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第一篇 理论 1· 4· 4· 1苦的四种形式

  1.4.4.1苦的四种形式:

  1)苦苦(一般肉体上的疼痛——而心知痛——且身痛会引起心苦,只有证到阿罗汉果的人,才是只觉得身痛而不会引起心苦)。

  2)行苦(修行在变换姿势时正在变化或止息的疼痛。行苦比苦苦更难体会)。

  3)苦相(照见身心的三法印而生起对苦的认知,这是在十六阶智中的第四阶智所体证的——生灭随观智。)

  4)苦谛就是认知身心全然是苦,而我们无法改变任何事情的真理——这是真正的事实。如:我们无法改变老、病、死。由烦恼而生的苦在证得阿罗汉果以后就灭除了,但肉体上的苦只有在死后不受后有的情况下才能灭除的。

  苦苦就像医院中的病患。

  行苦就像一个不乐于照顾病人的护士。

  初学者要先体会苦苦,因为苦苦最容易体会。然后接着就体会到行苦,行苦比苦苦更难体会。而要体会苦相就必须具足实相般若了。

  以智慧证得苦谛时,修行者就体会到世间唯苦无乐。而体证了苦谛就圆满了所有四圣谛。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