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益的了。如果犹如往昔之时,诸转轮王,都学相继之法的话,则国土人民都会转增炽然,而不会有衰减。剎利顶生王,本来也是如是,但自出意继续去治国,不遵相继之法的话,则由于自出自己之意去治国之故,其国就遂衰减,不再增益。
于是,国师与梵志们,则一同去案行国界,发见到处的国土人民,都转就衰减,不再增益,便作如是之念:剎利顶生王,自出于自己之意去治国,由于自出意治国之故,国土人民都转就衰减,不再增益。如果犹如往昔之时,诸转轮王都学相继之法那样,则国土人民就会转增炽盛,而没有衰减。此剎利顶生王应该也是如此。然而他却自出意去治国,而由于自出意去治国之故,国土人民则转就于衰减,不再增
益了。
国师与梵志们,因此而共同往诣剎帝利顶生王,而向王禀白说:『天王!当知!天王您自出意去治国,就因为您自出意去治国之故,国土人民都转就衰减,不再增益。如果像往昔之时,诸转轮王那样之学相继之法的话,则国土人民都会转增炽盛,而不会有衰减。今天天王您应该也是如是的。然而天王您乃自出意去治国,由于自出意去治国之故,国土人民都转就衰减,都不再增益了。』剎利顶生王听他之谏言后,就垂问而说:『梵志们!那么,我现在应该要如何才好呢?』国师与梵志们白王而说:『天王!国中有人,非常的聪明而有智慧,乃明知算数。国内有大臣眷属,都饱学经典,而明白经典,都能诵习受持相继之法,犹如我们的一切眷属。天王!应当要学那相继之法,学相继之法后,在于月的十五日,布萨而说从解脱(别解脱戒)时,沐浴澡洗,升上正殿后,那天轮宝必定会从东方而来。轮宝有千辐,一切都具足,清净而自然,并不是人所造的。其色如火焰,光明而昱烁。』
剎利顶生王又问说:『梵志!甚么叫做相继之法,欲使我学,使我学后,在于月之十五日,说从解脱(布萨说戒:,说别解脱戒)时,沐浴澡洗,而升上正殿后,那个天轮宝必定会由东方而来。宝轮有千辐,一切都具足,清净而自然,并不是人所造的,其色如火焰,光明昱烁呢?』国师梵志回答说:『天王!您应当观法如法,行法如法。应该为诸太子、后妃、彩女,以及诸臣民,和沙门、梵志,乃至蜫虫,而奉持斋法。每月之初八日、十四日、十五日,都修行布施,都布施诸穷乏的沙门、梵志,和贫穷、孤独,以及远来的乞者,布施他们所需之饮食、衣被、车乘、华鬘、散华、涂香、屋舍、床褥、氍氀、綩綖、给使、明灯。如果王的国内有上尊、名德、沙门、梵志的
话,应该要自己随时往诣他们所住的地方,去问法而受法。要就他们请教而说:『诸位尊者!到底甚么叫做善法?甚么叫做不善之法?甚么为之罪?甚么为之福?甚么为之妙?甚么为之非妙?甚么为之黑?甚么为之白?黑白之法从甚么而生?甚么为现世之义?甚么为后世之义?怎样去作就会受善,而不受恶呢?』如从他们之处听到其法后,就应去行如所听到之法。如果国内有贫穷的人的话,当应拨出财物,去给恤于他。天王!这叫做相继之法,应当好好的采取而学。善取学后,于月之十五日,说从解脱(布萨说戒)时,沐浴澡洗,升上正殿后,那个天轮宝必定会从东方而来。轮宝有千辐,一切都具足,清净而自然,并不是人所造的,其色如火焰,光明昱烁。』
剎利顶生王便于后来之时,观法如法,行法如法,而为太子、后妃、彩女,以及诸臣民、沙门、梵志,乃至蜫虫奉持法斋。于月之初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修行布施,而布施诸穷乏的沙门、梵志、贫穷、孤独、远来的乞者。布施他们以饮食、衣被、车乘、华鬘、散华、涂香、屋舍、床褥、氍氀、綩綖、给使、明灯。如其国内有上尊、名德、沙门、梵志的话,便自随时往诣他们所住的地方,去问法而受法。同时向他们请教说:『诸位尊者!甚么叫做善法?甚么叫做不善之法?甚么为之罪?甚么为之福?甚么为之妙?甚么为之不妙?甚么为之黑?甚么为之白?黑白之法到底从何而生?甚么是现世之义?甚么为之后世之义?怎样去作,就会受善报而不受恶报呢?』从他们的回答后,就去实行如所听来之法。
然而国内的民众当中,有贫穷的人,却不能拨出财物去给恤他,这就是因为对于贫穷无财物的人不能给恤之故,穷人便转为穷困。由于穷困之故,便会偷盗他人的财物,由于偷盗之故,物主就会把他捕获而伺寻而收缚,就会送诣剎帝利的顶生王之处,而白王说:『天王!
此人盗窃我的财物,愿天王惩治他。』剎利顶生王问那人说:『你实在偷盗他的财物吗?』那人白王说:『天王!我实在偷盗他的财物。为甚么呢?因为贫困之故。如果不偷盗的话,就不可能自济啊。』(因无生计可作,恐会有人走此下策)。剎利顶生王就捐出财物给与那人,而对偷盗者说:『你们统统回去,以后不可以再作偷盗!』于是,国内的人民听闻剎利顶生王对于国中的民众假如行盗的话,王便会拿出财物给与他。因此之故,大家都作如是之念:我们也应偷盗他人的财物。
于是,国人都各各竞行偷盗他人的财物。这就是因为对于困贫无财物的人,不能给恤之故,人们就转为穷困。由于穷困之故,偷盗就会转为滋甚。由于偷盗滋甚之故,他们的人寿就会转而为减,形色也就转为恶。他们的寿命转减,形色转恶后,则,比丘们!父亲的寿命为八万岁,而其子的+零@却会减半而为四万岁了。
(1)比丘们!他们的人寿四万岁时,有人便行偷盗他人的财物。物主则捕伺收缚,就送诸剎利顶生王之处,而白王说:『此人偷盗我的财物,愿天王惩治他。』剎利顶生王则问那个人说:『你实在盗他的财物吗?』那个人回答说:『天王!我实在偷盗他的财物。为甚么呢?因为贫困之故,如果不偷盗的话,便不能自济。』剎利顶生王听后,便作如是之念:如果我的国中,有偷盗他人的财物时,假如更出财物尽给与偷盗之人的话,则徒空竭国库,偷盗遂会滋甚而不可收拾。我现在宁可叫人制作极利之刀,假如我国中有偷盗的人的话,便收捕取,使他坐在高标之下,然后斩截其头为是!
于是,剎利顶生王,嗣后便敕令,叫人制作极利之刀,如国中有偷盗他人的财物的话,就收捕取,使他坐在高标之下,然后斩截其头。国中的民众,听闻剎利顶生王敕令作极利之刀,如国中有偷盗他人的
财物的话,就便捕取,而使其坐在高标之下,然后斩截其头的消息后,便作如是之念:我也宁可效作极利之刀,持之以行劫夺他人的财物。如果从而劫夺他物的话,便又捉执物主,而截断其头。于是,那个人就在于后来之时,效国王之制作利刀,将其利刀去劫夺他人的财物,也捉住物主,将物主的头截断。这就是对于贫困无财物的人,不能给恤之故,人民就转而穷困。由于穷困之故,盗贼就转而滋甚。因盗贼滋甚之故,刀杀剑剌就愈来愈转增。由于刀杀转增之故,他们的人寿便会转减,形色就会转恶。人寿转减,形色转恶后,比丘们!其父的寿命四万岁,而其子的,毒命就转减而为二万岁了。
(2)比丘们!人寿二万岁之时,有人盗人的财物,其物主就拘捕寻伺而收缚后,则送诣剎利顶生王之处,而白王说:『天王!此人偷盗我的财物,愿天王惩治他!』剎利顶生王则问那人说:『你是否偷盗他的财物吗?』这时,那位盗贼便作如是之念:剎利顶生王如果知道其实情的话,或者会缚鞭我,或者会抛,或者会摈,或者会罚钱物,或者会用种种的苦刑,或者会贯在于高标之上,或者会枭我的头。我宁可用妄言欺诳剎利顶生王为妙。作此念后,就自王说:『天王!我并不偷盗他的财物。』这是因为对于贫困无财物的人,不能给恤他之故,人就会转而穷困。由于穷困之故,偷盗就会转为滋甚。由于偷盗滋甚之故,刀杀就会转增。由于刀杀转增之故,便会有妄言、两舌之转增。由于妄言、两舌转增之故,那些人的寿命就转减,形色就会转恶。那些寿命转减,形色转恶后,比丘们!其父的寿命二万岁,其子的寿命则减为一万岁。
(3)比丘们!人寿一万岁时,人民或者有德,或者无德。如果为无德的人的话,则对于那有德的人生起嫉妒之念,而会侵犯有德之人的妻子。追是因为对于贫困无财物的人,不能给恤之故,人就会转为愈
穷困,由于穷困之故,偷盗就会转而滋甚。由于偷盗滋甚之故,刀杀会转增。由于刀杀转增之故。便会有妄言、两舌之转增。由于妄言、两舌转增之故。便会有嫉妒、邪淫之转增。由于嫉妒、邪淫转增之故,那些人的寿命就会转减,形色就会转恶。寿命转减,形色转恶后,比丘们!其父的寿命为一万岁,其子的寿命则会减而为五千岁。
(4)比丘们!人寿转减而为五千岁时,会有三种法之转增。所谓非法、欲贪、邪法是。由于此三法转增之故,那些人寿就会转减,形色就会转恶。人寿转减,形色转恶后,则,比丘们!其父的寿命为五千岁,而其子的寿命就会转减而为二千五百岁。
(5)比丘们!人寿转减为二千五百岁时,又会有三法之转增。所谓两舌、粗言、绮语是。由于此三法转增之故,那些人寿就会转减,形色就会转恶。人寿转减,形色转恶后,则,比丘们!其父的寿命为二千五百岁,而其子的寿命就转减而为一千岁。
(6)比丘们!人寿可转减为一千岁时,会有一法之转增。所谓邪见是也。由于此一法转增之故,那人寿就会转减,形色就会转恶。那人寿转减,形色转恶后,则,比丘们!其父的寿命为千岁,而其子的寿命则为转减而为五百岁。
(7)比丘们!人寿五百岁时,那些人,都尽形寿(终生)不孝父母,不能尊敬沙门、梵志,不行顺事(没有秩序),不作福业,不见后世罪(不畏后世之堕落与否)。他们都由于不孝父母,不能尊敬沙门、梵志,不行顺事,不作福业,不见有后世之罪之故,则,比丘们!父的寿命为五百岁,而其子的寿命则或减而为二百五十岁,或减而为二百岁。
(8)比丘们!…
《中阿含经卷第十五》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