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神识进入于此中间,犹如沸腾的牛奶上形成的乳脂。
关于这是如何发生的呢?中阴身最初从下列三门之一进入——男人的口或顶门,或女人的子宫。它然后与[从男的和女的]七万二千脉中下降的精血相结合,[并在子宫中混融]。在中有状态中、使意识运动的风融化了,同时,明、增和近得的心,依次生起。这些以及中有身死亡的清净光明很快出现——不过发生的时间,比以前所讲舍去粗身时短暂一些罢了。
从如幻显现到清净光明的各种征兆依次发生,一种相似型式的清净光明的继续——在混和的精血的中央——与新生命发生了联结。再生的投入和返回过程近得的建立,是同时的。
近得之心的最初刹那是樗通常所称“生有”的基础。也是在生处与新生命最初结合之心。从此,近得的第二和以后刹那现起了;由此,增;由此,明;由明,八十种偏计心以及作为它们载体的风。
从作为明心载体的风,引发一种具有特殊能力的风,作为意识的基础。由此,一种具有特殊能力作为意识基础的火的成份被引发了;由此,一种具有这种能力的水的成份;由此,一种具有这种能力的地的成份。关于阴身进入子宫所通过的门道,龙菩提的《成就集密修法》讲,它是通过毗卢遮那之门——头顶——进入的。胜乐金刚续和集密金刚续讲,它是通过男子的口进入的。所以,起初中阴身是从男子的口或顶门进入的,并从他的密处[生殖器],进入母亲莲华[阴道]的。死亡中的中阴身的神识,在精血中间与新生命发生了联结。复次,由于俱舍论讲,它通过母亲子宫的门耐是入。应知进入子宫有三扇门——男子的口、他的顶门以及女性子宫之门。
这种讲法是符合于将从子宫再生的人道中阴身进往返方式的。但是,由于一般讲,一个中阴身是无所阻挡的,它不须一个空油作为进入之门。如俱舍论讲,如所周知,在裂开的铁中能找到生恶意,以及,有情生存于没有开口的极坚硬的岩石之中。
在母胎中子体的发育《进入骀藏教难陀经》讲:骀藏位于母亲胃部之下,以及好的大肠末端之上。起初,卵形的胎藏,在外部是被犹如煮沸的牛奶上面一层乳脂般的东西所覆盖的,但其内部是非常柔软而有粘液的。由些据点,粗大[生理]的积聚形成了,由此,直到死亡一直存在的细身和粗身,由四大万分而组成了。地——风导致执持;水——风导致凝聚;火——风导致成熟和不腐;风——风导致发育。
当卵胎藏过了七天,一种新的风产生了,由于它所促进的成熟,胎盘内外开始变得粘液性的,犹如乳酷尚未成肉。再过七天,一种新风产生,由于它所促进的成熟,胎藏变成肉状的,但不能随压力。再过七天,由新风所促进的成熟,它硬化了,肉已变得坚硬了,可以随压力了。再经七天。由于新风促进的成熟,胎藏生起手足,意思是五个隆起部分——二股、二肩和头的样子——明显地出现了。在龙菩提的《成就集密修法顺序次第》中,这些叫胎内五态。
世亲的俱舍论和《进入胎世藏教难陀经》,对五态中前二者[的名称,次第更换了],而后三者保持不变。而瑜伽师地论颠倒了[本论所述的]前二者。但是,如所公认,除了定名的次第有些不同之外,实际上并无矛盾。
在第四周中,红白明点分成纯净和未净部份。从白明点出生来父亲的三种内在宝库——精液、骨髓和骨骼。从红明点出生来自母亲的三种外在宝藏——肉、皮和血。
神识最初进入精和血的位置,后来成长为心脏。于此之中,有一粒大白芥子[或小豌豆]大小的主体,它是四种要素的集合:极细风和心,以及精和血的粗华。有此存在于其中央的中脉,以及各绕中脉三周的左右二脉形成了。然后,由于上行风的力量,向上生长,以及下消风,向下延伸,中脉和左右二脉就向上下发育成长了。
[此时身体的]上部和下部是瘦小的,而中间是膨胀的,(Bulbous可能是bulgy之误),像一条钱的样子。然后逐渐的,五个隆起,以及此后五肢、头发、指甲、毛孔等,生理感光能力,男或女的器官,通过口腔的出入息,语言的八种来源——舌、音色调节等等——和作意,它是意念对对象的触动(引起注意)——所有这些构成完整的体态。
如果所怀是个男孩他蜷缩于母亲的右侧,面向后部朝她脊骨;如是女孩,她蜷缩于母亲的左侧,面向外部朝她肚腹。
关于住胎的时间期限《进入胎藏教难陀经》曰:出胎是在三十八周之末,那将是266天。瑜伽堤地论增加了四天,说出生当在270天之后。胜乐金刚续讲,一个具识者,在第十个月中出生。这三者以九个全月[每月四周或28天]加上第十月的一部份,作为时期是一致的。[应注意]《进入胎藏教难陀经》和《瑜伽师地论》所讲天数是全日数[而不是基本些日子],所讲月数是四周时间[不是日历上的月数]。
经过35周,身体——即是聚集、成份、起源、肢体、支分、头发、指甲等语言的根源——如舌和调间色者——以及作意,它是意念与对象的接触,全部完成了。在36周中,胎儿开始不喜欢母胎,而想要离开。在37周,它产生了对自气和不洁的识别力。最后,在38周,一种叫作“次要”的风生起了,它是由过去业力所引发。媾,胎儿的身体掉过头来,它将二户缩拢,从母胎中靠向子宫的门,而后,一种叫作“面向下方”的风,也是过去业力所使,生起了,胎儿就被迫进入阴道,以头向下而脚向上。在38周之末,它出胎了,就成了通常心目中的婴孩了。陆续,出生以后的五个阶段发生了——孩提、青年、成年、中年和老年。
气脉明点的形成
起初,心间五脉同时形成——中脉,左右二脉,以及东三绕脉[前]和南希求脉[右]。
○心间脉轮包括中、左右脉、有八叶或辐围绕着它们——在基本方向四叶和隅间方向四叶。
此后,三种脉同时形成——遣魔脉,位于中脉之旁[而稍后],西家脉[后],与北杜脉[左]。这些是在心间最初形成的八脉[不应与习间八脉叶混淆]。
然后,[习间]基本方向的四脉,各分为二——这些就成了隅间四脉叶,心间八脉叶继续各分为三,于二十四处形成二十四脉。二十四脉各分为三,成七十二,些再各分为千,成为体内七成二千脉。
○有五种较大的脉轮:
1、大乐轮于头顶,有三十二脉叶。
2、受用轮于喉间,有十六脉叶。
3、*轮于心间,有八脉叶。
4、纪化轮于脐间,有六十四脉叶。
5、护乐轮于密处,有三十二脉叶。另三脉轮,亦常提及。
6、风轮于眉间,有十六脉叶。
7、火轮于颈与心之间,有三脉叶。
8、宝珠中央之轮[龟头],有十六脉叶。
关于风的形成,在母胎中新生命结成之后第一月内,从细的持命风上,产生了粗的持命风。其时,有情的形状像一条钱。在第二月中,从持命风产生了下消风。其时,身体有五个隆起,犹如海龟。在第三月中,从下消风产生了平住风。其时,上身稍弯,犹如公猪。第四月中,从平住风生起了上行风。其时身体稍大,犹如狮子。第五月中,从上行风产生了遍行风。其时身如矮子。
○持命风主要住于心间脉轮的中央,它具有便风运动出入于诸根官能的作用,以及维持生命的作用;其较粗者促使通过鼻孔的呼吸运动。下消风主要住于密处脉轮的中央,它具有排粪、小便、行经等作用。平住风主要住于脐间脉轮[内热所在处]的中央,它具有促进消化,分清食物的提纯与未纯部份,以及点燃内火的作用。上行风主要住于喉间脉轮的中央,它具有促使尝味,讲话等作用。遍行风主要住于各个关节,具有促进运动和停止运动等作用。
在第六月中,通过眼门运动的[副次]风——名为“运动”——以及地大产生了。
○从第六月到第十月中,四大——地、水、火、风——以及空的成人产生了,说明它们的功能已经成熟。
在第七月中,通过耳门运动的[副次]风——名为“紧动”——水大产生了。在第八月中,通过鼻门运动的[副次]风——名为“全动”——火大产生了。在第九月中,通过舌门运动的[副次]风——名为“强动”——风大产生了。在第十月中,通过身门运动的[副次]风——名为“剧动”——空大产生了,其时体内出现空的部位。
○五种副次风主要是持命风的部份或状态;它们起着帮助五识认识对象的作用。
虽然十几形成于胎内,鼻中[粗的]出入息,非到产后瞬间,有能发生也。
关于明点如何产生者,一个质点,它是红白成份[明点]的精华,以及极细风心的组合。它的大小如白芥子,住于心间中脉的极小空间内,是叫作“不坏明点”[意思是终身或永恒不坏]。魄明点的一部份向上进入顶间脉轮中,并留在媾,这叫作 字。它直接简接地增强身体其他部位的白色成份。从心间的红色明点,一部份向下进入脐间脉轮,并留在那时,这叫作“杜母”,它直接简接地增强身体其他部位的红色成份。
虽然每种明点的一部份住于每一脉轮,在头顶的一个是增强白色成份的主要根源。心间脉轮是均衡增长红白成份的主要根源。
复次,每当需要白的和红的成份时,它们就会被产生出来,因迷,他闪就不像倒入瓶中的水[瓶总有一定的容量,总会被耗尽的]。
这个时期,从情孕开始与新生命相结合,直到并包括得到一个粗身,叫作“基本的化身”。[因为是通过修行可以转成化身的基础]。
《藏传佛教中的生死与中阴》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