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中有教授听闻解脱密法(藏名巴多脱卓) 目录 序▪P2

  ..续本文上一页于箧中。今因行年七十,深恐译稿将来散落,爰再整理编订,努力完成。又为便利读者,加注名词释义,并附有两部曼荼罗表及方位图,于是全经之脉络贯通,了如指掌。

  这部大法,本为秘密部中最高无上宝典,摄为一大法界之自性本觉圆满智,即阿达尔玛普贤王如来之心髓,而为莲华生大士宁玛派(西藏旧派俗称红教)无上密中密的大法,听闻的人,至少要明白“九乘教义”,具有瑜伽初步的智解,才能心印相合,融会贯通,事理无碍。例如本经中诸佛双身和饮血裸体化身的忿怒形貌,或为国中佛徒所怀疑,要知这种种形相,是表法的,也是人们从本以来法尔如是的道理。《园觉经》上说:“一切众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故不可对之稍萌邪见。因此种种形相,在人死后“中有”时期,必定要出现的。所以在本经上卷末(请参阅上卷末段)“仅需不起颠倒妄见即可解脱”,就是为防止有人对双身和忿怒等相发生疑惑而致堕落的原故。

  在显教经上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又在《唯识论》上说:“舍染归净,转识成智”,与本经中所导示的“本来境相,自识变现”的话,完全相合。又若世人传说:“人到死后,一定要见阎王鬼卒”,而在本经中则导示:“阎王鬼卒,都是人们自识变现之境相”,此在本经下卷“轮回中有”时“冥界裁判”一段上,说得最为详明。由于亡者在生之时,自己作恶多端,死后自识即起现变相,若为罪业深重的人,往往在垂死之时,不待气绝,自言自语,惊怖呼号,见有阎王鬼卒来临者,即其为业所缠自识作祟之表现,而非自识以外,另有一阎王鬼卒来临也。

  又如本经说:“中有身时,漂泊无依,终见三大悬崖绝壁,一白、一黑、一红,深不见底,此即其人生前贪、嗔、痴、三毒所感。”如是种种导示,盖亦自识所现,足以破除世俗之迷信。何幸此法在此末法时代,先已译传于西欧,今再放光于中土,也是因缘成熟,莲华生大士的威力加持,预示将来密教盛行的徵兆。大金刚持佛云:“日杀婆罗门,积造五无间,若遇此教授,俱解脱无疑。”邬全大师(即莲师“亦云:”修而成佛众皆有,无修之法我独有。“此即指此法及”颇哇法“两者而言也。

  凡人无论智愚,莫不贪生恶死,佛教东来以后,修行人为求解脱者,以禅净两宗最为普遍,早已深入人心,不修断惑证真,即修往生净土。断惑证真的临终成就,此即本法所指授的“上根人不落中阴,无需此法”;往生净土的,佛来授手接引往生,亦不会有中阴显现。所以有一部分人,以为真正修行的,对此中有教授,好像不一定要熟知薰习,其实不然。因为法身成就,非是中下根器的人之所能,何况末法障重的人,而直生净土,也不是尽人所能,能够具足一心不乱的条件,也非易事。万一到了中阴显现,惟有手忙足乱,随业升沉,若不知本法教授,岂不仍有沉沦的危险么?譬如我们乘舟远涉重洋大海,当然是要登彼岸,船上备有许多救命圈及救生艇,为防止万一出事,则藉此仍可免致沉没。此经教授,不但是船上的救命圈、救生艇,而且是装有推进机之救生艇,最稳最妥了。为修行的人诞登彼岸保险法门。如本经说:“此法为不需修习禅观见法即得解脱之甚深教授,有缘见者,对此深妙之法,纵有七犬吠逐,于此文句,当勿忘失。临命终时,诸佛言教,三世佛力,亦无有胜于此者。”云云(请参阅下卷最末段)。如是种种的导示,可谓悲痛已极,所以见闻本法者,断不可执一己之见而生疑谤。

  莲华生大士威力神通,不可思议,流传此法,本为末法众生难施救度,而有此悲心之流露。有此宝经在手,对于生死大事成佛法门,完全迎刃而解。特别是生存时期,听过七遍,或平时熟谙于胸中,到了死后中阴显现,自能了悟实相,不致误入迷途。所谓在生之时修未成佛,中阴身成佛者,即指此法而言也。有缘遇此,可谓庆幸万分!佛所言说,皆为佛所亲证,不容怀疑。孔子云:“朝闻道,夕死可矣。”此语正可为本法的写照。昔张赵两居士及屈文六老师兄(即现在法贤大师)“均愿有人取藏文原本译成巨帙,以资普利”(见张译本中屈映光居士序文)。我因此不揣谫陋,勉力译成,以竞前人未了之愿。惟自惭年迈力衰,学力修持,均感匮乏,惧难胜任,疏漏之咎,在所难免,敬希十方贤达,大德通家,审阅匡正;并望读者悉心研习,兼图利他,广布流通。如本经说:“对于世人,广为详说,诸病人前,或亡者耳旁,高声朗诵。”以此功德,回施有情。编译既成,爰缀数语,志其缘起,以告来兹。

  佛历二五○三年秋日诺门金刚乘弟子寿固金刚孙景风写于密严室

  例 言

  一、本经西藏文手抄写本,共有二二九梵页,内容计十四种:(1)法行习气自解脱法(此即张本所称之解业集颂)二六页;(2)法性中有教授听闻解脱法(即今所据译之上卷正文)六五页;(3)寂怒两部曼荼罗发露忏悔自然解脱法二八页;(4)轮回中有之指示(此即今所据译之下卷正文)三九页;(5)指示尸林诫示无常文六页;(6)指示本体明光之补充六页;(7)启请诸佛菩萨加被偈六页;(8)法身普贤双尊暨传承诸师救怖颂三页;(以上(7)(8)两种均见附编。)(9)轮回中有指示之补充六页;(10)大圆满三身直指四页;(11)救脱中有怖畏险峡偈一一页;(12)中有六纲二页;(13)中有救怖愿偈一三页;(以上(11)(12)(13)三种,均见附编)(14)假名解脱如意妙宝一二页;(此即张本所称之答卓咒本,又名无为刹那证智经。)以上十四种中,除(3)(5)(9)三种尚待补译外,今译出者十一种。为便利读者以醒眉目起见,系变更上列次序,分为正续两编。正编上下两卷,皆为度亡正法,下卷之末,系以附编,均载有关度亡所需之各种经咒,及与正法上所必需念诵之各种偈文,故在附编中,除将(7)(8)(11)(12)(13)五种收入外,尚有采自他经者,亦编在其内,至于正附两编中未能编入者,均纳入续编之中以完成之。

  一、本经在康藏地方,为通行之度亡法,据云:红教本有七种,白教本有五种,黄教本有六种,各种版本不同,势难悉数罗列,一一校对。今所据译之抄本,确为红教宁玛派最古之本,为大士化身羯摩洲大师所发掘。在十四种中,亦多记载为大士所撰。西藏红白两宗派,本属一体。红教最高成就为“大圆满”,白教最高成就为“大手印”,在本经中,均有修大圆满大手印句(见本经上卷“概说”段中。张译之本,译为修得圆满之度,即大圆满法也。)。其他各种版本,虽未及见,亦可证明张赵所据之英文本,与此所据之藏文抄本,均为红白两教派之古本,而非他宗派所增减之略本。

  一、抄本之经,易生错误,此所据译之抄本,核以张赵两本,多数均同。然亦有少异之处,译者无法判定,则以张赵两本为准。因张赵所据英译本之藏文木刻本,自较手抄写本可资徽信之故。

  一、本经为佛经体裁,译者系沿用古代译师体例,文言直译。有难解处,则于其文句下、用双行小字注释,若非片言所能解者,则添加附注。

  一、梵藏文佛菩萨名号、及专门名词术语,均以古译现成名相为准。若系密宗专有名词,而非他宗所习见者,则存音译,或添加小注。音义两译者,亦加小注,以便考证。

  一、本密法中,各部圣众部位及曼荼罗,为全经脉络整个形象之总集体,最关重要。兹为对于本密法易于了解、从事薰习、印入识田起见,译者将全经要义重点,制成图表五种,列在卷后,俾能熟谙胸中,生起作用。敬请读者互相对照,既可为寿命终时之资粮,庶免已入宝山空乎而回之悔叹;其为人度亡时,亦不致临渴掘井,而发生手忙足乱之流弊。

  一、流传本法莲华生大士像、藏密所传四臂观音像、藏密所传红色阿弥陀佛像在本密法中,为法、报、化三身一体之尊。为一般未曾修过密法者奉为本尊,以便观想念诵;并敬绘三尊圣像,刊印在本经卷首,为行者瞻仰礼拜之需。

  一、本经经过多次整理,历时甚久,方始完成。译者年迈力衰,精神难以贯注,乃承大善知识,草成正文,商榷字句;或于稿成之后,详加厘订,润饰文词,或悉心校对,或抄写复缮;或绘制佛像图表,或布施纸张用品,或对本经随喜赞叹,发心设法流通,或因未能多印,预定借抄以资研习普利;均为不可思议难得之因缘。虽诸仁者,资助本经,不肯显露姓名,但其功不唐捐,可以断定,书此以誌谢忱。

  卷头语

  一、中有种类时期及成就

  中有教授听闻解脱密法,是西藏宁玛派一部无上的宝经。即使亡者在中有期间,听闻到本密法而获解脱,不须修持亦得成佛,为殊胜中最殊胜的法门。原来密部成佛法门有三种:一、即身成佛成法身佛;二、中有身成佛成报身佛;三、转胎成佛成化身佛。又密部中所言“中有”有六种,六种之中,分“前三”与“后三”,前三者:一、生处中有(亦名处胎中有),二、梦境中有,三、静虑中有(亦名禅定中有)。后三者:一、死位中有,二、法性中有,三、轮回中有(详见上卷法性中有指授及六句要偈段中,并见附编中有六纲。)。在上根瑜伽士大修行人,平时曾修习大法如“大圆满”“大手印”等,本不需要此听闻解脱密法。因在命终死位中有时,即已证得法身最高成就(参阅上卷概说),所谓化虹光而去,身心俱融于法界,遗体仅留爪发(身中仅留头发及手足指甲不能消融。),即身成佛是也。此法是为中根人及诸凡夫或有大罪者而设,而他人为之念诵,使其神识听闻,在法性中有期间获得解脱。所谓死位中有,亦称识闷绝位,在人死后三日半或四日间,此时神识作昏厥状态,有两次明光起现,若经导示认取,即得度而成法身佛。此后法性中有起现时,连前死位中有时间,共为十八天,导示方…

《中有教授听闻解脱密法(藏名巴多脱卓) 目录 序》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