则求助于青海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崇祯九年(1…

《萨迦世系史续编》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西藏古代佛教史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