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阿毗达摩 第十三讲 遍一切心所之触、受▪P3

  ..续本文上一页的苦受。而对于修行来说,没有特别的好的感受和不好的感受,这个时候生起的是没有物染的不苦不乐受。

  

在《大念处经》里面佛陀就用这九种分法来分受,就是来分我们的苦受、乐受和不苦不乐受。

  

我们再讲一讲受,平时在生活中、在修行中应当如何来调整受,来修习受,乃至如何来转化我们的受。受可以分为身受与心受两种。身受包括了乐受和苦受;心受包括了悦受、忧受和舍受。身受与心受有没有必然的联系呢?有没有?对于一般的人来说,就会有必然的联系。但是对于修行人来说、特别是对于圣者来说,它不一定有必然的联系。为什么这么样说呢?我们先讲一般人,从心理反应来说,一个从来都没有去关注自己、内心没有培养心智的人、没有修行的人,当他在感受到身体的一些痛苦的时候,例如:当他生病或者他的身体被刀割伤、被水烫伤的时候,这个时候他的身体就体验到痛苦的感受。当他体验到痛苦的感受的时候,他的内心是很高兴还是不开心?是不开心。不开心,他就经常会埋怨、会排斥、会抗拒、会后悔,“刚才我为什么这么样,弄到我现在这样痛苦。”这样的话,就由于身体生起了痛苦的感受,而内心也生起了苦受。好像有很多人生了病,这个时候身体就经验到、体验到痛苦的感受,然后通常伴随着很忧虑,即使是很多修行人也是。在修行的时候,由于身体有时候不争气,身体会有些痛苦,例如说在禅坐的时候,腿痛、腰痛、肩膀痛、脖子痛,于是他的内心就生起了痛苦,他很担心,“我为什么老是这么痛?为什么现在我坐了那么久了,还是这么样痛,真是很讨厌!”然后就怪这个,怪那个,怪旁边的人身体又发出臭气。还要怪外面的那些声音,甚至怪外面的鸟叫、风声,他都可以生起排斥、抗拒的心理。这样的话,就由于身体的痛,他的心也产生了苦受,是不是?对于乐受来说也是这样,如果身体体验到一些很快乐的感受,例如:男女情爱的,很多时候就是由于皮肤的接触等等,或者乃至到接触一次之后,他的心就经常会粘着,会粘着甚至会回味很久,会贪着很久、会去追求,这样的话就由于身体有了乐受之后,他的心也会粘着、会染着,会喜欢这种受。这个时候就由于身体的乐受而产生心理的乐受,喜欢这种感觉,这个就是当身体如果受乐的话,心也受乐。

  

对于修行人来说、对一个善于调伏心,一个致力于培养心智、培养定慧的禅修者、修行人来说,他可以做到身和心分离,如何来说呢?当我们的身体体验到快乐的感受、舒适的感受的时候,这是由于善的果报成熟。由于善的果报成熟,我们的身体能够体验到快乐的感受。身体的感受是没办法避免的,即使连佛陀都会有身体的快乐的感受。但是修行人的心却可以对这些所缘保持中舍、保持平淡,如如不动。即使有些外来的诱惑,他也有抵抗能力,产生舍受。身体体验到苦受,例如:生病能够身体体验到苦受,身体的受是属于一种果报的受,之所以身体会遭受痛苦,是由于不善果报的成熟。由于不善果报成熟的时候,身体就会体验到痛苦。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学习承受,要如理作意,而不要让忧受(心的苦受)接连着产生。作为一个修行人、一位禅修者来说,我们就应该做到:身苦心不苦。佛陀在一部经典里面就讲到了:愚痴无闻的凡夫,会被两支箭射中。但是一个多闻的圣弟子,一位修习心的人,只有一支箭能够射中他,另外一支箭对他来说没有效用,没有作用。这两支箭一支是身的受,一支是心的受。对于凡夫来说,身受的箭煎熬着他、折磨着他,心受的箭也煎熬着他、折磨着他。但是对于修行人来说,身体的受是没办法避免的,因为只要有这个果报身,由于有了这个身体,身体必定会承受着过去业带来的果报,但对于心来说,它不一定追随着身体的感受而苦、而乐、而忧。

  

身体的苦受和乐受是没办法避免的,因为这是属于果报。我们的这一堆色蕴、这一堆色身是由于过去的业带来的,这称为业生色。既然是由于业带来的,由于我们过去所造的业不断在我们的生命期间会成熟,由于过去的不善业成熟,我们身体会遭受到痛苦;由于过去的善业成熟,我们的身体会遭受到快乐。身体的苦乐是没办法去避免的,即使连佛陀也不例外。

  

在《律藏》里面就有很多例子。讲到佛陀也会生病的例子,例如:在《律藏·药篇》里面讲到,有一次佛陀就生了一场病,这场病应该是和血液有关的病。然后,当时的名医J

  vaka(耆婆)就用了一种很厉害的药粉,想要给佛陀服,但是由于这种药太厉害了,他怕佛陀直接服用了,他的身体不一定能够受得了,于是他就把药粉撒在莲花当中,然后就叫佛陀去闻一闻,结果佛陀闻了一次就拉了十次的肚子,然后闻第二次又拉了十次的肚子,然后闻第三次之后,那位名医J

  vaka就跟他说:“当你拉了第九次肚子之后,你再去洗个温水澡,之后你还会拉一次肚子你的病就会好了。”我们看《律藏》里面,其实连佛陀也会生病。

  

佛陀有时候背也会痛,特别是在晚年的时候,佛陀一生中的最后一次雨安居,是他八十年(岁)那个时候,他度过了成佛之后的第四十五个雨安居,当时是在Vesàl

  (毗舍离城),在那一个雨安居当中,他得了很剧烈的背痛,为什么佛陀也会得背痛呢?如果大家看《大般涅槃经》就很清楚了。

  

由于在过去很久很久远以前,当时我们的菩萨是一个摔跤士,经常跟人家摔跤,因为我们的菩萨当时很壮,也是经常都摔赢对手。有一次他的对手就跟菩萨说:“你假装输给我,你被我摔倒,然后我答应给你多少钱。”当时我们的菩萨就相信了他的对手,然后假装败给了他的对手,结果那个对手就赖账。第二次也是,第二次,他的对手就说:“你这次再输给我,再输给我,我就会把之前那一次的钱一起还给你。”那一次菩萨又相信了他,结果又败了之后,那个对手又赖账,不肯把钱还给他。第三次对手又这样说“这次你再输给我,你再输给我,我三次的钱一起还给你。”那个时候,我们的菩萨就不管那么多了,结果在他的对手被他打翻的时候,他就犹如拗一把甘蔗一样把他的腰椎骨这样折断了,因为当时我们的菩萨很壮。正是由于当时他杀了他的对手这种业,结果他的很多生都经受着背痛的果报,即使在最后一生,最后一年,我们的佛陀也经受着很剧烈的背痛,这种背痛强烈到佛陀说他必须得用决意,用果定,从果定出定之后决意说:让这很强烈的背痛从他入雨安居一直到入般涅槃都不再生起。否则这种背痛是很剧烈地折磨着佛陀,在那一个雨安居当中,阿难尊者就很担心,看到佛陀病得那么重,他担心佛陀会在没有告知僧众的情况下入般涅槃。阿难尊者就把他的担心告诉了佛陀,佛陀说:“你对我还有什么期待呢?如果我是僧团的领袖,你们也许会认为,我还对你们有什么教导。但是我并不像一些拳师一样会保留、留着一手,我已经把我所证悟的、我所觉悟的所有的法毫无遗漏地教给你们,你们还对我有什么期待呢?”所以当时佛陀就跟阿难尊者说:“你们要自皈依,法皈依,就是说你们要相信自己,你们要皈依法,你们要以自己为舟,以法为舟,不要去皈依其他。”所以在《大般涅槃经》里面也讲到佛陀晚年背痛的故事。

  

还有讲到佛陀在他的最后的一餐,也是吃了一个叫做…从它的字面来说是吃一种软猪肉,当时他就接受了Jonda,一个铁匠Jonda 的供养,但是有的人又解释这是一种叫做菌类的木耳,北传的《游行经》翻译成旃檀木,但是它的巴利词反而有点像软猪肉。他吃了之后,结果那天下午就很剧烈的肚子痛,拉了好多次痢疾。然后在当天晚上我们的佛陀就入灭了。

  

还有在经里面讲到,我们的佛陀被提婆达多推石头,结果怎么样?他的脚怎么样?给石片刮破了。佛陀的脚那个时候流出了很多血。这也就是佛教史上很有名的叫什么?出佛身血。对,那个时候,当时的《阿毗达摩 第十三讲 遍一切心所之触、受》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