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中阴救度密法 西藏度亡经 下卷

  中阴救度密法 西藏度亡经 下卷

  第三步 已入中阴作法救度皈敬偈

  皈命佛菩萨 怙者诸上师

  愿慈悲保佑 中阴得解脱

  

  上卷“巴多脱卓”法,详至中阴名“踵倚”;

  其后“悉罢”中阴者,今当开演救度法。

  一、死后之境界

  于此中阴救度密法之上卷中,已述种种导示之法。

  除彼已能了悟真实理谛及具诸净善业行之人,如说证入,得其解脱者外。

  然有未能了悟及具诸恶,或缘其恶业力,于中阴界,不胜恐惧怖畏,自失得度之机。

  延至二七终了,而仍未能证入者,则有继续作行此卷所述之必要。

  (一)中阴身之生起及其特能

  为作法者,先于三宝前,敬谨尽力设供,如法举诵“请诸佛菩萨普加被偈”等见附编中已。

  应呼死者之名,如下导示,三或七遍:

  “善信某某:一心谛听!不可忘失。

   凡人于死后,受其生身于地狱以及天道,乃若中阴之身者,亦皆惟其业惑结果,如幻之苦阴身而已。

   汝于死后,初则经过三日半乃至四日许之昏迷;继复经验于如前所述,“踵倚”中阴境,且于彼中,亲睹喜怒各部圣尊,权巧示现,方便接引于汝。

   惜汝竟大昏愚,未得了悟证入,蹉跎自误,迨至今时,犹自以为如梦醒后,复还受有,与汝生前相似之一色身。

    此如密典所偈教云:

    当得相似幻色身 类乎前阴及后阴

    诸官觉能齐赋有 无所障碍任游行

    又依于诸业感力 不可思议具通灵

    同属相等业感趣 以其净眼互见形

    此偈教所示,即今汝之谓也。

    所云类乎前阴及后阴者,谓汝如往昔曾修作有若何福因,则汝于今所受生之中阴身,亦即感得相当之福报庄严。

    然汝今此幻色身者,根本由于汝之偏执积习,不舍妄想意念而生起,故名曰“意生身”;惟幻不实,但凭业转。

    以故,如汝前业因力,当感生天趣,则天趣境界将现汝前;或彼阿修罗、人类、畜生、饿鬼、地狱,各趣境界,应感而现,亦复如是,所谓“业之感果,如影随形”也,所云“类乎前阴”者:“前阴”即指汝死后三日半或四日以前之肉血色身,谓汝今兹意生身者,根乎积习,汝方自意计执有色身等彼“前阴”之身。

    所云“后阴”者:则指此后当有一如汝之业力感生相当之身处也。

    惟汝如遇有如是生身境处,现于汝前者,汝亦切勿染著,切勿怯弱。

    汝如稍示怯弱染著,或生贪爱,则汝即又沦入生死轮回之大海,受苦无休矣!汝前者于“踵倚”中阴境中,徒因昏愚未能了悟证入,遂致漂泊至今。

    今者,汝当切实依教,信持真实理谛,制心一处,切勿散乱,善安住于无作无念,则根本真性元明光照之境,即得现前,一如汝上师昔所教导汝者。

    诚能如是,自必避免再度误入彼生死之胎门,而转入涅槃解脱之上圣趣中。

    其或一时仍尚未能如是如实以了悟证入之者,则有妙法谓但作观想于汝之上师本尊,或大悲怙主(莲菩提谨以为此所云大悲怙主、即谓观世音菩萨、因此妙法、原为普行救度曾否入密之一切人等、而上卷第三十三面中、固有“专汝心念观想大大悲观世音菩萨”之特别导示故也、凡下文所云大悲怙主、皆可依此推知) 在汝头顶,荫庇于汝,以最极猛利欲乐诚恳之心,信仰祈求之,专一心念于此至极要妙。 ”

  如是导示已,彼死者但能依说坚持,自得救度,而不致沦入生死轮回。

  虽然,仍犹有彼,根乎强烈业力之牵使,令其犹未能了悟证入而趣得解脱者,是必继行如下导示曰:

  “善信谛听!上偈所云:“诸官觉能齐赋有,无所障碍任游行”者,谓汝于此番生前时,或属目盲耳聋肢病乃至某根失健全者。

    今于死后,眼则善见,耳则善闻,诸肢活泼,一切诸根官觉,忽皆聪利完善。

    盖因中阴之身“诸官觉能齐赋有”故(莲菩提谨按、此理为中阴生身、非仅感受一期前生、乃多生、业报也),是以汝今忽觉有若恢复汝紧接此前在人世时所未具备之某某官能者,即是汝今已受有中阴身之一实证。

   此之至理,汝善了知之!善忆念之!

   复次,所云“无所障碍任游行”者:谓汝现今受得中阴之意生身,业经脱离汝之前此肉血色身,非复粗质碍色,故具种种特能。

   此如通过磐石山陵邱垄泥土宫室乃至如“须弥”山王,惟除“菩提迦雅”佛之金刚座也及母体子宫不能穿入外,馀如上述诸质碍色,即其坚巨如“须弥”山王,均能任意往来穿入通过,毫不觉其有所障碍。

    此亦即是汝已入于“悉罢”中阴之一实证,汝当善了知之。

    汝又必当恳切忆念于汝上师昔所教导,及坚诚祈祷于大慈大悲至圣怙主。

    善信!又如汝所忽而具有不可思议之通灵者,此则并非正三摩地中之通灵。

    汝之通灵,不过中阴身之通灵,属于业力性的。

    此谓汝今竟亦能于一刹那间,周游四大部洲,环行“须弥”山王。

    或于屈伸臂顷,随念而至任何欲至之处,乃至且能变现。

    然此仍属幻法通灵,切勿取著,切勿取著!此时之汝,妄念一动,偶一取著于任何之法,彼法即忽应念而生。

    故切勿妄生意念,惟当正解了达圣教,贤诚祈祷于汝之上师本尊,或大悲怙主,是极切要!

    复次,善信!所云:”同属相等业感趣,以其净眼互见形”者,此谓于斯“悉罢”中阴境中,某某类有情,其业因力所感当生之若何果趣正相等者,则其身形,每可彼此现见。

    譬如业因同感天道之果趣者,于其天趣身形,彼此往往互见;同业感生他果趣者亦然。

   但汝此时,尚或偶见有若何趣之身形,现于汝前,切不可顾视之。

   惟当如上导示,专一汝心,观想汝之上师本尊,或大悲怙主。

   至于云何此偈句中,有“以其净眼”之言,则因天道为六道中比较有其优胜之福善业因者,方可感生其中。

    此中尤上胜者必习禅定具有净眼根,故天趣非可常见易见,尤必善巧能得一时内心专注,方能见之;否或不见。

   又有纵习禅定,而一时未得善巧于一心不乱,则亦无净眼。 ”(通常取得天眼者有其两种因缘、一由修习于深禅定而得之、一为往昔修积、今生报得、故世间每有人、生平曾未习定、忽一旦而得天眼、则是报得者也、死后中阴身之报受、既不限于最近之前生、而可通乎其多前生之报受、则中阴身之得有天眼或净眼者、自较人世身为多也)

  (二)中阴身之境况

  “善信乎!汝于中阴境,一时或见某处,及在其处之亲友等,有同梦中相逢。

    汝向彼等说话,而彼等竟置不理会;或见彼等连同汝之至近眷属,举哀哭泣。

     汝自计曰:“吾已死矣!奈何奈何

  !”此念一生,汝即自觉最极苦痛,犹如红热锅中,被炸之鱼。

    然须知既入中阴,即必如是,徒自苦恼,亦又何益

  !汝但祈求汝之上师本尊大悲怙主,来相救度。

    盖汝此时纵尚痴恋于彼亲友眷属,已与隔世,有何益处

  故汝切勿丝毫有所痴恋,但当专念上师本尊,大悲怙主,坚实信乐,求其护佑,令汝得免于一切忧悲苦恼恐惧怖畏。

    又,善信乎!当彼业风吹无定向,汝一时极不自在,被其往复吹送,正同风卷毛羽,任其起落,身不由己,漂泊不定。

    忽而重又见闻呼汝之名而哭泣者,汝或竟告之曰:“吾在此,不必哭。”而彼哭者终不理会于汝,惟自哭叫,如是汝又自计曰:“吾已死矣“奈何奈何

  !”汝一念及此,即又苦痛难忍。

   虽然,汝徒自苦痛而无益,上文已告知汝矣!

    复次,善信!汝今所见之光,昼夜不分,一切时中,所见惟是一种微微簿曙之光。

   居此之境,当历人间,或一七、或二七、或三七、或四七、或五七、或六七乃至七七四十九昼夜之久。

    有谓“悉罢”中阴,历时但为二十二日,然总以各各业力为定,未可一概而论也。

    复次,善信!在此期中,更有极为可怕之强大业风,从汝身后至极猛力卷吹而来。

   汝宜镇定,切勿恐怖,当知此亦无非由汝幻识所生。

   又汝面前或常见一片黑漆大地,至堪恐怖,此大黑暗处且常发出呼杀喊打等无比可怕之巨大厉声。

   汝亦惟自镇定,勿生恐怖!

   又汝生前倘多作恶业者,则甚或出现食人夜叉,执持种种兵刃,呼杀喊打,直扑向汝,欲断汝命,其数量且极众多,争先恐后,奔跃而来;或复出现,无数肉食野兽,追逐于汝;或复为恶人暴客所追逼;或复狂风暴雨雷电雹石、乌霾密雾将汝笼罩,或山崩海啸,或猛火飞焚,一切所见之相,所闻之声,使汝惊怖欲绝,惶急无措,更已无路可择,惟有望风狂窜而逃命;乃忽而又被追逼至于深不知底、一白一黑一红之三座悬崖绝壁,且已岌岌,势将下坠。

   善信乎!此之三绝壁者,岂他物哉

  !亦无非汝之贪欲嗔恚愚痴,三根本毒性变现所成者而已。

    汝今惟有,如实认知此诸种种,皆为“悉罢”中阴有情之无始业染幻识所变。

    汝今不幸,身历其境,惟善镇定,一心不乱,专念于彼、大悲怙主,恭敬诚恳,称其圣号,且如下祈求曰:

    大慈大悲怙主 上师三宝圣尊

    惟求拯救于我 令勿坠入诸苦

   如是祈祷,忆念坚持,不可忘失!不可忘失!

   苦为积集善业,及已真实修行于圣教者,即可感得种种安乐;若为既未修集善业,亦未造作恶业之人,则所感者无其乐受,亦无苦受,平平淡淡,无精打采而已。

   善信乎!汝于今时,若因善业感受何乐,亦勿顾念耽著之,惟自念言:

   以此一切善乐 供奉上师三宝

   汝如得乐,当思惟上供,切勿贪念自受;若为感受任何之苦,或不乐不苦,亦当专一心念,以无观瑜伽,存念于大手印之要妙观门,此极要妙者也…

《中阴救度密法 西藏度亡经 下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