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一集 第二品

  一集 第二品

   一一 1(一、二、一)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不通知不遍知痴,不能自彼而拋弃,不断

   心者,不能尽苦。然则,诸比丘!通知遍知痴,自彼而拋弃,断心者,得尽苦。」世

   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痴之有情 依痴行恶

   胜观之人 正知断痴

   7 断于此世 决不再来」

   我闻世尊说此义。

   一二 2(一、二、二)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不通知不遍知忿,不能自彼而拋弃,不断

   心者,不能尽苦。然则,诸比丘!通知遍知忿,自彼而拋弃,断心者,得尽苦。」世

   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忿之有情 依忿行恶

   胜观之人 正知断忿

   断于此世 决不再来」

   我闻世尊说此义。

   一三 3(一、二、三)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不通知不遍知覆,不能自彼而拋弃,不断

   心者,不能尽苦。然则,诸比丘!通知遍知覆,自彼而拋弃,断心者,得尽苦。」世

   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覆之有情 依覆行恶

   胜观之人 正之断覆

   断于此世 决不再来」

   我闻世尊说此义。

   一四 4(一、二、四)

   8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我不观7 他5 之一盖6 如无明盖,依彼

   [无明]盖所覆,众生长时驰骋流转生死。何以故?诸比丘!依无明盖所覆众生,

   长夜驰骋流转。」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他无一法 有覆群生

   日夜流转 如为痴覆

   然如舍痴 破除闇聚

   更不流转 亦无他因」

   我闻世尊说此义。

   一五 8(一、二、五)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我不观他之一结如爱结,依彼结相应,有

   情长夜驰骋流转。何以故?诸比丘!与爱结相应,有情长夜驰骋流转。」世尊说此义,

   此处如是说:

   9 「爱9为第二 长夜流转

   生此生彼10 不超轮回

   知此灾祸 爱之生时

   无执爱心 比丘游行」

   我闻世尊说此义。

   一六11(一、二、六)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我为有学、未得之人12,为续住希求无上

   安稳13之比丘等,作内缘之言者14,诸比丘!我不观他有一缘如如理作意之饶益。

   诸比丘!如理作意比丘舍离不善,修习善。」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10 「正当之作意 有学比丘法

   他无斯至要 将为得最善

   比丘已正勉 将成苦之灭」

   我闻世尊说此义。

   一七15(一、二、七)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我为有学、未得之人,为续住希求无上安

   稳之比丘等,作外缘之言者,诸比丘!我不观他有一缘如善知识之饶益。诸比丘!

   善知识之比丘舍离不善,修习善。」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善知识比丘16 从顺而恭敬17

   守知识言辞 有正知正念

   一切结缚灭 次第将遂愿」

   我闻世尊说此义。

   一八18(一、二、八)

   11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世间有所生一法,为众生之不利,为众生

   之不安乐,为众生之不义,为不利,为天、人之苦生。何之一法?为破僧伽。即,

   诸比丘!僧伽之破坏时,有相互诤论事,有相互诃责,又相互凌蔑,又相互弃舍。

   于此处,若未敬信者则不敬信,又既敬信者为不敬信19。」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恶者破僧伽 永劫生奈落

   悦众住非法20 彼由安稳堕

   破僧伽和合 永劫诃奈落」

   我闻世尊说此义。

   一九21(一、二、九)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世间有所生一法,为众生之利,为众生之

   12 安乐,为众生之义利,为天、人之乐生。何之一法?为僧伽之和合。即,诸比丘!

   僧伽和合时,无相互诤论,无相互诃责,无相互凌蔑,无相互弃舍。于此处若未敬

   信者而起敬信,既敬信者而增敬信。」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僧伽和合乐 有和合之德

   住法悦和合 不由安稳堕

   僧伽为和合 永劫乐天界」

   我闻世尊说此义。

   二○ 22(一、二、一○)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于世我以〔自己〕心24〔差别智〕25分析

   知有染污心23一类人之心,此人死时,如负重担,〔将生于〕地狱。所以者何?诸比

   丘!实彼心污染。则,诸比丘!于世一类之有情,因心被污而身坏死后,生于无幸

   处、恶趣、堕处、奈落。」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13 「知世一类人污心 比丘之前佛宣义

   彼心污者应死时 将生奈落入地狱

   如彼放置所拾物 实因心污行恶趣」

   我闻世尊说此义。

   摄颂曰:

   痴(一一)、忿(一二)、及覆(一三)、痴(一四)、欲(一五)、有学(「二」一

   六、一七),

   破(一八)、悦(一九)、及人(二○),以称品第二。

   注 1 本事经三七(大正藏、一七卷六六八页)参照。

   2 本事经四○(同六六九页)参照。

   3 本事经三八(同六六八页)参照。

   4 本事经一(同六六二页)参照。

   5 今除说无明盖为他之意(注释七二页)。

   6 「一盖」为一障碍之法(同上)。

   7 「随观」有见之随观与智之随观之二随观。其中以色为我,说随观等,此名之为见随观。更

   随观无常说为非常等,此名之为智随观。今之场合为智随观之意(同上)。

   8 本事经二(同上)参照。

   9 以爱为友者之意。

   10 以之人间世界与彼以外之有情居,或指有情有现在之自性与未来之自性等种种之意义(注

   释七六~七七页)。

   11 本事经五○(同六七○页)参照。

   12 未得者为未得阿罗汉之意。

   13 「安稳」不为欲、有见、无明之四流所恼事。

   14 指在自己内心存在之因。汉译有「内强缘」。

   15 本事经四九(同上)参照。

   16 亲近善知识比丘之意。

   17 恭受善知识之教而为随顺尊敬事(注释八四~八五页)。

   18 本事经九(同六六四页)参照。

   19 原文 ehaeeanam annathattam hoti(有某变化),在注释为「有变化为凡夫欣乐信仰消

   失之变化」(九○页)有,汉译有已敬信者还不敬信,以此意义意译为至不敬信。

   20 于称之为破僧伽众(vagga)之悦(注释九○页)。

   21 本事经一○(同上)参照。

   22 本事经四(同六六三页),增一阿含经第四一子品五(大正藏、二卷五六二页),A.N.V○L.

   I.P.8(南传藏、一七卷一二页)参照。

   23 「污心」指瞋恚或贪等之心。

   24 原文虽只为 cetasa(由心),依注释插入(注释九三页)。

   25 依注释有 paricchinditva。将为精神分析之意(同上)。

  

✿ 继续阅读 ▪ 一集 第三品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