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中阿含经卷第十五▪P4

  ..续本文上一页现在如有长寿的人,或者寿为满百岁,或者不啻于百岁(百岁以下)。」

  佛陀又告诉诸比丘们说:「比丘们!未来久远之时,人寿会转减而为十岁的。

  (9)比丘们!人寿转减而为十岁时,女孩出生后五个月,即便于出嫁(南传为五岁的童女,即成为适合于结婚)。比丘们!人寿转减为十岁时,有谷类叫做稗子(实小,仍可食),为第一的美食,犹如现在的人,都以梗粮(稻米的一种)为上馔那样。比丘们!像如是的,人寿转减而为十岁时,有谷名叫稗子,为第一美食的。比丘们!人寿十岁时,如今日所有的美味,那些酥油、盐、蜜、甘蔗、糖等,一切的一切都尽没不存在。比丘们!人寿十岁时,假如有人行十恶业道的话,他便会被人所敬重,犹如今天,假若行十善业道的话,他便会被人所敬重那样。比丘们!人寿十岁时,也是如此,如行十恶业道的话,他便会被人之所敬重。比丘们!人寿十岁时,都没有善的名,何况又有行十善业道呢?

  比丘们!人寿十岁之时,有人名叫弹罚,他会周行而遍往。会到家家去弹罚。比丘们!人寿十岁时,当母亲的人,对于其子,会极有害心,为人子的,对于其母亲,也极为有害心。那些父子、兄弟、姊妹、亲属,都展转而相向,都怀有贼害之心,犹如猎师,发见那鹿兽后,便极为有害心那样。比丘们!人寿十岁时,也是如是,其母对于其子,极为有害心,其子对于其母。也极为有害心,父子、兄弟、姊妹、亲属,都展转相向,都有贼害之心。比丘们!人寿十岁时,当有七日的刀兵劫。他如捉草,即会化成为刀。如捉樵木,同样的也会化成为刀。他们都会用此刀,各各相杀,而在于那七日的刀兵劫过后,也就是经过其七天,刀兵劫便会息止。

  那时,也有人,会有惭耻羞愧之心,会厌恶而不爱那种相杀的人。他会在于七天的刀兵劫之时,便进入山野,在那隐避之处藏起来。经

  过七天后,就会从山野的隐藏之处出现,而更互相见,生起慈愍之心,而极相爱念。有如慈母,唯有一子,和她久别,从远处回来,安安隐隐的归到其家,得以相见而欢喜,而生慈愍心,而极为相爱念那样。那人经过七天后,则从山野,在于隐藏之处出来,更互相见,而生慈愍心,而极为相爱念。共相见后,便作如是之语而说:『诸位贤者们!我现在和大家相见,现在都得安隐。而我们乃坐生(自然的,不注意的产生)不善之法之故,现在值看(正遇见)到此情景-亲族死尽。我们宁可共行善法为是。怎样应当共同去行善法呢?我们都是犯着杀生之人,现在宁可共同努力离开杀生,断除杀生,我们应该要共同行此善法!』

  他们商议互论后,就共同实行如是如是的善法,行善法后,寿命便转增,形色也转好了。他们的寿命转增,形色转好后,就会这样的。比丘们!他们的寿命本以十岁为限度,然而其人所生的子辈,其寿可命却为二十岁。比丘们!寿命二十岁的人,又作如是之念:如果推求学习善法的话,寿命便会转增,形色就会转好,我们应该共同更增行善才对。怎样应该共同更增行善呢?我们已经共同离开杀生、断除杀生了,然而因故而共行不与而取(偷盗),这是不对的,我们宁可离开不与而取、断除不与而取为是,我们应该共同行此善法为是!他们因此,便共同行如是的善法(不偷盗),行此善法后,其寿命便转增,形色也就转好了。他们的寿命转增,形色转好后,则,比丘们!他的寿命为二十岁的人,所生的子辈,其寿命乃为四十岁。

  比丘们!寿命四十岁的人,也作如是之念:如果穷求学善的话,寿命便会转增,形色就会转好,我们就应该共同更增行善为妙。怎样应该共同行善呢?我们已经离开杀生、断除杀生,离开不与而取,断除不与而取,然而由故,而行邪淫。我们宁可离开邪淫、断除邪淫,我

  们应该共同行如是之善法为是!他们便共同实行如是的善法。行此善法后,寿命便转增,形色也就转好。他们的寿命转增,形色转好后,比丘们!他们的寿数为四十岁的人,所生的子辈。其寿数乃为八十岁。

  比丘们!寿命八十岁的人,也作如是之念:如果穷求学习善法的话,寿命便会转增,形色就会转好,我们应该共同更增行善。怎样应该共同更增行善呢?(行甚么善呢?)我们已开杀生、断除杀生,离开不与而取、断除不与而取,离开邪淫、断除邪淫,然而依然故我的行诸妄言。我们宁可离开妄言、断除妄言,我们应该共同行持如是的善法!他们就因此而共行如是的善法。行善法后,寿命便转增,形色也就转好。他们的寿命转增,形色转好后,则,比丘们!他们的寿命八十岁的人,其所生的子辈,其寿命则为一百六十岁。

  比丘们!寿命一百六十岁的人,也作如是之念:如果穷求学习行善的话,寿命便会转增,形色就会转好,我们应该共同更增行善。怎样应该共同更增行善呢?我们已离开杀生、断除杀生,离开不与而取、断除不与而取,离开邪淫、断除邪淫,离开妄言、断除妄言,然而依然故我的行诸两舌,我们宁可离开两舌、断除两舌,我们应该共行如是的善法!他们因此而共行如是的善法,行此善法后,寿命便转增,形色就转好。他们的寿命转增,形色转好后,则,比丘们!其寿命一百六十岁的人,所生的子辈,其寿命乃为三百二十岁。

  比丘们!寿数三百二十岁的人,也作如是之念:如果推求学习善法的话,寿命便会转增,形色便会转好,我们应该共同更增行善。怎样应当共同更增行善呢?我们已离开杀生、断除杀生,离开不与而取、断除不与而取,离开邪淫、断除邪淫,离开妄言、断除妄言,离开两舌、断除两舌,然而依然故我的行诸粗言。我们宁可离开粗言、断除

  粗言,我们应该共同实行如是之善法!他们因此而便共同实行如是的善法。行如是之善法后,寿命便转增,形色也就转好。他们的寿命转增,形色转好后,则,比丘们!其寿数三百二十岁的人,所生的子辈的寿命,乃为六百四十岁。

  比丘们!寿数六百四十岁的人,也作如是之念:如果穷求学善的话,寿命便会转增,形色就会转好,我们应当共同更增行善。怎样应该共同更增行善呢?我们已经离开杀生、断除杀生,离开不与而取、断除不与而取,离开邪淫、断除邪淫,离开妄言,断除妄言,离开两舌、断除两舌,离开粗言,斯除粗言;然而依然故我的行诸绮语。我们宁可离开绮语、断除绮语,我们应该共同行如是的善法!他们因此便共行如是的善法,行此善法后,寿命便转增,形色也就转好。他们的寿命转增,形色转好后,则,比丘们!其寿命为六百四十岁的人,其所生的子辈的寿命,乃转增为二千五百岁。

  比丘们!寿数二千五百岁的人,也作如是之念:如果推求学习善法的话,其寿命便会转增,形色也就会转好,我们应该共同更增行善。怎样应该共同更增行善呢?我们已离开杀生、断除杀生,离开不与而取、断除不与而取,离开邪淫、断除邪淫,离开妄言,断除妄言,离开两舌、断除两舌,离开粗言、断除粗言,离开绮语、断除绮语,然而依然故我的行诸贪嫉,我们宁可离开贪嫉、断除贪嫉,我们应该共同实行如是之善法!他们便因此而实行如是之善法。实行如是之善法后,寿命便转增,形色也就转好。他们的寿命转增,形色转好后,则,比丘们!他们的寿数二千五百岁的人,其所生的子辈的寿命,则为五千岁。

  比丘们!寿数五千岁的人,也作如是之念:如果穷求学习善法的话,寿命便会转增,形色也会转好,我们应该共同更增实行善法。怎

  样应当共同更增实行善法呢?我们已经离开杀生、断除杀生,离开不与而取、断除不与而取,离开邪淫、断除邪淫,离开妄言、断除妄言,离开两舌、断除两舌,离开粗言、断除粗言,离开绮语、断除绮语,离开贪嫉、断除贪嫉,然而依然故我的行诸瞋恚,我们宁可离开瞋恚、断除瞋恚,我们应该共同实行如是的善法!他们便共同实行如是的善法。实行如是的善法后,寿命便转增,形色也就转好。他们的寿命转增,形色转好后,则,比丘们!他们的寿数为五千岁的人,其生的子辈的寿命,则为一万岁。

  比丘们!寿数一万岁的人,也作如是之念:如果穷求学习善法的话,寿命便会转增,形色也会转好,我们应该共同更增实行善法。怎样应当共同更增行善呢?我们已经离开杀生、断除杀生,离开不与而取、断除不与而取,离开邪淫、断除邪淫,离开妄言、断除妄言,离开两舌,断除两舌,离开粗言、断除粗言,离开绮语、断除绮语,离开贪嫉、断除贪嫉,离开瞋恚、断除瞋恚,然而依然故我的行诸邪见,我们宁可离开邪见、断除邪见,我们应该共同实行如是之善法!他们便共同实行如是的善法。实行此善法后,寿命便转增,形色也就转好。他们的寿命转增,形色转好后,则,比丘们!他们的寿数一万岁的人,其所生的子辈们的寿命则为二万岁。

  比丘们!寿命二万岁的人,也作如是之念:如果穷求学习善法的话,寿命便会转增,形色也就转好,我们应该更增实行善法。怎样当应共同更增行诸善法呢?我们已离开杀生、断除杀生,离开不与而取、断除不与而取,离开邪淫、断除邪淫,离开妄言、断除妄言,离开两舌、断除两舌,离开粗言、断除粗言,离开绮语、断除绮语,离开贪嫉、断除贪嫉,离开瞋恚、断除瞋恚,离开邪见、断除邪见,然而依然故我的有非法、欲恶、贪行邪法,我们宁可离开此三种恶不善之法,断除此三种恶不善之法,我们应该共同实行如是的善法!他们因此便共同实行如是的善法。实行如是善法后,寿命便转增,形色也就转好。他们的寿命转增,形色转好后,则,比丘们!他们的寿数二万岁的人,其所生的子辈的寿命便转增为四万岁。

  比丘们!人寿四万岁时的人们,都孝顺父母,尊重恭敬沙门、梵志,而奉行顺事,修习福业,畏见后世之罪。他们因为都孝顺父母,尊重恭敬沙门、梵志,奉行顺事,修习福业,畏见后世之罪之故,比丘们!其寿数为四万岁的人,其所生的子辈的寿命,则为八万岁。比丘们!人寿八万岁时,此阎浮洲会极大丰乐,会多有人民,村邑都相邻近,如鸡一飞的距离耳。比丘们!人寿八万岁时,女人到了五百岁,乃当出嫁为新娘。比丘们!人寿八万岁时,唯有如是之病:寒热、大小便、欲、饮食、老,更没有其它的病患。

  比丘们!人寿八万岁时,有国王,名叫螺,是一位转轮王。为聪明智慧,有四种的军队,整御天下,由于自己可自由自在。是如法的法王,而成就七宝。那七宝就是所谓轮宝、象宝、马宝、珠宝、女宝、居士宝、主兵宝,就是其七宝。有千子之具足,其颜貌都非常的端正,勇猛无畏,能降伏他众。他必定统领此一切地,乃至于大海,都不用刀杖,都以法教令,使国民都能安乐。比丘们!诸剎利顶生王得为人主,而整御天下,行于自境界时,都从其父王所得而来的。由于国王所行于自境界时,都从父王所得而来之故,其寿命并不转减,形色也不恶,未曾失弃其乐,其威力也不衰微。诸比丘们!你们也应该如是,剃除须发,着袈裟衣,由于至信而舍弃家庭,而为无家庭牵累的出家人而学道,而行自境界,而从父所得之故,寿命不会转减,形色不变为恶,而未曾失弃其乐,威力也不会衰微。

  甚么叫做比丘之行自境界,从父所得呢?此比丘,观察内身,乃如身,观察内觉(受)、心、法,乃如法(所谓观内身如身,观内觉〔受〕如觉〔受〕,观内心如心,观内法如法,也就是身受心法之四念处),这叫做比丘之行自境界,从父所得是。甚么叫做比丘之寿命呢?此比丘乃修1.欲定如意足。依于远离,依于无欲,依于灭尽,而趣向于出要。2.修精进,3.修心定,4.修思惟定如意足(欲定、精进定、心定、思惟定为四如意足),依于远离,依于无欲,依于灭尽,而趣向于出要,就是叫做比丘的寿命。甚么为之比丘之色呢?此比丘修习禁戒,守护从解脱(别解脱,戒本),又再善摄威仪礼节,看见纤芥(微小)的罪业,也常怀畏怖,都受持学戒,就叫做比丘之色。甚么为比丘之乐呢?此比丘离开欲,离开恶不善之法,乃至得第四禅成就而游止于其境中,就叫做比丘之乐。甚么是比丘之力呢?此比丘的诸漏已尽,而得无漏,而得心解脱、慧解脱,在于现法当中自知自觉,自作证而成就游止于其境界中,所谓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后有,知如真(如实而知道真谛),就叫做比丘之力。

  比丘们!我不更见有一种力,不可能降伏,如魔王之力。那些漏尽的比丘,则以无上的圣慧之力,而降伏它!(魔力为所有力之最,然而有智慧之力,则能把他降伏。)」

  佛陀所说的就是如是,那些诸比丘们,听佛所说,都欢喜奉行!

  中阿含经卷第十五完

  

  

《中阿含经卷第十五》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