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生死自在——祈竹仁宝哲▪P2

  ..续本文上一页及中阴期。不修迁识或迁识未成功者,则要经历死亡过程中的白、红、黑三阶段,然后进入中阴期等待因缘成熟而再次投胎于六道其中一道中。

  对凡夫来说,于风大融入心识、呼吸停止后,就只余细微心在运作。在此时,他人的佛法引导开示也已听不到了,心亦不会有善与不善心的区别,故此继续由师友为其作开示的意义不大。如果是修内密法的亡者,此时却是正要忙着把毕生修持用于一时的忙碌时刻。

  心识在断气后,会处于极细微的状态,渐次经历白、红及黑三过程,最后体验一种近似空性体验的阶段。

  在死亡的最后一刹,心识会离开心间而出体,这便是死亡的真正定义,亦是今生完毕、中阴期开始的时刻。心识由头顶或发线位置离体者,回转生于天界之中;由眼出者,当生为人;由鼻或耳出者,生为“非人”;由口出者,生为饿鬼;由性器出者,生为畜牲;由肛门出者,则转生于地狱中。在西藏传统中,亲友或师长会在亡者头顶轻触一下,这正是为了希望亡者心识从顶而出的缘故。

  以上所说的,是针对描述漫长的死亡过程而说的。在横死意外的情况下,以上过程会在一弹指间便相继完成。

  中阴

  在今生的死亡与转生投胎之间,有一段过渡时期,这时期叫做“中阴”或“中有”(藏文bardo)。

  中阴身并非血肉之躯,而是一种细微的心识身。并无实质可言,其形体是下一生将转生之形相,例如下一生将生于畜道者,中阴身形如畜相,但却无身影或足印。将生天界者之中阴身,色如金或白色,行走时是如飞行上升般的;将生为人之中阴身,其色为金而平行移动;当生于地狱者之中阴身,其色如焦炭,倒立地行走;将生为饿鬼之中阴身,身如水色,倒退行走;当生为畜者,身如烟色,行走姿态与畜类相同。有关中阴身之形相,在不同的经论中有少许不同之观点,以上所说的为格律派中较被普遍认同的说法。

  中阴身的神智多会浮躁焦虑。当生于善道者,于中有期间神智会较为清明;当生恶道者之中阴身,神智则会混钝。

  中阴身因非物质身体,故此亦不能饮食实质物品,只能以气味为食,或于有人作熏烟供养法时可得受饮食品以活命。

  不论生前有瞎眼等生理缺陷或否,在中阴期间,中阴身皆六根具足,而且更自然会拥有一些神通,例如说类似天眼的眼神通及随念刹那间便能到达所想之处的神通等等。然而,这类神通,并不同于佛陀之神通,也并非修持所得之神通,而纯属业力所生之神通。刚才说中阴身可以随念而即达至所思之地点,但其中有两个地方是中阴身不能穿越的,一是佛陀成道之金刚座道场(注:即现今印度中部菩提伽耶之菩提树下),另一为当受生投胎之母胎处。除此之外,中阴身不受任何山、石、河、海等地理环境所障,可以自由穿行。有时候,中阴身会流连于生前故居,但亲友是看不到中阴身的,而且因为人类身上有气味,中阴身无法太亲近,从而令心中生出很大的悲伤。

  虽然中阴身有类似天眼的神通,能见到许多凡人眼睛见不到的东西,但中阴身相互之间却不一定能见到。同类的中阴身可以互相见到,但不同类者互相是见不到的。我们凡夫的肉眼,亦看不到中阴身。常常有人说自己梦到或见到已故的亲友求索供品,这些只是一些鬼道众生幻化的把戏,藉以骗取饮食,并非真的是自己已故亲友的中阴身或其“鬼魂”。不同类之中阴身所见到的景况并不相同。当生三善道者之中阴身,所体验到的是悦意的景况,天色有如月夜;下一世当生恶道者,中阴期间经历犹如黑夜之景况,而且会见到斗争不绝之情景。中阴身或会见到三条可怕的深渊及听到如山崩、海啸、火燃爆裂及烈风吹动的可怕声音。这些都并非客观的景况,而是生前贪、嗔、痴三烦恼之幻相及四大元素颠倒而幻化出的。此时,亦可能会见到如鬼王等魔众追打,或各种美女前来献媚。这些都是自己内心的幻相及业力所现,并非真实的景况,只如梦境一般,但对中阴身来说,它们却十分真实。

  中阴身的周期,至长亦不超于四十九天,这是一般的情况。在某些例外的少数情况下,中阴期亦有可能更长。中阴期间,中阴身每七天便会经历一次类似死亡的经验,然后又换一个中阴身,直至有因缘投胎为止,但一般来说顶多也不过会换七次中阴身。有些众生的中阴期极为短暂,有些则维持较长时间。在此期间,亲友或师长代为布施、供养、超度及修善行,仍可改变其下生转世地点。此外,由于中阴身心识极为明了,对佛法引导极易接受,此期间由大师之辈以法力摄召其前来开示,是极为有效的。迁识或度亡之事,以与死者有法缘或血缘关系的大师为最有效用。但如那洛巴等一代宗师者,则不论有缘与否,亦可轻易地为亡者度脱。

  在四十九天内、一旦遇上适合的因缘时,心识便会再度投生,其中阴身便告结束。投生的过程有许多种,例如有业缘当堕寒地狱者,便会遇热而心欲得凉,便感召生于寒地狱中;当生热地狱中,因为感寒而欲得温暖,便投生于热地狱中;生前喜杀生者,幻见有猎物在前,趋前时却不见猎物,中阴身于怒心中死去,心识投生于父精母血的混合体中。

  总之,中阴身的目的地是六道轮回中的其中一道。在未讲解六道的情况前,衲先说一说利益临终众生或已故亲友的一些方法。

  如何利益将亡或已亡者

  常常有人问衲:“如何能利益将死及已死之亲友?”现在衲趁此机会,略为讲解一下。

  人在死后之去向,固然取决于今生及过去生之业力,但死时的心念有决定性的影响。有些人一生积极行善,但于死时偶发嗔心,下世便堕入三恶道中;有些人一生作恶多端,死前却偶发一善念,便转生于善道。这些情况,与因果定律并不矛盾。死时之一念若力大,堪能引发过往之业力马上成熟,以致直接影响死后之转生,而别的业因并未被引发,只好留待未来转生才成熟结果了。由此可知,死时的一念十分关键性。

  在亲友垂危时,我们应尽力为他的病房布置得平静、舒适及合意。在房中,不应放能令将亡生起执恋心或嗔恨心的物品,也要避免令他生起任何执恋或愤怒。在这一点上,有例外的情况,譬如说将亡者极欲观看他的执恋物品,例如财宝首饰等,不让他看反而或许会令他在烦恼或嗔恨心中死去,就只好遂他的意让他看。在房中,不论这临死的人是否佛教徒,只要他不抗拒,宜放弥陀或其他佛陀的图片,让将亡者见到佛的形相。这样会对他有极大的利益。如果他是佛教徒,可放弥陀或他所毕生信奉的上师及本尊形相,让他觉得有安全感及生出敬信心。我们没必要把病房布置得像一座庙似的夸张,只需在干净处及将亡者目光所及之处放一张佛像即足够了。

  如果条件允许,我们可以替将亡者喂服观音甘露丸(mani rilbu)或宗喀巴甘露丸(migtsema rilbu)等法药或泡过此等法药的白开水。这种法药,对生者有加持健康的作用,对将亡者则有令其下生不堕三恶道的功德,所以多服无妨,亦可放在小护身盒内让将亡者佩戴于身上。如果我们有幸得到密法砂坛城之彩砂,或佛陀及祖师舍利等,亦可放护身盒内让将亡者佩戴。以上所说的物品,由于其殊胜加持力,可令不论是否信佛的将亡者,下生得到较佳的转生。

  在房中,所有来访的人应切记避免哭泣、叹息或在临死者面前为家产、后事等争吵,否则会令他生起嗔恨心,对死亡及未来转生十分不利。如果将亡者是平素有修持的人,可由其上师或同门助念其平素念诵的法门,例如为修净土者助念净土愿文、弥陀名号或其咒等;为修观音法者,则念其平素惯诵之六字大明咒或大悲咒等;如平生修上乐金刚或金刚瑜伽母法门者,则助念本尊咒或《八句赞》等;如平素对玛哈嘎拉护法有信心者,则可挑护法赞文助念……余此类推。如果将亡者平素虽信佛,但却并未专修任何法门,则可助念皈依偈、三十五佛及药师七佛名号、大明六字咒、十一面八臂观音大悲咒、弥陀咒或其名号等等。总之,助念的人最好是病者信任的人,助念的内容以病者平素惯诵的为宜,若无则诵弥陀咒、观音咒及皈依文等共通的经、咒、佛号或愿文,令其听见或勉力随诵。此外,我们尚需注意声音是否令将亡者生嗔。如果诵声太嘈,令他感到不适,则宜小声助念。如果并无不妥,则宜朗声诵念,令将亡者字字都听得分明清楚。对那些惧怕死亡的病人,我们不宜提到“死亡”等字眼。但如果临终者早已有心理准备而并不抗拒,我们则可以引导他放下执恋、安心地准备面对四大分离及中阴之过程。在四大分解的过程中,如果能由熟悉此过程的上师在旁引导,将会对亡者有大利益。此外,我们可以用《菩提道次第广论》或《妙法莲华经》轻轻触及将亡者之头顶,这亦有不可思议之加持。

  在呼吸停止后,亡者之心念已转入细微心之状态,对外在之声音已无接受之能力,故此对其所作之引导开示可以停止,但不妨继续为其持诵佛咒等。

  在亲友死亡后,我们可以用上述之密法本尊坛城彩砂、观音甘露丸、宗喀巴甘露丸、舍利圣物或印上各种咒之经文放在其尸身上。如果尸身以火葬或土葬处理,这些圣物我们不必取走,尽可留在尸身上作为加持。

  有些人习惯在亲友死后,为他上香及献花,其实这并无太大意义,对死者亦无具体利益。我们在死者生前善待他们,这是最好不过的。在亲友或父母身后,才在尸身前献花,有什么意思呢?为亡者立牌上香,也一样并无意义,亡者亦得不到好处及帮助。已故者之心识在一段短时期后,便会再度轮回,为他们设立祖先牌位并无作用,他们亦不可能得到我们之供养物品。有些人迷信于已故者报梦索求供品或由灵媒召来已故亡魂通话,这些都只是“非人”的把戏,并非真的是亡者在说话,我们不必迷信于这些民间风俗。也有些人把祖先的骨灰供起来或放在寺庙内上香,这样做对祖先只会有害而毫无利…

《生死自在——祈竹仁宝哲》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