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中阿含经卷第九▪P5

  ..续本文上一页都遍满于一切世间,成就而游止于其境界。」

  于是,毘沙门大天王(镇护北方的多闻天王),其色像乃为巍巍,光耀暐晔。在夜将向于早旦之时,往诣于手长者的家舍,对长者告白说:「长者!你有善利,有大功德。为甚么呢?因为现在三十三天的天众们,为了长者你的事,而集聚在于法堂。大众都咨嗟称叹而说:『手长者有大善利,有大功德。为甚么呢?诸位贤者们!因为手长者,曾听佛为之说法,劝发其渴仰心,成就其欢喜后,他就从座站起,为佛作礼,绕佛身边三匝后离去。还皈其家,到了外门时,如遇有人的话,就尽为其说法,劝发其渴仰心,成就其欢喜。到了中门、内门,以及入在内面时,如有人的话,就尽为其说法,劝发其渴仰心,成就其欢喜后,则升堂敷床,结跏趺之座,心和慈俱,而遍满于一方,成就而游止在于其境界。像如是的也遍满于二、三、四方,四维上下,并周于一切,心和慈俱,并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甚大,无量的善修,遍满于一切世间,成就而游止于其境界。像如是的,也和那些悲、喜等心,以及舍俱,而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甚大,无量的善修,遍满于一切世间,成就而游止于其境界。』」

  这时,手长者,乃默然不语,并不仰观,并不仰视那位毘沙门大天王。为甚么呢?因为他乃尊重禅定,守护禅定之故。

  那时,世尊在无量百千众当中,咨嗟称叹手长者而说:「手长者有七种未曾有之法。那位手长者,在我为他说法,劝发其渴仰,成就其欢喜后,就从座站起,向我作礼,绕我的身边三匝后离去。还皈其

  家,到了外门时,如遇有人的话,就尽为其说法,劝发其渴仰,成就其欢喜。到达中门、内门,以及入在内面时,如有人的话,也都尽为说法,劝发渴仰,成就其欢喜后,就升堂敷床,结跏趺而坐,心和慈俱,遍满于一方,成就而游止于其境界。像如是的遍满于二、三、四方,四维上下,都普周于一切,心和慈俱,而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甚大,无量的善修,而遍满于一切世间,成就而游止于其境界。像如是的,也和慈、喜等心,以及舍俱,而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甚大,无量的善修,都遍满于一切世间,成就而游止于其境界。

  现在三十三天的天众,都为了他的事,而集聚在于法堂,都咨嗟称叹而说:『手长者有大善利,有大功德。为甚么呢?诸位贤者们!那位手长者,由于佛陀为他说法,劝发其渴仰,成就其欢喜后,就从座起,向佛顶礼,绕佛的身边三匝后离去。还皈其家,到了外门后,如遇有人的话,就尽为其说法,劝发其渴仰心,成就其欢喜。到了中门、内门,以及入在内面时,如有人的话,都尽为其说法,劝发其渴仰,成就其欢喜后,就升堂敷床,结跏趺之坐,心和慈俱,遍满于一方,成就而游止于其境界。像如是的,遍满于二、三、四方,四维上下,普周于一切,心和慈俱,而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甚大,无量的善修,遍满于一切世间,成就而游止于其境界。像如是的,也和悲、喜心,以及舍俱,而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甚大,无量的善修,遍满于一切世间,成就而游止于其境界。』

  现在毘沙门大天王,其色像为巍巍,其光耀为暐晔,在夜间,将向旦晨之时,往诣手长者之家,告诉他说:『长者!你有大善利,有大功德。为甚么呢?因为现在三十三天的诸天们,乃为了长者之事,而集聚在于法堂,都咨嗟称叹而说:手长者有大善利,有大功德。为甚么呢?诸位贤者们!因为那位手长者,当佛为之说法,劝发其渴仰,

  成就其欢喜后,就从座起,为佛作礼,绕佛的身边三匝后离去。还皈其家。而到了外门后,如遇有人的话,就尽为他说法,就劝发其渴仰心,成就其欢喜。到了中门、内门,以及进入于里面时,如遇有人的话,就尽为他说法,就劝发其渴仰心,成就其欢喜后,就升堂敷床,结跏趺之坐,心和慈俱,而遍满于一方,而成就而游止于其境界。像如是的,也遍满于二、三、四方,四维上下,而普周于一切,心和慈俱,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为广而甚为大,无量的善修,而遍满于一切世间,而成就而游止于其境界。像如是的,其心也和悲,也和喜,以及舍而俱在,而为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甚大,无量的善修,遍满于一切世间,而成就而游止于其境界。』」

  于是,有一位比丘,经过其夜,到了翌日的早晨,着衣持钵,往诣于手长者之家宅。手长者遥见那位比丘之到来,就从座起,叉手(合掌)而向比丘仰白而说:「尊者!善来!尊者好久没到这里来了,请坐在此床。」那时,比丘就坐在其床,手长者就礼拜比丘的双足下,然后退坐在一边。

  比丘告诉他说:「长者!你有善利,有大功德。为甚么呢?因为世尊为了你之事,在于无量百千的大众当中,咨嗟称叹手长者你而说:『手长者有七种未曾有之法。我为手长者说法,劝发其渴仰心,成就其欢喜后,就从其座站起,礼拜于我,然后绕我的身边三匝而回去。还归其家时,到了门后,如遇有人的话,就尽为他说法,就劝发其渴仰心,成就其欢喜。到了中门、内门,以及进入里面时,如果遇有人的话,也都尽为其说法,也都劝发其渴仰心,而成就其欢喜,之后,就升堂敷床,结跏趺之坐,心和慈俱,而遍满于一方,而成就游止于其境界。像如是的也遍满于二、三、四方,四维上下,普周于一切,心和慈俱,而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而甚大,无量的善修,遍满

  于一切世间,而成就游止于其境界。像如是的,其心也和悲、喜,以及舍俱,而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而甚大,无量的善修,遍满于一切世间,成就而游止于其境界。

  现在三十三天的天众们,都为他而集聚在于法堂,都咨嗟称叹而说:手长者有大的善利,有大的功德。为甚么呢?诸位贤者们!因为那位手长者,当佛陀为其说法,劝发其渴仰心,成就其欢喜后,就从座站起,去礼谢佛陀,绕佛的身边三匝后离去。在还皈其家宅时,到了外门后,如遇有人的话,就尽为其说法,劝发其渴仰心,成就其欢喜。到了中门、内门,以及入在里面时,如遇有人的话,就尽为其说法,劝发其渴仰心,成就其欢喜后,就升堂敷床,结跏趺坐,心和慈俱,而遍满于一方,而成就游止于其境界。像如是的也遍满二、三、四方,四维上下,普周于一切,心和慈俱,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甚大,无量的善修,而遍满于一切世间,而成就而游止于其中。像如是的,心和悲、喜俱,和舍俱,而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甚大,无量的善修,遍满于一切世间,成就而游止于其境界。

  于是,毘沙门大天王,其色像巍巍,光耀暐晔,在夜将尽而向于早旦之时,曾诣手长者之家,告诉长者说:长者!你有善利!有大的功德。为甚么呢?因为现在三十三天的天众们为手长者之事,而集聚在于法堂。都咨嗟称叹而说:手长者有大善利,有大功德。为甚么呢?诸位贤者们!因为手长者在于佛陀为他说法,劝发其渴仰,成就其欢喜后,就从座位站起,为佛作礼,然后绕佛的身边三匝而去。在还皈其家,到了外门后,如遇有人的话,就尽为其说法,劝发其渴仰心,成就其欢喜。到了中门、内门,以及进入里面时,如遇有人的话,就尽为其说法,劝发其渴仰心,成就其欢喜后,就升堂敷床。而结跏趺坐,心和慈俱,而遍满于一方,而成就而游止于其境界。像如是的,

  也遍满于二、三、四方,四维上下,普周于一切,心和慈俱,而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而甚大,无量的善修,遍满于一切世间,成就而游止于其境界。像如是的其心也和悲、和喜,和舍同俱,而无结无怨,而无志无诤,极广而甚大,无量的善修,遍满于一切世间,而成就而游止于其境界。那时,手长者默然不语,也不仰头观视毘沙门大天王。所以的缘故为何呢?因为尊重禅定,守护禅定之故。』」

  于是,手长者乃仰白比丘说:「尊者!那个时候没有白衣在那里吗?」(白衣为在家的人,乃对于出家人之穿坏色衣而言)。比丘回答说:「没有白衣在那里的。」又问曰(比丘继而问他):「如果有白衣的话,当会有甚么罪咎呢?」长者回答说:「尊者!因为或者有人不信世尊之语的话,他就会长夜不义不忍(住于不义之处),而会受生在于极恶之处,而受苦无量(不信佛语,就是不信真理,而永恒的在苦恼中生活)。假如有信佛语的话,他就由于此事之故,便能尊重恭敬礼事于我的。尊者!说实在的,我也不欲使有此事的。尊者!其它之事暂时搁下,愿您在此受我供食。」

  那位比丘就为了手长者之故,默然接受其邀请。手长者知道那位比丘默然接受后,就从座起,自行澡水,用极净美的种种丰饶的食噉含消的饮食,自已亲手下厨斟酌,使比丘得以饱满。吃食后,收食器,行澡水完毕,就取一小床,别坐而听法。那位比丘就为长者说法,劝发其渴仰心,成就其欢喜。以无量的方便为他说法,劝发其渴仰,成就其欢喜后,就从座起而去,去到佛所,稽首佛足,然后退坐在一边。就将和手长者本所共论之事,尽向佛报告。

  于是,世尊就告诉诸比丘们说:「我就是因此之故,称诡手长者具有了七种未曾有之法。又次,你们当知!那位手长者,还有第八种未曾有之法:手长者乃为一位无求无欲的人!」

  佛陀所说的就是如是,那些诸比丘们,听佛所说后,都欢喜奉行!

  四十一、手长者经(下)第十(初一日诵)

  大意:本经叙述的内容,为佛陀称赞手长者为一具足了少欲、信、惭、愧、精进、念、定、慧等八种未曾有之法。

  结集者的我们,都像如是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游行在于阿逻鞞伽逻,住在于惒林中。

  那时,世尊告诉诸比丘们说:「手长者具有了八种未曾有之法。那八种呢?手长者具有了(1)少欲,(2)有信,(3)有惭,(4)有愧,(5)有精进,(6)有念,(7)有定。(8)有慧。

  (1)手长者具有了少欲,这从那里说起呢?(此何困说)。因为手长者自己为少欲的人,而不欲使人知道他为少欲的人。手长者有信、有惭、有愧、有精进、有念、有定、有慧。而手长者虽然自己有慧(包括信等之法),却不欲使他人知道其有慧。手长者之所以有少欲的原因,就是因此之故而说的。

  (2)手长者具有了信,此何因说?(从何说起?)因为手长者已得信心坚固,深着于如来(爱乐如来之法不放),信根已成立,始终不会再随诸外道之沙门、梵志,或者是天,是魔,是梵,以及其余的世间的了。手长者之所谓具有了信,就是由于此之故而说的。

  (3)手长者具有了惭,是从甚么而说的呢?因为手长者乃常行惭

  耻,可惭而知惭。知道恶不善之法,乃为秽污烦恼之法,会受诸恶报,会造诸生死之本的。手长者之所谓有惭,就是由此之故而说的。

  (4)手长者具有了愧,这是从何因而说的呢?手长者乃常行羞愧,可愧而知愧。知道恶不善之法。为秽污烦恼之法,是会受诸恶报,会造生死的根本的。手长者之所谓有愧,就是由此之故而说的。

  (5)手长者具有了精进,是由何因而说的呢?因为手长者乃常行精进,都除恶不善之法,而修诸善法,常常自己起意(发心),都专心一意而坚固,为了诸善本而不舍方便。手长者之所以具有了精进,就是由此而说的。

  (6)手长者之具有了念(四念处),这是由何因而说起的呢?因为手长者,观察内身如身(观察自身,而观察自身为不净),观察内觉(受),观察心,观察法,都如法(所谓观察受是苦,观察心为无常,观察法为无我,连同观身为不净,为之四念处、四念住,都能如意)。手长者之所谓有念,就是因此之故而说的。

  (7)手长者之具有了定,这是由于何因而说起的呢?因为手长者乃离开欲,离开恶不善之法,……乃至得证第四禅之成就而游止在于其境界。手长者之所谓具有了定,就是因此之故而说的。

  (8)手长者之所谓具有了慧,这是由于何因而说的呢?因为手长者乃修行智慧,观察兴衰之法,得证如此之智,圣慧明达,一切都能分别晓了,以正尽苦。手长者之所谓具有了慧,就是因此之故而说的。总而言之,手长者乃具有如上之八种未曾有之法,因此之故而说的」。

  佛陀所说的就是如是,那些诸比丘们,听佛所说,都欢喜奉行!

  中阿含经卷第九完

  

  

《中阿含经卷第九》全文阅读结束。

✿ 继续阅读 ▪ 中阿含经卷第十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