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阿毗达摩 第七讲 四界分别观之详尽法及18种真实色法

  

四界分别观之详尽法及18种真实色法:在昨天晚上我们大家一起学习了如何透过简略法来修习四大。修习四大可以分为两种方法:一种是简略法,一种是详尽法。透过简略法来修习四大,也就是透过辨识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的十二个特相来完成对四界分别(四界差别)观的修行。透过辨识地、水、火、风四界可以达到近行定。在达到近行定之后,禅修者可以有两条路选择,一条就走止行者的道路,从四界分别一直培育到近行定,然后依近行定再转修其他的止业处;还有另外是纯观行者的道路,就是从四界分别一直修,达到近行定之后,当身体变得很晶莹剔透之后,再尝试分析身体直到见到色聚,然后再破除色聚的三种密集,依这种方法来进入色业处,而开始进入修观之门。我们昨天讲到了依十二特相来修行四界差别的简略法,我想问问大家,到底四界差别是属于止还是属于观?我们想一想,《清净道论》里面把四界差别归为是修止还是修观?修止,为什么呢?因为只是透过辨识四界,它还是属于修止的阶段。而这种方法,在《大念处经》里面也有讲到,是不是?《大念处经》里面把修习四界归为修止还是修观呢?还是属于修止。对于止行者来说,他就透过由修习四界差别而培育起来的定力,以这样的定力再继续进修,修止乃至到达到禅那,所以对于止行者来说,修习四界差别一直到近行定,这是他们的止业处。

  

对于纯观行者来说,由于地、水、火、风,已经涉及到了自性法、究竟法,所以如果一位纯观行者透过修习四大、四界而达到近行定,这是纯观行者的心清净。明白了么?我们讲到如果要证入涅槃的话,必须经过七清净。第一、戒清净;第二、心清净;第三、见清净;第四、度疑清净;第五、道非道智见清净;第六、行道智见清净;第七、智见清净。《清净道论》里很明确地说到了戒清净跟心清净是修慧的根本,所以称为慧根。如果一个禅修者想要依纯观行者这条道路而证入涅槃,必须先持戒清净,这是他的戒清净;然后可以通过修行四界差别而达到近行定,这是他的心清净;之后再转入修色业处、名业处而成就见清净;然后再追查名色法之因而成就度疑清净;然后再以名色法以及名色法之因为所缘而观它们的无常、苦、无我而依次成就道非道智见清净、行道智见清净跟智见清净。这是一个纯观行者所修习的必经之道。讲了简略法之后,现在我们再看看详尽法。详尽法的记载是在《中部》的《教诫罗睺罗经》、《界分别经》、《身至念经》、还有《大象迹喻经》等等,在这些经典里面,佛陀就教导了以四十二行相来修习四界差别。在缅文版《清净道论》的第一册第309段里面,这样说:“对于详尽法当知如是,对不太利慧的禅修者欲修习此业处,在导师跟前以四十二行相学习详尽之界,居住于如前面所说的适宜住所,完成了一切义务,前往静处禅坐,用如此四种行相修习业处。”在简略法里面,就是依硬的性、粗的性而辨识为地界;流动性、黏结性辨识为水界;热性、冷性或者遍熟性和暖热性辨识为火界;支持性和推动性辨识为风界。这是简略法的修行方法。

  

对于详尽法,就是用十二种行相,把身体分为四十二个部分。然后再把四十二个部分归为四类:地界二十种,水界十二种,火界四种,风界六种。其中在体内地界最显著的有二十个部分,它们依次是:1头发、体毛、指甲、牙齿、皮肤;2肌肉、筋腱、骨、骨髓、肾;3心脏、肝脏、肋膜、脾、肺;4肠、肠间膜、胃中物、粪便、脑。这是在体内地界最显著的二十个部分。如果一位禅修者想要用详尽法,他先分析这二十个身体的部分,然后再以这二十个部分的粗性、硬性、重性等等来辨识它们为地界。在体内水界最显著的有十二个部分:1胆汁、痰、脓、血液、汗、脂肪;2泪、油膏、唾液、鼻涕、关节滑液、尿。这是在体内水界最显著的十二个部分。对于想要修习详尽法的禅修者,他先在体内辨识、分析这十二个部分,之后再以它的湿性、它的黏结性、流动性而辨识它们为水界。

  

体内火界最显著的有四个部分:1体温,有体温之火;就是表现为体温。2成熟与变老之火;因为火界可以使俱生色法成熟,这是以遍熟性为火来辨识。3发烧之火;如果想要辨识这一种发烧之火的禅修者,可以取在发烧的时候,体温升高或者中了疟疾时,在身体里面生起的火,有火界。4消化之火。这四种是在体内火界最显著的部分。体内风界最显著的有六个部分:1上行风:例如打嗝、咳嗽、打喷嚏,这些称为上行风。2下行风:就是导致能够大小便的、放屁的,这些是下行风。3于腹内以及大小肠之外,在腹部之内,就是腹腔之内,而在大小肠之外移动之风。

  

4在大小肠内移动之风。肠内的风能够推动所吃的食物。如果在腹内大小肠之间的风不调和,或者在肠里的风不调和,过多或增盛的话,我们就会感觉到肚子生风,或者感觉到肚子痛,这一种就是由于肚子生风而造成的疼痛,就是由这种风界过度的增盛、显著而带来,刺激到身体的身净色造成的疼痛。5在肢体内移动之风,或者说在肢体内循环之风。6入息与出息,也就是呼吸。如果想要用这种详尽法来修行的话,可以先把这一个身体分为四十二个部分,然后再把其中地界最明显的二十个部分辨识,依它的硬、依它的粗、依它的坚性而辨识为地;在体内水界最显著的十二个部分,依照它们的湿性、它们的流动性、黏结性而辨识为水;对于火界的四个部分,就是依它的遍熟性或者暖性、热性而辨识为火;风,依它的移动性或支持性而辨识为风。还有另外一种更详尽的方法,就是禅修者在修色业处的时候,如果他已经能够辨识到身体里面的色聚,然后再辨识色聚里的究竟色法,他继续去辨识在头发里一共有四十四种色法;在体毛里也有四十四种色法;在指甲、牙齿、皮肤、肌肉、筋腱、骨、骨髓、肾、心脏、肝脏、肋膜、肺等等这些都有四十四种色法;再辨识肠、肠间膜里面有四十四种色法;胃中物,刚刚吃下去的食物有八种,就是时节生色法;粪便也有,如果在体内的话,它有心生色法,一旦排出了体外,就只是八种时节生色而已。脑也有四十四种色法。就是依这样的方法来辨识身体四十二个部分的每一个部分,用究竟法的方式来分析、辨识它们。

  

当然了,如果要修色业处的话,有两种辨识方法:一种是依六门的方法,就是眼处门、耳处门、鼻处门、舌处门、身处门、心所依处。还有就是四十二身分,这些我们都可以依照《清净道论》里讲到的,在成就见清净而培育名色辨别智的方法来辨识,这是对四界差别的详尽的修行方法。具体的修行方法,惟有在大家有机会修到色业处的时候,我们还会再详尽地去修行跟指导。下面我们再继续看色法的部分。色法一共有二十八种色法。其中四种称为四界,也称为大种色,而二十四种称为所造色,就是四大种所造的色法。或者这二十八种色法又可以用另外一种分法,就是十八种称为真实色,又称为完成色。十种是非真实色,又称为不完成色。

  

下面我们先来学习十八种真实色法。

  

这十八种真实色法,第一是四大种:地界、水界、火界、风界。

  

第二是五净色。这里的“净”是透明、明净的意思。有五种,分别是眼净色、耳净色、鼻净色、舌净色和身净色。

  

还有四种境色,这里的“境”,是外境的境,对境的境。分别是眼、耳、鼻、舌所对应的境。依次是颜色、声音、香及气味和味道。真正的境色有七种,但是我们一般讲到的眼、耳、鼻、舌、身所对应的是色、声、香、味,什么?触,为什么…

《阿毗达摩 第七讲 四界分别观之详尽法及18种真实色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